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山東]

鶴山[山東]

鶴山,廣東省江門市代管縣級市,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東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隔江相望,北與佛山市高明區相臨;南與江門市蓬江區、新會區相近;西與開平市、新興縣接壤,325國道、江鶴、佛開高速公路與江肇公路縱橫貫穿全市。鶴山於清雍正十年(1732)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建國後曾與高明縣合稱高鶴縣,1982年恢復鶴山縣建制。1993年11月撤縣設市,下轄10個鎮,22個社區委員會,137個村民委員會,10個三峽庫區移民村。市人民政府駐沙坪鎮前進路,規劃控制面積81.4平方公里,現建成面積19.3平方公里。先後跨入“全國80個小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榮獲“全國綠化百佳縣(市)”、“省衛生城市”等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鶴山鶴山
位於即墨,東臨黃海,為嶗山北部支脈,主峰海拔223米。景觀集中分布北部。 此山以迴環曲折、崢嶸清秀、泉甘石奇為特色。近山顛處有兩塊巨石南北對立,形成天然門戶,名聚仙門。

鶴山是嶗山余脈,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有遇真宮老君爐、摸錢澗、升仙台、聚仙門等道教古蹟。自然景觀有水鳴天梯擊掌鶴鳴滾龍洞、一線天等。鶴山風光的特點,主要是石奇,山石屬火成岩,在一定的地質年代沉睡海底,由於浪水的長期沖刷,一旦露出海面,就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洞岩奇觀。登鶴山憑高東望,水天無際,波光帆影,島礁隱現,更增添無限情趣。天,這裡奇岩綠樹,花香鳥語,嫵媚婀娜。日,山石潔淨,清風習習,流泉叮咚,山下碧海泛波,有天然的十里浴場供游,鬆軟的沙灘可憩。季,天高雲淡,霜風晚來,叢叢秀菊,片片柿林,千姿百態,爭奇鬥豔,縷縷幽香,飄溢四方。日,陽光充裕,爽而不寒,大雪飛白之日,蒼柏銀花,別有一番迷離景色。在鶴山,人們可以欣賞到色彩絢麗的紫霞,如煙似浪的雲海。鶴山屬海洋性季風氣

鶴山鶴山

候,日和風柔,空氣清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傍海向陽,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左右),雨露滋潤(年降雨量700--800毫米),常年雲霞繚繞,陰晴變幻莫測。春夏之交細雨過後,偶爾還會出現“海市蜃樓”奇景。

鶴山坐落於嶗山北麓,即墨東陲黃海之濱的鰲山衛境內,因北峰有一巨石形似仙鶴而得名。鶴山天賦條件優越,海光山色相映成輝,石奇景美,嘗有“游嶗山不游鶴山乃為憾”之喟嘆,實屬旅遊勝地。山上奇峰林立,怪石森羅,千姿百態,形神畢有,可稱為“天然的花崗岩群雕”。其中著名的“鶴山八景”為:“棲鶴梳羽”、“仙宮秋月”、“鶴山曉鍾”、“鶴鳴煙雨”、“杏林飛霞”、“仙台凌空”、“梧桐金井”、“水鳴天梯”。另外聚仙門、摸錢澗、滾龍洞、一線天、沐浴盆、老君爐等景點也很絕妙。“遇真宮”作為嶗山道教著名活動場所,更為鶴山增添了諸多神秘色彩。

