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兵變

馬嵬驛兵變

馬嵬驛兵變是指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北二十三里)。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

基本信息

簡介

唐玄宗(明人繪)唐玄宗(明人繪)

天寶十五載(756年)六月祿山攻入潼關,唐玄宗於7月12日決定放棄長安逃亡四川。路上無人接洽,十分辛苦。第三天駐入馬嵬驛(今陝西興平)。保護皇帝的禁衛軍無糧,陳玄禮對將士進行煽動:“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豈不為楊國忠割剝甿庶、朝野怨尤,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眾將怨恨都發泄到楊國忠身上,請殺楊氏兄妹。因此發生兵變,楊國忠逃進西門內,士兵蜂擁而入,將其亂刀砍死。楊國忠死後士兵將館驛圍住,要求唐玄宗殺楊國忠的妹妹楊貴妃,以防止日後報復。唐玄宗迫於情勢危急,不得不命令高力士將楊貴妃縊死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方才穩住軍心。
安祿山叛亂時,玄宗本想讓太子李亨接替皇位,此次兵變太子李亨是主謀,使唐玄宗大受打擊。玄宗與李亨於馬嵬驛分道,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此後不久李亨就在靈武繼皇帝位,尊玄宗為太上皇。

潼關失陷

安史之亂安史之亂

潼關是京城長安的門戶,那裡形勢險要,道路狹窄。唐玄宗派大將哥舒翰帶領重兵把守。叛將崔乾祐在潼關外屯兵半年,沒法打進去。潼關的守軍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燒起一把火,作為平安的信號。關里的烽火台接到信號,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傳到長安,讓長安人民放心。

叛軍攻不進潼關,但是關里的唐王朝內部卻鬧起矛盾來。哥舒翰主張堅守潼關,等待時機;郭子儀李光弼也從河北前線給唐玄宗上奏章,他們請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祿山的老巢范陽;要潼關守軍千萬不要出關。但是,宰相楊國忠卻反對這樣做。有人對楊國忠說:“現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裡,如果哥舒翰打勝了,回到長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楊國忠自己知道他這個宰相最不得人心,聽了這番話,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說潼關外的叛軍已經不堪一擊,哥舒翰守在潼關按兵不動,會喪失殲滅叛軍的時機。昏庸的唐玄宗聽信楊國忠的話,接二連三派使者到潼關,逼哥舒翰帶兵出潼關。

哥舒翰明知出關沒有好處,但是沒法違抗皇帝的聖旨,痛哭一場,只好帶兵出關了。
關外的叛將崔乾祐早已養精蓄銳,只等唐軍出關。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靈寶(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一出關,就中了埋伏,幾乎被叛軍打得全軍覆沒。二十萬人馬只剩下八千。
哥舒翰還想收拾殘兵,他的部下先亂了起來,叛軍乘勝打進潼關。哥舒翰也被俘虜了。

玄宗出逃

唐玄宗出逃四川唐玄宗出逃四川

潼關一失守,關內就沒險可守。從潼關到長安之間的一些地方官員和守兵,都紛紛放棄城逃走。開始,哥舒翰還派人到長安告急。後來,告急的文書中斷;晚上,烽火台上的“平安火”也見不到了。到這時候,唐玄宗才感到形勢危急,著急起來,要楊國忠想辦法。
楊國忠把文武百官召集起來商量,大家都干著急,誰也想不出一個好主意來。楊國忠知道留在長安,沒有生路,就勸玄宗逃到蜀地去。當天晚上,唐玄宗、楊國忠帶著楊貴妃和一批皇子皇孫,在將軍陳玄禮和禁衛軍護送下,悄悄地打開宮門,逃出長安。

他們派個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員準備接待。哪知道才到鹹陽,派出的宦官和縣令都已經逃了。唐玄宗一夥人走了半天,沒有人給他們送飯。隨行太監好容易找到當地百姓,向他們討了點糧食。有幾個百姓送上一點高粱餑餑。那些皇子皇孫平時養尊處優,哪裡吃過這樣的飯,但是實在餓得慌,也顧不得什麼體面,沒有碗筷,就用手撈著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

