黃金散[《活幼心書》]

黃金散[《活幼心書》]

黃金散的主要成分是黃柏(去粗皮,用生蜜潤透,烈日下曬乾,再塗蜜曬,凡數十次為度)粉草各30克,用法是上藥銼碎,焙,研為細末,主治小兒口舌生瘡,痘瘡後目生翳膜,來源於《活幼心書》卷下。

基本信息

方劑1

【處方】黃柏(去粗皮,用生蜜潤透,烈日下曬乾,再塗蜜曬,凡數十次為度)、粉草各30克。

【製法】上藥銼碎,焙,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口舌生瘡,痘瘡後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治口瘡,用藥末乾摻患處,或用麥門冬熟水調點舌上,令其自化;治痘瘡後目生翳膜,湯泡澄清,不拘時頻洗。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方劑2

【處方】牛黃鬱金各等分。

【製法】上研為末。

【功能主治】治九竅出血。

【用法用量】水沖服。

【摘錄】《赤水玄珠》卷九

方劑3

黃金散黃金散
【處方】螺螄(淘淨,養於瓷盆內,俟吐出殼內之泥,曬乾)15克,牛黃1.5克。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噎膈,湯水不能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燒酒送下。

【摘錄】《丹台玉案》卷四

方劑4

【處方】石膏3錢,黃柏3錢,大黃3錢,輕粉3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坐板瘡。

【用法用量】豬膽、麻油調敷。

【摘錄】《瘍科捷徑

方劑5

【處方】螺螄(淘淨,養於瓷盆內,俟吐出殼內之泥,曬乾)5錢,牛黃5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噎膈,湯水不能下。

【用法用量】每服1錢,燒酒送下。

【摘錄】《玉案》卷四

方劑6

【處方】礬金1兩,半夏1兩,風化石灰4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治金刃所傷。

【用法用量】凡有損傷,乾摻上。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八五引《經驗良方》

方劑7

【處方】柴胡1錢5分,金銀花1兩,大力子1錢,肉桂1錢,黃耆5兩,歸尾3分,黃柏7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瘡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癰,於足少陽經分,微侵足陽明經,堅硬漫腫,行步作痛,或不能行。

【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食前服。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四

方劑8

【處方】真金箔(大者5片,小者7片)。

【功能主治】生產1-2日,難分娩者。產月未足,又能安之。

【用法用量】以小瓷盅,將水少許,去紙,入金在內,用指研勻,後再添水至半盅。一面先令扶產婦虛坐,又令一婦人用兩手將大指按定產母兩肩上肩並穴,前藥溫服,其胎自下。

【摘錄】《古今醫鑒》卷十二

方劑9

【處方】大黃1兩(為末),海金沙半兩。

【功能主治】天皰瘡。

【用法用量】用新汲水調塗瘡上。

【摘錄】《醫統》卷八十一

方劑10

【處方】生薑1斤4兩(薄切,洗,炒令水氣盡,再入米醋2升熬乾為度),當歸1兩,白芍藥1兩,熟地黃(洗)1兩,桂心(去皮)1兩,大黃(炮)1兩。

【製法】上銼細,都炒乾,同前炒姜為細末。

【功能主治】婦人產前後諸疾。

【用法用量】婦人產後敗血攻心,暈悶欲死,微有氣存,細茶、老薑炒令水氣盡,用童子小便2盞,同煎100沸,傾去濾去姜滓,調藥2大錢,熱服立醒;或口噤,以物挑開灌藥;如分娩後,產母雖無病,亦依前湯使調藥服之,便吃白粥壓下,即不生血暈之患;或胎不下者,照前服,即下;產後仍每日進藥1-2服,服後,5-7日1服,使逐去惡血,久後百病不生;產前後血氣及婦人尋常氣疾痛刺不可忍者,並用無灰酒調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三八

方劑11

【處方】大黃(煨)、人參蛤粉黃蜀葵花(焙)各等分。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便血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燈心煎湯調服,日3次。

【摘錄】《醫統》卷七十一

方劑12

【處方】麻黃末2錢,麝香1分,蟬蛻。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痘疹初點表閉。

【用法用量】方中蟬蛻用量原缺。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方劑13

【處方】白及4兩(研為細末),黃柏2兩(研為細末)。

【製法】上同研勻。

【功能主治】小兒湯燙火燒破瘡。

【用法用量】如有湯火燒燙破瘡,用新井花冷水調成膏,敷貼燒破瘡上,用兔毛蓋之,如無兔毛,用絨羊毛蓋之,第3日,用小油潤去痂,再敷。不過3上效。

【摘錄】《普濟方》卷四○八

方劑14

【處方】油菜子50粒。

【製法】上研細。

【功能主治】難產。

【用法用量】酒調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六

方劑15

【處方】黃蜀葵子77粒。

【製法】爛搗細研。

【功能主治】催生。主治難產。

【用法用量】酒煎服。

【摘錄】《產寶諸方》

方劑16

【處方】滑石、甘草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痛消毒。主治天皰瘡。

【用法用量】挑破去水敷之。

【摘錄】《癘瘍機要》卷下

方劑17

【處方】黃柏、黃芩、白芷藿香零陵香甘草甘松各等分。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黑豆1勺,相和水2碗,煮20沸,去滓,洗卻。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五

方劑18

【處方】乾漆1兩,白蕪荑半兩,肉豆蔻半兩(上為細末),水磨精明雄黃3分(細研)。

【製法】上研極細,拌勻。

【功能主治】小兒吐利後蟲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蔥白湯入生油1點同調下,須調令勻熟,藥冷,即再溫,乳前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張渙方》

