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發展史

郵政發展史

郵政的發展一般可分為兩大階段:古代郵驛和近代郵政。郵政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對國際交往有重要作用;而且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因此,郵政的興起和發展史成為人們考證和研究的對象。

郵政發展史

正文

━━━━━━━━━━━━━━━━━━━━━━━━
古代郵驛
 世界古代郵驛概況
 中國古代郵驛概況
周驛
秦漢郵驛
唐驛
宋驛
元驛
明清郵驛
近代郵政
 歐洲的私營郵政
 近代郵政的創立
 中國近代郵政
民信局和僑批局
客郵
海關兼辦郵政
大清郵政
中華郵政
中國人民郵政
━━━━━━━━━━━━━━━━━━━━━━━━
郵政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對國際交往有重要作用;而且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因此,郵政的興起和發展史成為人們考證和研究的對象。郵政的發展一般可分為兩大階段:古代郵驛和近代郵政。

古 代 郵 驛


古代文明中心中國、埃及、巴比倫、亞述、印度、波斯、希臘、羅馬等,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對於郵政的發展也作出了貢獻。
世界古代郵驛概況 埃及在第十二王朝(公元前約1991~前1786年)時期,已有關於通信活動的記載。公元前10世紀,亞述帝國以本部為中心建築石砌驛道,加強對各地區的控制。驛道遺蹟至今猶存。
波斯帝國在居魯士(公元前600~前529年)統治時期的郵驛,由騎兵擔任傳遞。大流士(公元前 558~前486年)在亞述帝國驛道的基礎上修築驛道。驛道四通八達,沿途設有驛館,以便調遣軍隊和傳達政令。
羅馬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征服了地中海區域,建立行省制度。公元前1世紀後期開始的羅馬帝國,疆域廣大,經濟繁榮,交通發達,郵驛已成為軍事和行政機構的一部分。《後漢書·西域傳》記載:羅馬“地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塈之(用白土粉飾屋頂)。……鄰國使到其界首者,乘驛詣王都,……”。又引《漢書》說:“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這些話說明當時中國對羅馬郵驛的情形已有所了解。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有些新建立的國家,仍採用羅馬的郵驛制度,如東哥特王國的狄奧多里克統治亞平寧半島期間(493~526年),在其統治區內保持了羅馬郵驛制度的主要部分。東羅馬帝國郵驛制度基本上沿用羅馬舊制,後來成為阿拉伯郵驛制度的基礎。
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 (750~1258年)在中央設有管理驛遞的部門,在各省設定驛館900多處,並廣開驛道。驛道幹線以巴格達為中心,東達錫爾河,東南到波斯灣,北通摩蘇爾,西通敘利亞,幹線兩側設有若干支路。
日本在大化革新(646年開始)時期,仿照中國唐朝的郵驛制度開始建立郵驛。日本郵驛制度一直延續到1871年建立近代郵政時才被廢除。
中國古代郵驛概況 中國古代郵驛有郵、置、遽、傳、等不同名稱,漢朝始稱郵驛,元朝稱站赤,明清兩代通稱驛站。自周朝起至清朝光緒二十二年建立大清郵政、清末裁驛歸郵止,中國古代郵驛存在了約3000年。
關於周朝以前的郵驛尚未發現直接史料。但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推測商代已經有了有組織的通信活動。在郭沫若所著的《卜辭通纂》和《卜辭通纂考釋》中第431片、第512片和第513片上,都有“”字,有的片上還有“”字。考古學家認為這兩個字都是指傳遞情報的人。圖1為甲骨文第431片、512片、513片和郭沫若的釋文三片。

郵政發展史郵政發展史
周驛 周朝設烽火台傳遞緊急軍情,設郵驛傳遞軍報和政令。在先秦文獻中有不少有關郵驛的記載。孔子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圖2)。可見當時郵驛已經相當普遍,而且郵傳速度也相當快了。

