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圩鎮

蘇圩鎮

蘇圩鎮是邕寧縣的重鎮,是廣西重點鄉鎮。蘇圩鎮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西南面,邕寧縣西面,東北面與吳圩鎮接壤,東南面跟延安鎮為鄰,西面及西南面和扶綏縣交界,鎮政府所在地——蘇圩街,距南寧市中心45公里,自古客商雲集,商貿發達,是邕寧縣最繁華的集鎮之一,歷史上與賓陽蘆圩鎮齊名,素有“上蘇(圩)下蘆(圩)”之說。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蘇圩鎮蘇圩鎮
蘇圩鎮是國家(廣西)小城鎮建設示範項目鎮,經濟比較發達,是邕寧縣糧食、甘蔗、西瓜、蔬菜主要產區,素有“邕寧糧倉”、“甘蔗大鎮”、“瓜菜明星鄉鎮”之稱,是南寧市“菜藍子”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圩鎮是一個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唐武德五年(622年)至宋景祜年間為如和縣治,後屬邕寧縣管轄,清以前稱為遷龍區,又叫蘇彝鎮,民國期間改稱蘇圩鎮。解放後,1950年為邕寧縣第五區(全縣共設定6個區);1951年為第十區(全縣設定16個區);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與吳圩歸併為東風人民公社,併入南寧市郊區;1960年劃歸邕寧縣,稱蘇圩鎮公社;1986年改稱蘇圩鎮,沿襲名至今。蘇圩鎮土地總面積223平方公里,鎮區總面積87.69公頃。2004年,全鎮轄蘇圩街1個社區,蘇保保全、佳棉、定計、那海、鎮寧、保衛、保城、保聯、慕村、仁德、新德、聯英、龍德、敬團等15個村民委員會,共有120個自然坡,301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全鎮總人口61804人,其中農業人口58726人,非農業人口3058人,總戶數14980戶,其中農業戶數13620戶,非農業戶數1360戶。在總人口中,漢族占27.2%;壯族等少數民族,占72.8%。

自然資源

蘇圩鎮蘇圩鎮
土地資源

蘇圩鎮在中生代上白堊紀,由於受燕山斷裂運動影響,與吳圩鎮形成了蘇吳盆地。蘇圩鎮露出的地層主要有以下幾種:下泥盆統,分布於蘇圩大林一帶,與古生界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中泥盆統,分布在蘇圩佛子嶺定棉等地。石炭系,主要分布於馬興山、巴蕾山及舊定蔞以北一帶。二迭系,主要分布於蘇圩母豬山天招嶺、定計、岜獨等地。第三系,零星分布於孤立斷陷盆地或山間盆地。第四系,分布於蘇圩一帶的溶洞內。蘇圩鎮大多屬丘陵和石灰岩山,屬覆蓋型岩溶區,總的地勢是北、西北及西南、南方高,中部及東部低,由北、南向中部傾斜,山體多為土質山,海撥高度100—300米左右。本鎮丘陵地形約30平方公里,海撥在250—400米之間,坡度120—350,主要植被為疏林草叢,主要分布在保全、保聯、保城、蘇保、聯英、那海、鎮寧、仁德、新德和龍德。
蘇圩鎮內有大量的石子田、鐵子底田、粉結田、沙土田等,土壤肥力低,地表有溶洞,落水洞、漏斗及暗河出口,窪地等分布。覆蓋層滲漏嚴重,蓄水條件差,旱勞災害容易發生。

蘇圩鎮蘇圩鎮
水資源

蘇圩鎮境內只有一條小河流,源於鎮北邕扶交界諸高山南麓和仁德以西石山群,諸水經蓄入壇蓬六思淥桃等水庫,匯合成派歡江,流至毛村西北與派東江匯合成良鳳江。1956年後,蘇圩鎮在各支流築起了水庫,大部分水量改道灌田或作人畜飲水,再加上蘇圩平原經流小滲漏大,冬春旱季上游流水少有出現河流斷流。蘇圩地勢平坦,遇上大雨暴發,一般在雨後兩三天流完。鎮內有9座水庫,總庫容14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80萬立方米。境內有1個潛水地段和2條地下河。潛水地段由明陽農場至蘇圩一帶,在蘇圩地段主要在定計、佳棉等村,枯水位深度0—12米,年水位幅度6—10米,地層上部為第四系覆蓋,下部為灰岩斷層,已發現地下河系。本鎮有地下河2條,枯水流量2.56立方米/秒,年總供水量0.8億立方米,地下水相對於地表水豐富。本鎮西部屬自流灌區,有六冬、六思、壇蓬、新生等水庫,水利工程乾旱(95%)供水量為1.269億立方米,需水量為1.445億立方米,尚缺水0.176億立方米。