唐玄宗勉強咽了幾口餑餑,直流眼淚。有個老人擠到車前,對玄宗說:“安祿山想造反,已經不是一天了。這么多年來,有人向朝廷告發,反而被關被殺。陛下周圍的大臣,只會奉承拍馬,外面的情況,陛下一概聽不到。我們普通百姓早知道有這么一天,不過朝廷宮門太深,百姓的意見陛下聽不到。要不是到了今天這步田地,我們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說話呢!”
唐玄宗垂頭喪氣地說:“這是我太糊塗,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發生兵變

這樣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縣西,嵬,音wēi)隨行的將士又餓又疲勞,實在忍不住了。他們心思越想越氣,好好的長安呆不住,弄得到處流亡,受盡辛苦。他們認為,這全是受了奸相楊國忠的累,這筆帳得向楊國忠算。
這個時候,有二十幾個吐蕃使者攔住楊國忠的馬,向楊國忠要糧。楊國忠還沒來得及答話,周圍的兵士已經嚷起來:“楊國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就射起箭來。
楊國忠慌裡慌張想逃走,幾個兵士趕上去,把他的頭砍了下來。兵士們殺了楊國忠,情緒激昂,把唐玄宗住的驛館包圍了起來。唐玄宗聽到外面鬧哄哄的,問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監告訴他,兵士們已把楊國忠殺了。玄宗大吃一驚,不得不扶著拐杖,走出驛門,慰勞兵士,要將士們回營休息。
兵士們不理唐玄宗的話,照樣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陳玄禮,問兵士們為什麼不肯散。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貴妃也不能留下來了。”這下可把唐玄宗難住了,他怎么捨得殺這個寵愛的妃子呢?他低著頭站了半晌,才說:“貴妃住在內宮,怎么知道楊國忠謀反呢?”高力士知道不殺楊貴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氣憤,就說:“貴妃是沒有罪,但是將士們殺了楊國忠,如果留著貴妃,將士哪會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慮,將士心安,陛下也安全了。
唐玄宗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別的地方,用帶子勒死了。將士們聽到楊貴妃已經被處死,總算消了口氣,才撤圍回營。

靈武即位

經過這場兵變,唐玄宗像驚弓之鳥一樣,急急忙忙逃到成都去了。太子李亨被當地百姓挽留下來主持朝政。李亨從馬嵬驛一路收拾殘餘的隊伍北上,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即位,這就是唐肅宗

表面上看來是一場士兵譁變,實質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高力士等策劃的一場爭權鬥爭。太子李亨自天寶五載(746年)遭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打擊後,極為孤立;楊國忠任宰相後,又連遭傾軋;安祿山叛亂時,玄宗本想讓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於楊國忠及其姐妹的反對而未成事實;後又棄京幸蜀,如果到了蜀中,李亨在楊國忠勢力的控制下就更無出頭之日了。因此,太子李亨主謀,藉機除掉了楊國忠。