郵政發展史郵政發展史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有郵驛。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中說:鄭國商人弦高路遇偷襲鄭國的秦軍,他便一面偽裝鄭國使者,用他販運的12頭牛犒勞秦軍,一面利用郵驛急告鄭國。秦軍以為鄭國已有防備,遂罷兵而返。又如《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中說:庸人叛楚,楚王為調兵遣將反擊庸軍,不乘戰車,改乘常見的郵車,會師於臨品,出敵不意,擊敗庸軍,滅掉庸國。此外,各地出土的這個時期的文物中,還有不少作為傳令、調兵、通信憑證用的銅馬節、虎符等。
秦漢郵驛 秦始皇在公元前 221年滅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秦朝後,築馳道,一法度,車同軌,書同文,開河渠,興漕運,為郵驛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1975年底至1976年春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中,“行書律”、“田律”、“司空律”、“內史雜律”都有關於郵驛的規定,如對傳遞官府文書的時間要求,登記手續,人員條件,生活待遇以及獎懲辦法等。出土文物中還有出征淮陽(今河南淮陽)的秦軍士卒用木牘墨寫的兩件家書,內容都是向母親要衣料或錢並問候親友。這是已發現的最早的家書實物。
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繼承秦制,每三十里置驛,每驛設官掌管。中央由太尉(大司馬)掌全國兵事,其下有“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後漢書·百官志》)。漢代經營西域,郵驛更加發展。“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後漢書·西域傳》中的這段話記錄了當時郵驛發展的情景。
唐驛 唐朝(公元618~907年)建立了強大的封建帝國,經濟發達,絲綢之路遠達歐洲。郵驛設定遍於國內,分為陸驛、水驛、水陸兼辦三種,共1639處。唐驛在中央由兵部的駕部郎中管轄;在地方,各節度使下設館驛巡官四人,各州有兵曹、司兵、參軍分掌郵驛,各縣皆由縣令兼理驛事。另外,還建立了郵驛的考績制度和視察制度,並規定各道有判官一名掌管全道驛政考績;中央有監察御史一人兼館驛使,考察驛務。每驛有驛長1人;凡有3匹馬,配1名驛夫;有1隻船,配3名驛夫。緊急公文,驛馬日行300里。唐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詩中寫道:“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正是對當時郵驛的生動寫照。
唐代的藩鎮都在京城長安設“上都邸務留後使”,他們將朝廷大事寫成新聞,送給各藩鎮節度使,稱為邸報。並有邸抄、朝報、條報、雜報等名稱。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的《開元雜報》已用木板雕刻印成單張。這種古代的報紙,當時也由郵驛傳遞。
宋驛 宋代(公元 960~1279年)郵驛的規模不如唐驛,但有新的改革,即:①驛卒由民伕改為兵卒擔任;②戰時設急遞鋪。沈括《夢溪筆談》說:“驛傳舊有步、馬、急遞三等,急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金字,日行五百里”。岳飛被秦檜陷害,召回南宋京都臨安,一日之內在前線接到的十二道金牌,就是由急遞鋪傳送的朱漆金字牌。此外,據《宋史·仁宗本紀》記載,宋代法律對於郵驛特別編定專令──《嘉祐驛令》74條,可惜已經佚失。
元驛 1206年,蒙古鐵木真(成吉思汗)完成蒙古的統一,建立國家;1230年,窩闊台汗始建固定的郵驛,蒙古語稱站赤;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由於軍事活動頻繁,疆土不斷擴大,郵驛也隨之而發展。元驛特點是:驛政有蒙古站赤和漢地站赤之分,前者屬通政院,後者屬兵部;規模遠超漢唐。據元《經世大典》記載,僅在中國境內即有站赤1496處。此外還有大量的急遞鋪。這部書還記錄了元驛的概況:“凡在屬國,皆置傳驛,星羅棋布,脈絡貫通,朝令夕至,聲聞畢達”。
出生於威尼斯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所著《馬可波羅行記》記載:“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邁耳(英里),或三十邁耳,必有一驛。無人居之地,全無道路可通,此類驛站,亦必設立。……合全國驛站計之,備馬有三十萬匹,專門欽使之用。驛站大房屋有一萬餘所,皆設備妍麗,其華靡情形,使人難以筆述也”。馬可波羅的描述不一定全部準確可靠,但也能表明元驛規模之大。
明清郵驛 明清兩代郵驛,大多沿襲舊制。清代中葉後,驛站經費成了地方官吏貪污中飽的財源。驛政廢弛,驛遞遲緩。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終被完全淘汰。(見彩圖)

