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葉蕁麻

麻葉蕁麻

麻葉蕁麻多年生草本,高70~200厘米,全體被柔毛和螫毛。根狀莖匍匐。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具棱。葉對生,輪廓為五角形,長4~14厘米,寬3.5~14厘米,掌狀3全裂或3深裂,裂片再成缺刻狀羽狀深裂;葉柄長2~8厘米。麻葉蕁麻集中分布的地帶,多屬冬春草地,很適於牲畜放牧利用,除駱駝因貪食幼株易引起中毒,應控制放牧外,麻葉芝麻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根莖蔓延,在天然條件下,只需對連片麻葉尊麻草地加以封育,再稍加管理,即可建成高產的半人工草地;如果建立人工割草地,雖無大面積成功的先例,但在小區試驗中,已經證明,10月份用種子播種,翌年春季出苗整齊,8月9日開花,24日收到了成熟的種子,當年株高達160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麻葉蕁麻麻葉蕁麻

多年生草本,橫走的根狀莖木質化。莖高50-150厘米,下部粗達1厘米,四棱形, 常近於無刺毛,有時疏生、稀稍密生刺毛和具稍密的微柔毛,具少數分枝。葉片輪廓五 角形,掌狀3全裂、稀深裂,一回裂片再羽狀深裂,自下而上變小,在其上部呈裂齒狀, 二回裂片常有數目不等的裂齒或淺鋸齒,側生的一回裂片的外緣最下一枚二回裂片常較 大而平展,上面常只疏生細糙毛,後漸變無毛,下面有短柔毛和在脈上疏生刺毛,鍾乳 體細點狀,在上面密布;葉柄長2-8厘米,生刺毛或微柔毛;托葉每節4枚,離生,條 形長5-15毫米,兩面被微柔毛。

花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生下部葉腋,長5-8厘 米,斜展,生最上部葉腋的雄花序中常混生雌花;雌花序生上部葉腋,常穗狀,有時在 下部有少數分枝,長2-7厘米,序軸粗硬,直立或斜展。雄花具短梗,在芽時直徑1.2- 1.5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裂片卵形,外面被微柔毛;退化雌蕊近碗狀,長約0.2 毫米,近無柄,淡黃色或白色,透明;雌花序有極短的梗。瘦果狹卵形,頂端銳尖,稍 扁,長2-3毫米,熟時變灰褐色,表面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褐紅色點;宿存花被片4,在 下部三分之一合生,近膜質,內面二枚橢圓狀卵形,先端鈍圓,長2-4毫米,外面生刺 毛1-4根和細糙毛,外面的二枚卵形或一長圓狀卵形,較內面的短3-4倍,外面常有1根 刺毛。

花期7-8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產新疆、甘肅、四川西北部、陝西、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分布圖分布圖

蒙古、俄 羅斯西伯利亞、中亞、伊朗和歐洲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800-2 800米丘陵性草原或坡地、沙丘坡上、河漫灘、河谷、溪旁等處。

麻葉蕁麻麻葉蕁麻

基本內容

麻葉蕁麻

【別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蠍子草、恰克卡克歐提[維名]

【來源】蕁麻科蕁麻屬植物焮麻Urtica cannabina L.的全草。夏秋採收,曬乾。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小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葉有毒,服用過量可致劇烈嘔吐、腹痛、頭暈、心悸、以至虛脫。刺毛也有毒,接觸皮膚,立即產生劇烈疼痛,但嫩時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濕,涼血,定痙。用於高血壓病。外用治蕁麻疹初起,風濕關節炎,毒蛇咬傷,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備註】(1)割蕁麻時,手順著螫毛方向抓,可免觸螫。若觸螫,用鮮灰菜挫擦;或塗碳酸氫鈉水可解。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栽培技術

麻葉蕁麻植株高大,含葉量較高,其莖葉比為1:4.74。

在我國蕁麻屬植物中,它的生產性能是最好的一種。在以麻葉蕁麻為優勢的天然草地上,每年1次刈割,畝產乾草400—600kg,而在人工栽種的條件下,1次刈割,畝產乾草高達996.8k8。可見麻葉蕁麻的天然草地不但適於放牧利用,也適合打草利用。從麻葉蕁麻的營養成分含量(表118)看,乾草從蕾期到果期,其粗蛋白質、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逐漸遞降的趨勢,而其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則呈現遞增的規律,但就同一物候期的營養成分含量同狹葉蕁麻和闊葉蕁麻相比,並不遜色。