礦藏資源

本鎮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石高嶺土鐵礦錳礦、鈷、耐火粘土等,石灰石和粘土分布較普遍,高嶺土主要分布在“三保”和六冬水庫一帶,已探明儲量1225萬噸。鐵礦分布在保倫、保全、李村一帶,鈷產於那標——六里鈷錳鐵礦中,磷分布於仁德一帶。石灰石分布最廣,是建築骨料和水泥原料,高嶺土也較豐富,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蘇圩鎮蘇圩鎮
氣候資源

本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少雨高溫氣候區。夏熱冬暖,無霜期長,炎熱乾燥,雨量少,年平均氣溫21.40C,年降水量1213mm,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乾濕季節分明,蒸發量較大,是全縣春旱頻率最高的地區。本鎮地處低緯度,熱量豐富。夏季有短期酷熱,冬季有寒潮來侵,但低溫期短暫,故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常放”的氣候特色。

森林資源

本鎮屬高溫氣候副區,是我縣熱量最豐富的地區,適合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各種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業以種養為主,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黃豆綠豆紅薯等;經濟作物及其他作物有甘蔗、蔬菜、西瓜、水果、花生、黃紅麻等;畜禽品種有牛、馬、豬、等;水產品有魚類、蝦蟹類等,豐富的生物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創造了條件。蘇圩鎮地處亞熱帶,氣候適宜,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是邕寧縣熱量最豐富的鄉鎮,境內植被豐富,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植被多垂直分布,海撥300米以上為自然植被,海撥300米以下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並存,樹林多為人工林,全鎮森林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7%左右,植被多為常綠闊葉林、針葉闊混交林、草木植被和灌木、藤類、灌叢植被,現有山林面積33164畝。

經濟建設

蘇圩鎮蘇圩鎮
蘇圩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九十年代以前,本鎮農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以稻穀、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為主,是邕寧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產量占全縣的十分之一,被譽為“邕寧糧倉”;八十年代後期,本鎮農業經濟結構得到調整最佳化,甘蔗、西瓜、蔬菜等經濟作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逐漸成為主導產品和支配產業,成為農民增收和增強全鎮實力的主要途經之一。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建立,一大批農產品加工企業落實蘇圩,廣大農民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蘇圩鎮農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蘇圩蔬菜批發市場建於1992年,1993年竣工並投入使用,位於鎮政府北面,占地3公頃,國道322線從旁邊而過。該市場建成後,改變了馬路交易現象,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吸引了外地客商,為蘇圩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的作用。該市場每天交易蔬菜西瓜達30萬公斤,圩日達50萬公斤,年成交量達15萬噸,成交額120萬元,成為邕寧、扶綏、上思、寧明、崇左等周邊鄉鎮瓜菜交易中心及供求輻射點;廣東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十六個省區客商雲集蘇圩,將蘇圩及周邊縣鎮農產品拉往全國各地,同時將外地供求信息帶回來反饋給農戶,黑皮東瓜就是由外地客商提供信息而發展起來的。為了適應形勢發展和鎮區整體規劃,鎮政府於1995年投資700多萬元在南邊建立了蘇圩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該市場占地11.27公頃,配套設備齊全,是農業部的定點批發市場。近年來蘇圩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還沒有充分發揮其市場功能作用。

蘇圩是全縣有名的缺水鄉鎮,“十有九旱”是蘇圩的真實寫照。缺水,不僅制約著農業發展,也制約著工業發展。目前,本鎮最大的工業企業是“廣西楊森酒精有限公司”,公司職工有160人,年總產值達3000萬元,年創利稅300萬元。其他較大的工業企業有:銀皇石灰廠、蘇圩磚廠、廣西傳新有限公司等,年創利稅均達100萬元以上;鎮內還有26家石場,主要分布在慕村、仁德、聯英、保全等村。蘇圩工業基礎薄弱,工業體系尚沒有形成,農村工業化進程緩慢,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只占26%,由於蘇圩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蘇圩工業發展潛力很大。蘇圩鎮共有鄉鎮企業1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有3家,即廣西傳新工貿有限公司、蘇圩銀皇石灰廠、蘇圩磚廠,集體或私營企業有63家,其中採石場25家,石灰廠3家,片石、碎石廠20家,農產品加工廠15家;個體企業1000多家。

