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博物館

青浦區博物館

座落在青浦區崧澤廣場的青浦博物館建築面積約8800平方米,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邢同和設計。建築主體為五個相交的橢圓體,並採用了先進的建築裝飾材料,玲瓏通透,熠熠生輝,其外形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寓意整個青浦的地形風貌。青浦博物館自成立以來已有46年的歷史了。解放初期,青浦縣的文物及博物事業由青浦縣文化館管理。1958年10月1日,青浦縣博物館正式成立開館。從此。青浦縣有了專門的文物、博物機構。1959年初,在上海博物館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展出了青浦縣的革命歷史文物,作為博物館的歷史之部。1960年,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指導下,開闢了自然之部,展出了青浦縣自然、地理、物產的各種模型和標本。1960年,青浦縣博物館被評為上海市文教戰線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青浦區博物館青浦區博物館 座落在青浦區崧澤廣場的青浦博物館建築面積約8800平方米,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邢同和設計。建築主體為五個相交的橢圓體,並採用了先進的建築裝飾材料,玲瓏通透,熠熠生輝,其外形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寓意整個青浦的地形風貌
整座大樓因五個橢圓而分為五個主要區域。中間部分為大堂,以8米高的大型石材淺浮雕《青龍賦》為主題背景,莊重而典雅,是為觀眾提供服務和休息的公共場地。
東、南兩翼是陳列區域,陳列面積達3100平方米,陳列展出了1200餘件青浦文物精品。新館打破了傳統的文物陳列模式,以現代博物館傳播學的新理念為宗旨,採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將文物陳列與場景復原、精美資料圖片、多媒體輔助等手段相結合,使觀眾能夠輕鬆、明了、愉快地認知青浦歷史,解讀古代上海。
“上海遠古文明之源”是南翼展示主題。這裡從上海成陸開始,通過介紹青浦崧澤和福泉山等古文化遺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講述了古代上海從馬家浜、崧澤、良渚、馬橋文化到春秋兩漢那悠遠而多彩的歷史,告訴觀眾青浦是上海古文明的發源地。
“申城水文化之魅”為東翼的展示主題。觀眾通過“滄海桑田”來了解歷史上青浦的水系變遷、建置沿革。青龍鎮港灣實景復原區啟示恢弘,再現了宋代海外貿易港口青龍鎮的市井風情和繁華景象。“橋文化”、“水鄉風情”等板塊則通過介紹明清時期青浦的民風、民俗,展示了水鄉動人的風情、旖旎的風光。“人傑地靈”讓觀眾領略到青浦自古鐘靈毓秀,人才輩出。
西、北兩翼共3600平方米,分別為辦公、接待及臨時展覽區域。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交通提示
相臨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