此外,麻葉蕁麻的葉中含有100—340ug/kg的維生素C;其種子中含21%的粗脂肪。同時,其葉中還富含胡蘿蔔素。據花蕾期對葉片進行分析的資料證明:6月15日葉中含胡蘿蔔素為100.0ug/kg;而6月21日的葉中含量多達146.7ug/kg。由此可見,麻葉蕁麻的飼用價值是相當高的。

麻葉蕁麻雖然有螫毛,但由於它具備高產,質優的特點,只要利用得當,仍不失為一種畜禽的優良飼草.根據不同畜禽的生理特點和消化機能及最佳利用時期,應對其進行因畜制宜,分期利用:豬和雞適合利用各個生育期的麻葉蕁麻作為飼料,而牛、羊、駝適手開花期以後利用,花、果期刈割曬制青乾草或製成草粉,用於冬季和早春枯草期的補飼,各種畜禽都非常喜食。麻葉蕁麻集中分布的地帶,多屬冬春草地,很適於牲畜放牧利用,除駱駝因貪食幼株易引起中毒,應控制放牧外,麻葉芝麻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根莖蔓延,在天然條件下,只需對連片麻葉尊麻草地加以封育,再稍加管理,即可建成高產的半人工草地;如果建立人工割草地,雖無大面積成功的先例,但在小區試驗中,已經證明,10月份用種子播種,翌年春季出苗整齊,8月9日開花,24日收到了成熟的種子,當年株高達160m。可見,用播種法建立人工割草地,簡便易行,效果良好。麻葉等麻經霜打後,莖、葉呈墨綠色乾枯,焦脆易碎。因此,人工收割不宜霜後進行,而以在花期至結實期間刈割為好,一般在.霜期到來前幾天收割為最好,因這時種子成熟,不但可收穫乾草,而且,可收穫大量的籽實。

主要品類

狹葉蕁麻Urtica angustifolia Fisch. ex Hornem

異株蕁麻Urtica dioica L.

尾尖異株蕁麻(亞種)Urtica dioica L. subsp. afghanica Chrtek

異株蕁麻Urtica dioica L. subsp. dioica

甘肅蕁麻(亞種)Urtica dioica L. subsp. gansuensis C. J. Chen

新疆異株蕁麻(亞種)Urtica dioica L. subsp. xingjiangensis C. J. Chen

高原蕁麻Urtica hyperborea Jacq. ex Wedd.

寬葉蕁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烏蘇里蕁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subsp. cyanescens (Kom.) C. J. Chen

齒葉蕁麻(亞種)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subsp. dentata (Hand.-Mazz.) C. J. Chen

寬葉蕁麻(原亞種)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subsp. laetevirens

西藏蕁麻Urtica tibetica W. T. Wang

三角葉蕁麻Urtica triangularis Hand.-Mazz.

羽裂蕁麻Urtica triangularis Hand.-Mazz. subsp. pinnatifida (Hand.-Mazz.) C. J. Chen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Urtica triangularis Hand.-Mazz. subsp. triangularis

毛果蕁麻(亞種)Urtica triangularis Hand.-Mazz. subsp. trichocarpa C. J. Chen

生境

生於乾燥山坡、丘陵坡地、沙丘坡地、山野路旁、居民點附近。

產地產量

產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賀蘭山。產量較多。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曬乾,切段備用。

化學成分

麻葉蕁麻全草含多種維生素、鞣質。莖皮主要含蟻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質。

性味功能

中藥味苦、辛,性溫。有小毒。祛風濕,解痙,活血,解蟲、蛇毒。

蒙藥味甘、辛,性溫。有小毒。鎮“赫依”,溫胃,破痞,解毒。

主治

中藥治高血壓病,風濕關節痛,蟲蛇咬傷,蕁麻疹,小兒驚風,產後抽風,糖尿病。

蒙藥治“赫依巴達乾”病,消化不良,胃痛,胃寒,痞症,蟲蛇咬傷。

用量用法

中藥5~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患處。

蕁麻屬,蕁麻科植物

Urtica L. 蕁麻屬,蕁麻科,約50種,主要分布於溫帶地區,我國有15種,產西南部至東北部,韌皮纖維可供織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