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縣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報告

——2008年2月15日在餘慶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縣長 宋曉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07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解放思想抓機遇,凝心聚力謀發展,克難創新求突破,實現了新一屆政府的開門紅。
——堅持加快發展,著力最佳化產業結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7251萬元,增長15.8%;財政總收入16958萬元,增長26.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58萬元,增長20.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2258萬元,增長22.3%;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76303萬元、貸款餘額83471萬元,分別增長23.2%和31.7%。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突破,總產量逾20萬噸;烤菸生產收購量質並舉,成為全市唯一完成任務縣;畜牧業發展態勢喜人,在農業中的份額提高到45.6%;餘慶紅金桔獲農業部優質果品稱號,“構皮灘”、“春、夏、秋、冬”小葉苦丁茶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大涼山”牌香米榮獲第六屆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金獎,“構皮灘”牌小葉苦丁茶榮獲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名茶評比金獎。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實現工業總產值52862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8103萬元,分別增長19.5%和30.4%。第三產業加速發展,鄉村旅遊拉開帷幕,農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啟動,城鄉消費持續升溫,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0%,三次產業結構由41.4∶21.64∶36.96調整為 38∶22∶40,首次實現了由“一、三、二”向“三、一、二”型產業結構的歷史性轉變。縣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繼續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
——堅持投資拉動,著力基礎設施建設,城鄉整體面貌明顯改觀。構皮灘電站建設穩步推進,大壩最高壩段已達182米,通航船閘工程同步建設。湄餘二級公路全線動工修建,全面完成208公里通村公路、50公里通村油(砼)路和4個鄉鎮客運站建設。城鎮建設掀起新高潮,形成了縣城、鄉鎮、村莊整治齊頭並進之勢。城鄉規划進一步規範,完成了關興、大烏江、花山總體規劃修編及一批城建項目規劃;一批城鎮基礎設施及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縣法院審判樓、檢察院技偵樓、工商和質監辦公樓、老年公寓順利竣工,河濱公園二期商住樓等一批工程共400餘套商品房投放市場,河東行政新區道路系統建設進入尾聲,建設局片區、原石油公司家屬樓片區舊城改造全面啟動,體育場周邊環境整治初見成效,余中新大門開發、城郊公園、果蔬市場、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縣城品位和功能不斷提升。完成了松煙育才路、他山廣場、龍溪紅軍大道開發、龍溪、構皮灘黨政辦公樓等一批鄉鎮建設項目,大烏江南岸民俗風情街初具規模,銀壩、新場等5個村級場鎮街道全面硬化,15個村級辦公樓建設全面竣工。全縣新增城鎮建成面積0.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2%,比上年淨增1.5個百分點。全年城鄉建設投資達3.2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一倍多。結合“整髒治亂”行動,切實加強城鎮管理和村莊整治,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複查和全省“整髒治亂”大檢查,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取得新進展。全面加快以“四在農家”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新建“四在農家”創建點74個,創建點總量達349個,其中黔北民居新村38個,松煙二龍至白泥百里黔北民居示範長廊初具雛形。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修復、加固堤防4公里、水庫5座、小山塘15座;實施渠道清淤補漏1500公里;新建水窖950口;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2.7萬畝;完成煙水配套工程38803畝;新增沼氣池5000口。
——堅持改革開放,著力創新體制機制,經濟發展活力日益凸顯。實施“鄉財縣管”,成功實行房地產交易稅收一體化管理。大力實施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規範幹部人事管理,實現了向缺編補員、因崗進人轉變。率先在全市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榮獲“全省林改工作先進縣”,廣大農民民眾“創綠色家園 建富裕新村”積極性高漲,新增植樹造林12669畝,榮獲中央四部委“全國綠色小康縣”表彰。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公路好路率穩步提高。穩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完成了敖溪窖酒廠、縣汽車運輸公司、醫藥公司等企業改革改制及縣化工廠職工安置。修訂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外開放與合作不斷加強,全年引進項目33個,到位資金1.5億元,同比增長22.7%。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民生問題,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大力拓寬就業渠道,新增就業崗位1640 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5%以內。