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

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

雲南連心(國家5A級組織)全稱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是全省首家獲民政部認定標準化建設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雲南地區成立較早的公益組織,2005年12月在雲南省民政廳登記成立。

簡介

雲南連心(國家5A級組織)全稱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是全省首家獲民政部認定標準化建設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雲南地區成立較早的公益組織,2005年12月在雲南省民政廳登記成立。
工作範圍包括:社會工作服務與開發、行動研究與社會政策倡導、社會工作機構及人才培育與孵化、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支持等。
目前機構有專兼職工作員30餘人:95%本科以上學歷,碩士8人,在讀博士1人。專家委14人:副教授4人教授10人。每年為來自北京大學雲南大學等國內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海外高校,60多實習生提供3萬小時以上的專業實訓和督導。連心志願者隊伍超過1800人,與雲南連心的社會工作者一起,每年為超過4萬的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服務。機構每年為超過30家組織提供培訓督導及發展支持。每年為省級政府部門提供至少3個政策諮詢報告。機構先後接待了中央候補委員、民政部副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多國官員、國際勞工組織代表、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等領導和外賓的調研及指導。並獲得過中組部、中宣部、民政部、全國婦聯、教育部、中央文明辦、雲南省委省政府等的多項嘉獎。

使命

心連著心,共創一個充滿關愛、相互包容、支持、信賴的社會。

願景

紮根社區,與流動社群同行,連結社會積極力量,合力改善社群生計,豐富社群生活,促進社區互助合作,實現有尊嚴、有價值、有保障的勞動和生活。

機構性質

雲南省民政廳註冊成立的非營利民間社會服務機構
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雲南連心)是2005年12月在雲南省民政廳註冊成立的非營性民間社會服務機構。服務對象括社區特困老人、殘疾人、婦女、兒童青少年及其他需要幫助的群體。

工作策略

服務開發,行動研究與改進服務的積極互動!
雲南連心工作旨在對社區兒童、成人以及家庭等開展綜合服務的同時,對流動人口社區工作進行探索研究,並結合高校社會工作教育和廣泛的社會公眾參與,共同促進流動人口社區的文化教育、公共生活、衛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實現社區、社會的和諧發展。
雲南連心工作團隊由一線工作團隊和高校研究團隊兩部分組成,紮根社區、與流動社群同行、開展回應需求的服務是根本,在此基礎上,將服務經驗提煉總結、聯接社會資源、倡導社會大眾的參與以及政府支持,都急需專業研究人員的加入。因此,我們依託一線工作團隊與研究團隊共同推進工作開展,微觀視角與巨觀視角的融合,直接服務與研究倡導的結合,更有助於雲南連心在社會公益服務領域走得更遠!

一條龍服務

社區活動中心立足流動人口聚居社區,動員志願者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圖書借閱、功課輔導、興趣小組、主題活動、個案輔導等,為社區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學習和娛樂空間,以彌補社區公共空間的缺失,減少安全隱患。
一個也不能少----延伸服務到其它

流動人口社區

整合社會力量,組建志願者團隊,將服務延伸至昆明其他流動人口社區,以流動書攤、遊戲、流動電影、各種主題活動、外出參觀、家庭探訪等形式,圍繞兒童安全、生活技能學習、親職教育等內容開展服務。目前,雲南連心已在四個社區開展外展服務。
調動社區力量,共同努力:
派出所、居委會、民辦學校等社區組織是雲南連心的重要合作夥伴,通過共同合作進一步推動多方參與,提高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合力改善流動兒童社區生存環境,共建安全健康的社區環境。
發展惠及流動人口群體的再循環經濟
我們的信念:
拾荒者是資源回收行業的重要一員。他們從事的環保工作,不應被貶低。他們是綠領,與藍領和白領勞動者一樣,應該受到尊重!
呼籲社會大眾尊重、理解、認可綠領。
倡導資源的再循環利用!
我們通過“綠工坊”“連心再循環物流中心”“連心互助店”搭建再循環經濟平台,改善流動人口生計,提升個人及群體能力,促進社區互助,向公眾倡導再循環經濟理念,推動社會參與及融合。

