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鎮[廣西鄉鎮]

馬路鎮[廣西鄉鎮]

馬路鎮位於廣西東興市西北部,距東興市16公里,是防城區西部和北部與東興市聯繫的交通樞紐。相傳古時這裡有個財主養了兩匹馬,常在此地練習跑馬,故名馬路。解放前稱鎮平鄉。1950年解放後稱馬路鄉。1958年10月後復稱馬路鄉。1990年12月改鎮至今。1996年前歸防城區管轄,1996年4月劃為東興市管轄。全鎮總面積165.3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1個社區,84個自然屯,135個村民小組,2004年總人口13550人。耕地面積1.4萬畝。 馬路鎮背靠十萬大山,資源豐富,享有東興市"綠色後院"之稱。

基本信息

岑溪市馬路鎮

基本概況

(圖)馬路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岑溪市馬路鎮
(圖)馬路鎮馬路鎮
馬路鎮位於岑溪市西面,距市區5公里,東與樟木鎮相接,南連南渡鎮,西鄰曇容鎮,北與波塘鎮相連,東北鄰三堡鎮,324國道和容岑一級公路及在建207國道輔助線穿越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光、熱、水資源和森林資源充足,地下礦藏豐富,主要品種“岑溪紅”花崗岩聞名中外,其儲量達11億立方米。馬路鎮面積117.8平方公里,耕地848公頃,其中水田719公頃。轄善村村、福塘村、義垌村、中林村車垌村、水平村、和平村、伏六村9個村(社區),年末人口34809人,其中鎮區人口8132人。馬路鎮工農業發展較快,商貿繁榮,是桂東南地區的投資熱土。是中國最大的桂圓肉加工集散地之一。

資源優勢

(圖)馬路鎮在中國位置岑溪市馬路鎮在中國位置
(圖)馬路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岑溪市馬路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馬路鎮地下礦藏豐富,已查明10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產,其中花崗岩儲量達20億立方米,按現有開採能力可採挖50多年,主要產品“岑溪紅”聞名中外。主要土特產有松脂、玉桂、八角荔枝龍眼竹芒編土紙、“三黃雞”等。主要河流黃華河及支流。鎮內有岑溪古八景之一“仙亭觴月”景

經濟發展

(圖)馬路鎮現代農業示範園馬路鎮現代農業示範園

馬路鎮是岑溪市的衛星城和交通樞紐中心、大型工業園區,已形成以石材、桂圓肉加工業為龍頭,飲食、運輸業和其他鄉鎮企業快速發展的格局,有鄉鎮企業650家。現正以加工業為龍頭,依託地域與資源優勢,建立大型工業園區,開發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高附加值木材深加工業、石材開發和深加工業、桂圓肉加工業、竹芒編加工業、其他鄉鎮企業和外向型企業等,同時大力發展高效種植養殖業。為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商貿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正在建設支柱產業型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項目,為地方主導產業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利用外資2.1億元興建了30多個經濟項目,年均創造稅利3452萬元。2002年工農業生產總值4.23億元,鎮財政收入29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44元。

基礎設施

馬路鎮有日供水量3000噸水廠一座,水電站一座,並與梧州電網聯網,程控電話、行動電話覆蓋全馬路鎮,村村通電視。馬路鎮有國小23所,中學2所,教師435人,中小學生7000人,民間傳統藝術有舞龍、舞獅、牛娘劇等。有衛生院、村衛生所,醫護人員47人、鄉村醫生36人。鎮區開通了寬頻網,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知名人物

莫壽全,男,第一、二、三、五屆中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五屆自治區人大代表。

東興市馬路鎮

基本概況

(圖)馬路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東興市馬路鎮
馬路鎮位於廣西東興市的西北面,東與防城區那梭鎮交界,南跟東興鎮相連,西北同防城區那良鎮接壤。鎮政府所在地距離東興市區約18公里,是東興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邊境山區鄉鎮。馬路鎮有馬路村、大橋村、平豐村竹圍村、大旺村、沖欖村、吊應村北聯村8個行政村,1個社區,84個自然屯,135個村民小組,馬路鎮總面積165.3平方公里,2004年總人口13550人,耕地面積1.4萬畝。馬路鎮有林面積16.2萬畝,其中肉桂林9.5萬畝,年產乾桂100萬斤以上;八角林1.2萬畝,年產40萬斤。橡膠林2.4萬畝,茶葉900畝,年產綠茶100噸;森林覆蓋率65%。盛產的東興桂、大紅八角馳名中外,皇帝果遠近聞名。儲量大,質量上乘的花崗岩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馬路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鄉鎮,2002年,馬路鎮國內生產總值為2780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524萬元,農業產值占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30.66%,財政收入1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命名由來