各類社會保險健康發展,基本建立“三位一體、五保合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完成小腮、龍溪、花山、大烏江、敖溪、松煙、關興等7個鄉鎮衛生院建設,鄉鎮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執法監督三大網路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全面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加強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設,新建經濟適用房174套、廉租房60套,完成140戶農村特困民眾危房改造和100戶殘疾人危房改造,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村特殊困難群體住房條件有效改善。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9500人飲水安全。電網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安裝一戶一表4126戶,城鄉居民用電條件明顯改善。完成7088名農村特困民眾向低保對象過渡,城鄉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得到新的發展。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紮實推進。較好地解決了建築領域農民工工資清欠、大中專畢業生招聘、轉業軍人和退役士兵安置等熱點難點問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686元和3478元,淨增823元和487元。
——堅持統籌協調,著力推進社會事業,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成功召開餘慶縣第四次科技大會,出台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舉辦首屆農民科技文化活動周,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縣”稱號,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到41.5%。“兩基”迎“國檢”階段性工作通過省市檢查驗收。高考再創歷史新高,被錄取1461人,錄取率61.91%,超過全省17.9個百分點。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在全市首度實施邊遠山區教師補貼,公開招考52名教師和100名特設崗位教師,鄉村教育穩步提高。職業中學整體搬遷全面啟動,實驗國小綜合樓主體順利竣工,寄宿制學校和薄弱學校改造基本完成,教育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四在農家——餘慶”入編全國八年級德育教材。“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成功試點。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豐碩,矮人舞、餘慶龍燈、唐二花燈、打鬧歌等四個項目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民眾性文體活動深入開展,龍舟比賽分獲省、市第二名,全國“群星獎”遵義賽區評選獲兩銀一銅。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順利通過國家評審,滅蟑達標通過省級驗收。殯葬改革紮實推進,規範城區喪葬活動,啟動死亡人員遺體火化。環保工作成效顯著,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稱號。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依法推進,創新開展計畫生育“三進村四到戶”優質服務,全面落實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加強人口計生綜合治理,低生育水平進一步鞏固,政策生育率達98.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完成第七屆村(居)換屆“海選”,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被列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應急管理機制,深入開展機車專項治理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產和“平安餘慶”建設取得新成效。郵政、通訊、氣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國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預備役和工會、婦女、兒童、老齡、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依法行政,著力提高行政水平,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認真貫徹執行《監督法》,修訂完善《政府工作規則》,建立健全民主決策、信息公開和規範性檔案審查備案等一系列制度,政府依法行政、科學決策意識明顯增強。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行政審批服務更加透明高效,行政監察職能有效發揮。深入開展機關作風教育整頓,各級各部門抓落實、求創新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服務效能進一步提高。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訪,建立健全信訪接待制度。廣納社情民意,切實加強與人民團體的聯繫,主動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改進和促進政府各項工作。開通鄉鎮視頻會議系統,改版升級政府入口網站,電子政務建設穩步推進。廉政建設縱深推進,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得到嚴肅查處,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得到有效遏制。