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鵬[歌手]

高志鵬[歌手]

高志鵬,山西省興縣魏家灘鎮高家崖寸人,6歲時得了青光眼,是中國戲曲學院首位盲人大學生,是人民藝術家郭蘭英的關門弟子,是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趙寒陽的優秀學生。

基本信息

簡介

高志鵬出生在山西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時,雙目失明。9歲時他向父親學習二胡,13歲流落民間學藝,15歲組建了自己的鼓樂班。

憑藉一把二胡和對音樂的痴情,他,最終成為中國戲曲學院的首位盲人大學生。

音樂點亮黑暗的世界

1974年的一個秋日,呂梁山區降生了一個屬虎的男娃,大家都叫他虎子。虎子出生後和其他孩子一樣生活在一個光明的世界裡,他和他們一起玩,一起鬧,一起享受這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快樂的時光卻是短暫的,這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定格在了虎子六歲那年!"他姑姑發現他的瞳孔比一般孩子的都大,而且在煤油燈下撿皮球也比別的孩子慢一些,後來別人說是青光眼。"虎子的母親說。於是,虎子的父親懷揣下鐵礦掙的一百元,帶虎子去省城求醫。可誰曾想,虎子的眼部手術意外失敗,世界從此黯淡了。他呼喊,"為什麼我看不見呀,我想看呀!"他的喊聲刺痛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一個六歲的孩子,還沒充分欣賞東升的太陽就步入了黑暗的世界,他也甚至還沒來得及銘記住父親的皺紋和母親的微笑,生活就陷入了漫漫長夜。一個六歲的孩子,從此再也不能用自己那童真的雙眸看待這個世界,再也不能透過自己渴求的目光去認識這個世界了,多么可憐、多么悲哀啊!現在,虎子只記得他告別的最後一個世界是銀白色的,那天下著大雪。這裡的虎子就是我們要認識的高志鵬。

高志鵬失明以後,聽到妹妹都已經上學了,渴望讀書的他每天早晨聽見妹妹穿衣服的聲音,也摸索著起來跟到學校。他蹲在教室外面聽課,老師念一句他念一句,冬天小手凍得像饃饃一樣。老師找到虎子的父親說:"快把他領走吧,他每天坐在門口,影響別的孩子學習。"聽到老師攆自己的訊息,從小就好強的高志鵬用手一直抓自己的眼睛,他多么希望自己能看到啊!父親看了,心都碎了。父親後悔不該為孩子做手術,悔恨自己為什麼在手術單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一家人當時沉浸在痛苦和懊悔中。父親心酸地告訴高志鵬:"你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我教你拉二胡吧。"也就是這時,九歲的高志鵬找到了生活下去的一絲光亮,他在音樂的指引下踏上了自己的人生旅途,更在自己心靈的舞台上演繹起不滅的火焰和無盡的執著。

一個盲人才藝的背後,沒有輕鬆,更沒有享受。誰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但又有幾人能真正品嘗磨礪的滋味呢!春去秋回,整整五個年頭,高志鵬從一根一根的手指壓弦、一下一下的拉弓練習,到學會了識簡譜、學會了拉二胡,真是歷盡萬難,遍嘗艱辛。他記不清手指被戳破了多少次,也記不得琴弦被扯斷了幾根,但他始終都忘不了二胡中拉出的旋律,悠揚而淒婉地伴隨著自己在黑暗中漸漸長高長大。隨著父親增添的幾許白髮,二胡就像高志鵬的眼睛和翅膀一樣,牽引著他在黑暗的世界裡前行,他也逐漸地在跳動的音符中找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坐標。淺水藏不住蛟龍

十三歲那年奶奶死了,家裡請來鼓樂班子演奏。鼓樂班的人聽說高志鵬會拉二胡便叫他出來拉,一曲演奏完,班主竟看中了他,要帶他學藝。十三歲,當普通的孩子還在朗朗讀書的時候,高志鵬卻開始了跑江湖的生涯。第一次出去,就需要走一百多里的山路到陝西榆林演出。父親不放心,騎車送了他十里囑咐說,"孩子,出去小心摔到山裡,小心掉到河裡……"看著高志鵬遠去的身影,父親流下了淚水,"孩子,以後的路就靠你自己摸索了!"在鼓樂班裡高志鵬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學東西很快,於是一些明眼孩子就妒忌他欺負他。曾經有一個師弟經常欺負高志鵬,他把碗裡盛上飯,卻悄悄地把辣椒麵埋在飯里,讓高志鵬吃,把高志鵬辣得直咳嗽,他卻幸災樂禍地看著。上廁所的時候,他把酸棗刺堵在門口扎高志鵬。有一次,高志鵬從廁所出來,正好碰到師弟設的陷阱,本能的往後一退,差點摔到半山腰下……面對這樣的事情,高志鵬每次都咬著呀,默默承受了,他心裡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比你強"。就這樣,高志鵬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就掌握了嗩吶、笙、簫、管子、鼓的吹奏方法和各種民間曲調。

