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科

鳳仙花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1科。肉質草本。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3~(5),最下一片延長成距,或稀無距,花瓣5,側生2瓣常相連,上邊一片常直立;雄蕊5;子房5室,胚珠多數;蒴果,稀為漿果,狀核果;種子數個至多數,無胚乳。染色體基數x=7~10。

基本信息

簡介

鳳仙花科-鳳仙花鳳仙花科-鳳仙花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 1科。肉質草本。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3~(5),最下一片延長成距,或稀無距,花瓣5,側生2瓣常相連,上邊一片常直立;雄蕊5;子房5室,胚珠多數;蒴果,稀為漿果,狀核果;種子數個至多數,無胚乳。染色體基數x=7~10。只有鳳仙花屬、水角屬2屬。全科有900種以上,主產亞洲及非洲熱帶,少數產溫帶地區。中國有2屬200餘種,主要分布西南部。多生於潮濕及山林溝谷或溪邊。

該科中的多種鳳仙花色澤美麗、鮮艷,可栽培觀賞。常見的有鳳仙花,又名指甲花(見彩圖),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南部,現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花色多變,園藝品種很多。清初趙學敏的《鳳仙譜》記載中國有 200多個鳳仙花品種。鳳仙花喜炎熱,對土壤適應性強。喜潮濕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適當澆水則可延長花期。鳳仙花全草及花、種子可入藥,有活血通經、軟堅消積、祛風止痛、活血化瘀、消腫解毒的功效。種子名急性子,也可榨油。原產東非的玻璃翠莖肉質翠綠,透亮;花色鮮艷、美麗,扦插易活,是華北各省區常見的觀賞植物。

代表植物

鳳仙花 [鳳仙花科] [鳳仙花屬]

別名

指甲花、小桃紅急性子拉丁名:Impatiensbalsamina

產地分布

原產印度、中國南部、馬來西亞。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形態特徵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150cm,莖多汁。葉互生、披針形,邊緣具銳齒。花單朵或數朵簇生於上部葉腋,或呈總狀花序狀。花瓣左右對稱。蒴果尖卵形,熟時種子彈出。株形多樣,花色有白、水紅、粉、玫瑰紅、大紅、洋紅、茄紫、紫、雪青等色,花型有單瓣型,玫瑰型,山茶型,頂花型等。按植株高度可分為矮、中、高三型。

生長習性

喜暖畏寒,喜陽光充足,宜深厚潮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花期6~9月。

園林用途

鳳仙花為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草花之一,適應性強,栽培容易,花色豐富,花型多樣,而且株型多變,適於花壇、花徑、花籬、自然叢植和盆栽觀賞等。

繁殖培育

通常於春季在溫室,冷床或露地播種,4月中旬播種,7月中旬開花,花期40~50天。7月下旬播種,10月1日用花。雨季需排水、通風。主要病害有黑枯病、鏽病、白粉病、葉斑病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