(圖)馬路鎮在中國位置東興市馬路鎮在中國位置
相傳古時這裡有個財主養了兩匹馬,常在此地練習跑馬,故名馬路

歷史沿革

(圖)馬路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東興市馬路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
解放前稱鎮平鄉。1950年解放後稱馬路鄉。1958年10月後復稱馬路鄉。1990年12月改鎮至今。1996年前歸防城區管轄,1996年4月劃為東興市管轄。

資源優勢

(圖)掛滿枝頭的柑橘掛滿枝頭的柑橘

馬路鎮自然資源豐富,尤其農、林、果水產品等農產品資源,是馳名中外的“東興肉桂”和”大紅八角”的主產區,也是馳名區內外的特優水果“皇帝桔”的唯一產區。 目前,馬路鎮肉桂種植面積95000多畝,八角種植面積12000多畝,水果種植面積8000多畝,其它經濟林木5000多畝,2002年馬路鎮肉桂皮產量(乾)600多噸,八角果產量(乾)150多噸,香料、水果、經濟林木、水產品以及其他各種農副產品的產值達8500多萬元,是東興市農產品種植加工的重要區域,也是廣西有名的香料、水果產區。

產業結構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方針,抓住一個目標,明確一個重點,突出一個轉變,全力推進山區新農村的建設。

一個目標,就是通過勞動力的轉移,以工促農,促進農民的增收

(一)最佳化產業促轉移。馬路村通過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漁業、種植優質水果及流通業,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一是壯大養殖業。全村發展生豬、肉雞、淡水魚等規模養殖企業2個,養殖大戶8戶,引導100多富餘勞動力轉向養殖業。二是調整種植業,按照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一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消化。三是搞活販運業。充分發揮本村盛產玉桂、八角、水果的優勢,抓住農副產品銷售旺季節的有利時機,組織民眾大搞經商販運活動。
(二)引資辦廠促轉移。馬路村把招商辦廠工作作推動全村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常抓不懈,努力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吸引了一批投資者來投資辦企業。如苗圃場、碎石場、生化起點加工廠等項目相繼在馬路村落戶,為全村農村勞力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吸納勞動力近100人。僅此一項,農民年均增收300元以上,實現了農民不離鄉不離土也能達到到深圳等發達地區打工的效果,真正實現農民增收的目標。
一個重點,就是重點搞好馬路村的新村建設規劃,建設全村環境新面貌。馬路村位置特殊,部分村組緊靠集鎮、城區。因此,新村規划起點高,布局合理,管理到位,同時納入到馬路城區的總體規劃之中,新村選址與城鎮生活小區聯成一體,實行選單式管理,比較科學。同時在全村開展以改善水電路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戶戶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飲水衛生安全,切實杜絕了過去存在的髒、亂、差現象,村民生活環境和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一個轉變,就是培養新型農民,重在更新觀念。馬路村認真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大力舉辦各種培訓班,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努力從根本上改變農民保守落後的思想觀念,把他們培養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遵紀守法的新一代農民,使他們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力量

知名人物

陳濟棠(1890-1954年),字伯南,馬路鎮馬路村人,1907年考入廣東陸軍學校,參加過討袁(世凱)倒龍(濟光)運動,曾任連、營、團、旅、師長等職。1928年4月被任命為第八集團總指揮,從此,統領了廣東海陸空三軍,掌握了廣東的黨政軍大權,當時人們稱他為“南天王”。陳主粵8年,頗有建樹。後被任命為國民黨政府委員、中央農村部長、海南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等職。1950年4月海南解放,陳去台灣,任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職。1954年11月3日晨,突患腦血栓塞,去世。終年64歲。

益陽市馬路鎮

基本概況

(圖)馬路鎮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馬路鎮
馬路鎮東臨柘溪庫區,西起雪峰山脈,南依湘黔鐵路,北望武陵風光。總面積284.92平方公里,轄51個村、5個居委、一個園藝場。2000年總人口3441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450人。境內山勢綿亘,群峰聳翠,有800米以上山峰11座,最高峰鐵山嶺,海拔1008.8米。1964年,曾有鄉民2人死於虎口。人均山地10畝,稻田不足3分。資源豐富,素稱木材之鄉、茶葉之鄉、油桐之鄉 、柑橘之鄉、礦產之鄉。有硫磺、石灰礦、煙煤等10餘種礦,以唐家溪、橋邊村、長堤村銻礦藏量多,品位高,其中已勘探的同心礦山金屬銻儲量達3萬噸。2000年,鎮財政收入7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1元。