主謀之謎

756年,安祿山大軍西進,唐軍守將哥舒翰雖組織了強有力的抵抗,但最後還是失敗,叛軍直逼都城長安。玄宗見勢不妙,連夜帶著楊貴妃姐妹和皇子皇孫們奔蜀,禁軍將領陳玄禮、宦官高力士和宰相楊國忠護衛在左右,大家亂作一團,急急地朝蜀中逃命。途經馬嵬驛時,飢餓疲乏的禁軍將士發動了一場軍事動亂,他們要求玄宗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兄妹兩人,否則大家都不走了。玄宗在禁軍們的逼迫下忍痛下令殺掉楊家兄妹,這一歷史事件史稱馬嵬驛兵變。不過在關於誰是兵變幕後主謀的問題上,大家出現了分歧。那么到底是誰在煽動士兵們發動兵變。
一種看法認為,這是一場自發的士兵譁變。由於士兵們飢餓不堪,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組織指揮下,士兵們發動了這場民眾性自發性的救亡運動,沒有幕後主使者。這種說法顯然流於現象,因為在封建專制時代,一個禁軍將軍是不可能發動這場兵變的,因為他既沒有足夠的權力和兵力來逼迫皇帝,也沒有足夠的政治地位有發動兵變的必要。
一些人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兵變是早有預謀的,是一場有計畫、有指揮的軍事行動。馬嵬驛離長安城不過一百多里,走一天工夫就能到達,禁軍不可能這樣嬌嫩,也不可能當時已飢餓到要發動兵變的地步。
有人提出,當時唐玄宗身邊的宦官高力士是兵變的主謀。著名唐史專家黃永年先生認為高力士是唐玄宗時期的大權宦,對當時的政治有極大的影響。唐朝自長孫無忌褚遂良被高宗貶死後,外朝宰相久未能參與內廷政權核心,其權力只限於一般日常政務。此時李林甫楊國忠均欲染指於政權核心,自必引起高力士的妒恨。李林甫安祿山等人都是由高力士推引而登上高位的。高力士在唐代首開宦官掌管中央政權的先例,“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朝中官吏上呈的奏摺都要先經過高力士,然後再上呈給皇帝,小事就由他直接決斷了,這實際上已經是後來所謂的“內相”了。朝中有了內相,必然會與外相也就是宰相為了爭奪權利而發生衝突,特別是遇上想弄權的外相,如李林甫、楊國忠之類,就一定會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雙方的對立發展到使高力士在玄宗面前公開對李、楊進行攻擊,要求玄宗表態,說明此前雙方在私底下早有過多次鬥爭傾軋。因此,高力士有兵變的動機。而他又深得玄宗賞識,手握大權,也就有了謀劃兵變的實力。
高力士和禁軍的關係是怎樣的?黃先生認為自開元十九年(731年)禁軍首腦王毛仲、葛福順等與高力士爭寵不勝被貶逐後,禁軍在另一長官陳玄禮統率下早投入高力士懷抱。因此馬嵬驛事變就是高力士在天寶十三年(754年)攻擊楊國忠未達到目的後,乘安祿山叛亂之機指使陳玄禮利用禁軍所發動的一次清君側行動。由於息扈從禁軍全在高、陳掌握之下,肅宗還毫無實力可資憑藉。對當時兵變的陳玄禮來說,他是不需要毫無實力可言的太子的支持,而且兵變發生後,陳玄禮與太子的另一位宦官李輔國之間更不存在特殊關係,故太子絕不可能是兵變的後台主謀人物。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兵變的幕後主謀是當時的太子李亨。他比高力士有更大的權力,也更有發動兵變的理由。發動兵變的主謀勢必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他要與楊國忠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是說,他要有置楊國忠於死地的理由。這是發動兵變的動機,是最根本的前提條件。二是要有控制和調動禁軍的能力,這是使預謀付諸行動的實力。高力士與李亨誰更具備這兩個條件呢
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條件。高力士與楊國忠的矛盾在玄宗後期並不十分突出,更沒有到“內相”與“外相”相抗衡以至於不可調和的程度。高力士雖然擁有不小的權力,但並不具備操縱政局而與宰相抗衡的實力。他所做的只是上傳下達以及輔佐玄宗處理一些細小政務之類的工作。他與楊國忠雖有矛盾,但還不至於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在史籍中,也沒有兩者刀劍相向的記載。
相對於高力士而言,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則要尖銳得多。玄宗末年,皇位繼承權的爭奪成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焦點,李亨繼位的過程是艱難的。唐玄宗在開元三年(715年)冊封次子李瑛為皇太子,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李瑛被廢為庶人,皇太子之位頓時懸空。當時的宰相李林甫等人極力主張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但玄宗卻立了忠王李亨。李林甫深知不佐太子的後果是可怕的,要消除這場災難,只有將李亨拉下太子之位,擁立李瑁,因此他不斷地陰謀推翻李亨。而此時,楊國忠為了謀求高位,依附李林甫,積極地參與其中,與李林甫一起想方設法欲制李亨於死地。