地理位置

鶴山鶴山
鶴山山體有西三峰,周長約5公里,西峰最高,海拔223米,沿東峰盤鏇而上,景觀錯落。“聚仙門”位於東山腰,北有兀立的巨岩,南有層疊的高崖,恰成天然門戶,扼登山之衢。步入“聚仙門”,迎面一巨石恰似屏風。此處曾有茂林修竹,濃蔭遮天,合抱大樹如同華蓋,虬枝斜雲,伸向遊人,頗有迎客之意趣。“屏風”後有一幽邃的洞窟,洞下有水質清冽的深井,相傳舊時洞中曾生出罕見的野梧桐,鬱鬱蔥蔥籠罩井口,人稱“梧桐金井”。由此北望,平台凌空,雲霞繚繞,頗有超然出世之姿,這就是“聚仙台”,相傳著名道人李靈仙、徐復陽等曾於此聚會講道,修行成仙。沿山徑東北上,有“遇真庵”遺址,該庵初建於宋代兩代重修,就山勢自上而下建有玉皇老君真武三殿,文化大革命期間全部被毀。庵東南的攀崖上橫鐫“鶴山遇真庵”五個大字,下刻“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長春人立”。庵北有一石崮,高約10米,形棲鶴梳羽,其上另有一石形似青蛙,翹首東望,注視遠方;崮下有洞,洞口西南向陽,洞外西壁鐫“造化窩”三字,此洞又名“仙鶴洞”或“金蟾洞”,洞中一席之地,石壁光滑,清新幽雅,仰望洞中,靜聆山籟,有心曠神怡、飄然如仙之樂,洞東有元代隱士徐復陽之墓,墓東危崖聳立,名為“捨身台”,又名“升仙台”。台東下臨深壑名“摸錢澗”。相傳道人徐復陽原為盲人,初入山中求道時,其師為考驗他是否虔誠,將七枚銅錢擲於澗中令其尋回,徐復陽不分晝夜,不顧寒暑,不畏艱險,持之以恆,摸尋三年,終於將澗錢全部摸回,徐也因而雙目復明,遂隱居山中,後於“捨身台”升仙而去。由“遇真庵”北上,西側有“玉鼓洞”,洞系由多層石板傾斜重疊而成,外層開似蛤殼,人若在第二層外以石敲擊第三層伸出的下沿,洞內即發出渾厚的嗡響,聲如擂鼓,故名“玉鼓洞”。於此洞西北不遠有兩塊巨石,一仰一俯,中間形成狹竇,人慾通過,非匍匐輾轉不可,此即“滾龍洞”。洞後夾壁峭立,人在其中,仰望天空,僅見一線天光,故名“一線天”。南壁上有明代武進士周魯的刻詩一首,詩云“數數頻來似有情,青山與我久要盟。戰袍脫去渾無事,一曲瑤琴樂太平。”字型為楷書,筆畫遒勁剛健,鐫跡完好無損。由此西上,有兩塊球形巨石並列東西,東面四足,西面三足,勻稱分立,人稱“金蟾石”或“寶鼎崮”。山西北邊緣孤立的平台上有一圓形小潭,直徑約一米,深約40厘米,潭中清水汪然,歷久不涸,傳為仙人沐浴處,故名“沐浴盆”,又名“玉女洗臉盆”。山的南峰之巔,更有一石恰似一黃冠道姑,臨空仁立,向南天頂禮膜拜,因名“道姑石”。此外,鶴山尚有“朝陽洞”、“仙人路”、“石櫻”等多處勝景,各具姿色。

登鶴山憑高東望,水天光際,島礁隱現,波光帆影,相互映襯,更增添無限情趣。從古至今諸多遊客涉足此山,更有名士墨客吟詠酬酢,留下了不少詩文,為秀麗的鶴山增添了風采。

資源

鶴山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鐵、鉛、鋅、稀土、磷、硫鐵礦、鉀長石、飾面石材等8種。經查明的,有大量的稀土礦、花崗岩、礦泉水、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鐵礦、鋅礦、金礦。
鶴山市境內有野生動物100多種,植物900餘種,其中,樹種有300種、中草藥60多種。

景點

鶴山鶴山

旅遊

鶴山鶴山
鶴山風景區自然景觀有水鳴天梯、擊掌鶴鳴、滾龍洞、一線天等。鶴山風光的特點,主要是石奇,山石屬火成岩,在一定的地質年代沉睡海底,由於浪水的長期沖刷,一旦露出海面,就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洞岩奇觀。登鶴山憑高東望,水天無際,波光帆影,島礁隱現,更增添無限情趣。

春天,這裡奇岩綠樹,花香鳥語,嫵媚婀娜。夏日,山石潔淨,清風習習,流泉叮咚,山下碧海泛波,有天然的十里浴場供游,鬆軟的沙灘可憩。秋季,天高雲淡,霜風晚來,叢叢秀菊,片片柿林,千姿百態,爭奇鬥豔,縷縷幽香,飄溢四方。冬日,陽光充裕,爽而不寒,大雪飛白之日,蒼柏銀花,別有一番迷離景色。

鶴山風景區面臨碧海,海參鮑魚魚類等海產品豐富。金秋時節,山下的柿子板栗等為遊客帶來了濃濃的田園氣息。青島雙星度假村西苑山莊等賓館飯店可為遊客提供吃、住、行、娛樂各方面服務。

鶴山風景區座落於嶗山北麓,即墨東陲,黃海之濱,東經120°37′,北緯36°20′,南距仰口風景區8公里,北距3公里即歷史重鎮鰲山衛,東與大小管島隔海相望,北去可達溫泉度假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

