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60年,地處鷹潭市南郊320國道邊,著名道教聖地龍虎山下,浙贛、皖贛、鷹廈鐵路交匯處,人文地理條件優越。學院是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江西師大鷹潭學院是經省教育廳批准的江西師範大學在鷹潭的專科辦學點。學院經過數年發展,已初具規模。2002年,學院黨員大會確立了到2007年建成“合格的初具特色的職業技術學院”的奮鬥目標,制訂了五年發展規劃和十年遠景目標,即:三年夯實基礎,五年評估達標,八年特色鮮明,十年爭創一流。全院教職員工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十足的工作幹勁,紮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上述目標而努力奮鬥。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相關簡介

學院全景學院全景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地處鷹潭市南郊320國道邊,著名道教教聖地龍虎山下,浙贛、皖贛、鷹廈鐵路交匯處,人文地理條件優越。學院前身為省級名校鷹潭師範和具有15年大專辦學歷史的鷹潭教育學院(1987年籌建,後又設“江西師範大學鷹潭專科部”)。2001年5月 ,兩校合併成立江西師大鷹潭學院;2002年6月,通過省政府綜合辦學能力評估,設立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經過數年發展,已初具規模。校園面積5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有教職工238人,全日制在校生 4250人,生源來自全國 12 個省、市、自治區,成人學歷教育在籍生500人,形成了以發展職業教育為主,穩定師範教育為輔,大、中專辦學層次並存,涵蓋成人學歷教育、師資培訓教育等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開放型辦學格局。

發展情況

2002 年,學院黨員大會確立了到2007年建成“合格的初具特色的職業技術學院”的奮鬥目標,制訂了五年發展規劃和十年遠景目標,即:三年夯實基礎,五年評估達標,八年特色鮮明,十年爭創一流。全院教職員工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十足的工作幹勁,紮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上述目標而努力奮鬥。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著名科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朱伯芳教授擔任學院名譽院長, 並長期聘有10餘名省內大學的知名學者作為客座教授。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65人 , 教授7人 , 副高職稱79人,碩士研究生22人,研究生課程結業45人,並擁有一批國家及省、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拔尖人才。聘有外籍教師3名。

學科建設

學院實訓樓學院實訓樓

學院辦學條件優越。現擁有目前江西省一流的天文台和生物標本室,鷹潭市最大和裝備最先進的數字圖書館,藏書量22萬冊;建設了快速、便捷的校園網路系統,有教學用計算機500餘台;配有語音室、理化生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電子數碼鋼琴室、電子電工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等10多個專業實驗室;建有教學樓、科技樓、綜合樓、藝術樓、培訓樓、風雨球場等教學科研場館和標準化的學生公寓、健身房;綠地面積占總面積的45%,校內水影松風,樹木成蔭,花草飄香,環境舒適宜人。

學院堅持揚優辦學和特色辦學,以就業為導向,對接市場,大力進行學科專業調整。現設有6系1部和中職分院共8個教學單位34個專業,招收高職類、師範類、五年制國中起點專科類三大塊專科生和部分中職生。建成了旅遊管理、機電一體化等一批就業前景看好的重點、特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60%,年度就業率達80%以上,並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寧波等地建立了10多個較為穩定的就業基地。

教學建設

教學模式

學院立足於培養技能型、套用型、創新型的複合型人才,推行“健全人格+複合專業+現代技能”的三元培養模式,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構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學生技能考核及目標評價體系。經批准設有全國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點、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點、全國國語水平測試點、江西省直轄的職業技能鑑定所等職業技能鑑定機構,為學生鍛鍊職業技能,謀求就業途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院以生為本,落實有關資助政策,通過設立獎學金(含優秀獎學金、單項獎學金、優秀新生獎學金)、助學金,提供助學貸款,發放困難補助和開闢勤工助學崗位等方式,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資助體系,做到學優有獎,並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每年落實資助經費150萬元以上。

教學改革

學院行政大樓學院行政大樓

學院堅持走產、學、研一體化辦學的道路,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和後勤社會化改革,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和後勤服務水平逐年提高。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及省市一系列大賽中屢獲好成績,有近80人次獲省市大賽冠軍,藝術團體幾乎承擔了鷹潭市所有的大型演出任務。教師教學科研成果顯著,近年共出版專著20部,發表論文200餘篇,課題立項60多項,3人獲全國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人為“ 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個人” ,1人為“省級教學名師”,1人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該校承擔省級以上教研及科研課題19項,市級課題111項;出版教材21部,編印校本教材和實訓指導書30部,開發優質課件100多種;在全省高校課件、說課、微課及教師技能大賽中獲獎30人次;在各種期刊上發表論文451篇,其中核心刊物27篇。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鷹潭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刊發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及其他社會科學研究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術論文。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該校館藏40餘萬冊圖書和600餘種中外文報刊資料,有"超星電子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技術期刊全文資料庫"和“中國知網”等電子資源。

