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好學

顏回好學

顏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基本信息

選自

本文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原文

顏回顏回
①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

②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③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

④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譯文

①顏回年僅二十九歲,頭髮就全部白了,由於勞累,所以很早就去世了。

②孔子很是哀痛,說道:“自從我有了顏回( 這樣好學的弟子) ,學生們之間就更加親近了。”

③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

④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學生最喜歡學習,他從不轉移怒火,不重複過去的錯誤。不幸他命短去世了,可是他現在死了,就再也沒有聽說有好學的人了。”

注釋

回⑴年二十九,發盡⑵白,蚤⑶死。孔子哭之慟⑷,曰:“自⑸吾有回,門人益親⑹。”魯哀公⑺問:“弟子孰⑻為⑼好⑽學?”孔子對⑾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⑿,不貳過⒀。不幸短命死矣,今⒂也則亡⒃。”
⑴回:顏回,又稱顏淵,孔子弟子。
⑵盡:全部。
⑶蚤:同“早”。
⑷慟(tòng):哀痛之至。
⑸自:自從。
⑹門人益親:學生更加親近。益:(副詞)更;更加。
⑺魯哀公:魯國國君。
⑻孰:誰。
⑼為:最。
⑽好:喜好 愛好(組詞法)。
⑾對:回答。
⑿不遷怒:不轉移憤怒。遷:轉移。
⒀不貳過:不重複犯一個錯誤。貳:重複。 過:錯誤。
⒁短命死矣:命短死了。
⒂今:現在。
⒃亡:同“無”,沒有。

孔子和顏回

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孔子英文:Confucius, Confucious; 拼音: Kǒng z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來的典籍中。
孔子是顏回的老師.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征在生下孔子。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

孔子的影響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定《》 《》,序《周易》,作《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知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勤勉好學,學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實踐孔子學說的人。對他的記載有幾處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說他“不愚”。孔子並沒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說明顏回資質並不特別高。二是說他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無論自己說什麼,顏回都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孔子還是很看重這個學生的,顏回死時,孔子極度傷心,大呼“天喪予”。顏回也對孔子充滿了感情,孔子受困時,他對孔子說,您還沒死我怎么敢死。我覺得,對於孔子來說,顏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見自己的學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來越象。面對這種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顏回了。顏回即使並不意識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為也體現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這樣一個學生在一起,孔子應有一種知己的感覺,但孔子並沒有過明顯的表達,甚至還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這可能是因為顏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顏回死後,孔子才意識到失去顏回意味著什麼,嘆息道是老天爺要我的命,並對學生說我不為顏回哭為誰哭?孔子是否覺得顏回之死意味著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著鏡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沒有人可以像顏回 那樣勾起孔子的共鳴了。
所以說,每一個人還是要珍惜眼前人啊。不要等到失去時才後悔莫急。

啟發與借鑑

不遷怒,不貳過。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是顏回,不僅因為他好學不倦,始終努力實踐孔子的理想,還因為他有“不遷怒,不貳過”的修養。“不遷怒”意為不把自己的怒氣發到別人頭上;“不貳過”是指不重複犯錯誤。人難免要犯錯誤,但決不能重複犯錯誤。比如說謊騙了父母或老師,但經指出後就要堅決改正,決不能再犯。如果再犯,就是“貳過”,就是明知故犯。再如玩電腦遊戲玩過了頭,結果耽誤了功課,學習成績下降。這種情況發生後一定要吸取教訓,以後絕不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玩遊戲上。要做到“不貳過”,首先要總結教訓,其次要有改正錯誤的決心。沒有這兩點,錯誤會一犯再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