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官馬元帥

靈官馬元帥

華光大帝又稱華光尊皇、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馬王、馬神、水草大王、水草馬明王等,姓馬,名靈耀。

簡介

靈官馬元帥靈官馬元帥

參見搜神大全、南遊記北遊記

馬元帥之始終凡三顯聖焉。原是至妙吉祥化身,如來以其滅焦火鬼,憤有傷於慈也,而降之凡;遂以五團火光投胎於馬氏金母,面露三眼,因諱三眼靈光。生下三日能戰,斬東海龍王以除水孽;繼以盜紫微大帝金鎗,而寄靈於火魔王公主為兒,手書左靈右耀,復名靈耀,而受業於大惠盡慈妙樂天尊,訓以天書,凡風雷龍蛇域鬼安民之術,靡取不精。乃授以金磚三角,變化無邊。遂奉玉帝敕,以服風火之神,而得風輪火輪之使。收百加聖母,而五百火鴉為之用。降烏龍大王而羽之翼,斬揚子江龍而福於民。屢經艱險,至忠也。帝授以左印右劍,掌南天事,至顯也。錫以瓊花之宴,金龍太子為之行酒,至寵也。殊憶太子傲,侮怒帥,火燒南天門,遍敗天將,下走龍宮,中戰離婁師曠偕以和合二神,仍笞金龍以洩其憤。至不得已,又化為一包胎而五昆玉,二婉蘭共產於鬼子母之遺體,又以母故而入地獄,走海藏,步靈合,過酆都,入鬼洞,戰哪吒,竊仙桃,敵齊天大聖。釋佛為之解和,至孝也。後復入菩薩座左,至慧也。玉帝以其功德齊天地,而敕元帥於玄帝部下,寵於西方,領以答下民妻財子祿之祝。百叩百應,雖至巫家冤枉祈禱之宗,悉入其部,直奏天門,雷勵風行焉。


馬靈官啟請咒

仰啟靈官馬元帥,天機監簿上生君。愍憐人世捉妖精,化現法身施濟度。背負火瓢威垣赫,臂開金甲勢巍峨。三頭磊落現霞光,九目輝煌騰殺氣。霧鎖藍身高大翠,風飄朱髮散紅髮。手執寶劍氣芒寒,坐跨火犀牽哮吼,撼動帝鐘天地驚。鈴搖玉戟鬼神愁,法印照處木魈亡,神箭射時流星落。怒發火犀焚怪廟,喜飛鐵索縛山魈。八王猛將左右隨,助道將軍前後衛,白蛇鹹猛吞魔精,考鬼無私行肅煞。執法將軍從指顧,六天火府為噓呵。立聞禮請望來臨,大賜雷威加擁護。

靈官馬元帥又稱華光大帝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系道教護法四聖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

《道法會元》卷三十六還專門載有《清徽馬、趙、溫、關四帥大法》、列出了護法四聖的各字。馬靈耀(華光)、趙公明溫瓊關羽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於馬氏金母。《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聖”,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後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五顯靈宮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宮善於要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後來民間又把他視作“火神”,常在八、九月間舉行“華光酷”,祈求免除火災,長年康順。專門奉把華光大帝的廟大多稱華光廟,但也有馬王爺的神像塑在城隍廟中加以祭掃的。《三寶大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是農曆九月十八日。

大約在明朝前期,華光大帝馬靈官又化為王靈官。關於王靈宮的行略,《新搜神記》《通俗編》都有記載,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時人,原為術上,後曾從人薩守堅受符法,為林靈素再傳弟子。死後由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明永樂(1403-1424)中封為“隆恩真君”,並敕建“天將廟”。宣德(1426—1435)中改為“火德觀”。道觀中多塑王靈官像,形象奇特,赤面、三目、披甲執鞭作為鎮守山門之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