住宿指南

即墨華洋大酒店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即墨經濟開發區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是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涉外三星級酒店,酒店東靠煙青一級公路,西接濟青高速路,南鄰流亭國際機場,北望半島明珠港城煙臺,距青島市中心約三十公里,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周圍有秀麗多姿的即墨古城旅遊風光和馳名中外的嶗山風景名勝區。

交通指南

A、青島四方長途站(溫州路2號)至即墨鶴山風景區直通車,當日往返,一站直達,每周六發車,訂票聯繫電話:0532-83773833、0532-83718060。
B、即墨小公共汽車站至鰲山衛鶴山風景區。
C、青島市內昌樂路371路、團島312路和李村109路、106路公車經惜福鎮到浦里村口下,向北2公里到達。

天氣概況

春天,這裡奇岩綠樹,花香鳥語,嫵媚婀娜。夏日,山石潔淨,清風習習,流泉叮咚,山下碧海泛波,有天然的十里浴場供游,鬆軟的沙灘可憩。秋季,天高雲淡,霜風晚來,叢叢秀菊,片片柿林,千姿百態,爭奇鬥豔,縷縷幽香,飄溢四方。冬日,陽光充裕,爽而不寒,大雪飛白之日,蒼柏銀花,別有一番迷離景色。

鶴山特產

鶴山鶴山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在久遠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其獨特風格:紅褐透明、芬芳馥郁、微苦焦香、醇厚掛杯。它作為久負盛名的“中國北方黃酒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中國黃酒中唯一的綠色食品。即墨老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黃米陳伏麥曲等。經檢測老酒的營養成份豐富,所含胺基酸17種,每公斤老酒的胺基酸含量達10000毫克以上,被營養學家稱為“營養酒王”。即墨老酒既可滋補健身,又能入藥治病。其保健功能已被現代醫學所證明,適量飲用可以改善人體微循環,舒筋活血;促進人體消化液分泌,健脾和胃;調節人體免疫機能抗衰益壽等。即墨老酒在1955年世博會上獲金獎,現已發展了黃酒、清酒、料酒、保健滋補酒四大系列40多個品種。

即墨鑲邊:即墨鑲邊是在明清時期即墨民間流傳的“手拿花邊”基礎上,由民間藝人在長期製作中不斷吸收“小扣鎖”、刺繡等手工藝,逐步形成的具有民族傳統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的工藝品。即墨鑲邊採用優質絲光線等原料,集等20多種工藝和50多種織邊針法、24種刺繡針法為一體,達到平、薄、光、齊、勻、淨的工藝技術要求,使產品圖案虛實照應、和諧統一,達到左右對稱、層次分明、色澤清秀、有強烈浮雕的藝術效果,在國際上享有“抽紗瑰珍”之譽。

大歐鳥籠:七級大歐鳥籠製作始於明代,清朝順治年間進入北京市場,以造型美觀、質量優良而久負盛譽。造型主要有圓型、方型、扁型、花鼓型等。大歐鳥籠選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經蒸煮等特殊加工處理,不乾裂、不變型、堅固耐用。

鶴山鶴山
綠石雕品:綠石雕品鰲山衛鎮院上附近村莊的特有工藝品。其主要原料海底玉,顏色變化豐富,翠綠為主,有黃翠、白翠、紫、橙、淺藍、石綠等,自然形狀奇特,紋理變化無窮。製做技法可分斧劈、披麻、雨淋、雲頭等,製品既有初春、盛夏、晚秋、冬雪之景,又有茂林飛鶴、草原牧羊之形,更有高山流水、月上東山、旭日東升、驚濤拍岸之態,它納天然奇景於一石,是收藏、觀賞珍品。

豐城石竹茶石竹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節間、葉片形似竹子,生長在丘嶺山崖石縫中。特殊的沿海生長環境加之當地的獨特工藝,使豐城石竹茶備受青睞,成為治病健身的保健茶。豐城石竹茶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消炎、利尿降壓、抑制心臟病等功效。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

鰲福綠茶鰲福綠茶屬嶗山綠茶系列,產於嶗山北麓、天柱山下,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其特點青綠有光澤,外形細緊略彎曲,鋒苗顯露,湯清葉綠,味爽濃醇,飲後余香綿綿、回味無窮,具有提神健胃止渴清目、消除疲勞等效能,2000年獲青島市綠茶評比一等獎

相關景區

鶴山鶴山
落鶴山座落於浙中東陽市六石鎮東北,距市區18公里,沿東諸公路向北轉入旅遊專線直至景區山腳。落鶴山屬會稽山余脈,主峰海拔680米,為東陽四大名山之一。景區規劃總面積9.8平方公里,現開發面積3.04平方公里,已擁有四大景區、三大奇觀、50多個自然、人文、植物、氣象景點。