後來楊國忠、李林甫為爭奪權力失和,但在反對李亨為太子這一點上,楊國忠始終沒有改變。李亨為了保衛自己的皇位繼承權,只有消滅楊國忠一條路可以走。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想傳位給李亨,楊國忠聽聞此事後大驚。如果李亨即位,就意味著楊氏家族的敗落,楊國忠也會性命不保。於是他趕緊通過楊貴妃“銜土請命”,終於使玄宗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必然引起太子憤怒,只有剷除楊國忠,李亨才能儘快即位稱帝。潼關失守後,楊國忠建議玄宗移駕蜀地。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是他的發跡之處。如果李亨隨之入蜀,不要說即位無望,就是性命也難保。在這種情況下,李亨怎么肯深入虎穴。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李亨只有除掉楊國忠。可見,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尖銳,他比高力士更有理由欲置楊國忠於死地,他成為兵變主謀的可能性大大超過高力士。
其次,從控制禁軍的能力來看,李亨也比高力士更具備這個條件。眾所周知,在玄宗即位前朝廷便有規定,親王、駙馬不能掌管禁軍。這條禁令在玄宗時期一直堅持實行並沒有解除。但是,在玄宗倉皇出逃蜀地的時候,他卻給了李亨的兩個兒子建寧王、廣平王指揮調動禁軍的權力。由此可見,李亨完全有條件通過兩個兒子調動部分禁軍來發動兵變。因而,李亨成為兵變主謀的可能性遠遠超過高力士。
除以上兩個條件,我們還可以從兵變以後的受益情況來比較。馬嵬兵變是一次成功的政變,兵變後的最大受益者一定就是幕後主謀者。在兵變之後,高力士仍隨唐玄宗到了蜀地,不僅沒有獲得任何實際的政治利益,反而處境艱難。而李亨自兵變後分兵北上,徹底擺脫了其父的控制,在靈武自立稱帝。顯然,他是馬嵬兵變最大的獲益者,兵變的幕後主使,自然非他莫屬。
也有人贊同李亨是事件的主謀者,但對禁軍將領陳玄禮的看法有所不同。一些人認為陳玄禮不是李亨的私黨,而是玄宗的心腹侍從,很可能當時只是一個被迫的支持者。有人更進一步認為事變中玄宗幸免於難,主要是得益於陳玄禮的忠心護主。也有人認為陳玄禮是聽命於李亨的。
一種觀點認為,兵變的主謀是李亨身邊的宦官李輔國。香港學者章群認為馬嵬驛事變,實太子宦侍與河西將士共成之,其主要人物,則為李輔國與王思禮,但假陳玄禮之手來完成的。由於王思禮為王忠嗣的部將,因而一直想除掉楊國忠。陳玄禮是獲得了太子許可後行事的。他的結論是:“觀乎李輔國日後之跋扈,必有所恃,是雖告於太子,而輔國為謀主,但無思禮河西之兵,陳玄禮未必為同。”從這種觀點推論,內地有學者認為事變是太子和李輔國共同策劃和發動的。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李輔國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參與兵變的除李亨外,還有建寧王倓、廣平王俶、張良娣等,李輔國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誇大。
也有人指出,馬嵬驛事變中夾雜著太子李亨與宰相楊國忠之間的尖銳矛盾,而且這一矛盾由來已久。太子是支持了陳玄禮發動兵變,也為自己消滅了最大的政敵,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太子不是那股政治潮流的後台或支柱,參與謀劃和主謀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兵變的前後過程中,也看不出陳玄禮與太子之間有什麼特殊的關係,絲毫不見太子具備控制與指使禁軍的條件。事後陳玄禮也沒有跟隨李亨到靈武,卻一直緊跟著唐玄宗。高力士是馬嵬驛事變的支持者,他的確與楊國忠之間存在著矛盾,其性質是屬於內廷宦官和外朝宰相的矛盾,但高力士是否讓陳玄禮對楊國忠下手,單憑推論是不夠的,很難令人信服。高力士確實具備控制與指揮禁軍的條件,但沒有史料可以證明高力士在暗中策動與指使陳玄禮搞兵變。
其實大可不必去尋找兵變的後台主謀。以六軍將士為主體而發動的兵變,實質上是各種勢力反對楊國忠的一場民眾性運動,並不是個別人能夠煽動起來的。陳玄禮曾經慷慨陳詞:今天下崩離,皇帝出逃,國家蒙難,人民死亡,這一切難道不是楊國忠專權所造成的嗎!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這種呼聲,喊出了廣大軍士們的真誠願望。兵變一結束,陳玄禮就向玄宗謝罪,說楊國忠“撓敗國經,構興禍亂,使黎元塗炭,乘輿播越,此而不誅,患難未已”.因此禁軍發動兵變是為“社稷大計,請矯制之罪”.杜甫稱讚事變中的陳玄禮說:“桓桓陳將軍,仗鋮奮忠烈。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他讚美陳將軍在兵變中的忠烈舉動,肯定了事變的救亡性質與重大意義。如果他真是權力鬥爭中的工具,只是聽命於後台人物的指使,杜甫說這話就實在是太迂了。
儘管兵變只有半天,很快以大家山呼“萬歲”就結束了,但這件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標誌著唐玄宗統治時代的結束,唐肅宗新時代的開始。兵變的確至今仍是一個大謎,令人猜想不已。