歷史沿革

(圖)馬路鎮在湖南省內位置益陽市馬路鎮在湖南省內位置
馬路鎮原名馬轡市,始建於宋熙宗五年(公元1027年)。是沅陵桃源、漵浦往返省城的要塞。1960年因柘溪庫區移民,鎮治遷馬路口,建馬路鎮。1986年,馬路鄉併入。1995年,岳溪、湖南坡鄉併入。

行政區劃

(圖)馬路鎮在中國位置益陽市馬路鎮在中國位置
馬路鎮轄硐山村、馬隍村、黃婆村、嚴莊村、八門村、小溪村、四房村、牡羊村梓木村靛溪村易家村朝山村、潺坪村、雲台山村、長堤村、飛躍村、雷山村雙井村、欣騰村、岳溪村、雙溪村、澄坪村、朱沖村、馬路溪村、青雲山村、古樓坡村、鳥兒尖村、金星村、黃興村、黃石村、松柏村、橋邊村、旺興村、大美村、楊桃村、株樹山村、龍棲村、同心村、同意村、管坪村、新屋村、和目村、三門村、吊藤村、和民村、聯盟村、板溪村、南坪村、馬路村、八角塘村、常房村51個行政村。

區位優勢

(圖)雲峰毛尖雲峰毛尖
地理位置優越。仰雲峰秀色,瞻資水清波,交通四通八達。資水舟楫,上接婁底,下通長江,省道1802線經馬路鎮37個村橫貫東西,近瞰益陽,遠觀懷化,是雲、貴、川至長沙的必經之地。安桃公路縱穿南北,直通桃源、常德,接壤新化、沅陵。公路、水道距湘黔鐵路僅60km,距縣城東坪23km。是縣城至桃源、新化的重要中轉站。

農業發展

農業資源豐富。素有“密桔之鄉”、“茶葉之鄉”美稱,第二代“宮川”密桔在北京亞運會和九屆人大會期間被指定為會議專用水果,享譽全中國,“雲峰毛尖”出口到歐、美等十多個國家,2001年“雲台春芽”獲中茶杯二等獎。竹木質地優良,年產值達1200萬元。漁業養殖初具規模,主要規模養殖鱅魚鯉魚鬍子鯰刺鮑,現擁有養魚網箱3100口,攔網養魚42處,養魚水域達28900畝,年產鮮魚14000噸。烤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種植面積達1000畝,收穫烤菸2000擔。綠色山珍比比皆是,如香菇磨芋松菌蕨菜鹽筍、玉蘭口味純正獨特,並具有防癌之功效,山山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系列山珍遠銷蘇、滬、杭。

礦產資源

(圖)龍泉洞龍泉洞
礦產儲量頗豐。長房、嚴莊等村煤炭遠景貯量達107萬噸以上,煤系面積達7km2。三門村空洞岩的鎳鉬釩礦富含礦延長3km以上,厚度在2m—4.1m之間,帶狀寬度5—30m。潺坪村和雲台山村富含赤鐵礦,含鐵量在25%——34.8%之間。洞山的黃褐鐵礦也可小型開採。靛溪村的磷礦含P2O5在10—22.5%之間,其藏量適應小型開採,品位已達工業要求。石英脈鎢銻和石灰石的藏量擠入湖南省鄉鎮前列,分布在碧丹、橋邊、黃石、蔣坪、雷山、長堤六村,礦脈厚度2—6m,間或延長2700m。石灰石几乎占盡整個雲台山。現擁有同心、長堤兩個礦山,大美溪、華宇銻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硫化銻和純精銻白。雲台山下的馬路口水泥廠擁有固定資產692萬元,年產優質水泥8.8萬噸,年產值2200萬元,創利稅300萬元。

集鎮發展

原鎮區面積僅0.31平方公里。1997年,規劃鎮 區面積1.42平方公里。至2000年,建成面積為0.82平方公里。原有兩條街道,新增4條街道,硬化路面共2850米,街道總長3400米。接收資江機器廠水廠水塔的 基礎上,2000年,又投資60萬元從雲台山架管道6.5公里,引清泉供應居民飲用。1900年修成第一個農貿市場。1995年建成雲麓大市場,共有門面、攤位180多個 。鎮區共有臨街鋪店600餘家。

旅遊資源

旅遊方興未艾。雲台山萬畝山竹蔥鬱滴翠。百年古剎青燈魚鼓,遺風猶存。長達數十公里的青龍洞“奧”、“奇”、“雄”、“險”併兼,為華廈罕見。雲台山下的龍泉洞據有關專家考證為全中國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其景、其情、其韻如幻如夢令人嘆為觀止,拍手稱絕。馬轡市的碼頭與獅子山、寶塔山、天鵝孵蛋三個島嶼連成一片,山連水,水擁山,其詩情畫意不遜於灕江山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