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百姓

魚肉百姓,拼為yú ròu bǎi xìng,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出自《後漢書•仲長統傳》。

基本信息

相關歷史

相傳天子九鼎,既周天子以外,其他的官兒最多有用七個、六個的--那些是諸侯,他們就吃不到鮮魚和鮮臘了;接下來的卿大夫用五隻鼎、四隻簋的,第一鼎盛羊肉,還有豬、、臘、腸胃等等;再接下來的上士就只能用三個鼎、兩隻簋,只能吃豬肉、臘肉和魚肉了;下士則更慘,只能用一鼎一簋,只能吃豬肉,再能吃也沒的吃。如此遞減到平民百姓,就只能吃魚肉或者用魚肉來祭祖了。故而老百姓也被稱為"魚肉百姓"。這也是周公立下的規矩,稱為"列鼎制"。

名詞解釋

釋義:魚肉,指受宰割者,後來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
出處:<<後漢書.仲長統傳>>:"於是驕逸自恣,志意無厭,魚肉百姓,以盈其欲."
魚肉百姓
yú ròu bǎi xì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