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島[日韓爭議島嶼]

竹島[日韓爭議島嶼]
竹島[日韓爭議島嶼]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獨島,日本稱“竹島”,是位於北緯37°14′12″,東經131°51′51″的2個島嶼和礁岩群,郁陵島東偏南94公里處。在行政區劃上屬於韓國慶尚北道郁陵郡,而日本則劃入島根縣隱岐之島町境內。韓國稱獨島(朝鮮語:독도,羅馬字:Dokdo或Tokdo),日本稱竹島(羅馬字:Takeshima),國際上稱利揚庫爾岩,或里昂科礁(英語:Liancourt Islands,法語:Rochers de Liancourt)。 據西方有關日本海考察探險史籍記載,1849年,法國捕鯨船“利揚庫爾”號曾來此查勘,他們據船名將此島命名為利揚庫爾岩。現今英國出版的國際上最有影響的《泰晤士地圖集》,仍將該島標以這一法語名稱(利揚庫爾岩)。2012年8月1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登上日韓爭議島嶼獨島,目前韓國方面的多家旅行社已經開通了赴獨島的旅行團。 韓國6月18日將開始在與日本有爭議的小島——獨島地區舉行海軍演習。

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

韓國獨島衛星地圖 韓國獨島衛星地圖

獨島本島是由位於日本海(韓國稱東海)西南海域的東、西兩個小島及周圍37塊岩礁構成。其地理坐標為北緯37°14′12″,東經131°51′51″,低潮時東島與西島之間的最短距離為151m。東島位於北緯37°14′26.8″、東經131°52′10.4″,高98.6m,周長2.8km,面積有73,297㎡,設有船舶靠泊設施;西島位於北緯37°14′30.6″、東經東經131°51′54.6″,高168.5m,呈圓錐形,面積有88,740㎡。獨島位於慶尚北道蔚珍郡竹邊向東216.8km處,距離韓國郁陵島的東南面約87.4千米。兩島中除了東、西兩個主島(日本稱:女島、男島)以外,尚有37個小島,所有島嶼的面積合共為187450㎡,為釣魚島的1/37。

地質構造

兩島四周懸崖峭壁,航船難以停泊,只有東島南部有點灘涂;西島呈錐體狀,海拔174米,東島海拔為99.4米。該島距韓國郁陵島本島只有92千米(49海里),故在晴朗的日子裡,站在郁陵島的聖人峰上可以依稀望見獨島;而距離日本近段時間的隱岐諸島有161千米(86海里)。在地質成因上,它和郁陵島一樣由460萬年至200萬年前熔岩噴發而形成,獨島上現還可以看到3個火山口,全部位於東島。西島無噴出口。東島和西島間有兄弟洞,東島還有天頂洞和海蝕溶洞,其海蝕階地和海蝕崖地形十分發達。

自然資源

獨島的兩個主島 獨島的兩個主島

由於濕潤的氣候條件和長期風化的作用,這裡的火山岩土壤上生長有屬於31科75種草本植物,近段又發現蒲公英、野玫瑰等品種。每年夏秋兩季,色彩斑斕的山花在獨島爭奇鬥豔。過去一直是大群海驢的棲息之地,韓國國土海洋部長官鄭鍾煥2008年7月14日表示,將推行獨島永續發展計畫,於2008年底前設立獨島管理辦公室,並且重新引進滅絕的獨島海獅(Zalophus californianus japonicus)。

因為險峻多石,面積狹小,終年大風不斷,且缺少淡水供應,原本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所以該島自身並沒有利益可言,但獨島位於東海寒流和暖流交會處,四周海域是一片豐饒的漁場。周圍廣大的專屬經濟區的漁業權和海底資源(魚類和貝類、海藻類水產)十分豐富。海底還可能蘊藏著比較豐富的油氣田。

氣候條件

由於受洋流影響,獨島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量較高,一年平均有150天有降水,年平均降水量達1240毫米。年平均氣溫12°C,冬天經常會有降雪。獨島常年有大風,平均風速達4.3米/秒,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

文獻記載

韓國文獻

512年,《三國史記》記載“十三年夏六月,于山國歸服,歲以土宜為貢。 于山國在溟州正東海島,或名郁陵島,地方一百里,恃嶮不服,伊滄異斯夫為何瑟羅州軍主,謂 于山人愚悍。難以威來。可以計服,乃多造木偶獅子,分載戰船,抵其國海岸,誑告曰:汝若不服,則放此猛獸踏殺之,國人恐懼,則降。”

根據《太宗實錄》記載,1417年(朝鮮太宗17年)“按撫使金麟雨還自 于山島。獻土產大竹、水牛皮、生薴、綿子、檢朴木等物,且率居人三名以來。其島戶凡十五口,男女並八十六,麟雨之往還也,再逢颶風,僅得其生。”

獨島的兩個主島 獨島的兩個主島

《高麗史》記載:“蔚珍縣,本高句麗於珍也縣,一雲古伊郡,新羅景德王改今名為郡,高麗降為縣,置令。有郁陵島,在縣正東海中,新羅時,稱 于山國,一雲武陵,一雲羽陵,地方百里。智證王十二年,來降。太祖十三年,其島人使白吉、土豆,獻方物。毅宗十一年,王聞郁陵地廣土肥,舊有州縣,可以居民,遣溟州道監倉金柔立,往視。柔立回奏云:島中有大山,從山頂向東行,至海,一萬餘步;向西行,一萬三千餘步;向南行,一萬五千餘步;向北行,八千餘步。有村落基址七所,有石佛、鐵鐘、石塔、多生柴胡、篙本、石南草,然多岩石,民不可居,遂寢其議。 一云: 于山、武陵,本二島, 相距不遠, 風日清明, 則可望見。”

