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島

高登島在連江縣東部,馬祖列島東北,距大陸最近點9公里。 原名下目島,以島上最高山為名,後改今名,又名東沙島。 高登早年曾有一戶人家在島上養羊,國軍進駐後,島上已無百姓蹤跡。

島嶼介紹

高登島 在連江縣東部,馬祖列島東北,距大陸最近點9公里。為馬祖列島屬島。屬連江縣,暫由台灣當局管轄。原名下目島,以島上最高山為名,後改今名,又名東沙島。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0.92公里,面積約1.84平方公。最高點海拔176.7米,岸線長約5公里。目前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

歷史資料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開發。明洪武元年(1368年)連江黃岐半島漁民遷此,多聚居北部,講福州話

舊稱下目,清康熙年間撰修的《福州府志》記載北竿有八使澳、白沙、鏡港、下目等七個澳,所謂下目即今日之高登。高登早年曾有一戶人家在島上養羊,國軍進駐後,島上已無百姓蹤跡。由於高登是馬祖列島中距離大陸最近的島嶼,極具戰略價值,早年曾重兵駐防,如今僅有少數兵力。島上林木蓊鬱,發展生態旅遊深具潛力。高登西北岸原興建大維港、大維水庫各一座,乃紀念前國防部長俞大維,感念他建設高登的貢獻,現今都已廢棄不用,目前高登港口稱為鐵尖港,因面臨鐵尖島,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