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窩

雲窩

雲窩位於接筍峰西壁岩下,周圍環繞著響聲岩、丹爐岩、仙跡岩、天柱峰、更衣台、蒼屏峰。這裡巨石倚立,背岩臨水,地處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風景區精華地帶,為武夷首勝之區。

基本信息

簡介

雲窩雲窩

雲窩有大小洞穴十餘處。每當冬春二季的早晚,從洞穴里常常會冒出一縷縷淡淡的雲霧,在峰石之間輕颺遊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下來,舒捲自如,變幻莫測,故名雲窩。

雲窩有上、下之分,鐵象岩上,叫上雲窩;岩下,叫下雲窩。據《武夷山志》記載:雲窩歷來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隱者潛居養心之所在。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兵部侍郎陳省曾在上、下雲窩之間,興建了“幼溪草廬”,計有賓雲堂、棲雲閣、巢雲樓、生雲台、遲雲亭、停雲亭等十六處亭、台、樓、閣,極為富麗堂皇。可惜這些建築早已廢圯,只在岩石間留下了些許摩崖題刻,還能讓人依稀記起昔日的繁華。

為恢復雲窩這一武夷首勝之區的歷史風貌,近年來,武夷山管理委員會在原來的故址上,重建了水月亭、石沼青蓮亭、白雲亭、望仙亭、仙奕亭等大小十多個竹、木、水泥結構的仿古建築。這些亭子,有的建在壁立萬仞的峰腰上;有的立在九曲溪畔;有的掩映在竹林叢中,亭中設有古色古香的木椅,可供遊客歇腳休憩。

雲窩—天游景區包括雲窩景點、隱屏峰景點、天游峰景點、小桃源景點等,與九曲溪景區並列為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最吸引遊客的兩個景區。它瀕臨九曲溪的第六曲、第五曲,兼得峰巒、溪流之美。景區內人文景點薈萃,融合儒釋道三教文化於一體,令人流連品味,不忍遽離。

氣候特點

雲窩雲窩
武夷山四序溫文濕潤,年均溫度17.6℃,降水量大,霧日長,天氣垂直變化顯著。一般說來,一年四序都相宜游武夷山,但冬天山山脈景蕭條,自然風光會大打扣頭,而夏季雖則氣溫偏高,倒是萬物生長最為富強、武夷風光最具特色之時,此時去是最佳不外的。

景區景點

(一)雲窩景點
老虎洞: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為進入雲窩雲路石的一條穿洞幽徑。洞寬且敞,可容納百餘人。洞內列有石桌、椅等,夏涼冬暖,可供遊人休憩。

羅漢岩:羅漢岩為進入雲窩的塊岩,以形似羅漢而名。岩上原有南宋學士胡寅所建奪秀亭。朱熹在五曲建設武夷精舍時重修,並易名為鐵笛亭,取胡寅詩句“更煩橫鐵笛,吹與眾仙聽”之意。岩下有一個首尾相通的巨洞,即羅漢洞。

羅漢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近羅漢岩之麓。縱穿洞穴,能迴旋到達九曲溪第五曲之畔,俗稱回回洞,為進入雲窩的另一條穿洞幽徑。

黑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近羅漢洞,幽曲深黝,初入頗覺黑暗,少頃才能漸辨顏色。

先天洞:位於隱屏峰峰腰,廣可數丈,中有岩石,排列如八卦之形,取伏羲氏畫八卦之說,取名伏羲洞。嗣後,山民為避免與一線天景觀的另一處伏羲洞重複,遂易名先天洞,實取“畫八卦之首筆,先於宇宙之先”之意。

雲橋:位於黑洞右、先天洞前。兩石高聳,中隔一峽,上橫石板,號為雲橋。

雲路:為穿越老虎洞進入雲窩的小石徑,徑側摩崖石刻,有明學者方孔昭的“重洗仙顏”。山徑幽靜,天然山門上鐫刻“雲路”二字。

丹樞道院:位於雲窩景點中心,即上雲窩鐵象岩之上。入口處有天然石門,為宋朝道士陳丹樞所建。道院背倚隱屏峰,前望三教峰,左側仙掌峰,右側天柱峰。面丹爐之石,枕鐵象之岩。東與武夷精舍相望,西與遊仙館相距,都是咫尺之近。但已圮廢。