1900年10月25日,朝鮮高宗發布大韓帝國敕令四十一號:

敕令第四十一號:“郁陵島”將改稱為“郁島”,“島監”改正為“郡守”之件。

第一條:“郁陵島”改稱為“郁島”,附屬於江原道,“島監”改正為“郡守”,並編入於官制中,郡守為五等。

第二條:郡廳位,定為台霞洞,其管轄區域包括“郁陵全島”和“竹島”、“ 石島”。

1906年,石島在郁陵郡守沈興澤的報告中首次被稱為 獨島。這年,韓國民間學者黃玹在他的著作《梅泉野錄》對獨島有詳細的記載:“距郁陵島洋東百里,有一島,曰 獨島,舊屬郁陵島,倭人勒稱其領地,審査以去。”

1914年,朝鮮從江原道向慶尚北道移交郁陵島。

竹島[日韓爭議島嶼] 竹島[日韓爭議島嶼]

1947年8月,南韓山嶽會主辦實施了對郁陵島和 獨島一次學術的調查。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成立,第一代總統李承晚就任,將慶尚北道郁陵邑南側島洞1番地編入 獨島

1948年6月30日,美國空軍轟炸演習,導致在 獨島近海出海捕魚中的韓國漁民數十人死亡。1951年1月6日,修建漁民的祭奠石碑。

1952年1月18日,基於韓國總統李承晚的海洋主權宣言,韓國方面宣布了一條漁船進入禁止線,即“李承晚線”,包括韓國統治下的 獨島。韓國稱呼其為“平和線”。由此獨島問題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1981年,韓國在島上興建軍事直升機場。

1982年11月16日,韓國把 獨島範圍劃為“獨島天然保護區域”,編號336號。

1993年韓國在島上興建燈塔。

2006年5月4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未來5年內投資342.5億韓元,用於開發 獨島及周邊地區的自然資源。

2008年7月29日,時任韓國國務總理韓升洙登上 獨島,“以此表明獨島自古以來就是韓國領土的一部分”。

2008年9月9日,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重申韓國將冷靜有效地應對 獨島問題。

2012年8月1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在海、陸、空三軍的戒備保護下,登上了韓日有爭議、但被韓方實際控制的獨島(日本稱竹島)。李明博也成為自1948年韓國建國以來首位登上該島的國家元首。

2012年10月28日,韓國土海洋部國土地理情報院表示,在近段時間舉行的國家地名委員會會議上,韓方將構成獨島的兩座島嶼中的東島命名為“于山峰”,西島命名為“大韓峰”,並從29日開始啟用新名稱。

日本文獻

1618年,從米子的大谷甚吉,村川市兵衛等幕府獲得 松島的渡航許可。大谷九右衛門寫了《松 渡海由來記抜書控》,說明了德川幕府把 松島獻給了伯耆國的大谷和村川的家氏。

1692年,到郁陵島出海捕魚的大谷村川一行與高麗人遭遇。

1693年,兩個朝鮮漁夫安龍福(안용복) 和朴於屯(박어둔)松 停留。

1904年8月,日俄戰爭中,日本政府為了偵察在朝鮮半島東海岸的俄羅斯軍艦活動,在郁陵島和松 設定了軍事用望樓。

1905年1月28日,日本政府、內閣會議與松 命名,改名為竹島,為島根縣隱岐島司所管。同年2月22日發表日本領土編入的內容島根縣考慮試第40號。

1946年1月29日《有關政治上行政上從日本分離若干的外圍地區的事的覺書》和同年6月22日《有關被日本的漁業及捕鯨業認可區域的覺書》日本漁船限制在 竹島周圍12海里以外。

1954年9月25日,日本政府向韓國建議將此島提交海牙國際法庭審理領土爭端,不過被韓國政府拒絕。

2005年,日本島根縣議會定立 竹島

2006年4月14日,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宣布,東海上保全廳決定從當日開始勘測 竹島周邊水域,是戰後第一次。4月22日,韓國和日本的外交代表談判達成妥協,日本方面同意停止實施勘測計畫。7月5日,韓國的海洋2000號海洋調查船在 竹島附近海域進行了海流調查,日本提出抗議。

2008年7月14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宣布將在2012年度使用的中學“新學習指導綱領”社會科解說書中,寫入 竹島為日本領土,引起韓國民眾抗議示威。7月18日,韓國召回駐日大使。7月19日,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交渉再開協定也無限期延期。

2008年9月5日,日本發表2008年度《防衛白皮書》,主張竹島是日本領土。韓國外交通商部當日嚴正抗議。

2012年8月24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一份決議,譴責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竹島(韓國稱獨島),日本政府對此提出強烈抗議,並提議日韓雙方將竹島問題提交國際法院處理,但遭韓方拒絕。

日本島根縣行政區劃圖,可以看到上面標註了獨島(竹島) 日本島根縣行政區劃圖,可以看到上面標註了獨島(竹島)

問題由來

獨島被新羅時代當成是郁陵島的附屬島嶼,在韓國自古稱獨島名稱,在日本的古籍中被稱為“松島”,舊時為隱岐國番地,德川幕府時期為伯耆國番地。

1900年10月25日,朝鮮高宗將該島嶼改名為“石島”。

1905年1月28日,日本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過去的“松島”改稱為“竹島”(Take_shima),在行政上隸屬於島根縣管轄。同年2月22日,島根縣知事發布第40號告示宣布“隱歧島西北85海里處的島嶼稱為竹島,並屬於本縣”,並於1906年4月通報當時的朝鮮政府,但是隨著1906年3月28日島根縣相關官員對郁陵島進行訪問,此事實不由地傳之於世。日本島根縣官員神西由太郎及相關日本人經過獨島登上了郁陵島,並告訴郁陵郡守沈興澤獨島已被劃入日本。