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是堅決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結果;是縣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辛勤勞動、頑強拼搏、克難制勝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級幹部,向駐餘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中央、省駐余單位,向一年來信任和支持縣政府工作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在我縣創業發展的境內外投資者、合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在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匱乏,人才斷檔和錯位狀態突出。二是受原油緊缺、物價上漲和國家巨觀調控的影響,能源、資金、土地等要素制約發展問題突出,導致二級翻板壩、垃圾填埋場、紅色旅遊等項目不得不暫緩實施。三是財政支撐能力不強,骨幹財源單一,抗風險能力弱。四是失地農民和城鎮低收入群體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五是少數幹部思想觀念、精神狀態、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風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2008年政府工作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全縣“十一五”規劃至關重要的一年。構皮灘水電站將下閘蓄水,福南高速公路正式列入省高速公路建設規劃,湄餘二級公路緊鑼密鼓建設,一批關係餘慶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將相繼啟動,縣域經濟正凸顯新優勢,集聚新動能,迎來新的黃金髮展期。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以構建“和諧餘慶”為主題,以項目建設為依託,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基礎建設為重點,以民生為根本,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快經濟強縣建設步伐,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政府工作的奮鬥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5%,確保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0064萬元,同比增長1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717萬元,同比增長1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70元,同比增長8.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262元,同比增長7.5%;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7200萬元,同比增長13.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5000萬元;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在5‰以內。
2008年擬實施十個方面實事項目:①完成河東行政辦公區道路骨架工程,開工建設行政辦公樓,加快白土坎新區整體開發;②完成縣城森林公園建設規劃,續建茶鄉公園;③完成5座水庫除險加固,實施龍家大壩農業綜合開發整治一期工程;④續建湄餘二級公路,實施150公里通村公路建設;⑤新建2萬畝優質茶園、3000畝現代農業烤菸示範基地;⑥建成新農村高規格創建點10個以上;⑦實施縣城集污管網改造工程,續建縣城污水處理廠;實施2000萬元以上農村電網改造;⑧完成職業中學整體搬遷一期工程;新建餘慶縣體育館、縣醫院門診綜合樓、中醫院住院綜合樓;⑨建設一批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實施100戶農村住房困難民眾安居工程;⑩解決8000人飲水困難;完成50戶殘疾人和100戶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
圍繞上述目標,必須紮實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紮實推進產業強農。以市場為主導,鞏固優質稻基地12萬畝,優質油菜15萬畝,優質煙7萬畝,優質果蔬基地5萬畝,新建2萬畝優質茶園,發展反季節蔬菜1萬畝。建成白泥果蔬批發市場,引資新建龍溪糧油交易市場。積極融入“西部茶海”建設,全力實施縣委、政府關於推進茶產業建設的意見,以建設10萬畝優質茶園為目標,成立茶產業發展局,落實市縣各種獎勵機制及扶持政策,調動幹部民眾積極性,以強有力的措施推進茶產業快速有序發展。引進深圳阿苷控股集團建設縣苦丁茶生產加工基地,認真籌辦好中國西部茶海第三屆茶文化節。以建設黔北畜牧大縣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抓好技術服務、防疫免疫、牲畜品改綜合配套,出欄生豬40萬頭、牛2萬頭,新建3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0個優質家禽生產基地,引資建設一個現代化大型屠宰加工廠,新建飼料加工廠,努力實現畜牧漁業產值6億元,增長10%。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組織培育,新發展縣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鼓勵支持牲畜、果蔬等產業做大協會、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積極發展各種農村經紀能人。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
堅持強化基礎穩農。實施高寨水庫庫區農業綜合開發,改造八大水庫、凌雲水庫等5座病險水庫,整治小<二>型以下山塘水庫30口。繼續實施4萬畝煙水配套工程、5000口沼氣池建設及新農村“百村試點”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續建湄鳳余灌區節水灌溉工程,實施龍家大壩農業綜合開發整治一期項目。加大農機化推廣力度,新建機耕道42公里,力爭機耕面積達到6萬畝。認真實施農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人飲安全項目。加強農業生產監測體系建設,切實抓好氣象監測預警,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積極實施科技興農。加大農業新技術推廣力度,認真實施“糧增工程”、“種子工程”、測土配方施肥、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範等項目,爭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監測站。實施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抓好農業科技入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及農民轉業就業“陽光培訓”工程,加強外出務工農民培訓,完成農民技術普及培訓58000人次,“綠色證書”培訓850人,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00人。