學校領導

姓名 職務
吳勝生 學院黨委書記, 院長 ,主持學院全面工作
黃弋生 學院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院長工作,分管組織人事部,工會(婦委會), 圖書館
張海軍 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書記,院長工作,分管總務處,成教處
舒紅群 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書記、院長工作,分管教務處、督導處、招生就業處、迎評辦、實訓中心
姚才來 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協助書記,院長工作, 分管 , 黨政辦 ,計財處, 科研處
吳鴻飛 學院黨委委員, 紀委書記 ,協助書記,院長工作,分管監察室,宣傳統戰部
吳細忠 學院黨委委員, 副調研員 ,協助書記,院長工作,分管學工處, 團委 , 保衛處 , 藝術團

文化傳統

學校校徽

學院校徽學院校徽

1.圖案構成:整體圖案呈圓形,象徵全院師生團結一心,外環是校名的中英文對照,內環整體圖案由鷹潭職院的拼音簡稱“YTZY”演變而來,形似一個火炬。其中,象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象徵學院人積極向上,充滿朝氣的良好精神面貌,也象徵學生在知識的天空中振翅翱翔;代表強有力的支撐,寓意學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石,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可以看作是講台或數字1,意義深刻;是高科技的常用象徵圖形,體現了職業技術學院的特點。

2.色彩構成:整體圖案選用藍紅,藍色給人以希望,是科技的代表色,也意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與學校堅持以質量求生存的辦學宗旨相一致。 紅色熱情奔放,是青年一代朝氣蓬勃的體現。藍紅結合,給人強烈的時代感和視覺衝擊,也體現了學院以人為本、注重技能培養的治校辦學理念。

3.整個設計體現了學院的辦學特色,美觀大方,莊重高雅。

學校校風

善教、樂學、求實、創新

校風建設是學院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院長久辦學所積累的特色和風格,反應學院全體師生的精神狀態和行為方式。

學院形成的優良校風,是學院成熟與否的重要特徵。它是學院長期性或永久性的標誌之一。它也是學院的品牌、形象、承諾和信譽。對學院來說,“善教、樂學、求實、創新”的校風是一種蘊含著巨大財富的無形資產。

“善教、樂學、求實、創新”的校風體現著學院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和辦學特色,是學院的精神風貌的載體,是學校的內在的品質和靈魂,是維繫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一種精神力量,一個精神支柱。“善教、樂學、求實、創新”的校風對全院師生員工,特別是對交院學子的影響是強烈而深遠的。它潛移默化地融人師生員工人格的各個層面,影響著師生員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以及行為規範,直至人生的各個階段。

學院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我們長久積累的靈魂、精神。建設良好的校風的宗旨,就在於培育大學的靈魂,弘揚大學的精神,就在於“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學校校訓

厚德、博學、強能、自立

校訓是學校辦學歷史、內涵建設、校園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積澱,是學校精神和靈魂的象徵,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全校師生員工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

學校社團

學院師生活動中心學院師生活動中心

為了豐富大學生活,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我院學工處(團委)組織成立了計算機協會、英語協會、攝影協會、棋友協會、演辯協會、心理協會、二月花文學社、科技協會等多種社團組織。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參加相應的社團或協會,豐富了課餘生活,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院每年舉辦科技節、技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大型活動;利用寒暑假組織“三下鄉”和青年志願者活動,強化了大學生的使命感、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豐富多彩的大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道德修養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相關新聞

2010年鷹潭職業技術學院被指“請君入甕”的把戲,“學校發錄取通知書難道是兒戲,我兒子今後沒法讀大學了。”2010年8月22日,王曉玲一家四口從鷹潭趕到南昌,找到記者訴苦,她說沒想到鷹潭職業技術學院玩的是“請君入甕”的把戲。

2012年3月30日下午,由鷹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勝生、院長李應春、副院長舒紅群帶隊的考察團一行十八人來我校考察交流。交流座談會在鶴問湖校區綜合樓十六樓一號會議室進行。校長盧志鵬主持交流座談會並向鷹潭職院考察團一行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情況。在校的領導周春明副書記、副校長肖厚建、胡春亮、周興龍、趙建夫及教務處、督導組、實訓中心、信息中心、文化旅遊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藝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部門、院部的負責人參加交流座談。

江西省高校一覽

211工程院校南昌大學
普通院校 江西師範大學 | 江西財經大學 | 江西農業大學 | 華東交通大學 | 南昌理工學院 | 東華理工大學 | 江西理工大學 | 贛南醫學院 | 南昌航空大學 | 南昌工程學院 | 江西中醫學院 | 宜春學院 | 江西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 上饒師範學院 | 九江學院 | 景德鎮陶瓷學院 | 井岡山大學 | 江西藍天學院 | 南昌大學醫學院 |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 | 江西科技師範學院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 |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公安專科學校 |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 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城市職業學院 |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大宇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套用技術職業學院 |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 | 南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 贛南師範學院 |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 | 江西理工大學套用科學學院 | 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九江職業大學 | 南昌鋼鐵職工大學 | 南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南昌市業餘大學 | 南昌市職工科技大學 |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 | 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大學 | 新余高等專科學校 |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套用工程職業學院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 江西理工大學套用科學學院 |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