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落鶴山以大自然賦予神奇的自然景觀而欽譽神州,從山角沿螺溪人山登道,滿眼青山自膜,松濤滾滾,溪水潺潺,空氣清新,地貌植被豐厚。穿越天門,迎面危岩峙聳,怪石遍布。澗西,雄偉的金雞岩高約30餘米,三面凌空。一隻昂首啼鳴的金雞,壯觀非凡,故名“天雞曉月”。再往前繞過令人遐思的“小牧屋”,敲著“呼牛石”,“雙牛斗角”即映人眼帘:兩塊巨岩,一南一北,象兩頭正在殊死爭鬥的牛。此景天成,惟妙惟肖,有詩讚:”俯看雙牛酣角斗,不相上下幾時休,牧童無奈難拆開,鼻臭黃牛敗水牛。”最令人神往的是山巔的“月鏡岩”,它長約25米,高8米,以底部極小的的支撐點斜立在絕壁之上,形成下滑之狀,搖搖欲墜,其險無再,故名“飛天月鏡”。由於斯境勝絕,故被製成掛曆流傳社會。此外還有“仙掌立壁”、“淨瓶青松”、“梵天神象”、“神龜望海”等20多處峰石奇觀,以其獨特的風姿展示大自然神奇和美麗。春天,鋪天蓋地的映山紅開遍了每個山脊與深谷,落鶴山成了花的世界。秋天,楓葉緋紅,漫步林角小道,山雀在樹枝唱歌,雄鷹在頭頂盤鏇,松鼠跳躍搶追,紅彤彤的山楂果和掛滿藤蔓的獼猴桃又會引人涎流,行游其間,野趣無窮。

鶴山鶴山
宏偉壯觀的東陽大石佛,是以原有天然巨岩經人工雕鑿而成,歷時三年。大佛為坐姿彌勒,身高30.7米,座高6米,總高36.7米。袒胸凸肚,咧嘴常笑,瀟灑地屹坐在半山坡上,遠在十里外就遙遙可望,大佛頭部直徑約8米,耳孔內能容10多人,腹腔為一底面積40平方米的石窟,可供集會或遊樂,是一處頗具特色的景觀。

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蹟。落鶴山的文物古蹟及傳說故事也頗引人入勝,如山巔有宋時古廟,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拾級登廟憑欄遠眺,東陽北江大地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自古名山隱名士,據明、清縣誌記載,元末明初,大學問家楊芾曾在山中依石結廬,隱居讀書。清道光鹹豐年間(公元1821-1851年),鄰村水閣詩人俞鳳崗曾在此創辦“鶴椒書院”並任主講,著有《鶴椒草堂詩抄》六卷,現景區在原址勒石立碑,緬懷先哲遺風。山中還有出土文物石斧(現存市文管處),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神奇的傳說故事,均已彙編成冊供遊客觀覽。“世外桃源”的山中盆地在落鶴山半山腰中,還深藏著一塊占地20多畝的盆地,這裡四面環山,峭崖圍閉,狀若城廓。盆地中布局有序,山花野卉競相吐芳,一池碧水綠似翡翠,池中小山古樹橫斜。這裡是遊客的休息中心,建有餐欽服務和景區管理機構。遊客在此花叢竹徑下信步漫遊,清香撲鼻,其樂無窮。由於此處環境幽雅,被遊客譽為“世外桃源”。

社會

城市建設

2009-2010年,鶴山市完成大林路、新環路路面一期改造工程大雁山腳下生活區及
桂北村垃圾收集點改造工程建設;完善鶴山公園綠化、景點及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市國防大廈、“鶴山十里方圓”二期工程建設,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市供電調度綜合大樓、鶴山市實驗中學、沙坪中學(新校區)、鶴山碧桂園“大潤發”大型綜合商場等工程建設項目;全面實施“三舊”改造工程,開展綠道建設和村莊整治工作,推進建設嶺南特色宜居城市。至2010年底,城區公共綠地面積749公頃,園林綠地面積703公頃,城區綠化覆蓋面積730公頃,城區人均公共綠地
14.68平方米。不斷加大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實現上門收集垃圾31263戶,日均清運生活垃圾328噸;鶴城鎮、址山鎮、龍口鎮、
雅瑤鎮、古勞鎮、桃源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供水乾管總長850公里,售水量3312.56萬噸,城區飲用水普及率100%,使用液化
石油氣普及率98%。