堅持推進改革促農。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在有條件的鄉鎮實施1-2個試點,放活土地使用權,增加農民收入。認真研究失地農民生活問題,建立健全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合作醫療及就業扶持機制,保障失地農民收入有來源、生活有保障、就業有門路。積極穩妥推進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建立農民滿意的農技服務推廣新機制。繼續深化和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和制定相關配套政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退耕還林機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深化“四在農家”惠農。以產業化建設為首要任務,結合農業、旅遊業發展規劃,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點一特”,著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按照“抓點、連線、擴面”思路,穩定財政投入,新建10個以上高規格創建點,繼續推進新農村百里示範長廊建設。結合村莊整治工作,充分發揮農民在創建中的主體作用,美化、淨化人居環境。積極實施數位電視、“信息進村”、“村村通”等農村文化建設。
二、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
著力突出資源優勢,加速擴張地方工業。認真實施縣《關於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做大做強能源、農副產品加工、化工、建材四大產業。加快龍溪工業集聚區建設,鼓勵支持縣內外企業進駐集聚區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形成以苦丁茶、食品加工為主的綠色工業集聚區。加快發展以中藥材加工為主的醫藥工業,鞏固龍溪鎮1萬畝吳茱萸GAP生產基地,新建中藥材加工廠。加速發展以電石、釩土冶煉為主的化工業,充分利用構皮灘釩礦資源,促進釩礦冶煉項目實質性推進。大力發展能源工業,全力服務構皮灘水電站建設,繼續實施2000戶以上農村電網改造,完成投資2000萬元以上,建成太平35KV變電站,積極推動敖溪110KV變電站建設。紮實抓好煤礦整合和建設工作。加快發展以水泥、新材料為主的建材工業。設立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企業實施技改和創新,確保完成技改投資6000萬元。積極扶持華閩電冶等規模企業穩定產能,確保規模工業增加值1億 元,增長23.4%。
高度重視項目投資,竭力強化招商引資。紮實抓好項目儲備、推介、爭取及跟蹤服務工作,大力整治和改善投資環境,推行招商引資一條龍代辦服務,實現零利益服務、零距離指導、零關係辦事。加大對損害投資軟環境行為的查處力度,做到申訴一起、受理一起、核實一起、嚴處一起,決不姑息。認真落實和宣傳縣招商引資新政策,以優惠的政策彌補區位的弱勢,竭力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
繼續深化國企改革,努力盤活國有資產。抓好縣醫藥公司、三跌水電站等企業改革改制善後工作,完成餘慶糧油食品廠改革改制。以產權改革為突破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國有資本運營質量,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嚴格法律、政策規定,妥善安置改革改制職工,保障其合法權益。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以交通建設為重點,提升城鄉通達深度和能力。繼續推進湄餘二級公路建設,保障通行暢通。實施15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建設,提升村組公路通達能力。紮實抓好交通配套,啟動草坪渡改橋建設,完成構皮灘縣級客運站及二級保養場建設。認真對接福南高速公路、石阡經餘慶、黃平到甕安二級公路項目申報前期工作。認真抓好移民工作,加快庫區交通基礎設施等專業項目復建步伐,按時完成庫底清理,確保構皮灘電站如期下閘蓄水。進一步完善公路管養機制,加大農村公路養護投入。
以城鎮建設為突破,加強城鎮集聚力和輻射力。按照“新區開發凸亮點、舊城改造抓重點”的要求,啟動縣城河東新區行政辦公樓建設,加速推進白土坎新區開發,新建縣體育館,東西拓展縣城發展空間;繼續抓好龍溪紅軍大道、松煙育才路、構皮灘太興路開發。啟動運輸公司片區舊城改造,繼續推進縣城石油公司、余中新校門、敖溪酒廠片區舊城改造,開工建設茶鄉公園民居一條街、龍家鎮龍泉路及荷花塘風情街、花山鄉小康道建設,打造一批城鎮亮點工程;實施城鎮硬化靚化工程,完成中華南路、縣城河濱路新大橋至下里鐵橋段路燈安裝和烏江北路人行道板鋪裝,開展構皮灘城鎮靚麗工程、松煙城鎮配套設施建設。新建公安局行政拘留所、龍溪、敖溪法庭、龍溪、小腮、關興、龍家派出所辦公樓。切實抓好一批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設。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積極鼓勵周邊人口進入縣城居住、投資興業。在縣城開展城鎮戶籍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剝離戶籍附加的種種社會管理職能,為農村及外來人口進城落戶掃清障礙。
以改革創新為目標,穩步提高城鎮管理水平。要適應城鎮發展的新形勢,切實提高城鎮管理水平,積極借鑑和總結經驗,將城鎮管理與社區管理、物業管理、協會管理相結合,探索建立管理規範、職能明確、效能顯著的城鎮管理新機制。逐步規範城區管線布局,加強城區綠化、衛生保潔工作,深入開展“整髒治亂”,鞏固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積極創建全國衛生縣城。
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大力推進旅遊興縣