十五歲那年,父親為高志鵬買了幾件樂器,於是,高志鵬脫離了原來的鼓樂班,自己帶領著八個明眼人四處攬活演出,自己當起了班主。由於自己演奏水平高,他的鼓樂班經常跨過黃河到陝西和內蒙古演出。有一次他竟然一下子攬了近十個活,於是他把附近其他鼓樂班子都組織起來,然後租一條大船將幾十個人一起運到黃河對岸,演奏結束他又來主持分紅。鼓樂班的明眼人都是三教九流,小小年紀的高志鵬卻能"鬧"起來。用高志鵬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演奏的好,沒有我,他們就攬不到活,所以他們都服我,都願意跟著我。"

校長媽媽 慧眼識珠

高志鵬會拉二胡,卻從沒有接觸過盲文。這課怎么上?他對老師說,"我要三天學會盲文。"三天,他的手扎腫了,胳膊抬都抬不起來了,但第四天,他就已經能跟著其他人一起聽盲文課了。這也讓盲文老師大為震驚。第一關算是過了,可是更大的困難又擺在了高志鵬的面前。

家裡支付不起生活費,高志鵬就每個星期天背個吉他抱個二胡跑到太原最繁華的大街上去賣唱,唱鄭智化的《水手》、《星星點燈》,優美感傷的嗓音常常引來很多的圍觀者。在火車站,他和很多計程車司機成為了朋友,他們幫著他吆喝,請路人聽他的歌,還經常無償地把他送回學校。每個星期,他用賣唱掙來的零錢換下個星期的飯票。

一年半後,學校來了一位女校長孫晉彥,就是這位後來被高志鵬稱作"校長媽媽"的人,用她的愛心和鼓勵,送高志鵬走得更遠。放寒假前,孫校長給學生們布置作業,讓他們每人找一首喜歡的歌,然後自己填詞,抒發自己的心聲和理想,待開學時讓校園裡充滿歌聲與琴聲。高志鵬比報到時間提前兩天回到學校敲開校長的門說,他寫了一首歌,名叫《白雲啊白雲》。聽過高志鵬的歌,孫校長很驚奇,眼前的盲學生沒有受過作曲的訓練,但旋律卻那么婉轉優美。孫校長對他說:"再寫寫你自己的心聲吧。"得到鼓舞的高志鵬花幾天時間又寫出了一首《心聲》,學校把它譯成漢字,參加了當年山西人民廣播電台舉行的新歌徵集活動,獲得了詞曲創作的一等獎。此次成功給了高志鵬莫大的信心,也讓孫校長看到了這個盲人學生身上的才華。

兩年的學習結束了,盲童學校不包分配,學生們各自回家。高志鵬在校期間為學校組建了口琴隊,又創建了無線電廣播站,孫校長實在捨不得他回家繼續當吹鼓手,決定以雙重身份將他留下來。一是繼續做學生,學習國中的文化課,之後報考大學的特殊音樂學院繼續深造;二是擔任學校樂隊的輔導老師,一月發一百塊錢,不必再為生計去街頭賣藝。

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求學、留校,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高志鵬就覺得自己特別有成就,覺得滿天繁星離他不再遙遠,覺得他只要戰勝自己,滿天繁星就會屬於他。正如他原創歌曲《滿天繁星屬於你》里唱的那樣,"莫道這人生坎坷路太多,多少悲歡與離合,要堅強把自己的人生路改變,滿天繁星照耀你……生命原本最美麗,莫要再彷徨,莫要再逃避,要把命運攥在手裡,走出這迷茫,衝出這迷霧……要堅強,自己要戰勝自己,滿天繁星屬於你。"

坎坷大學路

留校任教並不是高志鵬的終點,他還有更高的追求--上大學。高志鵬曾先後兩次北上長春求學,但兩次學校都因從沒接受過盲人為由拒絕了他。當時,萬念俱灰的他,腦子昏昏沉沉,在馬路上兩次被車子撞倒,二胡都撞飛了。孫校長在電話里勸他,"只要人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看著回來的高志鵬臉色蒼白,為了讓他振作起來,孫校長帶著他的歌四處進行推薦,參加各種文藝活動。

