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道11客機

麥道11客機

麥道MD-11(McDonnell Douglas MD-11)是一款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生產、配置有3具發動機的寬體客機,其設計源自DC-10客機,但其機身、翼展則比DC-10長,機翼的兩端也加裝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設計也得以改良。MD-11提供了新引擎供買家選擇,在物料上使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駕駛艙的設備也全面數位化。MD-11停產後不少MD-11被用在貨運服務上,而退役的MD-11客機也被悉數改裝為貨機。

簡介

MD-11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中遠程寬機身運輸機。1985年確定設計方案,同年在巴黎航展上第一次透露設計細節。設計方案公布後,1986年獲得12家航空公司92架訂貨。1986年12月30日決定上馬,1987年8月正式開工生產,1988年3月開始總裝第一架MD-11,1989年1月出廠,1990年1月10日首飛,共有4架原型機進行試飛,3架安裝通用電氣公司的CF6發動機,1架安裝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發動機PW4460。1990年11月8日獲型號合格證,同年11月29日交付給芬蘭航空公司,12月20日投入航線使用。安裝羅耳斯·羅伊斯公司“湍達”650發動機的MD-11於1993年取得型號合格證。截止1992年5月11日,共獲正式訂貨175架,意向訂貨144架,已交付48架。MD-11項目研製費總計7億美元。單機價格1.053億美元(1990年年底)。麥道公司計畫1991年生產36架,1992年生產45架,1993年生產50架,1994年生產61架,1995年生產62架。
MD-11沿用DC-10的生產線,但經過改造進一步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生產率。由於MD-11是DC-10的派生型,DC-10的生產工裝只需要更換20%就可適用於MD-11,因此,MD-11的生產進度較快,成本較低。MD-11的300套主起落架已轉包給美國阿貝克斯公司生產,300套前起落架轉包給英國AP精密液壓產品公司生產。
MD-11有以下型別
MD-11 基本型,雙級布局載客323人,航程12987公里。
MD-11混合型 客貨混合型,可裝載4~10個貨盤、168~240名乘客,航程9656~12875公里。
MD-11F 貨機型。

設計特點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採用道格拉斯公司的翼型,1/4弦線後掠角35°,上反角6°,安裝角翼根5°51′。雙梁盒形結構,蒙皮帶展向加強筋。翼梢小翼上面部分由梁、肋和加強的鋁合金蒙皮組成,後緣由碳纖維材料構成;下面部分由碳纖維構成。內側副翼為金屬結構、複合材料蒙皮,外側副翼全由複合材料組成。內側襟翼金屬結構、複合材料蒙皮,外側襟翼全為複合材料結構。鋁合金擾流片。
機身 在DC-10-30機身的基礎上加長5.67米
尾翼 正常式布局,採用先進的彎度翼型,後掠減小,裝有7571升燃油用於配平。尾翼後緣和升降舵由碳纖維材料製成。
起落架 液壓收放前三點式,機身中心線處還有一個雙輪主起落架。前輪和中心線主輪向前收起,兩側主輪向里收起。前輪可轉彎操縱,左右偏轉70°。主起落架為4輪小車式,帶油-氣減震器。前輪胎尺寸40×15.5-16,胎壓13.44×105帕(13.70公斤/厘米2),主輪胎和中心線主輪胎尺寸54×21-24,胎壓13.79×105帕(14.06公斤/厘米2)。氣冷式碳剎車,帶防滑裝置。
動力裝置 三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PW4460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266.9千牛(27235公斤),或三台通用電氣公司的CF6-80C2D1F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273.57千牛(27915公斤),或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的“湍達”650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289~311千牛(29490~31735公斤)。發動機短艙內壁作了聲學處理。加油口在每個機翼前緣。
座艙 雙人駕駛艙。標準混合級布局載客323人,最大載客量410人。機身兩邊各有一個機組艙門和三個客艙門。客艙下面機翼前後各有一個貨艙,後機身有一個貨艙。前貨艙加熱並通風,後貨艙僅加熱。
系統 空調系統包括三個空氣循環裝置和兩個數字式自動壓力控制器以及手-電動備份控制裝置。座艙最大壓差0.59×105帕(0.60公斤/厘米2)。三套獨立的液壓系統用於操縱和剎車,馬達和泵都有內部接頭,使得一個系統可向另一個系統供壓。電氣系統包括三台400赫、100/120千伏安發電機,輔助動力裝置驅動的一台90千伏安發電機,50安小時蓄電池,4個變壓整流器和一台25千伏安衝壓空氣驅動應急發電機。冷氣系統在溫度230℃時最大控制壓力為0.27~0.41×105帕(0.275~0.418公斤/厘米2),用於空調、防冰等。使用EROS設備向駕駛員供氧,化學氧氣發生器帶自動放氧氣面罩系統,供乘客使用。
機載設備 飛行導引/駕駛艙系統包括飛機系統控制器,自動控制液壓、電氣、環境和燃油系統;一套中央故障顯示系統;電子儀表系統採用6個20×20厘米彩色陰極射線管;自動飛行系統具有在IIIb類氣象條件下自動著陸的能力;風切變探測系統和導引計算機;全時限縱向增穩;雷射內部參考系統和大氣數據計算機。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51.66米
機長61.21米
機高17.60米
展弦比 7.5
機翼面積338.9米2
主輪距 10.57米
前主輪距24.61米
駕駛艙門
 高×寬1.93米×0.81米
客艙門
 高×寬1.93米×1.07米
前貨艙門
 高×寬1.68米×2.64米
中貨艙門
 高×寬1.68米×1.78米
貨艙門(混合型)
 高×寬2.59米×4.06米
內部尺寸
客艙
 長度(駕駛艙門到後貨艙)46.51米
 最大寬度 5.71米
 最大高度 2.41米
 地板面積 244.7米2
機艙容積599.3米3
行李艙容積
 前(集裝) 80.5米3
 中(集裝) 62.6米3
 後(散裝) 14.4米3
重量及載荷(A:MD-11;B:MD-11F;C:MD-11混合型)
使用空重
 A 125870千克
 B 111580千克
 C 126600千克
最大商載
 A 55655千克
 B 92215千克
 C 68445千克
最大燃油量 11752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73300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
 A 181435千克
 B 204700千克
 C 19504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A 195040千克
 B 213870千克
 C 207745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M0.945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8230米)962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9150米)
 A、C 932公里/小時
經濟巡航速度(高度10670米)  876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最大起飛重量)
 襟翼放下10° 274公里/小時
 襟翼放下25° 263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最大起飛重量、海平面)14.1米/秒
單發爬升率(海平面) 6.9米/秒
實用升限9935米
單發升限6310米
起飛滑跑距離2207米
起飛場長2926米
著陸場長(最大著陸重量)
 A 1966米
 B 2130米
 C 2079米
航程(最大商載、飛行278公里用余油、FAR國際航線余油)
 A 9270公里
 B 6564公里
 C 7457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