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套用。

基本信息

青春期

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 puberty; adolescence。一般來說,女孩子的 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約從10~12歲開始,而男孩子則從12~14歲才開始。不過,由於個體差異很大,所以,通常把10歲至20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

這一期間,不論男孩或是女孩,在身體內外都發生許多巨大而奇妙的變化。因此,掌握和了解這一時期身體內的變化,對孩子順利渡過青春期來說,無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個體的性機能從還沒有成熟到成熟的階段,在生物學上是指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個性性發育成熟,已經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為標準而劃分出來的一個階段,它與從心理或社會方面劃分出的人生階段有重疊。在人體生長發育階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時間。青春期目前在各國並沒有一致的年齡範圍,一般指13、14歲~17、18歲這個階段,在心理學上,它又稱為青年初期,相當於教育學上的中學階段,以身體的急速成長為特徵。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還將延續至25~30歲。由於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齡範圍確定為14~18歲。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屬正常現象。人們通常把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稱為少男,而同樣年齡階段的女性稱為少女。在青春期不僅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並且這也是少女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使他們從幼稚懵懂走向成熟的轉折點。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的狹義和廣義的層面

青春期教育應包含狹義和廣義的層面。從狹上說,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講生命的孕育和誕生的基本知識,青春發育的生理規律,青春體貌的變化,性慾望、性吸引、性衝動和性宣洩的生理與心理現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護的知識,還要講預防意外懷孕、預防性病、愛滋病、反對濫用毒品等知識。從廣義上說,青春期教育作為人生教育,它還應當傳授性的價值觀念、性的社會行為規範與道德責任,性的法律界限與防止性暴力等知識;教導人際交往特別是兩性交往的知識與技能,幫助青少年學習關於兩性之間的友情、愛情、擇偶、婚姻等人生課程,懂得性別社會化、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兩性尊重與平等的基本概念。

目的與內容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對青少年進行青春期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當然是為了增進性 健康。1975年,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關於“性健康”的概念:“性的身體層面、情感層面、智力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完整結合,從而積極地豐富人格,促進溝通和增進愛。”如果當代男女的性健康達到這樣的水平,那么兩性交往、和諧、合作,兩性建立某種長久的關係即婚姻,還會有今天這樣多的問題嗎?可以說性健康是婚姻幸福的基礎,也是人生美滿的要素。

青春期性教育應當具有以下較全面的目的和內容。

1、提供關於人的性潛能的科學而準確的信息,包括人生的XIN器官與生殖系統、人的性發育性取向與性別、性病、愛滋病預防等。

2、提供性價值觀與性態度的教育。要不含糊地向青少年傳播符合自己文化的、社會倡導與支持的主流價值觀,闡明這種價值觀的由來及意義;幫助青少年科學地認識什麼是兩性之間健康而文明的關係,培養自尊感和自信心,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和對社會負責任。

3、通過參與式教育和訓練實踐,使青少年學會兩性之間的尊重、平等,獲得兩性交往的技能,包括溝通、做選擇、應對朋輩壓力,評價媒體信息以及建立誠信的友情關係。幫助青少年科學地、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現代社會的性別角色,以便日後正確地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

4、教育青少年在性的表達與行動中對自己和對他人高度負責,包括潔身自愛、拒絕不成熟的性關係、反對性的強迫,維護自己與他人的性健康。

5、避孕、計畫生育以及做父母的責任,也應成為青春期性教育的內容,不能等到男女結婚和生育時再去講解這方面的知識。

由於青春期的年齡跨度較大,從10歲至20歲,因此在實施青春期性教育過程中,一定要遵循“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針對青少年需知、已知和未知的實際情況,決定上述內容在什麼年齡段講到什麼程度。

性價值觀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
1、每個人天生就具有性的潛能,性是一個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組成部分。

2、性具有肉體的、心理的、倫理的、社會的和精神的各個層面,把這些層面完整地結合起來表達的性才是健康的。

3、每個人在性的取向和性表現方式上可能不相同,但人人均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一切形式的性歧視、性虐待、性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

4、家庭應成為孩子學習性知識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應成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和主要的老師;父母有義務幫助孩子接受社會的主流性價值觀,並將價值觀視為孩子健康成長過程的重要部分。

5、任何性行為都是有後果的,因此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在性行為上做出對自己和別人高度負責的選擇。

6、鼓勵孩子與父母、老師或其他可信賴的成年人討論性問題,這對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都是非常有益的。

7、要明確地告訴青少年,尚未成熟就涉足性關係是冒險之舉;少女懷孕墮胎會殃害健康;感染愛滋病會毀及生命;潔身自愛,保證終生專一於一個性伴侶,是遠離愛滋病的最有效辦法。

