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嵩草

高山嵩草

高山嵩草(拉丁名:Kobresia pygmaea (C. B. Clarke) C. B. Clarke)莎草科嵩草屬多年生草本,為根莖密叢型多年生草,生活力很強,能耐低溫寒冷的氣候。在我國青藏高原分布較廣,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高海拔地區分布很多,阿壩州及涼山州亦有。青海、甘肅、西藏、雲南西北部及我國華北地區分布也較多。錫金也有。在四川西部多分布於海拔3800一4500m的高原地帶,如石渠、色達、德格、白玉、理塘等縣的沖積洪積平原、寬谷、階地及一些緩坡地上。高山嵩草為氂牛、藏綿羊和藏馬所喜食,在青藏高原海拔3800—4500m的地帶,以高山嵩草占優勢的草地,常作為夏秋季家畜的主要放牧地之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高山嵩草高山嵩草
莎草科嵩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密叢型。稈矮小,高1—3cm,纖細,有三鈍棱,基部具暗褐色枯死葉鞘。葉與稈近等長,剛毛狀。花序簡單穗狀,卵狀矩圓形,長4—6mm,直徑約1.5mm—3mm,雌雄異序或同序為雌雄順序。支小穗5一7枚,密生,全部單性或頂生的1—4枚雄性,側生的2—6枚雌形而各具一朵雌花;鱗片寬卵形或矩圓卵形,2.5mm—4mm,頂端圓,有時具短芒尖,中間淡綠色,有3條脈,兩側褐棕色。先出葉橢圓形,長2—3mm,褐棕色,頂端白色膜質,2脊粗糙,邊緣在腹面僅基部癒合。小堅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5一2mm,扁三棱形。花柱短,柱頭3。二次小穗軸長及果的一半(圖75)。

地理分布

在我國青藏高原分布較廣,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高海拔地區分布很多,阿壩州涼山州亦有。青海甘肅西藏、雲南西北部及我國華北地區分布也較多。錫金也有。

生態特徵

高山嵩草高山嵩草
高山嵩草為根莖密叢型多年生草,生活力很強,能耐低溫寒冷的氣候。在四川西部多分布於海拔3800一4500m的高原地帶,如石渠色達德格白玉理塘等縣的沖積洪積平原、寬谷、階地及一些緩坡地上。常形成以高山嵩草占優勢的群落,是高山嵩草草甸的優勢建群植物,其蓋度可達40—60%,有時高達80%,高山嵩草在年平均氣溫-0.1—-1.6℃,大於和等於5℃的積溫僅543.1—886.9℃的高寒地區能正常生長發育,可以看出它的耐寒能力之強。高山嵩草適宜生長的土壤為高山草甸土,PH6-7,土層薄、一般僅40—50cm。高山嵩草地上部低矮,一般僅1—3cm,生長良好時3—5cm,與其伴生的禾草和雜類草也僅5—10cm,而其地下部確很發達,特別是高山嵩草的根系非常發達,致使土壤形成緻密的草根盤結層,厚達10cm以上。高山嵩草一般5月上旬返青,生長期約5個月。與高山嵩草伴生的植物桂萎陵菜(Potenti1aaundersiana)、星狀鳳毛菊(Saussureastella)、羊茅(Festucaovina)、火絨草(Leontopodiumleontpodiodes)、圓德賽(PolygonumsphaeroStaohyum)等。

飼用價值

高山嵩草為氂牛藏綿羊藏馬所喜食,在青藏高原海拔3800—4500m的地帶,以高山嵩草占優勢的草地,常作為夏秋季家畜的主要放牧地之一。高山嵩草較矮小,產量不高,但當地牧民對這種草的評價仍較高。究其原因,一是在高海拔地區分布甚廣,二是各類家畜喜食,三是其營養價值較高(其化學成分如表75)、所以,在高海拔3800—4200m地區的天然草地中,仍不失為二種重要牧草

莎草科·嵩草屬植物

嵩草屬(Kobresia Willd.),全屬70餘種;分布於中國、錫金、尼泊爾、印度北部、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哈薩克斯坦(中亞地區)、喬治亞(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帕米爾)、吉爾吉斯(天山)、俄羅斯(阿爾泰山和西西伯利亞)、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洲。中國有59種,4變種。集中分布於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和喜馬拉雅山區。這些地區是本屬植物的現代分布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