鐵象岩: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於雲窩中部,靠近接筍峰之麓。高十餘丈,廣數十丈,石色黝黑,偃伏之形如巨象。岩間有裂痕一線,稱為小一線天。裂罅間鑿有蹬道,遊人可從僅漏一線天光的石罅之間拾級登上岩頂。

水雲寮:水月亭 水雲寮位於鐵象岩岩頂。北宋理學南傳始祖之一游酢在講學武夷時於此築精舍,取“水雲繚繞”的諧音、雙關之意,名為水雲寮。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游酢後裔游九言在先祖所寓岩頂石壁上摩刻“水雲寮”三字。岩頂小塊平曠之地,宋時蓋有水月亭,為夜間觀賞水天月色的佳處。原亭已圮。20世紀80年代初,武夷山風景區管理部門重建長方形竹亭一處。水月亭後還遺留一處游酢當時舂米用的岩臼,亭東的岩石上古代曾分別鐫刻“寒暑一天”、“寄傲”石刻各一方。

伏虎岩: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於雲窩景點的中心,與仙掌峰毗鄰,高數十米,岩勢形似蹲虎,因名。岩頂細竹簇簇,華蓋翡翠。岩壁遍布摩崖石刻。朝向西南的主要岩刻,有明代卸任兵部侍郎陳省撰寫的“伏虎”景名和五絕詩:“百獸舞虞庭,胡為岩下伏?前面有投龍,風雲好追逐。”作者借景抒志,拓展岩名涵義。岩壁上還鐫有陳省與摯友、門人的酬唱詩十數首。岩之西壁主要岩刻有,武夷道教名山的題識兩處:一為“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一為南宋學者游九言題寫的“升真元化之洞”。

鐵象岩鐵象岩

伏虎洞:洞底奔瀉一股清泉。清泉源自天游峰東南麓石罅中迸出的涓涓岩溜,流經此岩之麓後匯成流泉,注入伏虎岩南壁下方的此處巨洞。明代兵部侍郎(尊稱為少司馬)陳省隱居雲窩時,多次來此賞玩。其門人、崇安縣令梁鵬遂將此泉命名為司馬泉,並在洞口石壁上鐫刻泉名。洞前有一曲折小徑,通過人工架設的梯橋通向仙掌峰麓。

叔圭精舍:位於雲窩景點中心,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欽差蘇德輿受命禮聘崇安籍鄉賢江贄(字叔圭)入朝為官。江贄三辭不赴,欽差遂命縣令陳難為之建造精舍於雲窩,匾額為“叔圭精舍”,並賜號少微先生(少微星也稱文曲星,預兆鴻儒出現),藉以旌表賢儒,故該坊又稱少微坊。附近還有標誌性的岩刻:“叔圭隱居之處,著《通鑑詳節》”。江贄堂侄江德修恪守父輩遺訓,嗜學苦讀,官至朝議大夫。朝廷又為之建造精舍,名為淮陽書院,位於接筍峰下。石坊內外盡屬欽賜之地。迄至明朝,因江氏家族衰微,遂讓售給長樂籍卸任官員陳省,陳在此處構築隱居之所歷13年。後為明末退隱官員李時興所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江贄裔孫江睿先從李姓族人手中贖回祖業,並拓寬四至,範圍包括上、下雲窩以及接筍峰、天游峰、天壺峰、蒼屏峰以及廢棄的元代御茶園部分地方,並在淮陽書院舊址修建奉先祠,奉祀江贄、江德修伯侄二賢。景點內仍保存少微坊和江氏奉先祠碑記。坊門匾額、對聯等均完好。

王文成公祠:棘隱庵 王文成公祠供奉明代理學家王守仁(陽明)的神位,明天啟六年(1626年)肇建,位於上雲窩右。原址為宋代劉妙清女道士所建棘隱庵,取意於何仙姑詩句“幽居山林間,荊棘隱此身”。該庵原傍於宋道士陳丹樞興建的雲窩道院。宋代名道白玉蟾曾為之作《棘隱庵記》。

