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是青海唯一的國家示範性院校和部分生源試行單獨招生的院校,也是率先提倡走開放化和國際化辦學之路的高職學府。學院的前身是青海省湟源畜牧學校,始建於1940年9月,原名為國立青海初級實用職業學校,校址最初在青海貴德縣佘乃亥,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7年8月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100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2016年學院占地面積20.42萬平方米,有教職員工278人,在校學生3308人,其中,普通高職在校生2896人,五年制中職階段在校生412人。學院設19個專業,其中部級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重點課程3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後,職校由湟源縣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湟源縣職業學校;
1950年12月,更名為青海省湟源農牧技術學校,隸屬省畜牧廳(局)、文化廳、農牧廳共同管理;
1955年5月學校由青海省畜牧廳主管,改名為青海省湟源畜牧學校,簡稱湟源牧校;
“文化大革命”中(1971年1月至1972年6月底),學校由青海省革委會政治部文教組主管;
1992年7月復歸青海省畜牧廳主管;

1984年設立青海省畜牧廳成人職工中專學校;
1997年設立青海省畜牧職業中專;

1998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範基地”;
1998年設立農業行業特有工種技能鑑定站;

1999年設立青海省湟源畜牧學校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
200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

2002年4月,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為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仍隸屬省農牧廳管理。
2005年確定為青海省農牧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實施單位,被省陽光工程辦公室確定為“陽光工程”實施單位;被省人事廳確定為“到農村任職服務高校畢業生”培訓實施單位。
2006年確定為青海省“111工程”培訓實施單位。
2007年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建設單位。經教育部、財政部批准,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100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
2008年確定為青海省農牧區婦女養殖業骨幹培訓實習基地。
2009年確定為青海省農業產業技術培訓基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2011年6月,學院圍繞重點課程、示範專業和重點建設專業,在學院27個校內實驗室中確定中心分析實驗室、微生物與傳染病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為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2011年9月館藏中外文書籍17.13萬冊,電子圖書6189GB(含光碟、錄音帶)、期刊合訂本11321萬冊、報紙合訂本7210冊,根據學院所設定的專業情況,藏書主要涵蓋了政治、經濟、畜牧獸醫,動物檢疫,草業科學,文秘、計算機套用等專業書籍。

學術交流

2011年1月25日,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了“新聞和合作交流中心”,負責學院的新聞宣傳與交流合作工作的組織協調,及其活動的策劃實施,為更多、更好、更真實、更準確、更全面地讓社會了解學院,近距離感受院跨越式發展,見證學院辦學水平、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和招生就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強學院的新聞宣傳與交流合作工作的組織協調及活動的策劃實施。學院與企業的合作辦學,建立了70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省級實訓基地3個。還與甘肅農業大學等聯辦動物醫學專業和動物科學等專業的本科函授。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2014年12月學院設有動物科學系、動物醫學系、農林科學系、經濟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五個系和一個基礎部,共設有畜牧獸醫、獸醫、動物防疫與檢疫、動物科學與技術、寵物醫學、草原與飼料、作物生產技術、農業經濟管理、園林技術、農畜特產品加工、計算機套用技術、財務信息管理、文秘等19個專業。

​系(部) 專業名稱​
動物科學系 ​水產養殖技術、農畜特產品加工(畜產品加工方向)、畜牧獸醫、動物生產
​動物醫學系 ​獸醫、寵物醫學、獸醫衛生檢驗、動物防疫與檢疫
​農林科學系 ​草原與飼料、園林技術、作物生產技術、中草藥栽培技術
​經濟管理系 ​農業經濟管理、財務信息管理、文秘專業、老年服務與管理
​信息工程系 ​作物生產技術(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方向)、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

師資力量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有教職員工278人,專任教師195人。其中教授12人、副高以上68人、高級農藝師1人、高級畜牧師1人、高級會計師2人,博士生6人、碩士研究生13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1名,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1名,“雙師”素質的教師59人。

教學建設

省級精品課程:養羊與羊病防治、動物營養與飼料、動物傳染病、獸醫衛生檢驗。
省級特色專業:獸醫、寵物醫學。
學院設有農業部農業行業特有工種技能鑑定站(農—119),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012站),建有青海農牧科技培訓基地。有動物營養與飼料分析中心、動物疫病檢測中心等29個實訓室,有養殖實訓基地、家畜繁育改良中心、動物醫院、種植實訓基地等4個校內實習基地。
2011年8月,經教育部、財政部組織的專家評審,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從全國58所申報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成功列入全國100所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行列中的前期70所院校之一。該建設項目共獲得中央專項資金總數2800萬元。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下達2007年立項的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中央專項資金項目預算的通知》,2007年中央下達專項資金590萬元,在省政府支持下,青海省財政廳下達通知的檔案精神,省級配套資金500萬元為學院2007年示範院校建設項目的實施夯實了基礎,待新的建設方案和任務書批覆後,學院將啟動3箇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及1個自主建設專業建設項目。

教學成果

2014年12月學校教師主參編國家規劃教材31種,培訓教材4種,校本教材10種。其中,能力教育體系教學改革成果獲農業部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牧醫專業教育體系改革實驗研究》獲青海省優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的農業部十五”期間農業職業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農業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獲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特等獎。教學成果《青藏高原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獲青海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榮譽

學院先後榮獲國務院“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教育部、國家民委“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教育部“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集體”、農業部“全國農業科普先進集體”、青海省“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十五'創新立功競賽先進集體”等100項榮譽稱號。

現任領導

名字​ 介紹​
楊予海 ​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努果 ​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高級講師,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楊廣泉 ​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文秘專業帶頭人,教授,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葉超 ​男,中共黨員,高級講師,大學本科學歷,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董永森 ​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教授,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文化傳統

學院標識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
校訓
學以致用、知行統一。
辦學思想
腳踏實地,立足青海,拓寬視野、面向現代化大農業,高起點,高標準,開放辦學。
辦學理念
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產品質量來興校。
人才培養理念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會。
教學理念
雙軌、雙綱、雙師、雙證。

社團文化

“學習雷鋒精神,保護綠色校園”主題活動
為紀念學雷鋒活動53周年,信息工程系在學院內開展了以“學習雷鋒精神,保護綠色校園”為主題的學雷鋒主題活動。服務活動中,學生幹部們帶頭走進最髒最亂的衛生死角,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仔細地將地上的塑膠袋、寶特瓶、一次性飯盒等生活垃圾撿起。
“三八國際婦女節”系列慶祝活動
為了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在學院黨政領導的關懷、支持下,院工會組織舉行了系列慶祝活動。學院組隊參加了省農牧工會組織的在學院培訓樓多功能廳舉行的女職工跳繩、踢毽子、五子棋等系列比賽活動。活動結束後,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楊予海、副院長工會主席楊廣泉分別代表院黨委、工會慰問了患病女教師方有儀、馬秀珍。

青海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