方劑19

【處方】大黃半兩,鬱金半兩,天南星半兩,宣連半兩,蠍半兩,巴豆(別研)2錢半。

【製法】上除巴豆,余為末,入和勻。

【功能主治】喉閉腫腮,涎結成核,走馬纏喉,諸風欲死者。

【用法用量】壯者1錢,老少者半錢,生薑蜜水調下。

【注意】此藥有毒,須量人氣血虛實加減服;凡服此藥,以瀉為度。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二

方劑20

【處方】黃芩(尖如錐者)1兩,鬱金(銼)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妊娠患時疾。

【用法用量】每服1錢,板藍根、地黃水調下。汗出效,未得汗再服即愈。又用雞卵墜井至泥,隔宿取出吞之,必無虞矣。

【摘錄】《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卷五

方劑21

【處方】黃柏不以多少。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解心經內熱。主治時氣黃起。

【用法用量】每服2字,用蜜水調下。

【摘錄】《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煙霞聖效方》

方劑22

【處方】香附子4兩(炒),當歸尾1兩2錢,五靈脂1兩(炒)。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婦人血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錢,空心以醋調服。

【摘錄】《良朋匯集》卷六

方劑23

【處方】人參1錢,防風1錢,辰砂1錢,川鬱金1錢,硼砂半錢,酸棗仁1錢,白附子半錢(炮),雄黃半錢。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驚後餘熱未退,間能驚躍緊搐,潮疾氣促,煩躁啼哭。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薄荷湯調下。

【摘錄】《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引《經濟小兒保命方書》

中藥方劑之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黃末眼藥
黃狗肉丸
黃雌雞餺飥
黃雄漆丸
黃胖散
黃公集聖丸
黃牛膽煎
黃香散
黃牛散
黃牛丸
黃仙餅子
黃蘿飲
黃石膏
黃烏丸
黃真君妙貼散
黃消湯
黃白茵陳湯
黃花蛇散
黃花菜燉豬肉
黃馬散
黃銀散
黃白僵蠶散
黃水散
黃氣膏
黃金丹
黃鐘丸
黃芪建中湯加味
黃疸立效方
黃雪膏
黃柏黑散
黃金頂
黃豆和豬苦膽
黃柏蜜
黃堊丸
黃地膏
黃土稻花湯
黃鼠膏
黃柏皮湯
黃鼎丸
黃精膏
黃雌雞餛飩
黃雌雞炙方
黃蠟拈
黃雞煎丸
黃蜀葵散
黃涼散
黃蛤散
黃金碧玉膏
黃提藥
黃庭丹
黃帝石室紫藥神丸
黃柏升麻湯
黃蕊散
黃瓜蒂散
黃楊頭湯
黃杜圓
黃龍丸
黃柏丸
黃蠟丸
黃昏湯
黃雌雞湯
黃蓉散
黃粉膏
黃粉散
黃丹軟膏
黃礬散
黃風菊花湯
黃石散
黃丹油膏
黃柏蒼朮湯
黃雌雞
黃瓜蔞丸
黃柏紅升散
黃丹五倍子水
黃雷丸
黃狗下頦方
黃荊湯
黃袍散
黃金散
黃蠟膏
黃柏湯
黃甲丸
黃甘散
黃甘丸
黃芽丸
黃柏散
黃紫丹
黃膏
黃雌雞索餅
黃金丸
黃柏膏
黃鶴丹
黃瓜霜
黃雪
黃礬丸
黃雞餛飩
黃蠟灸
黃鋌子
黃柏漿
黃雞羹
黃牙丹
黃柏當歸湯
黃病絳礬丸
黃龍散
黃湯
黃藥針砂丸
黃金霜合劑
黃龍圓
黃羊腎湯
黃龍藤湯
黃香油
黃精芡實湯
黃雌雞肉粥
黃龍道水散
黃良丸
黃藥散
黃精煎
黃柏飲
黃胖藥
黃胖丸
黃精丸
黃米丸
黃皮散
黃白膏
黃白牛車散
黃白散
黃白大丹
黃白丹
黃病鼓脹丸
黃病神丹
黃病丸
黃疸湯
黃疸散
黃疸丸
黃絹湯
黃香膏
黃精粥
黃蘆散
黃明膏
黃明膠散
黃散子
黃散
黃瓜丸
黃環丸
黃玉膏
黃犬肉丸
黃牛腦子酒
黃牛肝散
黃靈藥
黃靈丹
黃汞丸
黃汗吳藍湯
黃水瘡散
黃風膏
黃梅丸
黃栝樓散
黃櫨湯
黃柏飲子
黃精地黃丸
黃柏竹瀝膏
黃柏皮散
黃柏煎丸
黃柏煎
黃柏滋腎丸
黃柏止瀉湯
黃末子
黃僧散
黃雲出毒膏
黃丹膏
黃丹散
黃丹丸
黃丸子
黃帝護命千金丸
黃帝四扇散
黃士湯
黃土湯
黃土散
黃吹藥
黃吹散
黃葉湯
黃卷丸
黃升丹
黃藥子散
黃荊散
黃繭膏
黃英丹
黃芷湯
黃龍髓
黃花散
黃芪雞汁粥
黃芪粥
黃龍膏
黃豆芫荽煎
黃蠟解毒丸
黃蛇散
黃蒸湯
黃葵子散
黃藥酒
黃藥湯
黃藥末
黃雌雞飯
黃雌雞羹
黃雌雞粥
黃雌雞方
黃附丸
黃閣化癖膏
黃金餅
黃金露
黃金霜
黃金膏
黃金湯
黃金化毒湯
黃酥丹
黃酒鮮蝦湯
黃酒蛋黃羹
黃龍湯
黃龍四物湯
黃黑散
黃麻散
黃雞餺飥
黃雞粥
黃雞炙
黃鱔小米粥
黃香餅
黃精酒
黃芪三皮飲
黃氏響聲丸
黃花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