綠工坊

利用回收而來的物料,搭以新原料,融合設計元素,研發手工產品,拓展銷售渠道
培訓流動人口社區婦女,改善生計。
增強服務群體理財、親子教育、健康、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互助的社群生活!
對回收物料的加工,倡導資源的再循環利用。
連心再循環資源中心:
以社區流動群體為主,組建舊物回收隊,與小區、高校和企業等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搭建連心再循環資源中心。所得物資部分供以綠工坊原料、部分在連心互助店面售賣,部分贈送服務對象,剩餘部分由機構以出售方式處理。所得收入用於支付成本,參與者補貼,剩餘部分存入連心社區公益基金。

連心互助店

將募集到的衣物、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經過整理消毒後,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為社區居民提供最直接的服務;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的同時,倡導節約理念,其是除社區活動中心外,雲南連心連線服務對象的另一公共空間。
志願者平台:動員社會力量提供服務
雲南連心動員和培養社區成員組成較為穩定的志願者小組,並與學生社團、社會有心人士合作,建立一支多元化的志願者隊伍,搭建志願服務、倡導、傳播志願精神的平台,讓更多的公民關注流動人口的生活狀況與各種社會問題,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志願服務中。

部分榮譽

2010年2月獲社會組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指導小組、國家民政部頒發的『社會組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單位』。
2010年11月獲壹基金頒發的『壹基金•騰訊潛力典範獎』和『壹基金.創新單項獎』,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同時獲得兩個獎項的社會組織。
2010年12月獲中國招商局頒發的『扶貧創新獎視覺獎』和『扶貧創新獎行動獎』,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同時獲得兩個獎項的社會組織。
2011年6月獲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雲南省禁毒防艾先進單位』。
2012年6月獲教育部、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頒發的『全國基層示範兒童之家』。
2012年11月李俊入選南都基金會銀杏成長夥伴計畫『2012年度銀杏夥伴』。
2012年12月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首屆全國優秀專業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三等獎』。
2012年12月獲五華區總工會頒發『職工之家建設十佳單位稱號』。
2013年9月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頒發的『國際合作優秀獎』。
2013年4月民政部頒發的全國優秀志願服務項目與志願者工作案例評選『全國志願者工作案例評選一等獎』。
2013年9月第二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以“心連心——昆明流動兒童關愛生命服務車”暨“城市安全天使大篷車”獲『實施類項目金獎』;以“連心國際青年旅舍”獲『創意類項目銅獎』。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同時獲得兩個獎項的組織。
2013年12月民政部頒發『全國首批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化建設示範單位』,雲南省2家入選。
2014年2月機構主任蘭樹記獲昆明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春城人才獎』。
2014年3月民政部頒發『全國優秀社會工作案例評選二等獎』。
2014年11月機構主任蘭樹記入選『首批全國社會工作領軍人才』,成為雲南第一個全國社工領軍人物。
2015年獲雲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頒發『學雷鋒示範單位』『學雷鋒標兵』。
2015年陳正艷、楊榆賓獲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頒發『全國最美社工』。
2015年7月因在8.03魯甸地震所做之奉獻,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雲南魯甸地震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李明華獲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15年12月獲民政部頒發『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成為雲南第一家獲此榮譽的社工機構。
2016年1月理事長向榮獲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頒發『興滇人才獎』;機構主任蘭樹記獲『興滇人才獎提名獎』。興滇人才獎是雲南省人才最高獎項。
2016年1月獲昆明市文明辦頒發『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2016年2月獲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環保部、文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文聯、中國殘聯等部門聯合頒發『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2016年3月獲五華區總工會頒發『2015年度目標責任完成特優單位』。
2016年12月獲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等頒發『第三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2017年1月獲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AAAAA五A級』標準。成為雲南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此評級的社工機構。5A是中國社會組織最高評級。

NGO組織之義工志願者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