郵票 郵票

沈興澤聽到獨島被劃為日本領土後十分吃驚,翌日便立即將此事稟告於江原道觀察使李明來。李明來也感到此事至關緊要,立即將郁陵郡守報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向議政府參政大臣朴齊純做了匯報。

1906年,石島改名為 獨島

議政府參政大臣朴齊純在1906年5月20日指令第3號中,指出獨島劃為日本領土純屬詭妄,此事狀況及發展如何尚須調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946年1月29日,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發表了有關從政治和行政上分離日本若干周遍區域的決定書(通稱SCAPIN第677號),並將此指令給了日本政府。該決定書的第3條明確規定把獨島(Liancourt Rocks)移送給了駐韓美軍政府管轄。

1946年6月22日,在SCAPIN第1033號第3項中又作了進一步規定:“今後,日本的船舶及乘務員不得接近處於北緯37度15分、東經131度53分的LiancourtRocks(獨島)12海里以內區域,並且對於同島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近。”

韓國獨立後,美軍將其占領下的半島領土一起交給了韓國,但獨島(竹島)的歸屬卻沒有明確。在1951年最終締結的《舊金山和約》中,美國又有意避而不提該島歸屬問題,從而為日本留下了翻舊賬的餘地。

1952年1月18日,韓國首任總統李承晚發表“關於毗連海域主權的總統聲明”,宣布對鄰接其領土半島和島嶼沿岸的大陸架及所屬範圍的全部海域行使國家主權,並明確有關經緯度坐標,確定上述毗連海域範圍,獨島被韓國劃歸為領海管轄。日本政府遂向韓國單方面宣布的“李承晚領海線”提出抗議,拒不承認韓國的領海線劃分法。

1953年5月,日本趁韓戰仍在酣戰之際,曾派兵一度占領了該島,並在島上建立了領土標誌碑。

當韓國方面得此訊息後,居住在郁陵島上的韓國居民立即組成“獨島義勇守備隊”。1953年7月12日,在23歲的韓國海軍義士洪淳七的領導下,大韓民國義勇守備隊開赴獨島,將日本軍隊驅逐出境。至此,獨島完全在韓國的實際控制之下。在現今行政區劃中,韓國將其歸為慶尚北道郁陵郡郁陵邑獨島里1-37番地管轄。

1956年李承晚政府派出海上警察守備隊,洪淳七結束了神聖的“守土護國大業”。為此,韓國政府向洪淳七頒發了勳章,以表彰他獨自守衛獨島長達3年8個月之久的愛國行為。

自1957年開始韓國在獨島修建永久性建築物,如今獨島東島上韓方設有1無人燈塔、2個瞭望哨所、3間房子以及各種天線和石碑等設施。1981年底,韓國海軍人員還在島上修建了守島工事。

鑒此情況日本不能置若罔聞,自1954年以來,每年都向韓國政府遞交外交抗議檔案,總計50多次,指出獨島是日本領土,韓國必須立即撤出該島。韓國政府一再聲明,獨島歸韓國固有領土。雙方針鋒相對,各執一詞。

日本方面多次建議將該島爭議提交海牙國際法庭裁決,但韓國外交通商部認為“獨島問題已不是外交糾紛問題,而是主權問題”,以主權問題不容談判為理由予以斷然拒絕。

1965年6月,日韓邦交關係正常化,兩國一致同意“日韓兩國的所有紛爭,首先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外交途徑不能解決的,通過兩國政府認可的手段進行調解解決”。因此,日本政府提出與韓國就該島紛爭進行對話。但韓國官方則不容置疑地認為,“獨島自古以來是韓國的領土,這個問題不能作為兩國紛爭進行對話”。

如今,韓國在獨島常年派駐34名武裝警察,同時配置了驅逐艦、快艇、直升機,並已開始在獨島興建永久性的碼頭。而日本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對該主權的聲明。

主權爭議

獨島在1905年被日本以近代無主之地及舊時日本番地為根據編入日本領土,日本政府在日韓合併前也承認獨島為日本領土,日本投降後,美軍將獨島交回韓國管轄。

根據《波茨坦公告》第8條的補充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其他小島未清晰表明竹島。

韓國主張

獨島在行政區劃上位處韓國慶尚北道郁陵郡郁陵邑獨島里1-96號,位於郁陵島東南角,是地處韓國最東端的一座美麗的島嶼。

新羅時期智證王(500-514年在位)13年(512年)異斯夫(真興王時期的將軍、政治家)把郁陵島和獨島組成的于山國收歸新羅所有,史上有“六月于山國歸屬新羅”的記載。韓國認為獨島是于山國的一部分 並由此推斷獨島一直都是韓國的領土,並劃歸慶尚北道郁陵郡獨島里管轄,有1至37號番地。

1417年,朝鮮王朝《太宗實錄》記載了于山島,安撫使金麟雨從於山島回來的時候,連同大竹子、芋頭、水牛皮,連同住民帶回三人,並報告了島上的情況,有住家15戶男女總計86人,獨島面積0.2平方公里。

壬辰倭亂(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後,日本漁民更頻繁地非法出入郁陵島和獨島的近海。於是安龍福就東渡日本,日本政府確認郁陵島和獨島是韓國的領土,並禁止日本漁民在兩島附近捕魚。對此,日本史書《太政官指令》上有相關記載。