楊貴妃生死

馬嵬驛之變之所以有名,還在於楊貴妃的香消玉殞。楊貴妃的美,眾所周知,與其它三大美人不同的是,她是比較胖的,有一句話叫“燕瘦環肥”,說的就是楊玉環是個胖美人。唐代的審美比較別具一格,以胖為美,我們看唐代的壁畫、雕塑,人物都是很豐滿的,沒有太瘦的。但唐朝真的不喜歡苗條一點的么?記得小時候看過一篇文章,說是唐玄宗下詔選女子進宮,其中有一條要求就是身材要苗條一些,忘了確切的用詞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用的不是豐滿,由此可見,唐朝不單是以胖為美,只要是美的,不管胖瘦都能接受,這也比較符合唐兼容並蓄的特點。所以,其它朝代的美女到了唐朝,也不會失業,照樣可以很風光。
好了,閒話不多說。要唐玄宗殺楊貴妃,確實是一件殘酷的事情。玄宗側首站立的那會兒,柔腸寸斷,苦不堪言。但玄宗與貴妃的愛情,真的像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那樣,那么纏綿悱惻么?非也非也。“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屍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他們生離死別的場面沒有那么誇張,連個抱頭痛哭都沒有,而且楊貴妃死後,玄宗還大大方方的叫陳玄禮等人“入視之”,核對一下身份。這裡似乎有問題,為什麼還要核對身份呢?如果說是大臣信不過皇帝,認為皇帝會做假,那也實在有點大不敬。究竟,陳玄禮等人有沒有這樣去看過楊貴妃的遺體呢?如果有,他們看到的,是不是真的楊貴妃呢?再引申一下,楊貴妃有沒有真的命喪馬嵬?
首先,我覺得史官記載此事,從行文來看,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主觀傾向。這位史官沒有與陳玄禮等人一個鼻孔撒氣,否則就該把陳玄禮的行為再上升一個台階,並且將這個人也抬高一下,但實際上陳玄禮甚至沒有個人的獨立傳記,只是作為“附”才在《舊唐書》中出現一下。另一方面,一般來講,都是為尊者諱,從玄宗這個角度來說是不該記下這件有損皇帝顏面的事的,從兩唐書來看,也確實未曾記載,但到了司馬光的時候,就與唐朝的皇帝無關了,可以大膽的直書其事。所以這樣說來,這件事應該確是發生過的,不過就像史書中所寫,是玄宗主動讓陳玄禮去看,否則,陳玄禮等人也不好提出這個要求。考其心態,大概也是為了平息禍亂,否則只怕自身難保。但又有問題,那就是,既然兩唐書沒記此事,司馬光又是依何而言呢?去查通鑑考異,這裡沒有相關記錄,沒說是取自哪裡。從《唐國史補》這些唐代筆記來看,和兩唐書所記大同小異,至於核對身份,未曾提到--麻煩了,莫非是司馬光老人家自己杜撰出來的?不過我們一般情況下還是應該相信史家之筆的,因為他們手中掌握的史料絕對遠遠多於我們。像司馬遷記下的商朝,由於現存史料匱乏,因此後來甚至有人懷疑究竟有沒有那個遠古的青銅時代。但安陽發現的甲骨文有些上面有類似“甲、乙、丙、丁”這樣的天干,人們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太丁、太甲、中丁這樣的字,這些正是商王的名字,由此印證了司馬遷史記》的真實性。