城鎮建設

蘇圩鎮蘇圩鎮
近年來,重視城鎮和村莊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一是1999年蘇圩被列為廣西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鎮,國家和自治區投資400萬元自籌1760萬元,建成和完善蘇圩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該市場功能齊全,建有120間鋪面,40噸電子鎊,與全國聯網的電子信息屏等等,蘇圩蔬菜批發市場在今後農副產品流通中將發揮其重大的作用。
二是蘇圩義學塘商住小區占地5.06公頃,經縣城市建設委員會審批規劃住宅用地260宗,住宅小區規劃比較合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現已初具規模,成為我縣小城鎮土地開發綜合利用的亮點
三是投放35萬元,建成蘇保至保聯扶貧四級沙石路;
四是投資70萬元,建成佳棉至那海毛村四級沙石扶貧路;
五是投資15萬元,建設聯英定英四級沙石扶貧路;
六是投資110萬元,建設全鎮16個村委會辦公大樓,改善村級辦公條件;
七是投資60萬元,建設蘇圩車站至蘇圩衛生院和蘇圩車站至蘇圩供電所四級水泥路
八是投資45萬元,建設蘇圩街道道路硬化和環街道路硬化;
九是投資70.5萬元,建設蘇圩黨政辦公樓並綠化和美化鎮政府大院,改善政府辦公條件;
十是蘇圩農貿市場建設占地3公頃,現已完成三通一平,力爭2006年完工使用。

交通旅遊

蘇圩鎮蘇圩鎮
蘇圩鎮位於扶綏上思交匯點,交通十分方便,國道322線穿境而過,北至首府南寧市、南至憑祥市,同時,南寧至扶綏、南寧至上思和南寧至延安也從本鎮經過;南友高速公路從本鎮西北經過,並在蘇圩設入口站,距蘇圩鎮政府僅 6公里;南寧國際機場位於鄰鎮吳圩鎮,距本鎮22公里;鐵路吳圩車站距本鎮也僅25公里。鎮內各村均建有四級沙石路,各村坡均可通汽車。本鎮屬喀斯特地形地貌,形成許多千姿百態、奇形怪狀的孤峰、小峰群和石筍群,可觀賞強,有旅遊開發價值。十八羅漢洞:位於蘇圩鎮慕村西一里的龍鳳山北側,距邕扶公路300多米,洞深約1公里,洞口寬處可數人並行,窄處只能1人臥伏而過。洞內有三大廳,可容納數千人,遊人進洞,可見一串串一排排鐘乳石,熠熠生光,千姿百態,有18尊猶如魁偉羅漢的石筍,栩栩如生,故名。萬人洞:又稱“龍宮洞”,在十八羅漢洞西面一里,洞深長達1000多米有東西兩洞,東洞有五個廳室,石筍奇形怪狀,琳琅滿目,大廳位於洞中位,可容納萬人,故稱“萬人洞”。一洞天:位於仁德與慕村村委之間的和尚山,前後有草坪,叫“一洞天,二洞地”,一洞天分上下兩層,上層有洞貫通南北,可見天空,故稱“一洞天”,洞內有明舉人顏全仁、顏全修兄弟題聯曰:“萬歲山洞千古秀,周秀日月四時光”。龍盤洞:位於仁德村委四圖坡南2公里的岜蕾山東端,與大洞、原洞相連,即上下兩層樓,三洞相通,相傳曾有大蚺蛇居洞中,故稱“龍盤”,舊縣誌稱為“龍巖”,洞內有詩云“山勢重重列秀峰,昔有臥龍在斯中,今日步履遺浮洞,筆嘆往年上九重”。姑娘洞:在龍盤洞口西一里本山腰上,洞內有潭,潭頂岩石上多處有水下滴,因水滴大小高低不一而引起共鳴,發出各種悅耳動聽的聲音,恰似姑娘哭嘆,故稱“姑娘洞”。蓮花仙子洞:位於萬人洞對面的仁德長壽山中,是目前為止發現最奇特的溶洞,洞外幾座恰似花瓣的石山,構成“天坑”,如一朵正在開放的蓮花,洞口就隱蔽在花蕊中,洞中各種形狀的鐘乳石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有猶如飛瀉直下的瀑布,有擎天大柱,有林海,有飛禽走獸,有長壽仙人……洞內還有三個廳室,其中大廳可容納數千人,上有舞台,可供人們唱歌娛樂,真是千奇百怪,美不勝收,恰似天上仙境,可與桂林的蘆苗岩、武鳴的伊嶺岩相媲美。長壽山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基地:位於長壽山周邊,占地8000畝,土質肥沃,無污染,達到無公害農作物種植標準,具有較完善的現代化灌溉系統,建有儲水能力達3800立方米的儲水池,同時擁有保鮮儲藏設備。基地種植各種優質蔬菜及瓜果,經加工後銷往荷蘭德國台灣深圳上海等,長壽山上有蓮花仙子洞,與基地連成一體,可建成集觀賞垂釣、休閒、渡假、無公害蔬菜基地一體的旅遊觀光項目。