郵政發展史郵政發展史

近 代 郵 政


古代郵驛只供政府專用,民間通信最初是依靠便人捎帶或專人遞送,後來才出現私營的郵遞組織。17世紀,英、法等國把政府專用和民間經營的郵遞組織結合起來,創立了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它既滿足政府的通信需要,又為公眾服務,發展成為近代郵政。
歐洲的私營郵政 歐洲在11世紀以後,新興城市、商業和文化的發展,促使城市、教會、大學等開始建立各自獨立的郵遞系統。其中巴黎大學為師生與家屬通信設立的郵遞組織,馳名於歐洲各國,歷史最久,1719年得到法國政府補償後,才放棄經營權。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許多商業組織也有自己的郵遞系統,著名的有勃卻郵政和梅茨格郵政。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由於教育的發展和文化的提高,政府和民間對通信的需要日益增長,這就使郵遞成為有利可圖的事業,從而導致了私營郵遞業的發展。著名的塔克西斯家族經營的郵遞業,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庇護下獲得經營郵政的世襲特權。16世紀營業最盛時,郵遞網擴及歐洲大部分地區,雇用專差約兩萬人。後來雖逐漸衰落,但最後部分直到1867年才交給北德意志聯邦政府。這個私營郵遞業存在近400年,它對歐洲郵政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1680年,英國W.陶克拉私營的“便士郵政”,實行預收信件資費、加蓋收寄和投遞時間的戳記、集中投遞等辦法,已同近代郵政相類似。
近代郵政的創立 在近代郵政創立前,法國路易十一世於1477年建立皇家郵政。英國亨利八世於1516年在從倫敦輻射出去的主要道路上建立定期的郵遞網。這些皇家郵政初期不準公眾使用,後來私自帶運個人信件的日益增多,甚至無法禁止。約在1600年,這種專為皇家使用的郵遞組織,逐步準許為私人傳遞信件。1627年法國又進一步在較大的城市開設郵局,並規定資費表和時刻表。英國於1635年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設立信局供公眾使用。由於國家經營郵政既對國家安全有利,又能增加財政收入,英國於1635年、法國於1672年規定了郵政由國家專營。各國近代郵政創立初期,私營郵遞業雖然繼續存在,但後來在政府的強大壓力下都被排擠掉。
1840年,英國採用R.希爾的建議,對郵政進行改革。這一改革被認為是郵政發展的里程碑。至此,英國的郵政具有下述特點:①由國家專營(信函業務由國家獨占),供政府和公眾使用;②國家發行郵票作為交付郵資的憑證,由寄件人預付資費;③基本資費採用均一郵資制。這種新的郵政制度很快被其他國家採用。
隨著列車、輪船、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的迅速發展,近代郵政範圍逐漸擴大,效率不斷提高,成為國家和人民的主要通信手段。
中國近代郵政 中國在正式建立近代郵政前,除驛站外,有商營的民信局和僑批局,有帝國主義者的客郵,還曾經歷過一段海關兼辦郵政的過程。中國近代郵政隨著國體的變更,分為三個階段:大清郵政、中華郵政和中國人民郵政。
民信局和僑批局 民信局又名民局,是傳遞民間書信、物品和辦理匯款的私營商業組織,約創始於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從明朝後期起隨著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由此而來的民間通信尤其是商人通信需要的增長,為民信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清朝道光至光緒年間,大小民信局已多達數千家。有的還在當時商業中心的上海、寧波等地設立總店,在各地設立分店或代辦店,並與其他民信局聯營,構成了民間的通信網。中國近代郵政建立後,雖法律規定郵政由國家專營,但這種民信局直到1935年才被全部取消。
僑批局也是私營民信局,但專門經營華僑與其親屬之間的通信、匯款業務。因福建方言稱“信”為“批”,稱“信商”為“批郊”,所以習稱僑批局。此外還有批郊、批局、批信局等名稱。華僑遠離祖國,通信困難,僑批局就是適應這種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僑批局詳細登記一些華僑的家鄉地址、親屬姓名,並編列專用號碼作為他們通信、匯款之用。有的僑批局在南洋一帶設有總店或聯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匯款業務。有了近代郵政後,僑批局把收寄的信函交給當地郵局寄遞。因國外寄來的僑批信上地址、姓名往往不詳,郵局無法投遞,只得仍交僑批局按“專用編號”查明投送。這種僑批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取消,現在廣東、福建兩省還存在少量類似的組織。
客郵 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領土上強行設立的郵局,清政府稱為“客郵”。
