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纖維黃色瘤

非典型性纖維黃色瘤,較小,位置較淺,因而預後較好。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白人,但也可發生於年輕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非典型纖維黃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較常見,為與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相關的低度惡性腫瘤。二者組織學上相似,但非典型性纖維黃色瘤較小,位置較淺,因而預後較好。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白人,但也可發生於年輕人。

疾病檢查

組織病理:腫瘤發生於真皮,由細胞的膠原帶與表皮分開。腫瘤由奇形怪狀的梭形細胞與非典型性組織細胞構成。有些梭形細胞有一水皰狀核。胞漿可呈空泡狀而類似黃色瘤細胞。核分裂象,顯著的嗜酸性核仁和出現雙相腫瘤細胞群為特徵性發現。S-100蛋白染色與黑色素瘤相比染色稀疏,前角蛋白染色為陰性,有助於與鱗狀細胞瘤鑑別。

臨床診斷

腫瘤為一小而堅實性結節,大小一般小於1cm,表面常糜爛或結痂,臨床上無特點。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白人的頭部或頸部曝光部。但也可發生於軀幹和肢體及年青人。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特徵性即可診斷。

治療方法

徹底手術切除,Mobs顯微外科比廣泛切除復發少。
手術設計原則: 在自然光線下,順黃色瘤病灶長軸兼顧皮紋方向,用美藍筆在病灶邊界外約1 mm畫線,做菱形切口標記,用上提法估計皮膚鬆弛程度,以此在重瞼線紋處酌情設計,畫出需要切除多餘的鬆弛皮膚的範圍。 手術方法: 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做局部皮下浸潤麻醉,0.4%倍諾喜做眼表面麻醉。眼瞼板墊插入上結膜囊內,向上頂壓,用15號小圓弧刀片沿術前所標記的黃色瘤病灶切口邊緣畫線,進行菱形切除,深達真皮層。在顯微鏡下清除皮下變性組織及切緣脂肪組織,沿切口邊緣皮下做適當的鈍性松解,分離切口邊緣皮膚,使皮膚切口無張力對合,若有內側眶隔脂肪膨隆,則鈍性分開眼輪匝肌和切開眶隔膜,剪除適量膨出的脂肪,若有活動性出血,予以紗布壓迫或燒灼止血。用帶鏟針的8-0尼龍線,行連續皮內縫合切口。另外,按實際確定的鬆弛皮膚範圍,酌情行上瞼鬆弛矯治術。

術後護理

術後切口術野區無菌紗布眼墊加壓覆蓋,24 h換藥,用聚維酮碘液消毒清潔切口術野區。冷敷切口術野區10 min,每日3次,連續3天。口服抗生素3天,5天拆線。局部貼敷維生素C液30天,每晚1次。鼓勵手術當天與次日多走動,減少躺臥位時間。3個月內儘量避免未曾使用過的化妝品,6個月內注意防曬。同時,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