幼溪草廬:位於隱屏峰麓的上雲窩和五曲之畔的下雲窩之間。萬曆十一年(1583年),明朝兵部侍郎陳省(字幼溪)罷官歸武夷,在雲窩叔圭精舍和淮陽書院的廢址上築室隱居,隱處範圍廣袤,備極山水、園林之勝,總稱幼溪草廬。鼎盛時期,、閣等俱臻完美,雕樑畫棟,為山中最豪華的景觀之一,構建規模超過毗鄰的朱熹紫陽書院。當時,有士子題詩於壁曰:“紫陽書院對清波,破壁殘碑半女蘿。頗愛隔鄰亭榭勝,畫欄朱拱是雲窩。”草廬景點包括賓雲堂、棲雲閣、巢雲樓、研易台、生雲台、噓雲洞、聚樂洞、棲真閣、遲雲亭、寒綠亭、紅葉亭、碧漪亭、竹塢、問樵台、青蓮石沼、停雲亭等。現多已廢圮,但大部分景點仍留有陳省題寫的摩崖石刻。

問樵台:為沿雲路石門進入雲窩的第一景。岩刻“問樵台”鐫於明萬曆十五年。當時陳省已隱居雲窩四年。還刻有一首七絕詠景詩:“剔盡蓬蒿見石台,臨溪學釣趣悠哉。投竿終日忘釣餌,獨與樵翁話幾回。”

半山亭半山亭

噓雲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從問樵台旁之石徑右折,向山上行,有一處由四面岩壁夾峙而成的井谷式洞穴,面積約10平方米。遊客的前腳剛邁進洞口的台階,便頓覺一股冷風撲面而來,步入井谷中心,則涼氣益加清爽,暑熱盡消。探其究竟,原來冷氣從洞口上方的大岩隙流進洞內,熱氣則從洞的小口溢出洞外;冷氣的流量大,所以覺得涼風襲人。冷、熱兩氣相遇,凝聚成霧狀,若雲朵從井谷的小口噓拂而出,故名噓雲洞。

聚樂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於噓雲洞的略高處,為一個上豐下斂、向外敞口的岩洞。洞口上方是斜覆向外的巨石,書勒“聚樂洞”三個巨字,系明代陳省手筆。洞室近20平方米,內置天然石桌、石凳。為陳省會見賓客之所。

崖雲門:噓雲洞東側有一條登山石徑。徑通石門,門楣書勒“崖雲”二字。晨曦初露時,山嵐徐騰,聚於石門之岩近處,形成崖雲景觀,故名。

白雲亭:建於進入“崖雲”門內林木深處的巨岩之巔。岩壁勒有山中面積最小的岩刻“白雲深處”。因陳省的“幼溪草廬”主宅由此而進,故亭名取自唐代杜牧詩句:“白雲深處有人家”。亭已廢。

棲雲閣:位於隱屏峰麓巨岩之側,為幼溪草廬內的主要樓閣。巨岩上有陳省所書“雲窩”大字岩刻,稍下另有“棲雲閣”岩刻,沿途而下還有“生雲”、“臥雲”、“看雲”等勒刻,極盡“雲窩”景點的雲趣

研易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於棲雲閣之側。它是雲窩的一個罅穴石洞。明代隱士陳省倚洞築台,做為研讀《易經》並演易卜算的場所。

研易台:構築於研易洞內。洞夾兩石之間,茂樹陰翳,微風出穴,寒氣凜然,盛夏無暑。背有巨石如屏,傍有罅穴,形成天然石磴。沿級而上,抵達洞的頂部。上擱置木板,形成小閣樓,深5米,廣狹恰如兩石夾峙之寬度。後設門,前為檻。陳省經常在此深研《易經》,自名研易台。陳省有筆記《研易台記》,記其治學之樂。

停雲亭:位於研易洞之西,因在雲霧聚散之際,此處多有氤氳蘊藉,陳省構亭以賞雲趣。亭子蓋在北宋學者游酢所建水雲寮廢址上。陳省在《停雲亭記》中寫道:“夫離合聚散,亦人所必有也,獨雲哉!顧所以系餘留而思者何如耳?”故名停雲亭。摩崖石刻“留雲”,篆文勒在石壁間。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福州孝廉李時興曾在廢址上築室,名為枕肱居,又構濯纓亭於石岩上,均已廢圮。

綠漪亭:位於下雲窩瀕臨九曲溪的五曲處,既可觀賞水色溪光,又可顧盼和仰望四周嵐影。景點有在一巨岩上建築的五角亭。亭蓋檐飛翹角,亭下巨岩巍然。岩下則石池映照,植以菡萏。岩鐫“石沼青蓮”四字。構建者陳省經常在此專研理學。他以朱熹在六曲響聲岩書寫的岩刻“逝者如斯”自警,因而在六曲響聲岩和此處分別鐫刻手寫千字文中的“空谷傳聲”、“虛堂習聽”警句。