努力培育旅遊產業。強化全民興旅、旅遊興縣意識,營造全縣上下一心、合力打造旅遊新支柱的發展氛圍。按照“抓規劃、促項目、強基礎”的思路,完成構皮灘電站庫區旅遊規劃及重點景區旅遊發展規劃,引進高水平的旅遊策劃,準確定位產業特色,有序邁出發展步伐。加強旅遊區域聯繫合作,加大旅遊推介招商力度,力爭引進有實力的公司開發庫區旅遊。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紅色旅遊景區項目,實施大烏江自然保護區項目,建設思林電站庫區、大烏江碼頭,新建花山水口民族風情旅遊度假村、餘慶司遺址恢復項目,完成大烏江南岸民族風情街一、二期開發建設,啟動第三期開發及城鎮基礎配套項目建設。突出鄉土特色,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黃金榜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發展花山朝陽洞鄉村旅遊。完成縣城森林公園建設規劃,續建茶鄉公園。抓好旅遊景點的文化發掘整理,積極開發本地特色旅遊商品。進一步加強旅遊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把服務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商貿、交通運輸等基礎性服務業,快速發展招投標中介、資產評估、工程監理、小區物業等新興服務業,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8%以上。認真實施縣《關於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落實優惠政策,推進公平準入,除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領域和行業外,一律對非公有制經濟開放。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機制,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全社會創業熱情,力爭非公有制經濟戶數、註冊資金、稅收三項指標實現20%以上的增長。
五、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完善銀地合作機制
繼續穩步推進財政改革。高度重視財源建設,認真落實財政扶持獎勵政策,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加快培植新興、後續財源。依法強化稅收征管,杜絕徵收漏洞,增加財政收入,確保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高於經濟成長速度。以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為目標,立足“保生產、保重點、保運轉”,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投入結構,增加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支出。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繼續完善縣鄉財政體制,調動縣鄉兩級生財聚財積極性,有效化解鄉鎮債務。全面深化部門預算,嚴格剛性預算管理,從嚴控制非生產性支出。紮實抓好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擴大國庫集中支付範圍。通過完善體制和機制,建立以部門預算為基礎,以國庫集中支付為方式 ,以鄉財縣管、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為手段的財政收支監管體系。實施財政性資金績效試點,建立財政資金績效考評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金財工程網路平台,提高科學管財水平和效率。
健全銀地合作機制。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合力加強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推進銀地在項目招商、產業建設等領域更加緊密的合作。積極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充分利用國家調整和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的機遇,實行低門檻、嚴監管,引導和鼓勵各類資本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不竭的生機和活力。
六、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數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築牢民生之基。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新時期教育“五大工程”,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深化教育改革創新,著力辦好義務教育,大力提高高中教育,強力發展職業教育。爭創餘慶中學省級二類示範性高中,啟動全國重點職高創建,健全和完善農村邊遠山區教師崗位補貼制度,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繼續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職業中學整體搬遷一期工程,大力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和國中校舍改造工程。紮實抓好“兩基”迎“國檢”工作,確保通過國家驗收。
積極拓寬就業渠道,保障民生之本。認真貫徹國家對再就業的優惠政策,不斷擴大就業規模。建立餘慶縣人力資源市場,積極開闢公益性崗位,規範縣內就業再就業管理,優先解決困難家庭就業問題,消除零就業家庭。紮實推進“三關”工程,抓好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技能培訓,有序開展勞務輸出。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鑄造民生之盾。完善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實現應保盡保。加大社會養老保險擴面徵收和管理力度,紮實抓好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工作,讓更多的人享有社會保障。探索和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解決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實施低保家庭住房困難戶住房保障,實現住有所居。
提高城鄉醫療水平,改善民生之需。加強公共衛生工作,完善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進一步築牢縣、鄉、村三級防保網路。加大重大疾病防治,控制傳染病暴發流行。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創建平安醫院。積極爭取項目支持,改善農村醫療基礎條件。新建縣醫院綜合門診樓和中醫院住院大樓,爭取縣計生婦幼保健中心綜合服務大樓建設。進一步完善職工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鞏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成果。加大愛國衛生、食品、藥品、餐飲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