唐朝當然沒有甲骨文這些東西來作印證了,能參考的也就是墓志銘這些東西。楊貴妃的墓雖然還在,但似乎並未有什麼特別的石碑,有的也只是和史書上記載差不多。至於泰陵(就是玄宗的陵墓)裡面,或許有這樣的東西,但泰陵並未打開,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從我個人來講,我寧可相信通鑑的記法。玄宗讓陳玄禮等人去看楊貴妃的屍體,其實想想也是順理成章的。馬嵬驛不是皇宮,往日極聽話的士兵們現在是在譁變,玄宗還有什麼理由來耍他那皇帝派頭?如果能耍,貴妃就不會死了,而且在玄宗第一次讓士兵回去時,他們就該出去了,結果呢?結果就是,玄宗很清楚他無力挽回局面。因此,應將士們的要求殺了人,但只派個人去跟他們說“貴妃已死”顯然並不能打消他們的疑慮,只有讓他們看到屍體,才有說服力。比如學校收學費(由於前兩天剛去交錢,所以深有體會),收完之後會給一張收據,表示已收了錢。雖然大不相同(交錢的學生像是被迫殺楊貴妃的玄宗,而學校則像是陳玄禮,不過出示證據角色換成了學校,如果類比一下的話,就像是陳玄禮拿出筆來寫了張證明書:今確認楊貴妃已死),但本質是一樣的,都得有確鑿的證據才行。
既然陳玄禮看到了楊貴妃的屍體,那么楊貴妃的生死之謎是否就這樣解開了呢?也不盡然。我們都知道,縊死的人死相都不怎么好看,眼往上翻,然後還吐著舌頭,我們俗稱吊死鬼的這種東西往往都是這樣一副形象。無獨有偶,有一次看到一部外國電影中,絞死的人們也都是這樣子。但也有不伸出舌頭的,《洗冤集錄》中有一段:“若勒喉上,即口閉,牙關緊,舌抵齒不出;若勒喉下,則口開,舌尖出齒門二分至三分。”其實我們自己拿手試著勒一下自己(放心,自己用手絕勒不死自己的,這已經經過我的同學親身驗證,不過她也只是好奇,可沒什麼想不開的),如果放在位置偏喉的上部,舌頭確實不好出來,如果放在下面,則有種想咳嗽的感覺,那舌頭離出來就不遠了。所以,可憐花容月貌的楊貴妃,死後相貌有沒有這么慘,完全取決於高力士繩子勒的位置。但分析一下,若是人工拿繩索勒的話,位置多半應該靠下,或是靠中間,而上吊的人由於重力,位置應該多靠上才是--奇怪為什麼吊死鬼的形象多是吐舌頭的,不過我們不是研究上吊,還是回到楊貴妃這裡來吧。繩索與喉的位置我們現在確定是在中間或者下面,在下面的話只怕貴妃死後的確是那樣子了,若是在中間,則又取決於她是否有保持自己美好形象的毅力,如果堅持下來了,也有可能是不吐舌頭的。但無論如何,人死後肯定都好看不了,楊玉環固然相貌可以羞花,卻也無法擺脫自然規律,而且一來年齡也不小了,肯定已沒有十幾年前的動人,二來死前必然受到驚嚇。所以,屍體的面貌若是這個樣子,只怕並不好確認那就是楊貴妃,只要找一個也是非常美貌而且有些像楊貴妃的後宮中人(這也不難,只要有點像即可),照樣可以掉包。這么一想,玄宗大方的讓陳玄禮來看屍體就顯得有點可疑了。至於陳玄禮是否能認出那是不是真的楊貴妃,也很難說,就算有疑點也不敢提出,皇帝讓他來看已經是相當的沒面子了,難道還要再給玄宗臉上剝層皮么?
雖然玄宗確實有造假的可能,哪怕真能矇混過關也行啊。但我真的不相信後人所說,楊貴妃是到了日本。此說如果要找證據的話,可以上溯到白居易,《長恨歌》中寫“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幾句中提到的那座海上仙山,有人就懷疑是日本。其實白居易這首詩,很多地方都有詩人的想像成分,還有他刻意美化楊貴妃的地方,比如隱去她曾為壽王之妻,所以這樣的詩歌並不能作為信史。法學上,一個證人只要說了一句謊話,那么他的其它證詞也全部無效(因為無法判定他究竟說了多少謊話),因此我們已知有了一處偽案的《長恨歌》,決不能拿來作楊貴妃到日本的文字證據。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它文字上的證據呢?不知道,至少在中國是沒有了。日本的記法可能不同,但只怕牽強附會的成分較多。