 茶 洞 茶 洞

鏡潭:位於下雲窩瀕臨九曲溪的五曲之旁。岩泉從上雲窩折南而下,流至石坪前,注入潭內,因其清深如鏡,故名鏡潭。宋代,詹景舒在《詠水月亭》中有詩句曰“鏡潭石上有危亭”。距潭不遠的溪畔小岩上,鐫有鐘鼎文“鏡台”。

曹家石:位於下雲窩的九曲溪流中,近鏡潭。傳說,昔有曹姓舉家避難過此,突然舟覆,因遇此石,遂攀石免溺,故而得名。石上原鐫“曹家石”三字,因被水浪長期沖刷,刻字已不存。其旁水中另有“蝴蝶石”,因形得名。

茶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於接筍峰下、六曲東岸。沿著清初刻有“崢嶸深鎖”門額的石坊(明代石匾為“仙凡岐路”)進入。洞內,古時植有名茶叢,故名。幽洞四周諸峰環抱護峙:南為接筍峰、隱屏峰、玉華峰,東為仙遊岩,北為清隱岩及天游峰、仙掌峰。四周山勢高峻,谷井清靜幽微,又稱幽微洞天。谷井還有雪花泉、澹泉和玉華泉匯聚於此,更添幽居特色。明代徐霞客來此旅遊考察後讚賞道:“(四周)群峰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蹬道,獨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為矯絕也。”谷底面積僅六七畝,向為名士卜築留連之地,代代延續,彼廢此興,俱取其環境清幽,山水諸勝鹹備之故。自唐、宋以來有主要建築多處,另有其它自然景觀,俱各引人入勝。

石堂寺:唐武德元年(618年)建。五代唐天成年間遷於三層峰下。已廢。

小隱堂:宋代將軍劉衡建。久廢。

煮霞居:清初李卷建,已廢。

黃道周寓所:明臣黃道周罷官後居此講學。崇禎甲申之變後,他出山抗清,兵敗被殺,寓所遂廢。

武夷別業:清朝本邑縉紳潘錦建,位於玉華峰下。久廢。

清隱岩: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於茶洞北壁,巉岩陡削,倚於天游峰麓,岩壁鐫有“清隱 ”三字。“ ”為“巖”字省去“山”和兩個“口”的玄字,因為自有高聳的山勢和山麓的兩口清泉充替該字的上、中部結構,所以省略掉“山”和兩個“口”。岩刻構思獨特,岩景清靜幽深。宋朝名臣劉夔題詩云:“地迥隔塵寰,石門雲閉關。幽人淡無事,白鶴相往還。”

雪花泉:奔瀉於茶洞內北壁。其源頭為天游峰頂的胡麻澗,匯成飛瀑後,從萬丈懸崖上濺落下來,像一條白練自雲天直垂洞底,濺起的水花宛如萬朵雪花,故稱雪花泉,也稱瀑布泉。

仙浴塘:位於清隱岩右的深峽之中。峽口有一天然石門,雪花泉注瀉到峽內,蓄成水塘。傳說仙人在此沐浴,故稱仙浴塘。岩間刻有景點名稱。深峽左邊岩壁上有三處約二米多高的長形窪窟,俗稱仙浴間。雪花泉流出峽口後,即從伏虎岩下石洞流出山間,奔赴九曲溪。宋陳夢庚詠詩曰:“神仙無垢骨猶香,底事山間有浴塘?我欲從之三洗髓,騎鯨散發水雲鄉。”