七、統籌發展各項事業,致力推進社會和諧
紮實抓好人口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推進依法行政、村民自治,深化“三進村四到戶”優質服務,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建立人口計生“一票否決制”及人口計生新機制,進一步完善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全面提高人口計生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和諧計生”新品牌。以提高人口素質為重點,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全面開展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加強生殖健康宣傳和婦幼保健技術服務,不斷拓展優質服務領域。創新計生流動人口管理機制,有效提高流動人口計生服務水平。
加強科技人才培育,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廣泛提高公眾科學素質,規範科技人才管理,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力度,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鞏固全國科普示範縣成果,啟動省級科技進步縣創建。
著力培育文化產業,加快推進社會文明。加快文化事業發展,探索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文化事業發展機制。組建縣文工團,新建縣體育館,恢復天鵝抱蛋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差轉台。結合旅遊業發展,扶持餘慶龍燈、唐二花燈等地方傳統特色文化。實施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文化信息共享等一批農村文化建設工程,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繼續推進殯葬改革,啟動鄉鎮殯儀服務站建設,加快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紮實抓好救災救濟,繼續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及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抓好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創建工作,深入推進村務公開、村民自治,再創“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
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森林生態保護,穩步推進節能減排,抓好全縣污染源普查,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整頓治理,實施畜牧養殖污染防治示範項目,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並投入運行,完成龍家鎮荷花塘治理。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排污、誰付費”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新機制。積極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切實解決民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
繼續推進平安創建,著力建設和諧新餘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繼續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隱患排查治理,全力防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專項基金,努力改善應急救援設施和裝備,切實提高應急處置保障能力。加強“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構建平安餘慶。抓好人民信訪工作,堅持縣級領導民眾信訪接待日制度,暢通人民信訪綠色新通道。完成移民安置投資概算調整補償兌現工作,堅持落實好領導幹部聯繫移民制度,幫助移民安居樂業。穩步推進民族宗教、優撫、雙擁、老齡、檔案、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人民防空等工作。
八、推進工作創新,建設“五型”政府
按照“廉潔、勤政、務實、高效”要求,有序推進服務型、法治型、效能型、責任型、廉潔型政府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管理和服務。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堅持政府新聞發布制度,在涉及民生的重要部門開展信息公開試點,讓民眾享有便捷的信息服務及救助。穩步開展電子政務建設,以建設政府網站為重點,推進公務員辦公業務資源網、綜合辦公傳輸系統、政府入口網站群建設,建設網上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新平台。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嚴格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深入貫徹《監督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高度重視社情民意,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積極接受社會輿論監督,切實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嚴格執行《政府工作規則》,精簡會議檔案,簡化辦事程式,充分利用縣鄉視頻會議系統,有效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深化實施“五心”教育,鞏固機關作風教育成果,嚴施行政問責,切實開展重要崗位中層幹部作風測評活動,樹立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的政府形象。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深入開展廉政文化“五進”、“五廉”教育活動,認真落實廉政保證金、述職述廉、公開諾廉制度,紮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