1834年,英國在中國廣州開辦了第一個英國郵局。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英國進一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廣設郵局。其他帝國主義國家藉口“利益均沾,機會均等”,紛紛效尤。法國於1861年、美國於1867年、俄國於1870年、日本於1876年、德國於1886年,都先後在中國設立各自的郵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以及在中國境內交戰的日俄戰爭中,各國以種種藉口,不斷擴大“客郵”範圍,不僅在中國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任意設立郵局,甚至深入到中國邊疆如新疆、雲南、黑龍江、西藏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入侵中國山東省,並在膠濟鐵路沿線要地設定日本野戰郵局。“客郵”不受中國政府管轄,各執行其本國郵章,使用其本國郵票,卻加蓋中國地名郵戳;不僅郵寄其僑民的郵件,也收寄中國人在中國境內互寄的郵件。甚至憑藉客郵郵袋不受海關檢查的特權,販運毒品、珍寶等,進行走私活動。此外,各國駐華領事館、租界當局以及洋行、投機商也任意開設“書信館”、“本地郵局”。其中不少是打著傳遞書信招牌,實際進行投機詐欺等非法活動。
自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照會各國要求撤銷在華客郵起,中國政府多次交涉均無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再度提出“撤去客郵”議案,不僅遭大會拒絕,反而將前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特權(包括德國客郵)“一概讓與日本”。只有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於1919年7月發表宣言,聲明放棄帝俄與中國訂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因締約而享受的一切非法特權,自動撤銷了帝俄的“客郵”。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會議以後,英、法、美三國的客郵於1922年12月底撤銷。但設在中國東北一些鐵路沿線和旅大地區的日本“客郵”,日本卻藉口說是日俄戰爭後俄國按照《朴茨茅斯條約》轉讓日本的,拒不撤銷,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才被迫取消。此外,英國在中國西藏設立的郵局、電報局、電話局,在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後,由印度繼承下來。1955年4月1日,始由印度政府交還中國。“客郵”在中國存在121年之久的歷史,至此結束。
海關兼辦郵政 自鴉片戰爭後訂立了不平等的中英《江寧條約》(今稱南京條約)起,中國就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由外國人管理中國海關。
1861年起,各國駐華使館往來郵件均交由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轉中國驛站代寄。不久因農民起義軍──捻軍活躍於南北各地,總理衙門怕負責任,便推給海關辦理。當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R.赫德早有凱覦中國郵權的野心,當即同意,自1866年12月開始,改由海關傳送。
1878年,赫德在北洋大臣李鴻章支持下,委派天津海關稅務司德國人G.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北京、天津、牛莊(營口)、煙臺、上海五地試辦近代郵政。同年3月23日起開始收寄華洋公眾郵件,隨後開始發行中國最早的大龍郵票。1880年 1月11日正式公布《海關撥駟達局告白》,規定了各路郵運班期和各種郵件資費。到1884年,凡設有海關的地方基本上都開辦了海關郵政。
大清郵政 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在驛站之外又設立文報局,專責傳送出使外國欽差的往來文報。以後各省也在省會和通商口岸設立文報局,利用船舶、列車寄送公文,並可代遞私人信件。1888年3月12日起,台灣巡撫劉銘傳將台灣驛站改為郵政,設立台灣郵政總局(圖3), 郵政發展史並發行官用的“台灣郵票”和民用的“郵政商票”兩種郵票。這種郵票是二聯單,發售時裁開,一聯粘在信封上,一聯作為存根,並且只限在寄信時出售。1894年甲午戰爭後,台灣被日本侵占,因此這一改革未能繼續下去。
赫德在海關兼辦郵政後,為了進一步攫取中國整個郵權,利用當時洋務運動的興起,不斷對總理衙門施加壓力。1896年,清政府決定正式成立“大清郵政”,將海關撥駟達局改稱大清郵政官局(圖4),並委派赫德為“總郵政司”。

