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窩寺

雲窩寺

雲窩寺位於開遠市以東中和營鄉,距市區70公里,距中和營5公里,行程約需2小時。

基本信息

簡介

雲窩寺雲窩寺
雲窩寺建築構造匠心獨具,是山、水、崖、樹俱佳的自然景觀與木雕石刻、詩文、繪畫並茂的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建築工藝精巧含蓄,已被列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年間,阿迷知州毛振宣巡視東山,見此地山石聳立,地下水洶湧而出,於是在崖壁題寫“水府雲窩”石刻,後人緣勢建寺,雲窩寺因此得名。嘉慶年間建成了魁閣、文昌宮、關聖宮、韋馱宇等宮宇;經道光、光緒年間重建擴建,成為包含多種殿宇的宗教寺院。現有大雄寶殿、龍王廟、文昌宮、山門等建築,建築面積1200多平方米,坐西向東,環洞而列,南傍俯新寨,北仰去天坡,東瞰良疇霧穗,北望舊寨柳煙。經過多少年風雨的滄桑,如今雖舊貌已不復存在,然而這奇特的人文景觀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骨架依然,珠連璧合,撐起了雲窩寺奇情妙景的脊樑。

特點

雲窩寺雲窩寺
“寺中有洞,洞中有水”是雲窩寺的顯著特點,寺內老黑洞地下水奔騰湧瀉,聲震數里。其寺建於懸崖峭壁之上,綠擁飛檐,翠漏雷鳴。洞中有一深潭,潭中波濤洶湧,從地殼深處湧出來的地泉,怒瀉在洞13崖壁,聲震寰宇響徹雲霄。由於是在洞中,其轟鳴之聲,十里之外都能聽見,所以此洞名為“響水洞”,此股泉水瀉出,衍牛出“響水河”,此村即為“響水村”,雲窩寺因之又稱“響水廟”。洞內水氣蒸騰,藤蘿纏繞,仿佛是一片人間仙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