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染性支氣管炎

馬傳染性支氣管炎

馬傳染性支氣管炎(Equine contagious bronehitis)是馬的一種呼吸系統傳染病,多以咳嗽為主要的病症表現,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很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病變組織病變組織
馬傳染性支氣管炎(Equinecontagiousbronehitis)又名馬傳染性咳嗽,是由病毒引起馬的一種以咳嗽為特徵的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的傳染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我國已多次報到本病。

病原

近年在美洲和非洲發生一種由馬鼻病傳染引起的與本病極其類似的呼吸道疾病,但他們是否為同一種疾病或兩者存在何種關係,目前尚不清楚。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但在冰凍情況下,能保持其傳染性達23天之久,2%苛性鈉溶液可迅速將病原殺死。除自然感染馬匹外,人工試驗感染也可使牛發病。

診斷要點

流行特點

病馬是主要的傳染源。本病多餘晚秋季節突然爆發流行,短時間內感染整個馬群。傳播主要是通過患馬咳嗽噴出的氣溶膠,經健馬吸入而感染。

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1~6天(多數為1~3天)。患馬最初稍顯精神委頓,出現結膜炎及鼻卡他。鼻黏膜潮紅,流出少量漿液性鼻液,咽喉部知覺過敏。體溫稍微有升高(39℃~40℃),經12~24小時恢復正常。與此同時發生乾而粗的陣發性咳嗽,出現的次數甚多,幾乎成為患馬最主要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咳嗽逐漸減少,多於2~3周內恢復正常。某些受不良因素影響的病例可能繼發支氣管肺炎,體溫重新升高(39.5℃~40.4℃),呈不規則熱,呼吸和心跳加快,流黏液膿性鼻液,結膜潮紅,分泌多量黏液膿性眼眵,至後期表現明顯精神沉鬱,食慾減損或廢絕,咳嗽加重。多數病例的病程拖延7~8周,繼發感染病例的病死率在12%~67%之間。有些病例由於發生慢性支氣管炎、肺膨脹不全、肺硬化及肺氣腫而變為哮喘症。

病例變化

單純病毒所致的病變只有支氣管卡他,支氣管分支中含有一種微黃色玻璃樣黏液。病初黏膜腫脹並稍微乾燥;後來隨著滲出物的滲出,開始是漿液性滲出物,疏鬆地覆蓋於黏膜上,而後出現黏性的或黏液膿性滲出物。支氣管淋巴結呈髓樣腫脹。組織學檢查可見支氣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及大單核細胞侵潤。繼發感染的病例呈化膿性支氣管肺炎和實質器官的變性,偶爾可見敗血症變化。

實驗室診斷

根據本病呈暴發流行、傳染性猛烈、傳播迅速、發病率高,結合患馬表現陣發性咳嗽和全身症狀輕微等特點即可確診。X線檢查時,肺部有較粗的肺紋理的支氣管陰影,但無炎症病灶。

鑑別診斷

實際診斷是,應注意與馬流行性感冒馬鼻肺炎馬病毒性動脈炎的鑑別。
與馬流行性感冒的鑑別典型病例表現發熱,體溫升至39.5℃以內,稽留1~2天,或4~5天,然後徐徐降至常溫,如有復相體溫翻反應,則是有了繼發感染。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最初2~3天內呈現經常的乾咳,乾咳逐漸變為濕咳,持續2~3周。亦常發生鼻炎,先流水樣的爾後變為很粘稠的鼻液。所有病馬在發熱時都呈現全身症狀。病馬呼吸、脈搏頻數,食慾降低,精神委頓,眼結膜充血水腫,大量流淚。病馬在發熱期中常表現肌肉震顫,肩部的肌肉最明顯,病馬因肌肉酸痛而不愛活動。
與馬鼻肺炎的鑑別病馬表現為呼吸道卡他、流鼻液、結膜充血、水腫。無繼發感染1~2周可痊癒。有的繼發肺炎、咽炎、腸炎、屈腱炎及腱鞘炎。臨床分為2型。
鼻腔肺炎型多發於幼齡馬,潛伏期2~3天,發熱、結膜充血、水腫、下頜淋巴結腫大,流鼻液。無繼發感染1周可痊癒。如並發肺炎、咽炎、腸炎、可引起死亡。
流產型見於妊娠母馬,潛伏期長,多在感染1~4個月後發生流產。少數足月剩下的幼駒,多因亦常衰弱,重度呼吸困難及黃疸,於2~3天內死亡。
與病毒性動脈炎鑑別在臨床症狀上,或缺乏或表現出包括發熱,沉鬱,厭食,淋巴細胞減少,肢體水腫,步態僵直,流鼻液和淚溢,結膜炎和鼻炎,虹膜周及眶上區水腫,會陰區和陰囊、包皮、乳腺等處的皮疹等,也有流產發生。

防治措施

治療

在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消除病因,祛痰、鎮咳、消炎、必要時結合使用抗過敏藥物療效顯著。
將患馬置於清潔、乾燥和溫暖的環境中,令其充分休息,一般病例不用治療即可自行痊癒。為了減少支氣管黏膜的刺激,在廄舍內利用噴水使空氣濕潤。為了促進炎性滲出物的排出,可用克遼林、來蘇兒、松節油、薄荷腦或麝香草酚等,反覆進行蒸汽吸入,有良好的效果。若呼吸困難,嚴重影響了氣體的交換,則可採用氧氣吸入。一般在炎性滲出物黏稠不易咳出時,可內服祛痰劑。為了解除病馬咳嗽的痛苦,可用止咳劑。在使用祛痰止咳劑的同時,加服抗過敏藥,效果則更好。
對繼發感染的病例,應及時選用青黴素(肌肉注射:0.5萬~1萬單位/千克體重)、鏈黴素土黴素(肌肉注射:0.5萬~1萬單位/千克體重)、卡那黴素(肌肉注射:10~15毫克/千克體重)等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還可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對外感風寒者,宜疏風散寒,宣肺化痰,方用紫蘇散:紫蘇、荊芥、防風、陳皮、茯苓各25克,姜半夏25克,麻黃、乾草各15克,共為細末,用生薑、大棗10枚為引,1此開水沖服。外感風熱引起者,宜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方用桑菊銀翹散:桑葉、杏仁、桔梗、薄荷各25克,菊花、金銀花、連翹各30克,生薑20克,乾草20克,共為細末,1次開水沖服。

預防

平時應加強馬匹的飼養管理,餵給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飼料。廄舍要通風透光,保持空氣新鮮清潔,以增強馬匹的抵抗力。不可將出汗的馬匹置於冷廄中,不能飼餵冰冷的飼料和飲用冷水。如發現可以的馬匹,應及時確診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已確認的病例,應立即停止使役,加強護理,積極進行治療,並儘量設法防止繼發症的發生。發現有併發症時,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目前對本病尚無有效的疫苗可用,只能採取綜合性防止措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