獨島 獨島

據朝鮮王朝(1392-1910年)的《成宗實錄》所載,金自周曾對獨島(當時稱三峰島)的形狀進行過描寫。

朝鮮王朝時期,獨島也稱為三峰島、可支島、于山島等,1881年改稱為獨島。1906年郁陵郡守沈興澤最先正式使用獨島的名字,1914年行政區域改編時又劃入慶尚北道。

2006年5月1日,韓國總統盧武鉉和議會主席鄭東泳登上了獨島,對警備系統等進行了視察。並提出了3點:首先,獨島是不僅是領土問題,也是歷史問題;第2、消除日本發展成為國際糾紛的意圖,在牽制日本製造國際言論的同時,避免日本想經過國際司法裁判所判決的打算;第3、不惜任何代價也有保護獨島。向韓國國民表示了決心。韓國政府指:“韓國對獨島的主權,無論在法律上還是實際上,都是非常完整的,任何無根據的宣稱都不能動搖主權。”韓國表示不需要國際仲裁。韓國方面認為獨島位於韓國的領海範圍之內,處於海洋警察廳的韓國海洋水產部管理下。韓國如今常駐守備隊警戒日本方面的接近。還建設了直升飛機場、船舶碼頭、和燈塔等設施。韓國政府自2008年7月20日起,將以往對該島所持的“實際控制”的說法改為“領土守衛”的說詞。

日本主張

1905年1月28日,在日俄戰爭以及日本的漸逐控制下, 日本以無主土地的身份公布竹島是島根縣的島嶼(郵便番號為685-0000)。朝鮮只在1906年3月23日的乙巳條約(第二次日韓協約)下才發現日本吞併了島嶼。

日本稱根據1951年的和平條約,日本已放棄對韓國領域擁有任何主權,但這些島嶼並未被包括在內,日本指:“17世紀中期,日本實際上就管轄這些島嶼,當時它們用作日本漁民的停歇處”。

日本外務省在其網頁上顯示:“竹島顯然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歷史上如此,根據國際法也是如此。”

1951年韓國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將日本所放棄權利的所有地域之中加入竹島”的要求,而美國政府給出回答:“獨島不曾被韓國當做朝鮮族建立的國家的一部進行對待,無法認為這個島過去曾被韓國主張過主權。”

奪島風雲

在日本炮口下堅守獨島3年多的韓國平民 在日本炮口下堅守獨島3年多的韓國平民

韓國獨島(日本稱竹島)面積不大,卻牽動著日韓敏感神經,兩國都稱對此擁有主權。韓戰期間獨島曾被日方占據,韓國海軍軍人洪淳七向美軍私買軍火率40餘人登島,將日方官員和守島部隊趕走。至2013年1月底為止,已有2204名韓國人將自己的戶籍遷到獨島。

韓國民間奪回獨島風云:

韓戰期間,日本趁機派兵占領獨島,並立碑宣告主權。韓國人洪淳七參軍後,曾在朝鮮半島北部鹹鏡北道清津境內作戰。次年,洪在元山附近(今朝鮮江原道)的一場戰役中負傷,以特務上士身份退伍。在返鄉途中,洪在無意間發現了郁陵島警察廳院子裡的一根標排,上面寫著“島根縣隱岐郡竹島”。

在確定標排為1905年2月23日日本島根縣第40號告示(宣稱獨島為日本隱岐島司所管)的證據後,23歲的洪淳七便於當年秋天,南下釜山,在美國軍營附近購得武器,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後,於次年4月,組織退役軍人和當地漁民40餘人,組建“獨島義勇守備隊”。4月20日,洪將部隊分成兩組,各有15人,分兩路成功登入被日本占領的獨島(其餘人員負責後勤、聯絡及後備工作),其後多次趕走日本人並在獨島上插上了第一面韓國國旗。

不甘示弱的日本政府隨後曾多次派東海上自衛隊巡邏艇進駐獨島海域,試圖更新奪回此島。但是此時韓戰已近結束,在得到韓國政府、海洋警察廳及民眾的軍事等支援下(當時美國以立場中立為由,禁止接受美國援助的韓國軍隊介入領土爭端),由洪淳七帶領的“獨島義勇守備隊”經歷了50多次大小戰鬥,成功守衛獨島長達3年零8個月,堅守至1956年韓國海洋警察守備隊接管獨島。

韓國政府和人民都認為,正是由於洪淳七等人不怕犧牲、英勇奮鬥,韓國才得以至今仍牢牢地控制獨島。為表彰其愛國行為及其不怕犧牲的精神,韓國政府向洪淳七等人頒發勳章,其愛國事跡也廣為人傳。

舉國動員鞏固實質控制權

為鞏固實質控制權和向世界宣傳韓國對獨島具有主權的事實,韓國政府、軍隊、文化界、國民及海外韓人集體動員有組織的舉行了一波又一波的“守護獨島運動”。韓國政府更不惜花大錢,在獨島上修建永久性建築物,先後設有燈塔一座、通信塔兩座、哨所兩個、營房一幢以及各種天線和石碑等軍用設施。

獨島 獨島

為了應對突發事件及增強海上補給能力,韓國政府與1981年12月在島上修建直升機場,並於1997年8月擴建,於1996至1997年在獨島東島上修建了耗資180億韓元(當時約合1850萬美元)、可停靠500噸船艦的碼頭。

韓國政府很清楚,要想讓世界各國接受韓國“獨島非岩礁,乃島,主權歸韓國”的主張,僅有軍事控制是不夠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規定,島嶼是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而岩礁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基本經濟生活,因此韓國自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在島上建設民間設施。

這些包括1966年竣工的3000升儲水箱,至今韓國在獨島的東西兩島上修建了漁民住所、20噸儲水箱、淨水設施、食品儲藏設施、發電室、通訊設施及簡易氣象站等生活設施。