澹 泉:自清隱岩石罅間迸出,與雪花泉合流。

玉華泉:自玉華峰石峽中迸出,也匯合雪花泉出山奔溪而去。

(二)隱屏峰景點

“仙凡界”石刻“仙凡界”石刻

留雲書屋 位於隱屏峰北麓稍上之處,沿磴道可上,磴道之旁有“步虛”岩刻。上有石坊,匾書“留雲書屋”。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崇安縣司鐸董茂勛建。翌年,相國李光地蒞屋訪問,寫有記文,贊曰:“背玉華而面神皋,左瞰雲窩,右倚仙掌。詩史案硯,居然幽人之廬;吐霧吞雲,收盡溪山之致。”廬已廢,但坊仍存。書屋後面,董茂勛另建有晚霞居,其子董天工在其左蓋有望仙樓,並自題詩云:“誰道有飛仙,遨遊六六巔。倚樓時遠望,惟見碧雲天。”坊門近處,有明萬曆年間福寧治兵使者熊明遇撰寫的《武夷山遊記》岩刻全文,為山中紀游性岩刻中最長的一幅,抒寫山中各景甚詳。

仙凡界:從雞胸岩沿石蹬上行百餘級,即可到達此處。沿山蹬道極險。外臨懸崖深谷的一邊有欄桿護衛。明代隱者陳省書擘窠岩刻“仙凡界”鐫於岩壁上。由此而上,歷為羽士修真之所,傳說修煉功德圓滿之後即可上天成仙,故稱仙凡界。仙凡界內、外寺觀遺址迭現,坊門迎客敞開,岩刻琳琅滿目。

玄元古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從“仙凡界”登上十數步即到此處。古洞實為一小方較平坦的山谷,岩壁鐫刻“玄元古洞”、“雲龍洞天”以及明代儒士的詩文等。

痴頤窩:實為道士藏修的一處小洞天,位於隱屏峰登頂山路“龍脊”之左方。在此修行的道士為江西貴溪人汪三寶,號痴頤,故藏修之處稱為痴頤窩,有坊門為標誌。汪三寶羽化後即留蛻於此。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載:“舊有小樓,今廢。”“且雲痴頤脫形後,即鑿石為塘,蓋裸葬焉。”迄今岩壁高處仍遺留50餘處石鑿方孔和一塊長2.6米的杉木板,還有“內觀”、“清隱岩居”等摩崖石刻。

南溟洞: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於隱屏峰頂南側稍下之石壁處。此處岩腹收縮,岩頂外覆,形成天然洞天。洞內再鑿進一個龕位,深、寬各60厘米,高約120厘米,供奉明代道士劉端陽的遺蛻(劉端陽和汪三寶共同開發隱屏峰道教勝地),洞口匾刻為“南溟靖”。“溟”即“海”,意即南海仙境。“溟”又可釋為“溟濛”,意為此境處在仙霧溟濛之中。從洞口俯瞰峰下,極目遠眺溪山,可以看到五曲橋、更衣台、天柱峰、晚對峰、御茶園舊址及三教峰諸勝。

清真道院:位於隱屏峰頂。明萬曆五年(1577年)建,不久即傾毀。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道士金象重建,題匾為“隱屏仙居”,今已圮毀。

接筍岩接筍岩

(三)接筍峰景點
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又與隱屏峰相依並立,兩峰互為連體峰岩。登峰道路與攀登隱屏峰相同,即先緣梯三截至“龍脊”,然後再穿越連體峰巒中的隔峰小澗即到接筍峰(又稱小隱屏峰)。主要景點有仙奕亭、元元道院、方井、接筍岩、接筍峰頂。

 (四)仙掌峰景點
仙掌峰: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茶洞之畔,左隔雪花泉與天游峰為鄰。峰體似碩大的城牆,橫亘半里許,高矗天際,峰壁有巨掌印痕數處,故名。傳說仙人曾在此曬晾仙錦,留下了帛幅的條紋,也留下了用手捋平時的掌痕,故民間俗稱曬布岩。主要景點有:摩岸石刻群、半山亭、石門岩、蒼屏峰、立壁峰、山當岩。山當岩 為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自桔樹澗逾越小嶺,兩崖夾徑,中有山壠地十畝許,名為白葉窠,再沿山路迤邐曲折即抵山岩之麓。景點清幽極致,杜絕市囂阻擋紛擾,故稱為山當(擋)岩。明代有人疊石為門,浚流為池,建造山當庵,已久廢。

(五)天游峰景點
天游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峰頂的胡麻澗把此峰與仙掌峰分開。它高聳於仙掌峰、清隱岩之側,自成一體,周圍群峰拱向,峰下九曲瀠洄,是縱覽武夷群峰,俯覽清瑩九曲的理想境地。明代徐霞客贊曰:“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第一也。”主要景點有天游觀、一覽台、妙高台、胡麻澗、天游公園等。