郵政發展史郵政發展史
英國獨占中國郵政大權,引起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向中國索取均沾的利益。在大清郵政開辦剛兩個月,法國於5月19日即照會清政府稱:“……將來中國郵政陸續推廣,招募外國人員,其法國人員,亦應公平令其同辦。”1898年4月9日,法國公使又要求中國正式聲明:“中國國家將來設立總理郵政局專派大臣之時,擬聘請外員相助,所請外國官員,聲明願照法國國家請囑之意酌辦。“清政府同意照辦。法國政府不等中國設立郵政專派大臣,就推薦T.帛黎掌管中國郵政,於是在“總郵政司”赫德之下,另設“郵政總辦”一職,由帛黎充任。
大清郵政成立後,實際仍由海關兼辦。1906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要求接管郵政,但總稅務司署遲遲不肯交出。直到1911年才由郵傳部尚書盛宣懷與代理總稅務司英人F.A.安格聯議定《移交郵政事宜要義》,由郵傳部保證“在事之華洋郵政人員,凡經總稅務司派定者,現在均仍定用”。海關兼辦郵政45年,不但未給國家增加收入,卻說拖欠海關白銀184萬餘兩,也要郵傳部按年息四厘、分五年還清。
郵傳部於宣統三年五月初一 (公元1911年5月28日)接管大清郵政後,除任命郵傳部左侍郎、鐵路總局局長李經芳兼任郵政總局局長外,一切原封未動,郵政大權仍操在郵政總辦帛黎之手。
中華郵政 中華民國成立後,大清郵政改為中華郵政,實際上仍由外國人把持。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當時郵政總辦帛黎敵視中國辛亥革命,竟然搞起“臨時中立”,在大清郵票上加印“臨時中立”字樣。在臨時政府提出異議後,他又決定再加印“中華民國”四字,這種郵票遂成為“中華民國臨時中立”不倫不類的怪票,並專在漢口、南京、長沙三地出售;孫中山認為有辱國體,由臨時政府再次制止,帛黎才將這一怪票取消。1917年帛黎去職,法國人H.P.鐵士蘭接任郵政總辦後,1918年在其通諭中規定“郵政總辦有權作最後之決定”。在1927年北伐戰爭期間,他利用他的“最後決定權”,竭力阻撓革命當局接管郵政,下令各外籍郵務長“能抗拒多久就抗拒多久”。在湖南郵工掀起收回郵權、驅逐法國郵務長運動中,鐵士蘭竟下令切斷與湖南的匯兌和包裹業務。當時,北洋政府的郵政總局設在北京,鐵士蘭是郵政總辦。不久,南京國民黨政府成立,另設郵政總局,擔任郵政總辦的也是鐵士蘭。這樣就形成南北兩個總局一個郵政總辦的局面。南北兩總局合併時,鐵士蘭迫於中國郵政工人運動的壓力而引退。南京國民黨政府改派挪威人E.多福森任郵政會辦,並規定以後凡有高級洋員出缺,不再添用洋員。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郵權才逐步收回。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侵占了中國東北三省。在東北的中華郵政拒絕使用偽滿郵票、郵戳並拒絕懸掛偽滿國旗,終於在1932年7月全部撤進關內。
中國人民郵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了中國人民郵政。這種為人民服務的郵政,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對內和對外的革命戰爭中逐步形成的。
赤色郵政和蘇維埃郵政: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時起,黨內通信即採取秘密交通方式。建立革命根據地後,根據地人民還創造了“遞步哨”、“傳山哨”等民眾通信組織。國民黨政府對革命根據地除進行軍事“圍剿”外,同時對郵政通信也施行“封鎖”、“檢查”、“扣留”等辦法,以致使國共兩區通郵遭到嚴重破壞。隨著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和鞏固,各地相繼建立赤色郵政。1930年3月,贛西南蘇維埃政府成立,不久在原有地方交通站的基礎上建立贛西南赤色郵政總局,並開始發行郵票。1930年5月閩西根據地的龍巖、上杭等地也建立了赤色郵政。赤色郵政對現役紅軍本人及其家屬往來的信件、包裹免費寄遞。在閩西戰爭時期,曾由紅四軍軍長朱德、政治委員毛澤東簽發了“保護郵局,照常轉遞”的命令(圖5),郵政發展史對未撤退的中華郵政加以保護,對中華郵政發來的郵件均負責代收代投。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告成立。