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莊

鮑家莊村,又名“鮑川”,位於 歙縣棠樾鮑氏家族的一處田莊,不過現在鮑氏村民大都已搬遷出去,留在村子裡的,大都以張姓為主。 明代中後期的鮑家莊,只是屬於棠樾鮑氏家族的一處田莊。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鮑家莊

簡介

鮑家莊村,原遷於安徽省,位於三鄉鎮交匯處,北芍藥山鄉,東馬莊鎮,西新莊鎮(原南新莊),距臨沂市40公里,距縣城約21公里。臨S342公路,村分南北兩村,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約1200人。姓氏“鮑氏”最多,其次沈、王、亓、趙等,漢族最多,其次朝鮮族、羌族、彝族、傣族。

鮑家莊

現村國小一所(鮑柳泉國小)建設與1999年,哈馬克資助建設,並多次來訪學校視察,幼稚園一所(原鮑家莊武術幼稚園)合併成(現春雷雙語幼稚園),具有實力雄厚的養殖業共29處之餘,其中養殖雞5處、鴨4處、羊10處、豬10處。木材業22所(旋皮),黃煙種植200餘畝,發展持續中,近年由於天氣影響,逐漸走向技術產業。

安徽省徽州市歙縣鮑家莊

簡介

鮑家莊村,又名“鮑川”,位於徽州歙縣徽城鎮(原屬南源口鄉),踞縣城約4公里。“徽杭公路”穿村而過,將其分為新、老兩大部分。沿河為老村,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靠山為新村,大多是共和國成立後興建起來的民居。鮑家莊村的老村是一個典型的徽州古村,青山綠水中點綴著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十分恬靜。

鮑家莊古民居群

鮑家莊古民居群占地0.46公頃,現存民居建築24幢,除建於本世紀九十年代的四幢新民居外,其餘皆為徽州傳統民居。始建年代清末民國初年居多,最早的建於明代,如縣保單位明代福惠廟(九老爺廟)等。村落沿河與新安江平行發展,短短150餘米的街巷兩側分布著錯落有致的民居,沿街建築立面門罩上磚雕異常精美豐富,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鮑家莊相傳在明代中後期屬於歙縣棠樾鮑氏家族的一處田莊,不過現在鮑氏村民大都已搬遷出去,留在村子裡的,大都以張姓為主。鮑川的現存民居相互依靠,馬頭牆鱗次櫛比。村中現存一條百米長的古街,古街中間是青石鋪就,彎彎曲曲,行走其中,仿佛讓人回到從前。由於鮑家莊古民居群南臨練江,地勢較低,每年汛期常常遭受洪水侵襲,現住戶大多搬遷它處,人口已寥寥無幾。

鮑家莊姓氏

明代中後期的鮑家莊,只是屬於棠樾鮑氏家族的一處田莊。當代鮑家莊的鮑氏後人中,還真出了幾個能夠讓歷史記住的人物。其中香港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鮑方先生和他的女兒鮑起靜女士,就以他們在電影藝術事業上的不朽業績,令世人讚嘆備至。由鮑方自編、自導並與女兒鮑起靜聯合主演的故事影片《屈原》,20世紀的70年代末期在內地公演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20世紀的80年代初期,鮑方、鮑起靜父女千里迢迢,來到歙縣追根尋祖,歙縣的人民包括鮑家莊的父老鄉親,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極大的熱情,讓他們感受到了老家民眾的純樸和善良。

鮑家莊旅遊

老村的民居很多呈“前店後宅”式格局,相互緊靠,排列十分整齊,組成一條長約150餘米的“老街”。在老村的民居上,磚雕門樓,圖形各異,形象生動。老村西頭公路一側的一戶老宅的門樓上,有“百子遊戲”磚雕,形象生動,雕刻精緻,堪稱徽派磚雕的精品。(旅遊景點正在規劃中)

歙縣“百村千幢”工程

簡介

為及時了解和掌握歙縣“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情況,查找問題不足,提出意見建議,歙縣人大常委會自3月中旬起開展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情況專項調研。調研組,先後前往鮑家莊—漁梁,瞻淇、北岸、昌溪、許村、蕃村、棠樾、洪琴和雄村等9個列入工程一期任務的古村落以及大阜、上豐進行實地察看、查閱資料、了解情況。召開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領導組部分成員單位責人參加的座談會,聽取情況匯報、分析存在不足、共商推進措施。

鮑家莊村保護範圍

鮑家莊古民居群:西至門額枋上有“百子嬉戲圖”透雕的古民居,東至半圓拱形門洞,南至練江北岸,北至徽杭公路,保護範圍面積0.4公頃。
漁梁-鮑家莊保護主題為:(1)古壩碼頭街市(2)山環水繞風光(3)風情民俗文化 保護要素:對二十幢傳統民居修繕復原,對四幢新民居採取整治措施,可通過易地搬遷辦法,恢復古街兩側遺失的古民居,增其內涵,再現明清時期古村鎮風貌。

旅遊小貼士

在歙縣縣城乘1路公車(歙縣火車站---南源口)至鮑家莊米店站下車即到,交通十分便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