為保留韓國居民在獨島生活的證據,1981年10月郁陵島漁民崔鍾德決定把居民登記地(即戶口)遷移到獨島。隨後陸續又有包括崔鍾德女婿趙俊紀在內的五人遷居獨島。

如今在獨島居住的居民雖然只有三名,但在1990年戶籍程記報導之後,展開了“泛國民獨島戶籍遷入運動”。據韓國《文化日報》報導截至2013年1月底,已有2204人將戶籍遷到獨島。如今,每個到訪者都承認獨島不是一個無平民居住、毫無生機的荒島。

在提高占領“硬實力”的同時,政府也不忘整合資源,加大對獨島的宣傳。對內,政府動用行政資源加大對獨島主權意識的宣傳。韓國網路、公營、私營電視台的天氣預報都會播報獨島這個按地圖比例不應出如今地圖上的、只有三名居民居住的小島的天氣情況,借天氣預報不時提醒著國人“獨島是我們的”。

2008年7月,日本文部科學省宣布將在2012年度使用的教科書中,將獨島列為日本領土,引起韓國抗議示威。當年7月18日,韓國召回駐日大使,之後,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交涉再開協定也無限期延期。

韓國政府這次超乎尋常的大舉動就是想向海外媒體及市民傳達一個“韓國決不允許日本歪曲歷史,在主權問題上決不妥協”的信息。當時的總理韓升洙及40餘名國會議員陸續視察獨島軍民,展現韓國對獨島的絕對主權。

朝鮮韓國聯合應對

同年,政府投資10億韓元(約100萬美元)設立獨島管理現場辦公室,後又追加投入80億韓元,在獨島開展生態調查、舉行學術會議、建立獨島博物館等四個國家項目。同時,政府也開放韓國市民對獨島的組團旅遊。

獨島 獨島

國會也通過成立“獨島守護及歷史歪曲對策特別委員會”,專門研究如何應對日本歪曲歷史的對策。韓國銀行也在當年發表聲明說,即將面世的10萬韓元紙幣將標記獨島。2004年,朝鮮也曾繼南韓之後,發行了“保衛獨島”的紀念郵票。近段時間一來,韓國政府出資,以韓英中日四國語言出版《獨島是韓國的領土》教材,並把此書放在在韓外國人常去的景點和飯店,以外國遊客、留學生及在韓外國人為對象,加大對獨島為韓國領土的宣傳。

韓國人常說:“我們國家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小,人口也不多,但偏偏坐落在世界大國之間。在我們5000年的歷史裡,充滿著無限的‘恨’(指的是悲傷和無奈),從歷史中我們學會‘聚則生、散則亡’的道理”。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韓國在遇到外來威脅的時候,表現得出奇地團結。每當日本右翼發出一些關於獨島主權的言論時,總激怒一大批激進的韓國人,他們會選擇燒日本國旗,襲擊在韓日本平民等極端方式在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抗議,以表達他們對日本侵犯自己國家主權的憤怒,和他們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及獨島的堅定決心。

當然,選擇以極端方式抗議的韓國民眾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韓國國民會以他們擅長的方式來向市民和外國人宣傳獨島。

韓國民間的獨島學會每年也會不定期舉行學術會議,研究並討論獨島的歷史及以後的展望;全國護獨島馬拉松大會也會每年舉辦馬拉松比賽來宣傳獨島;韓國新世界百貨商店也會製作一些以獨島為主題的朱古力,韓國文藝界人士也會寫歌或一起舉辦演唱會來提高國民對獨島主權的意識。

韓國網民也在網際網路上發起“攻勢”,紛紛在一些官方網站上創建了各種護獨島社區。十幾萬網民2008年慷慨解囊,自發募捐資金在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各大世界媒體上刊登一系列獨島宣傳廣告。

海外韓國人也毫不遜色,除了在海外義務宣傳獨島外,還創作了一些年輕人容易接受的嘻哈POP歌曲,以海外年輕人為對象,宣傳獨島是韓國的領土。日本媒體稱獨島讓朝韓空前團結。《產經新聞》報導,每當日韓圍繞獨島之爭展開激烈的外交戰時,朝鮮半島的朝韓都會表現得空前團結,甚至出現一種“韓國已統一的氣氛”。

2005年,日本因島根縣議會制定“竹島日”觸及韓國國民中樞神經。當日,北韓立即聲援南韓,通過官方媒體稱,“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反動派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搶劫的本性的大暴露,是無恥行徑的醜惡表演”,並宣布,在獨島問題上,朝韓應“聯合鬥爭”,反擊日本侵略行為。

發放“獨島名譽居民證”

韓國郁陵郡政府2010年10月11日宣布,從下月起向訪問獨島(日本稱竹島)的遊客發放“獨島名譽居民證”,以加強對獨島實際控制。

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獨島名譽居民證”長8.5厘米、寬5.4厘米,正面印有持有者姓名、國籍、獨島居民證號碼等內容,背面印有韓國國旗和獨島照片。

證件背面印有“根據郁陵郡獨島天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第11條發放”。郁陵郡政府介紹,發放這一特殊居民證旨在提高韓國國民對獨島的關心程度。

韓國1954年把獨島劃歸慶尚北道郁陵郡管轄。

郁陵郡政府介紹,本國公民如希望領取“獨島名譽居民證”,只要在訪問獨島60天前向獨島管理辦事處提交申請書、正面個人照等相關材料,就可以免費領取證件。

按韓聯社說法,外國公民也可以申請“獨島名譽居民證”。

獨島位於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距離郁陵島大約70公里,面積0.18平方公里。韓國和日本都宣布對這一島嶼擁有主權。獨島由韓國實際控制。

