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盂城驛

盂城驛中有建築物十餘處,第一進為皇華廳,廳前有兩廂,西廂為文史資料室,東廂是古驛站用轎、肅靜、迴避之類的器物。 皇華廳中擺有桌、椅、條台,廳左為驛站人員模型,高尺余。 駐節堂後是馬夫、獸醫、船工、廚師等人的宿舍。

基本資料

“盂城”由高郵地貌所定。秦少游曾說過:“吾鄉如覆盂”,“盂城”便是高郵的別稱。
盂城驛地處水陸交匯處,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盂城驛在街市有一石牌坊,上刻“皇華”二字,它對面則是高三米左右的影壁。兩盞黃燈籠掛掛於盂城驛前,上有“驛”字。

主要建築

皇華庭

盂城驛中有建築物十餘處,第一進為皇華廳,廳前有兩廂,西廂為文史資料室,東廂是古驛站用轎、肅靜、迴避之類的器物。皇華廳中擺有桌、椅、條台,廳左為驛站人員模型,高尺余。右為書房,書案上放有獨罩燈、文房四寶、木茶梧,此外還有古櫥櫃,想必這裡是驛丞辦公之所在。

駐節堂

第二進是“駐節堂”,專供使節來訪時日常起居之用。駐節堂前有兩廂,一為康熙帝六臨高郵的展室,一為選自周蘭生(一說蒲松齡)小說中關於盂城驛傳說的展室。所塑人物模型栩栩如生。駐節堂中兩壁有驛站故事的字畫。堂兩邊均為寢室。內設桌案、梳妝檯、櫥櫃、木床等。
駐節堂後是馬夫、獸醫、船工、廚師等人的宿舍。廚房裡有石臼、石磨、磚灶等一些古代廚具歷歷在目。

宴賓廳

東側為宴賓廳,這裡是驛丞與來使娛樂的場所,宴賓廳中六七尊真人大小的著衣塑像,或猶抱琵琶半遮面、或提壺把盞、或拍案叫絕、或低吟淺唱。

展廳

宴賓廳東側有兩處展廳,均為郵史展覽館,記憶體放著對坐俑、馬俑等複製品,有竹簡、木櫝、甲骨文、封泥等複製品,此外還有驛站出土文物及碎瓷片、古秦郵模型等。

其他建築

南有水池,池前有日晷上面刻有十二時辰,為在鼓樓擊鼓通報時辰之用。鼓樓上下兩層,假三層,飛檐翹角,木柱、木護攔再現鼓樓原始風貌,登鼓樓東眺運河可俯瞰全城,此外還有馬神廟、馬廄內有明石槽及漢上馬石。石馬呈糙米紅色,高大壯實,騎上去頓覺威風凜凜之感。

功用

驛站的作用好似現在的郵政、交通及賓館的綜合體,又是國家遞送機密信函的部門,為維護國家統治作出了貢獻。
盂城驛保存修復得如此完好,為高郵、為中華保留了一處古色古香的亮麗文化風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