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紀念館

王昶紀念館

王昶紀念館位於上海市青浦區西湖街24號,是一幢二層樓房,按照王昶的身世家業和活動的情況,建造了王昶紀念館。王昶(1725~1806),字德甫,一字琴德,號述庵、又號蘭泉,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王昶紀念館展示了王昶的著作《金石萃編》、《春融堂集》、《太倉志》等。

基本信息

展館簡介

王昶紀念館王昶紀念館全景
王昶紀念館館舍是一幢二層樓房,走進庭院,是滿眼蒼翠的樹木和艷麗的花卉以及一種書香門第的寧靜。

底樓門廊正中,掛著黑底鎏金的“三泖漁莊”匾額,門前廊柱上,有王昶同好友錢大昕題。

現邑人鍾則鈞手書的一聯:文章真到歐曾壘,經書還傳鄭服衣。

意思是王昶的文章已達到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曾鞏的境界,王昶在經學上繼承了東漢經學家鄭玄、服虔的衣缽。

展館布局

王昶紀念館王昶紀念館前門
進門庭正中央是王昶的半身銅塑像,兩側牆上掛滿了有關王昶的介紹、王昶手跡等鏡框。

左廂房是“經訓堂”,右廂房是春融堂、鄭學齋;

樓上第一間是王昶、錢大昕劉墉三位好友共同研究文學、談文論經的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中間是王昶的臥室,素被舊床,質樸無華,折射出王昶為官的清廉、淡泊;

第三間有兩排長玻璃櫃,展示了王昶的著作《金石萃編》、《春融堂集》、《太倉志》等。後院則是有關介紹王昶的各種碑石,其中有王昶為好友錢大昕寫的墓志銘。整個紀念館清靜雅致,透出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

紀念人物

王昶,上海青浦朱家角人,清朝官吏。《辭海》稱他為“清代學者”。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協辦待讀,入軍機處,後又擢刑部郎中。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王昶隨大學士、雲貴總督阿桂入川,平定大小金川。

學術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金石考證方面,他傾半生心血,收羅商周銅器及歷代碑刻拓本1500餘種,編成《金石萃編》160卷,是一部極有價值的資料性、學術性著作,至今還在不斷影印出版。

文學藝術方面,他工詩善文,早年與王鳴盛吳泰來錢大昕趙文哲曹仁虎黃文蓮並稱為“吳中七子”,他的詩文結集《春融堂集》共60卷,姚鼐俞樾曾先後為之作序。此外他還作了大量的文學選編工作,輯有《湖海詩傳》、《湖海文傳》、《明詞綜》、《國朝詞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