獨島歸屬問題一度引發日韓之間嚴重外交糾紛和民間對立。

日本《產經新聞》10日報導,2006年7月,東海上保全廳巡邏船,試圖阻止韓國海洋調查船對竹島周邊海域實施調查,時任韓國總統盧武鉉公開下令,隨行海軍艦艇準備對日本巡邏船實施警告射擊。

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前首相安倍晉三說,他害怕阻止韓方實施海洋調查可能引發槍戰,最終“叫停”日本巡邏船。

地質公園

2012年1月3日,郁陵島和獨島成為了韓國國內的首個國家地質公園。

據悉,當地居民最開始非常反對,擔心會侵害私有權,但當得知國家地質公園每隔四年進行一次重新評估,若存在疏忽或損毀會取消資質認證後,反對聲音逐漸減弱。

韓國環境部計畫在2020年之前追加指定16處國家地質公園,並計畫在做好內部整備工作後,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請將郁陵島和獨島指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韓方登島

李明博登上日韓爭議島嶼獨島

2012年8月1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已經於當地時間10日下午13時半許,登上了日韓爭議島嶼竹島(韓國名:獨島)。這是韓國總統第一次登上竹島。陪同李明博登島的,還有文化觀光部長和環境部長等。日本方面採取召回駐韓大使等表示抗議。

韓國總統李明博10日上午乘飛機從首爾出發,途經韓國郁陵島時確認了天氣狀況,隨後抵達獨島。

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10日上午在國會向媒體表示,韓方此舉與日方立場相左,將強烈要求中止,必須堅決加以應對。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也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此事令人“深感遺憾”。

日本外務省官員10日透露,日本政府已開始考慮在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獨島的情況下召回駐韓大使武藤正敏或讓其臨時回國。

報導稱,李明博因胞兄和親信因非法資金被捕等醜聞而面臨尷尬局面。因此,外界認為,2013年2月即將任期屆滿的李明博力圖通過在8月15日韓國慶祝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節”之前展示對日強硬態度,從而重塑凝聚力。

李明博訪問獨島 李明博訪問獨島

據媒體報導2014年1月29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慶尚北道知事金寬容29日乘直升機前往“獨島”(日本稱“竹島”)並發表聲明,譴責日本主張“獨島”主權。報導指出,管轄“獨島”的慶尚北道知事前往“獨島”並發表聲明,這一舉動十分罕見。

金寬容在聲明中表示,日本政府在中學教科書編寫指南中主張“獨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此舉露出帝國主義野心,是世人共怒的野蠻行徑。金寬容說,“獨島”從歷史、地理和國際法上都是“韓國固有領土”,作為管轄“獨島”的慶尚北道的知事,他強烈譴責“日本歪曲歷史的行為和吞噬韓國領土的野心”。

他說,日本必須收回在中學教科書里註明“日本擁有獨島主權”的決定,銷毀全部教科書,不再主張其擁有“獨島”主權並停止一切“挑釁行為”。他還強調,日本要虛心接受國際社會的勸告,反省歷史錯誤,為韓日建立面向未來的互信拿出實質性行動。

28日,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正式宣布,日本在初、高中教科書編寫指南中加入“獨島是日本領土”的內容。同一天,韓國政府以外交部發言人的名義發表聲明,譴責日本的這種做法並要求日本立刻撤回該決定。

矛盾激化

韓國在獨島立碑 日本研討與韓對抗措施

2012年08月19日韓國在獨島設標誌石伸張主權 2012年08月19日韓國在獨島設標誌石伸張主權

2012年8月19日上午,韓國慶尚北道政府在獨島的東島望洋台舉行“守護獨島標誌石碑”揭牌儀式。韓行政安全部長官孟亨奎、慶尚北道道知事金寬容等人士出席揭牌儀式。

這塊碑石用黑曜石來製作,高115公分,橫豎各30公分。碑石前面和後面分別用韓語刻有“獨島”和“大韓民國”字樣。韓國總統李明博親自寫了將刻在石碑的字句並在碑上落款。以總統名義的碑石被設定在獨島是第一次。

李明博早些時候曾登入獨島宣示主權,並對日本天皇喊話,要求日本就慰安婦等歷史問題真誠道歉。

日本政府已經正式著手討論採取進一步的對抗措施。首相野田佳彥21日將就竹島問題與相關閣僚開會討論。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已經向政府所有部門發出指示,要求重新清點日韓兩國相關的會議、政策和交流項目,在20日之前給出報告。

鑒於日韓共同將竹島問題提交國際法院的日方提議被韓方拒絕,日本政府認為今後有可能需要打出新的外交牌。

統一標註

據日本新聞網2014年3月19日訊息:為了強化國際社會對釣魚島和竹島等有爭議島嶼的“日本主權意識”,日本外務省開始對這些島嶼的英文名稱進行統一標註,並在日本政府發行的英文地圖上予以標記。

日本各中央機關迄今為止對於釣魚島等有主權爭議的島嶼的外文名稱,沒有統一的標註。有的使用日文發音的羅馬字標註,有的使用英文標註。首相官邸認為,這種混亂的標註不利於日本政府在國際社會宣示對這些島嶼的主權。為此,決定進行統一的英文標註。

根據首相官邸的指示,外務省和國土地理院經過協定,決定在政府系統發行的所有英文宣傳冊中,對這些島嶼的標註統一使用英文標註。其中釣魚島的英文標註為“Senkaku syoto”(日本非法侵占釣魚島後稱其為所謂的“尖閣諸島”),與韓國有主權爭議的竹島標註為“Takeshima”。這次統一標註涉及北方四島在內的13個島嶼。

外務省稱,東京奧運會將於2020年舉行,屆時將會有大量的外國遊客來日。因此,外務省將敦促民間的地圖出版機構遵循政府的指導原則,在釣魚島等島嶼的英文標註中,採用政府的統一標註。