城鎮建設

鶴山市分為北、南、西三個經濟組團。北部組團以城區為中心,古勞、龍口、桃源、雅瑤四鎮協調分工、共同發展。南部組團以共和-址山鎮為中心,西部組團以宅梧鎮為中心,分別帶動周邊城鎮發展。其中,址山鎮和共和鎮是廣東省中心鎮。
村鎮建設。2009年-2010年,鶴山市重新修訂《鶴山市村鎮建設工程分級管理暫行規定》,繼續抓好新農村建設,完成行政村垃圾池建設132個,完成56條行政村的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完成鎮級工程辦理“兩證一書”379項。
農村新建住宅。2009年,農村新建住宅857戶,占全市農戶的1.46%,新建住宅面積10.1萬平方米,農村人
均居住面積30.27平方米。2010年,農村新建住宅1055戶,占全市農戶的1.68%,新建住宅面積10.93萬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
29.67平方米。為應對鶴山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鶴山市政府提出並就此展開“東移、北拓、南進”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及“一廊兩軸四心五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東移”指城市中心向東部推移,在鶴山大道與文華路交匯處一帶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區,沿鶴山大道發展軸及文華路發展軸,形成集行政辦公、文化活動、娛樂休閒功能於一體的最適宜居住的多功能生態新城區。有鶴山市人民醫院、鶴山市中醫院、鶴山市婦幼保健醫院等醫療單位,有鶴山最大的購物中心大潤發、新建成的鶴山廣場大型購物中心、人人樂、百貨大廈、華潤萬家、新天地商業廣場、華客隆購物廣場、順客隆購物廣場、新世紀商業廣場等眾多購物場所,也有鶴山圖書館、鶴山市文化館、鶴山博物館、鶴山市體育中心、鶴山劇院等公共場所,以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珠江村鎮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並有以色色會所為代表的特色休閒場所。另外,知名連鎖企業麥當勞、肯德基、國美電器等也相繼進入了鶴山。

教育

鶴山高考成績穩居廣東省前列,擁有全國示範性高中1所(鶴山市第一中學)、省一級學校5所、江門市一級學校5所、鶴山市一級學校6所以及鶴山市職業技術高級中學。鶴山著名的中國小和幼稚園有:鶴山一中、鶴華中學、紀元中學、鶴山二中、沙坪中學、鶴山三中等,沙坪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國小,碧桂園中國小,向陽花幼稚園、財貿幼稚園、新星幼稚園、沙坪鎮幼稚園等。

名人

易宏:古勞坡山人。生活於清康熙年間約一,清代詩人。
鄧長夫:址山鎮龍灣管理區西迎村人。一生愛好美術創作,以國畫擅長花鳥山水為主。
宋軍:雅瑤平岡村人。著名作曲家。發表了《乘著長風前進》、《勝利唱奏曲》等抗戰歌曲。
梁培友:古勞維墩頭度橋村人。早年加入天地會,為肇慶天地會首領。
麥廷章:雙合泅合鄉人。乾隆丁末武科進士,曾任中軍參將,兼理海壇左營游擊在福建鎮守海疆。
呂翰:沙坪鎮樓沖大興村人。“盛遠”號大副將。
葉蘭泉:古勞羅江村人。清朝孝廉葉亦賓的第九子。鶴山商會主席。任該職達年,救災恤災。
馮祝萬:古勞鎮維墩鄉人。1948年與李濟深等在香港發起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梁贊:詠春拳師祖
王澤邦:王老吉涼茶創始人
李漢華:奧殘、亞殘游泳冠軍
李鐵夫:中國油畫藝術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摯友
蘇凌峰:多元文化電視台OMNI.2主播,高級編輯和公共事務科主任,原香港無線電視新聞主播
麥松威:結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運濤:新加坡和香港電影製片人
黃百鳴: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主席、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胡蝶:民國時期電影女明星,《歌女紅牡丹》女主角。
陸佑家族
易建聯:CBA、NBA籃球運動員
陳小敏:奧運舉重冠軍
李佩材(即李石朋,和發成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李氏世家始祖)
李福善(前香港區域法院法官、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及抗訴法庭副庭長)
李福兆(前香港聯合交易所主席)
李國麟(大律師,現任新灃集團主席)
李國寶(東亞銀行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國章(醫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前教育統籌局局長)
李國能(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李志喜(資深大律師,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前45條關注組創始人)
李慧嫻(香港藝術家、雕塑家)
李志恆(律師,香港區議員)
宋熙年:2007年國際中華小姐冠軍
李美珊:1986年香港小姐冠軍
宋韶光:著名歷史學家、堪輿學家

參考資料:

1、http://www.51766.com/channel/intro/jmh
2、http://www.heshan1.com/bend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