郵政電信

蘇圩鎮蘇圩鎮
蘇圩鎮分別設有郵政支局和電信支局,2002年前共用一個辦公樓,2002年3月,郵政辦公大樓和電信辦公大樓分別竣工並投入使用,兩辦公大樓建築面積共1000平方米。電信業務從郵政分離出來後,郵政工作主要有收遞報刊、來信投遞、郵寄錢物及郵政儲蓄等,郵政儲蓄目前已全國聯網,方便儲蓄戶領取。電信支局已安裝交換機,容量為4000門,目前裝機容量已達3800部,做到村村坡坡通電話。同時,已建設小靈通基站10個,在鎮區內可使用小靈通,目前小靈通用戶200多戶。
2003年,邕寧縣移動公司和邕寧聯通分司分別建設邕寧移動公司蘇圩門市和邕寧聯通公司蘇圩門市,持有移動公司行動電話3200戶,持有聯通公司行動電話2800戶,大大方便了業務和日常生活交流。

教育事業

蘇圩鎮蘇圩鎮
1990年以來,十分重視教育工作,教育事業成績斐然。一是1990年以來,全鎮共投資1207.8萬元,建設了教學樓38棟,辦公樓4棟,飯堂綜合樓1棟,學生宿舍樓1棟,總建築面積29177平方米,實現了全鎮教室樓房化;二是投入資金49.8萬元,配備中心學校及各完小教學設備,各村完小均設有儀器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體育室等,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推進素質教育,並於2000年通過自治區級驗收;三是撤併學校工作到位,教學秩序有條不紊,共撤銷24個教學點,10所村完小六年級學生併到鎮中心學校就讀,擴大中心學校辦學規模;鎮一中和鎮二中合併成立蘇圩鎮初級中學,並由縣教育局直管;四是在鞏固“兩基”、“普實”達標的基礎上,國家投資35萬元,鎮投資18萬元購買衛星接收器材,實施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項目工作,全鎮中心學校及各村完小均安裝衛星電視信號接收系統,師生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及教學研究,並取得較好的效果,2004年通過自治區級驗收;五是加強課改研究和教學常規管理,促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水平,中心學校開展課題研究,人人上研究課,並經常組織教師到外地取經學習,同時鼓勵教師探索和撰寫教學論文,近年來共有600多篇教學論文分別榮獲國家、自治區獎勵,全鎮教學質量擠身於邕寧縣先進行列,國小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輟學率為0。

文體衛生

蘇圩鎮蘇圩鎮
文化事業方面,2002年,本鎮文化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改變了本鎮城區文體設施欠缺的局面。現本鎮有電影院1座,燈光球場2處,宣傳文化大樓1座。宣傳文化大樓共投資45萬元,三層綜合大樓,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包括圖書館、文化體育活動中心、電視廣播差轉台、科技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鎮圖書館現藏書1.6萬冊,文化體育活動中心主要有籃球桌球羽毛球氣排球象棋撲克等項目,每年春節、“三八”國際婦女節“五四”青年節、“十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均舉辦全鎮性文化活動,參與人數達1萬人。衛生事業方面,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醫療方針,計畫免疫和婦幼衛生工作已形成制度化、規範化,有效好控制各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1997年7月,投資150萬元的鎮衛生院住院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設有病床55張,具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產科、五官科、放射科、檢驗科、心電圖、B超室、藥房等功能科室,現有救護車2部,200mAX光機2台,B超機2台,B超工作站1台,多參數監護儀1台,進口全自動血球計數儀1台,半自動洗胃機動1台,全自動麻醉機1台等各種高檔醫療設備。1998年,蘇圩衛生院榮獲衛生部“一級甲等醫院”稱號,1999年,又榮獲衛生部WHO“愛嬰醫院”稱號,2004年,蘇圩衛生院升格為“蘇圩中心衛生院”。蘇圩衛生院加強內部管理,練好內功,與廣西中醫學院瑞康醫院建立技術協作,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現有副高技術職稱1人,中級技術職稱6人,初級職稱38人。全鎮16個材委會(社區)均設有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所,村級醫務技術人員48人,給當地村民的健康諮詢、尋醫問藥提供了方便。計生工作方面,一是堅持一把手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推行目標責任管理,鎮與各村、各單位簽訂責任狀,建立工作機制,計生工作走上正常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以優質服務為主線推進人口和計生工作綜合改革,做到優質服務與生殖健康、關愛育齡婦女,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計生“三好一滿意”活動,把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與增進民眾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統一起來,逐步轉變民眾的婚育觀念;三是開展經常性工作和優質服務月活動,開展健康大檢查及溫馨式隨訪服務活動,計生“四術”年完成近1600例,十多年來,全鎮共少生達20000人以上,被評為區、市、縣計生達標鄉鎮達標或先進鄉鎮;四是改善計生辦公條件,1994年投資25萬建設了一棟四層面積為574平方米的辦公樓,2004年又投資14萬元對計生辦公樓裝修,投入4萬元購買了一部計生專用車,同時依靠上級支持下撥經費購買了電腦印表機電視機VCD及B超機妊娠器械等設備,蘇圩鎮計生服務所由二級所普升為一級服務所,並通過上級計生部門驗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