各方態度

雙方態度

獨島 獨島

該島群如今由韓國實際控制管轄。

日本政府自1954年以來,每年都要向韓國政府遞交備忘錄,指出竹島是日本領土,韓國必須立即撤出該島。不過日本國民對此島歸屬問題普遍並不十分關心。然而日本也有一部分人對該問題反應十分激烈,日本也有一些政治家強烈要求日本政府“收復竹島”。而韓國政府則一再聲明,獨島是韓國的固有領土。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

朝鮮立場

朝鮮中央通訊社2011年8月2日發表題為《日本擴張領土野心超越我們所能忍受的極限》的評論,強烈譴責日本窺視獨島(日本稱竹島)的挑釁行為。

評論說,日本竟然在其首都東京舉行展覽會,主張其對獨島擁有主權,並展出了獨島模型、地圖,以及渡海前往獨島的駕照(等於是如今的護照)等。這表明,日本擴張領土的野心絲毫未減。

評論還說,日本不久前就韓國民航客機在獨島上空進行試飛一事表示不滿,下令其公務員暫時不乘坐韓國航空公司班機,之後日本自民黨3名議員欲強行訪問郁陵島,均露出了侵奪獨島的野心。

評論強調說,從歷史、地理、國際法上,獨島分明屬於朝鮮固有領土,我國對日本企圖搶奪朝鮮領土的行徑絕不能坐視不管。

在2018年2月15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又發表題為《勞動新聞》:南韓當局應以實際行動表示守獨島意志的評論。

評論說,朝鮮事前強烈要求國際奧委會在朝韓將在冬奧會期間使用的統一旗上必須畫上獨島。但國際奧委會以“政治問題和體育掛鈎不合適”為由,做出了使用沒有獨島的統一旗的錯誤決定。

評論反問,標記獨島怎么會是“政治問題”?並主張,國際奧委會借什麼“政治問題”理由,執意迴避朝鮮的原則性要求,是扇動日本反動派的搶奪獨島野心,將獨島問題國際化、政治化的不妥當的做法。國際奧委會的錯誤決定雄辯地證實,其背後有日本反動派作祟。

評論指出,就此次事件,韓國應吸取深刻的教訓。統一旗問題不單是能否標記獨島問題,而是能否守護對自己領土所有權的重大問題。應理直氣壯地排斥外來勢力的干涉和壓力,以實際行動表示守護獨島意志,而非光靠口頭。

評論強調,無論是以前和現在還是將來,獨島永遠是不會改變的朝鮮民族領土。(完)

中國立場

日本非法侵占我國釣魚列島,我國政府對於獨島問題正式表態支持韓方觀點,我國官方媒體統一標記為“獨島(日本稱竹島)”,對韓持支持態度。

部分民間立場

2005年3月17日,韓國作家金完燮在網上發表了“良心不良的大韓民國!把獨島還給日本”的文章,導致1000多條威脅性評論。金完燮起訴這1000多人,但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認為金完燮發表違憲內容,網民的評論不是威脅,也沒有違背社會共識,金完燮在發表文章之前應該會料到這樣的結果,所以不批准起訴。

2013年5月23日,由日本學者等組成的“反竹島(日韓爭議島嶼,韓國稱獨島)市民集會”一行3人抵達獨島,他們在島上高呼“獨島是韓國的領土”,這也是日本人首次在獨島發出這樣的呼喊。 日本學者在獨島上揮舞著“太極旗”,高喊了三遍“獨島是韓國的領土”,然後以獨島為背景合影留念。曾任大學教授的久保井規夫表示,自己通過這次機會對獨島有了更深的了解,回日本後會編撰歷史輔導書,讓更多的日本人知道獨島是韓國的領土。

2017年8月,研究韓日歷史的日本史學家久保井規夫公開的日本古代地圖證實了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獨島(日稱:竹島)屬於韓國。

22日,久保井規夫在釜山舉行的《獨島的真相》韓文版書籍出版紀念會上公開了日本古地圖,其中包括林子平所著的《三國通覽圖說》。從地圖上可知,釣魚島的顏色和中國領土的顏色相同,是中國固有領土。

久保井規夫表示,據日本餘地路程全圖前4版中記載,獨島與朝鮮半島的顏色相同,與日本不同。此外,《三國通覽圖說》也顯示獨島與當時朝鮮顏色相同,且當時日本明治政府曾明確表示獨島不屬於日本屬於韓國。

主題郵票

韓國

1953年9月15日,韓國推出3種以獨島為主題的郵票,並售出總數3000萬張:2韓元及5韓元的各有500萬張,而10韓元的售出了2000萬張。

郵票 郵票

不過,日本方面拒絕派遞使用這些獨島郵票的郵件。韓國後來也曾三度發行其他新款式的獨島郵票:一次在2002年,另外兩次在2004年。

朝鮮

獨島郵票 獨島郵票

2004年6月,朝鮮也發行了獨島郵票。這枚獨島郵票與其他同樣位於朝鮮的島嶼風光為題材的郵票組合成一套發售。

朝鮮方面發行的“獨島”郵票。 朝鮮方面發行的“獨島”郵票。

2014年9月16日,據朝中社15日報導,朝鮮國家郵票發行局日前發行了以朝鮮島嶼“獨島”為主題的郵票。宣稱,從歷史上來看還是從國際法律上來看,獨島是世界公認的朝鮮固有領土。

