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薄板疊合樓板

預應力薄板疊合樓板

yuyingli boban diehe louban 預應力薄板疊合樓板 1940~1942年間,英國P.W.埃伯利斯首先創議把下部用預應力薄板作為模板與上部現澆混凝土組成一個整體。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英國、蘇聯、瑞士、瑞典、法國、波蘭、奧地利等國都開始採用這類樓板。60~70年代迅速發展,特別是法國和聯邦德國目前已廣泛套用在各類房屋建築中。中國於1980年進行試製。經過多種跨度和不同荷載的結構試驗,1981年在北京27層高的西苑飯店工程首次採用,面積約2萬米 。此後,在一些高層旅遊賓館、辦公樓、外交公寓、倉庫等工程中,得到推廣。

特點

疊合樓板是預製和現澆混凝土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結構形式。預製預應力薄板(厚5~8厘米)與上部現澆混凝土層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薄板的預應力主筋即是疊合樓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現澆層僅配置負彎矩鋼筋和構造鋼筋。預應力薄板用作現澆混凝土層的底模,不必為現澆層支撐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縫經處理後,頂棚可以不再抹灰。這種疊合樓板具有現澆樓板的整體性、剛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鋼筋消耗、節約模板等優點。由於現澆樓板不需支模,還有大塊預製混凝土隔牆板可在結構施工階段同時吊裝,從而可提前插入裝修工程,縮短整個工程的工期。

套用範圍及分類

樓板跨度在8米以內,能廣泛用於旅館、辦公樓、學校、住宅、醫院、倉庫、停車場、多層工業廠房等各種房屋建築工程。預應力薄板按疊合面的構造不同,可分為三類:①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小,疊合面不設抗剪鋼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劃毛或留一些結合洞。②疊合面承受的剪應力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劃毛外,還要增設抗剪鋼筋,鋼筋直徑和間距經計算確定。鋼筋的形狀有波形、螺鏇形及點焊網片彎折成三角形斷面的。③預製薄板上表面設有鋼桁架 ,用以加強薄板施工時的剛度,減少薄板下面架設的支撐。

設計

疊合樓板要適應施工階段作為模板和疊合成為整體而作為建築物樓板部件的兩種不同受力條件,與全現澆樓板、全預製樓板都不相同。預製預應力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通常採用兩種不同標號的混凝土,灌築時間一先一後,齡期顯然不一;硬化過程中由於收縮產生附加的翹撓,設計時對此應有所考慮。疊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證預製薄板與現澆混凝土層共同工作的關鍵,必須進行驗算,有時還要根據計算結果,增加疊合面的抗剪鋼筋。對於施工階段預製預應力薄板的各種受力狀態要進行驗算。預應力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要滿足防火的要求。

生產工藝

預應力薄板一般採用長線台座法在預製構件廠生產。台座可設在室內,也可設在室外。要成對設定,以便組織流水作業。台座最好採用表面平整光滑鋼製的熱炕平台。有些非永久性的台座,也可採用水泥砂漿抹面或水磨石抹面的台面。側模要固定在檯面上。預應力鋼筋宜在薄板中心,防止放張產生彎曲。為了縮短生產周期,一般採用蒸汽養護。常用的方法是在養護罩內噴射蒸汽,同時在台面下敷設熱水管或蒸汽管。為了減少鋼筋由於溫差造成的預應力損失,可採用兩次升溫法。薄板的堆放要注意墊塊的位置,堆放存儲的時間不宜過久。

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 預應力薄板兩端伸入牆或梁內的支承長度約2厘米,用特製的承重支承架進行吊裝。支承架的龍骨(擱柵)一般是輕鋼龍骨或木龍骨。龍骨的數目和布置必須滿足薄板作為底模所需強度、剛度要求。將支承架的龍骨找平,並固定牢固之後,才能吊裝薄板。在常溫條件下灌築上層混凝土時,要在薄板上澆水濕潤。在冬季寒冷氣候條件下施工,則要注意加熱保溫。板與板之間可留出一定距離,預先鑲嵌板條,以便做成凹縫;拆除板條,用水泥砂漿勾縫,砂漿乾燥後,再刮膩子,噴漿。 展望 展望 預應力薄板疊合樓板,在中國套用尚不普遍,但它兼具結構、模板的功能,頂棚又可以不抹灰、施工便利、工業化程度高、綜合經濟效果好,預計今後在高層建築中將得到推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