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厲風行

雷厲風行

雷厲風行(léi lì fēng xíng)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像雷那樣猛烈,像風那樣迅疾。亦指果斷、乾淨利索。

基本信息

簡介

雷厲風行雷厲風行
【由來】:清·李漁《蜃中樓》:“大丈夫做事;雷厲風行。”

【解釋】厲:猛烈。像雷那樣猛烈,像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成語解釋】雷厲風行:處理事務果斷,辦事效率、利落。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多用於表述政策、法令或命令的迅速貫徹執行,也用於表述人的作風,辦事嚴格、迅速。

【相近詞】大張旗鼓、聞風而動

【反義詞】積重難返、拖泥帶水、和風細雨、慢條斯理

【押韻詞】不徇私情、秀才人情、擁書百城、白首無成、稱賢薦能、丈尺權衡、託驥之蠅、攤書傲百城、志驕氣盈、青史傳名、......

【年代】古代

【謎語】暴雨來臨

【歇後語】天空里閃電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國子博士韓愈因反對唐憲宗迎佛骨而被貶潮州刺史。他到任後寫《潮州刺史謝上表》歌頌唐憲宗能夠躬親聽政、鏇乾轉坤、機關闔開、雷厲風飛。唐憲宗覺得他很忠心就改授他為袁州刺史,後又調為國子祭酒。

成語辨析

【正音】行;不能讀作“háng”。

【辨形】厲;不能寫作“歷”。

【辨義】雷厲風行和“聞風而動”;都有行動迅速的意思。但雷厲風行還有果斷、堅決、嚴格的意思;“聞風而動”只偏重在迅速、敏捷。

原始語源

第32卦 雷風 【恆】(恆卦),震上巽下,恆心有成。

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白話文】《象辭》說:《恆卦》的卦象是巽(風)下震(雷)上,為風雷交加之表象,二者常是相輔相成而不停地活動的形象,因而象徵常久;君子效法這一現象,應當樹立自身的形象,堅守常久不變的正道。

彖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恆亨無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恆,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白話文】《彖傳》說:恆,象徵恆久的意思。陽剛居上而陰柔處下,雷震風行交相配合,謙遜以動,陽剛陰柔完全得以應合,這都是恆常持久的表現。恆久,“亨通順利,沒有災難,利於堅守正道,”是因能長久地守持正道。天地運行的法則,也是表現了恆久和永不停息的規律。“利於出行,有所作為”。說明發展循環不止,終而復始。日月遵循上天的法則而能永久照耀天下,四季的往復變化遵循上天的法則而能永久地化生萬物,聖人之恆久地保持其品德,天下就能遵從其教化形成風格。觀察這些恆常持久的現象,便可知道天地萬物的性情事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