8、任何性行為都不應當帶有強制性和剝削性。

9、青少年應當得到家庭和學校的保護,他們有權獲得預防懷孕和預防性疾病的科學而準確的信息,以便做到“知情選擇”;還應當讓青少年知道何處可以得到性健康諮詢和遇到緊急情況應該到哪裡求助。

三道防火牆

第一道“防火牆”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關係,即18歲之前的中學生,應當做到“潔身自愛”。對這一點,青春期性教育者應當理直氣壯、開誠布公地對學生講。18歲之前不能參加公民投票是因為不成熟,中學生不能發生性關係也是因為其心理、社會、經濟方面均不成熟,無法承受性關係的後果。“春天就忙春天的事”,是每個青春期少男少女都應當懂得的人生規律。在講“潔身自愛”時,我們不能否認少男少女的性慾望和性衝動,這是本能的生理現象,不受大腦和意志支配。但如何去應對欲望和衝動,則是要通過大腦和意志力去回答和行動的。男女身體的接觸,並不是排解性慾和性衝動的唯一方式,而是人生伴侶相愛的特定方式。因此,必須告訴青少年,除了XIN器官接觸之外,還有其他釋放性壓力的方式,如自慰、轉移注意力、積極參與有異性在場的文體活動等等。還要說明,性慾作為一種本能現象,與食慾和睡欲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可以延擱、轉移、消解。一個人30天不吃飯和不睡覺會生病或死亡,但是30天沒有滿足性慾的成年人既不會生病也不會死亡。這樣的講解是為了消除青少年的疑慮。

第二道“防火牆”就是避孕和緊急避孕。我們希望所有18歲以前的孩子都安全地呆在第一道防火牆之內,但卻往住是不能絕對達到我們的希望。事實表明,越來越多的“小勇士”翻牆而過了。我們難以預料究竟哪些孩子會越牆,所以還是需要給他們再建一道安全網。在講解“生命的孕育和誕生”這一課時,孩子們已經從光碟上直觀地看到了精子與卵子結合的情景,並從“計畫生育”一課得知,如果父母不可以生第二個孩子的話,用哪些方法可以阻擋或避免精子與卵子見面,以及萬一它們見面了,可以在72小時內用緊急避孕丸消除受精卵等等。這一課我們是以成年人的計畫生育為背景的,不會讓孩子感到是在針對他們,或贊同他們發生性關係,所以他們不會有羞怯感、觸及隱私感或意欲嘗試之感。他們得到關於避孕與緊急避孕的知識,“有備無患”,大多數孩子會在將來用上,個別孩子也許會在禁不住冒險時用上。至於保險套的用法,口服避孕藥的具體使用之類,就不在我們的在課堂上講,只是簡單提到,避孕和緊急避孕的實施需要向計畫生育工作者、醫院或藥房的專業人員諮詢。

第三道“防火牆”就是講終止妊娠。也是在“計畫生育”這一課,我們講到避孕失敗的問題。首先我們講到各種避孕手段都不是萬分可靠的,因此,如果有性生活的妻子,發現自己未按時來月經,會儘快到醫院做檢查,如果檢查出懷孕了,又不能再生孩子,就一定會做人工流產終止妊娠。根據現有的醫療技術條件,3個月之內終止妊娠相對安全。儘管人工流產並不是控制生育的好辦法,只是避孕失敗後不得不採取的補救措施,但三個月內就終止妊娠畢竟比大月份引產安全些。我們還需要提及大月份引產對孕婦可能造成的傷害。

總之,我們既要幫助孩子建立道德屏障,又要把科學的信息向他們轉達,讓他們真正做到“知情選擇”,其目的是為了確保健康。

在“三道防火牆“的講解中,我們也分別根據國中、高中、大學的不同學生情況作不同程度的講解。

教育職責

青春期性教育;誰應當唱主角?

1、家庭為主

①性教育在心理交流和行為指導上具有隱私性和個體性,父母與孩子單獨面對面進行最適宜

②家庭環境具有自然性及親和性,不緊張,安全保密

③家庭更易於把握適時、適度的原則

④父母平素要保持與孩子朋友式交談的良好習慣,建立寬鬆和諧的家庭氣氛

2、學校為輔

①學校以學為主,性教育作為以便知識的規模傳授

②對於有特殊困難的家長和孩子,學校有責任進行輔導

③對於孩子已發生的性問題,學校應與家長共同協商後,採取一致的態度和積極的辦法處理,避免出現意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