在赤色郵政的基礎上,1932年5月1日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內務部領導,並在粵贛、江西、湘贛、福建、閩贛、閩浙贛、鄂豫皖等革命根據地設立郵務管理局。蘇維埃郵政總局成立時,發行了四種郵票。並配合蘇區報刊發行部門開展報刊發行工作。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人民郵政:抗日戰爭開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抗日根據地,先後成立了交通總局或戰時郵政,並發行解放區郵票。儘管日本侵略者對抗日根據地嚴密封鎖並實行“三光”政策,但抗日根據地的交通、戰郵人員從村、區、縣、專署、行署、邊區,直到延安都建有許多秘密交通線。
1942年2月7日,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將各級黨委的交通科、政府的戰時郵局、報刊社的發行部門合併,成立郵、交、發三位一體的“戰時郵政”,創造了“郵發合一”制度。黨的報刊不僅可以普及到各個村莊,還能廣泛地散發到敵占區。後來其他解放區也大多實行“郵發合一”的制度。
抗日戰爭期間,為溝通國共兩區郵政聯繫,使人民通信不受阻擾,毛澤東和周恩來曾先後接見中華郵政第三軍郵總視察段的總視察等。周恩來在1940年5月9日接見時題詞“傳郵萬里,國脈所系!”(圖6),郵政發展史鼓勵他們堅持國共兩區通郵。1942年1月14日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發布通令,號召各地軍政機關對中華郵政予以支持和保護。但國民黨政府對兩區通郵,依然多方阻撓。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國共雙方簽訂《停戰協定》。按協定組成的“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提出了“整理恢復郵政談判”。在談判中,中共代表一再表示“全國郵政業務、人事管理、郵票發行可以統一”。但因國民黨方面的干擾,談判未能達成協定。
1946年 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1947年1月17日,南京國民黨政府下令強迫各地中華郵政員工,只要當地失守,應即撤退,否則即予停職停薪。接著又規定“被中共攻占各地,暫停交換郵件”,但仍有不少中華郵政員工暗中與解放區通郵並拒絕撤退。1949年4月,中華郵政總局代表團隨同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到達北平,進行“南北通郵談判”,雖然於4月27日正式簽署了全面正常通郵協定,但卻被逃至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拒絕,並作出“對中共通郵通匯兌一律停止”的決定。
在解放戰爭中,解放區郵政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解放軍打到哪裡,郵政通到哪裡”的戰鬥口號,並建立了軍郵總局,隨軍前進。隨著革命戰爭的勝利,在新解放區設立人民的郵政機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主管全國人民郵電工作。除台灣省外,普遍建立了各級人民郵政機構,組成了四通八達的郵政網路,中國人民郵政事業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參考書目
 張梁任著:《中國郵政》,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樓祖貽著:《中國郵驛發達史》,中華書局,上海,1940。
 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關與郵政》,中華書局,1983(新一版)。
 樓祖貽著:《中國郵驛史料》,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 1958。
 郵電部郵電史編輯室:《中國近代郵電史》,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1984。
 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中國海關與郵政》,中華書局,北京,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