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雕塑

青銅時代雕塑

《青銅時代》,青銅,高1.74米,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於1876-1877年,現位於法國盧森堡公園。

藝術作品

青銅時代》,青銅,高1.74法國雕塑家羅丹創作於1876-1877年,現位於法國盧森堡公園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羅丹懷著盲目的民族主義愛國之情應徵入伍,中途病退回家。身無分文的羅丹曾在自己的雕像上刻上他的老師卡里埃-貝勒斯的名字去賺錢,被人發現後趕出了工作室。一個也曾在貝勒斯工作室學習過的人,拉著他合夥做些傳統雕像賣錢。不久,羅丹對這一切感到厭惡,他想逃出來,想呼吸一點真正的藝術空氣。他用手中僅有的一點錢去了荷蘭和義大利,在那裡他為米開朗基羅所折服。在他心中醞釀已久的創作衝動終於爆發出來。他匆匆趕回了比利時,用了18個月的時間雕塑了一個男人體。他請一個身材優美的年輕士兵給他作模特兒。他把這個雕像做成左手拿著棍子,正在走動中,突然被眼前的什麼事怔住了,收住腳步,抬頭呆望著,右手揪著自己的頭髮,那樣子非常天真而自然。羅丹的裸體男人被賦予普通的人性,它表現出人的憂慮、羞怯和敬畏感。它和真人一樣大小,羅丹最初把它命名為“被征服者”。

作者介紹

法國最傑出最有影響的現實主義雕刻家。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思想者》、《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包含著186 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畫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

作品評論

在展覽會上遭到失敗後,范·拉斯布爾鼓勵他,建議羅丹把那根棍子取消,並改名為《青銅時代》。應該說這個名字是很貼切的,它重新為雕像賦予了深意。它表現了人類從原始社會中過渡到青銅時代,它象徵著“人類黎明”或“人類的覺醒”。雕塑家真實地塑造了一個勻稱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他的體態非常自然生動,左腿支撐全身,右腿稍彎曲,腳趾微微著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舉起,手扶在頭頂,使軀幹和四肢的肌肉隨之發生起伏變化。他的頭微向後仰,雙目合閉,好似即將從夢中醒來。整個姿態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諧,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脫一切束縛,開始發出內在的力量。全身的輪廓結構不僅均勻、完美,並體現了精確的解剖知識。
在展覽會上,《青銅時代》被評論界認為是用人體澆鑄而成的,一時間羅丹成了下流的騙子。羅丹向美術院提出抗議,美術院則派了五名雕塑家組成的評審團來到羅丹的工作室。羅丹沒有參照任何模特兒,當眾塑造了一個男性裸體。在這個即興創作的人像上,羅丹令人無可懷疑地表現了他那精確的解剖知識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它無言地擊敗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攻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