中國無居民海島

中國官方2011年4月12日公布了中國首批176個可以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名錄。此次國家海洋局集中公布的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涉及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8個省區,總計176個無居民海島。海島開發主導用途涉及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農林牧業、可再生能源、城鄉建設 、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
倪礁島
小青洲島
蛤沙青嶼島
園嶼島
小長嶼島
抄墩島
背風墩島
小娥眉嶺島
大娥眉嶺島
旱涇長嶺島
虎墩島
內長嶼島
宮家島
擦人墩島
小墩島
里馬廊山嶼島
鱟沙島
娘子墩島
大羊嶼島
洋嶼島
雷打沙島
白母沙島
紗帽嶼島
小放雞島
小葛洲島
葛洲島
黃麖洲島
王府洲島
二崖島
元寶嶼島
月爿嶼島
坪洲島
墨斗洲島
小三洲島
大三洲島
鐵嶼仔島
牛姆嶼島
大九洲島
明礁島
小蜘洲島
竹岐山島
舢板洲島
鳧洲島
下橫擋島
上橫擋島
大瓦窯門嶼島
大蠔沙
樟嶼島
小歲嶼島
赤土嶼島
桑洲島
坪峙仔島
虼仔洲島
寶塔洲島
鍋蓋洲島
純洲島
宮嶼島
眠礁島
漁翁礁島
大堆尾島
下牛母礁島
中梗島
外梗島
龍舌礁島
小癩頭礁島
龜嶼島
獵嶼島
官嶼島
鳳嶼島
大礁嶼島
小嶼島
龍嶼島
開礁島
退嶼島
東門嶼島
小破灶嶼島
破灶嶼島
癩頭園山嶼島
林進嶼島
大離埔嶼島
寶珠嶼島
小兔嶼島
大兔嶼島
火燒嶼島
外長南嶼島
小佰嶼島
大佰嶼島
大山嶼島
奎嶼島
蟹嶼島
小龜嶼島
雙鼓二礁島
雙鼓一礁島
鹽倉枕頭嶼島
小門南礁島
外長嶼島
南青嶼島
茶山島
團雞山島
西鼓島
東鑼島
鬼仔坪島
樟木環島
獨山背島
擔峙島
水頭島
前嶼山嶼
獨崖島
神灶島
三角山島
杧仔島
三角島
二洲島
小瞿島
鵓鴿坨子島
大鏟島
牛欄基島
大筆架山島
好坨子島
浯垵島
大墜島
黃乾島
青魚坨子島
豬島
大嵩島
姜山島
北限島
吊龍蛋島
西洛島
黃官島
小筆架山島
青嶼尾島
線麻坨子島
南排島
黃門島
二蒜島
鵓鴣嘴嶼
西籠島
缸爿島
東豬腰島
西豬腰島
外馬廊山島
烏山島
擔子島
赤豆寮島
東甲島
大虎島
長嶼島
褚島
大辣甲島
加井島
秦山島
牛島
小鏟島
洲仔島
龜山島
石島
目嶼島
大竹峙島
鹿島
蛤蜊島
羅斗沙島
蜈支洲島
馬島
竹島

首批開發無人島名錄

4月12日,國家海洋局聯合沿海有關省、自治區海洋廳(局)召開新聞公布會,向社會公布我國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涉及8省區176個海島,單位和個人均可有償申請當“島主”。
東門嶼
馬島
竹島
蜈支洲島
林進嶼
鹿島
大竹峙島
石島
牛島
秦山島
龜山島
小鏟島
大虎島
坪洲
蛤蜊島
洲仔島
大島
褚島
龜嶼
烏山島
洲仔
洋嶼
大嵩島
東甲島
羅斗沙
擔子島
火燒嶼
小筆架山島
鵓鴿坨子島
線麻坨子島
吊龍蛋島
大羊嶼
內長嶼
外長嶼
小門南礁
中梗
寶塔洲
虼仔洲
桑洲
大筆架山島
大鏟島
小瞿島
前嶼山嶼
擔峙島
宮家島
西鼓島
月爿嶼
青魚坨子島
外長南嶼
赤土嶼
小歲嶼
樟嶼
豬島
竹岐山
青嶼尾島
牛姆嶼
鐵嶼仔
財神島
元寶嶼
紗帽嶼
好坨子島
目嶼島
黃官島
西洛島
長嶼
小長嶼
蛤沙青嶼
倪礁
南青嶼
北限島
姜山島
團雞山島
鹽倉枕頭嶼
茶山島
黃乾島
蟹嶼
奎嶼
大山嶼
大佰嶼
小佰嶼
大墜島
癩頭園山嶼
大兔嶼
小兔嶼
寶珠嶼
大離埔嶼
小癩頭礁
浯垵島
破灶嶼
小破灶嶼
大瓦窯門嶼
退嶼
開礁
龍嶼
小嶼
大礁嶼
鳳嶼
官嶼
獵嶼
明礁
外馬廊山島
龍舌礁
外梗
里馬廊山嶼
下牛母礁
大堆尾
漁翁礁
眠礁
大辣甲
純洲
鍋蓋洲
西豬腰島
東豬腰島
坪峙仔
缸爿島
西籠島
鵓鴣嘴嶼
雙鼓一礁
大蠔沙
雙鼓二礁
上橫擋
下橫擋
鳧洲
舢板洲
二洲島
小蜘洲
三角島
大九洲
杧仔島
三角山島
大三洲
小三洲
墨斗洲
小龜嶼
神灶島
獨崖島
二崖島
王府洲
黃麖洲
葛洲
小葛洲
小放雞
二蒜島
白母沙
雷打沙
水頭島
赤豆寮島
娘子墩
鱟沙
獨山背島
小墩
擦人墩
樟木環島
鬼仔坪島
虎墩
旱涇長嶺
大娥眉嶺
小娥眉嶺
背風墩
抄墩
東鑼島
黃門島
南排島
小青洲
加井島
宮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