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膽中毒

魚膽中毒

魚膽中毒指食用魚膽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青、草、白鰱、鱸、鯉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使其變性壞死;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民間有以生吞鯉魚膽來治療眼疾、高血壓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當而發生中毒。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過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基本信息

概述

魚膽中毒指食用魚膽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青、草、白鰱、鱸、鯉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使其變性壞死;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

民間有以生吞鯉魚膽來治療眼疾、高血壓氣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當而發生中毒。其中以青、草和鯇魚苦膽中毒最多見。因膽汁毒素不易被熱和乙醇(酒精)所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過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病因

魚膽中毒魚膽中毒

主要由於套用魚膽治病的偏方“清熱”、“明目”、“止咳平喘”,一般均為生食魚膽後引起,個別熟食者症狀較輕。

引起中毒的魚種有白繼魚、鯇(草)魚、鯉魚、青魚、米子子、鯧魚包頭魚等,魚的重量一般約在2~3斤以上,食用魚膽數目自1/2~10數個不等,中毒的輕重雖有個體差異,但主要與用量多少有關。

按南京中醫學院編著的中藥學規定,青魚膽用量為1~2.5g,但一般大魚膽即使半個也遠遠超過此量。小兒服2個,大人服8~13個可致死亡。

中毒原理

①中毒與膽汁中多種膽酸對細胞膜作用有關;

②組織胺類物質的致敏作用。魚膽進入胃腸道後,毒素首先達到肝臟,腎臟濃度最高,以肝、腎中毒為主。

病理變化

臟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肝細胞變性,導致中毒性肝病及腎小管急性壞死,集合管阻塞,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魚膽中毒應與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相區別。

臨床表現

1、胃腸道症狀:腹痛、噁心、嘔吐和腹瀉

2、肝腎損害表現:肝區疼痛、肝大、黃疸、血清轉氨酶升高;鏡下血尿、蛋白尿、少尿和無尿、全身浮腫、腎區疼痛等。

3、心臟、神經損害表現:低血壓休克、心電圖可有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頭昏、頭痛、煩躁不安、重者可有神經麻痹、昏迷、抽搐。

診斷要點

魚膽中毒魚膽

l、潛伏期一般為2~6小時,最短半小時,最長約14小時。

2、多數患者有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腹瀉、稀水便或糊狀大便。由於腹痛、嘔吐劇烈、臨床上易誤診為膽石症等急腹症,應予以注意。

3、肝臟腫大、有觸痛,並有黃疽、肝功能異常、嚴重者有腹水,甚至發生昏迷等。肝臟損害多在食後1~3天發生。

4、全身浮腫,少尿,血壓升高,嚴重者可發生尿閉、甚至尿,毒症。腎臟損害表現常發生在食用魚膽3天以後。

5、嚴重中毒者可發生急性溶血,便血以及皮膚出血點。多數患者尚有血紅蛋白尿。

6、部分患者有頭痛、低熱、嗜睡、四肢發麻、眼球震顫、嚴重時可發生抽搐,甚至昏迷。

7、嚴重溶血時血紅蛋白下降。

緊急處理與治療

緊急處理

魚膽中毒中毒治療
1、催吐、洗胃:洗胃用1:2000—5000高錳酸鉀,反覆進行,並口服硫酸鎂導瀉,促進排毒。

2、防治腎衰: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防治是搶救魚膽中毒的重點,早期套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腎小管對毒素的反應,早期使用利尿劑脫水劑;儘早進行血液透析,對保護肝腎有積極防治作用。

3、對症支持療法:肝、腎、心肌損害按內科處理,防治水、電解質紊亂。

治療

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中毒的一般治療及對症治療。

搶救成功的關鍵在於正確處理腎功能衰竭度過危險期,等待變性壞死的腎小管上皮細胞再生後即可痊癒。

在病的早期應洗胃嘔吐,嚴重者應補液糾正酸中毒,但補液時應注意尿量及腎臟功能。對有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應按腎衰病人補液方法嚴格計算液體出入量及電解質的補充。如補液量太大,常加速死亡。必要時作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使病人度過危險期。

護理

舒適度護理

魚膽中毒中毒治療
1、給病人創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避免不良的環境刺激加重頭昏、頭痛症狀。

2、囑血壓升高的病人臥床休息,要緩慢起床,先在床上坐一會兒,再下活動。

3、血液透析後的病人,注意固定、保護好造瘺口,讓病人安心休養。

4、腹痛、腹瀉症狀加重時,遵醫囑給予對症處理,以減輕病人的不適感。

併發症護理

魚膽中毒的潛在併發症多為無尿。

1、評估病人尿量的變化,如多尿、少尿或無尿;性質的變化,如血尿、蛋白質

2、囑病人臥床休息至臨床症狀消失,小便常規正常。

3、準確記錄24h尿量。

4、浮腫、少尿時,應限制液體的攝入量,每日1000ml左右。

5、遵醫囑給予利尿利,並密切觀察有無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如低鈉、低鉀、高鉀等。

臨床資料

病例1 
患者1996年10月食魚膽4個,食後6小時出現噁心、嘔吐,伴腹瀉,稀水樣便,在當地醫院靜滴慶大黴素(量不詳),症狀好轉。2天后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尿少,100ml/d,全身水腫。急診行血液透析2次後,收入腎內科病房。2周后停止血透,病癒出院。

病例2 
1997年1月20日患者食鯉魚膽3個,5小時後出現上腹痛,伴噁心、嘔吐、腹瀉,稀水樣便來診。查體:Bp 12/6kPa,P100次/min,嗜睡,皮膚無黃染,心肺未見異常。給予保肝對症治療,2天后複查肝功能恢復正常。

相關事件

2012年10月31日,菏澤一女子為用偏方治胃炎連吃11個魚膽中毒,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到醫院就診時,肌酐指標超過600,是正常人的十多倍。肝功能檢查轉氨酶指標高達1700,而正常人的指標通常在40以下,魚膽中毒對其肝腎功能造成了很大損傷。

醫生表示,魚膽雖然是一味中藥,但藥用的魚膽、蛇膽等都經過精心焙制,不是直接入藥的,所有的魚膽都不能直接吃。市民誤食魚膽後,如果量不大,應當儘早催吐,然後及時就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