現在很多日本女子,堅定的宣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人(奇怪,難道不從父系要從母系?),這就更加牽強,同時也更加的不可信了。日本人為什麼要這么編呢?其實日本對於唐朝是很崇拜的,若唐朝有一位十分美麗的皇妃到了他們那裡,在他們來看當然是蓬篳生輝。而且白居易的詩在日本流傳也很廣,說不定他們就是看了《長恨歌》之後才產生的這種說法。其實楊貴妃也不是第一個到日本的人了(鑒真那樣主動去的不算),比如黑澤明名作《亂》中就提到妲己去了日本,而日本流傳的百鬼夜行中,有些鬼神是來自於中國的《山海經》。有了這么多“前輩”,楊貴妃的出國也就不稀奇了(不過唐朝出國可沒這么流行)。有人替楊貴妃把出國路線都找好了,說是她從周至的儻駱道出發的。這只能說是有了結果之後尋找出來的途徑,譬如告訴你一加上一個數,結果是二,那么自然能找出另一個數是一;預定結果是楊貴妃沒死,那么自然能找著一條逃生之路。總之,我不相信楊貴妃還活著的說法,要知道,被勒完之後再甦醒的可能性太低了,以至於真有人這么醒過來,全世界都會當作新聞,我就曾在報紙上看到某國一名囚犯,絞刑之後又醒過來,倒把執法人員嚇的不輕。楊貴妃沒有死,只是善良人們的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而且不排除這件事有“名人效應”.
好了,正題似乎說完了,那下面讓我們休閒一下,討論討論李隆基楊貴妃那千古流傳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前面說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很可能沒有這么轟轟烈烈。史家的筆記得比較無情,玄宗除了猶豫不忍之外,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現,當然這也許是史家不願多記這些兒女情長的東西,另一方面,歷史上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愛情,本就沒什麼特別好看之處,少數幾個或許還有流傳價值。李、楊二人的愛情算是典型一例,所以唐有白居易歌長恨,元有白樸嘆梧桐雨,清則有洪升詠長生殿,經過文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美化升華,玄宗簡直就是情聖一般。但一個基本的事實,真正的情聖,應是寧願自己死,也不忍心讓愛人去死的吧。玄宗說到底還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曾經很有為的皇帝,也是曾經發動過政變的皇帝,沒有什麼割捨不下,雖然心痛,但再讓他選擇一次,仍然是這樣的結果。雖然沒有達到這種高度,玄宗之寵楊貴妃,在歷史上也屬罕見了,雖然他曾次把楊貴妃遣送回家,但後來又接回到宮中,起作用的當然不僅是楊玉環的美貌,如果單是那樣,當她三十多歲時就快人老珠黃了,玄宗本可以再找其它美貌女子,但是沒有,無論怎么說,僅以最低標準來看,十幾年的夫妻總也總會有些感情。
可憐“宛轉蛾眉馬前死”,楊貴妃傳說是被縊死在一棵梨樹之下。六月的梨樹上面,或許結了一些小梨了,但相信誰也無心去注意樹上,因為樹下的人兒更像是“梨花一枝春帶雨”,可嘆卻是“君王掩面救不得”……楊貴妃死時年齡是三十六歲,也有說是三十八歲,無論是哪個年齡,都還很年輕,很可惜。所以,自古紅顏多薄命,看來說的一點也沒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