終於,1999年,德國資助中國視力殘障學生協會的董事長偶然間聽到了高志鵬的歌,提出資助他去德國留學,由於語言方面的原因,最終決定在國內找學校。喜出望外的孫校長帶著高志鵬在北京跑了幾所藝術院校,但校方都表示從未收過盲人,無法進行教學。在著名板胡演奏家和作曲家袁野先生的幫助下,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才接收了這名特殊的學生,高志鵬成為該院建院以來第一位盲人大學生。

開始的兩年,高志鵬只是以進修生的身份進行學習,院領導認為他拿不到學歷十分可惜,便致信山西省教委,希望給予這位盲人音樂人才參加成人高考的機會。高考的那些天,在特設的考場裡,一位老師監考,一位老師讀題,一位老師記錄下高志鵬口述的答案。最終,他以345分的成績再次走進中國戲曲學院的大門,二十八歲的他如願以償地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學生。陪伴他一路奔波的"校長媽媽"孫晉彥此刻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大學校園與高志鵬之間,彼此都是神秘莫測的。剛進校園還不熟悉路線的他,一天晚上怎么也找不到琴房所在的教學樓,忽然聽見前面有高跟鞋的聲音,就跟了上去。不料對方看他戴副墨鏡尾隨其後,自己快他也快,以為遇到了壞人,一路連喊帶叫地跑進教學樓,看門人看到跌跌撞撞跟來的高志鵬笑了,安慰那女孩說:"不是壞人,人家是新來的學生叫高志鵬。"

上大學的困難對一個盲人來說是無處不在的,面對生活上的困難,高志鵬都能一一克服,但學習上的困難他卻不得不常常向同學求助。扎盲文做筆記速度慢,聲音又太響,影響其他人聽課,他必須帶錄音機錄音,下課後再找同學補充。作曲課上的五線譜是立體的有空間的,由於沒有直觀感受,他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一個四部和聲的作曲作業布置下來,他必須讓同學講解清楚,然後用盲文做成一條一條的旋律,再口述給同學,請他們翻譯成明文。試唱課,他需要老師提前告知他演唱內容,紮成盲文進行預習。他贊同老師常對他說的話:"生活上可以照顧,但學知識上是不能遷就的,既然來學,就要和大家學的一樣。"

四年里他沒有休息日,用來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是別人的好幾倍。除了上課就是在琴房裡練琴、聽錄音,反覆琢磨課堂上講的內容。大學兩年的時間,白天晚上他幾乎都在琴房裡度過。那裡的窗台很大,學累了就睡在上面。困難能影響的只是他的進度,而不是他要的結果。當他一步步走出山溝,走出盲校,最終走進音樂的殿堂,做一個音樂家的夢想越來越清晰的浮現在眼前。在黑眼鏡的後面,是高志鵬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他不期望自己的音樂像朱古力,人人愛吃,他只希望自己的音樂像鈣片,人吃了骨頭會硬起來,迷茫的時候,帶去精神上的力量。

苦盡甘來 超越夢想

就這樣高志鵬硬是憑著拼搏自強的精神、執著奮鬥的毅力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在音樂的世界裡找到了光明,得到了鮮花和掌聲。1999年,歌曲《校長媽媽》榮獲第三屆全國盲聾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一等獎及創作獎;《夢相思》、《問候新世紀》也分別在全國第三、第四屆殘疾人藝術大賽中榮獲二等獎;2006年,他創作演唱的歌曲《走出圪梁梁》獲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大賽金獎。此外,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他創作的《香港就在咱心窩窩》,在中央廣播電台及全國十家電台聯播;在亞洲最大的盲人福利中心--香港心光盲人院舉行百年校慶時,他還為該院寫下院歌--《心光之歌》,他也由此被聘為該院的指導教師並為該院建立起了兩支口琴隊。

由於眼睛看不到,今天的高志鵬走起路來,還是有點兒磕磕碰碰,不過他一路走來,身後的道路上排列著很多很多困難與挫折的音符,不知不覺譜寫了一曲耐人回味的旋律,久久縈繞在世人的耳邊。如今已邁入而立之年的高志鵬,回首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只是淡淡一笑,敢問路在何方,只有追夢的人才能看到夢想升起的地方。

為了感謝在自己成才之路上幫助過自己的所有好心人,目前,高志鵬正在積極籌劃"百校巡演",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召千萬莘莘學子,用音樂為自己人生之路譜寫新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