胡麻澗:是仙掌峰雪花泉的源頭,在上天游的東壁。澗之兩側峭崖夾峙,岩刻縱橫,連綿約一百米,有30多方歷代岩刻精品,其中有“胡麻澗”景點名,有體現道教文化的“仙凡混合”、“福地洞天”、“十六洞天”、有體現佛教文化的“無量壽佛”、“壽”(陽刻),有抒寫名山勝跡的“第一山”、“武夷第一峰”、“競秀爭妍”、“奇勝天台”“真宰奇情”。胡麻澗水曲折瀠洄,流徑天游峰岩際奔瀉而下,水瀑凌空,氣勢磅礴。澗側有一株珍貴的紅豆杉。

(六)小桃源景點
主要景點有:松鼠澗、小桃源、石堂寺、劉文簡祠、開源堂道觀、金磚石、金磚泉、日月塘、問津石、壽桃石、老子岩雕。小桃源 俗稱桃源洞,溯松鼠澗北行峽谷盡頭便到此處勝景。取名小桃源,意即可與陶淵明名著《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源媲美,勝景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沿澗山徑曲折縈迴,山轉水復,幾疑無路,岩罅遍布,鐫滿題刻“疑無路”、“問津處”、“仙源”等。山徑窮處,忽有一處大型石岩崩塌堆積而成的岩洞,穿越迂迴出洞後即見小桃源的洞口。宋末抗元名臣謝枋得在此遁世隱居時曾賦詩抒志云:“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後人即書“桃源洞”三字於洞門之額。把詩中“怕有漁郎來問津”作為洞門對聯的下聯,上聯則以“王質觀奕,斧柯爛腐”神話典故衍為聯句:“喜無樵子復觀奕”。

武夷山雲窩景區武夷山雲窩景區
讀起來意味盎然。進入石門,豁然開朗:近處,小池盪波,魚蝦游翔,田畝平曠,桃梅爭秀;遠處,青山四合,南是蒼屏峰,北為三仰峰,東即玉版岩,西睹天壺峰、北廊岩。諸峰遮天蔽地,當中是幽深的谷地,方圓約20餘畝,竹木蔥蘢,屋舍儼然,山民於此栽桃植荷,養峰采茗,蒸竹製筍,呈現一派安居樂業的好景象。有詩讚曰:“桃花深處蜜蜂喧,山近前峰雞犬村。若有胡麻泛流水,武夷轉作武陵源。”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在《游武夷山日記》中贊此洞天:“有地一區,四山環繞,中有平畦曲澗,圍以蒼松翠竹,雞聲人語,俱在翠微中。”老子岩雕 位於壽桃石的右側,依岩雕琢,坐像與周圍山巒、樹林渾然一體,面對開源道觀,神態端莊和藹。像高16米,寬11米,厚10米,是世界最大的老子岩雕之一。岩雕的台階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有八階石級,象徵道教八卦文化;第二層次有三十六階石級,寓意秀麗的三十六峰。

(七)三仰峰景點
三仰峰為武夷山著名的三十六峰之一,可由小桃源之畔的山徑迂迴而達,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最高峰,海拔717.7米。奇峰三疊,朝東翹升,向西傾斜,猶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又若旌旗招展,駿馬呼嘯,將帥東征,萬山歡騰。富有動感的單面山群體,令人驚嘆不已。主要景點有:大仰峰、二仰峰、碧霄洞、小仰峰、三隱台、蘿庵、象峰。象峰 位於小仰峰後,是武夷山有名的九十九岩之一,山體酷似林中之巨象。近峰有紫崖,清朝僧人超朗構建“雲門庵”於此,已廢。

武夷山旅遊景點

九曲溪|天游峰|大紅袍|虎嘯岩|華東第一漂|青龍大瀑布|一線天|雲窩|並蓮峰|大王峰|換骨岩|黃崗山|架壑船棺|金湖|靈岩|馬頭岩|幔亭峰|三仰峰|上下水龜|武夷山水簾洞|宋街|宋體茶洞|天心岩|武夷宮|武夷山博物館|仙釣台|仙掌峰|鷹嘴岩|玉女峰|遇林亭窯址|朱熹紀念館|城村|靈岩洞|萬春園|玉龍谷|朱熹故里|大藏峰|翡翠谷|龍川大峽谷|下梅古民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