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

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99年12月,是由上海浦東的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機構組成的行業協會,是在浦東新區民政局註冊的社會團體,以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為使命。目前主要工作內容有:社會工作者培訓、社工服務項目研發、政策諮詢以及針對社會工作機構的服務和培育。目前擁有團體會員12家,個人會員四百餘名。

簡介

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

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99年12月,是由上海浦東的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機構組成的行業協會,是在浦東新區民政局註冊的社會團體,以推動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為使命。目前主要工作內容有:社會工作者培訓、社工服務項目研發、政策諮詢以及針對社會工作機構的服務和培育。目前擁有團體會員12家,個人會員四百餘名。

在多年的耕耘中,浦東社工協會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公信力,得到了廣大會員的認可,在推進社會工作職業化工作中與浦東新區政府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同時也積極與國內非營利界開展交流與合作。

中國大陸最早的社會工作職業化探索開始於浦東。1999年,浦東社工協會在學者和官員的聯合推動下成立,矢志在浦東探索並在全國推廣社會工作的職業化和專業化。2003年,內地第一家專業社工服務機構——樂群社工服務社——成立。從2006年開始,在浦東社工實務界、學界、浦東新區政府和港台社工界的共同努力下,浦東社工職業化的速度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時堅持以民間非營利組織作為職業社工服務的主要載體,使浦東成為中國社會工作的希望之地。目前浦東已有專業社工機構12家,服務領域涵蓋機構養老、居家養老、農民工子弟發展、少數民族社區融合、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醫院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和助殘社會工作。

職責

1)社工專業培訓、實訓與研發
協會培訓部與四惟社工培訓中心通過良好的分工與協作,不斷拓展培訓規模,豐富培訓模式,通過培訓來宣傳理念、凝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帶動項目的作用,工作內容包括:
一.培訓。目前開展的培訓包括:社工知識普及性培訓、職業資格鑑定考前培訓、社工專業提升培訓、上崗人員定向培訓、專題培訓、外省市人員來滬培訓;
二.實訓。擁有綜合性、專業化的社會工作者實訓基地,配有個案工作室、小組工作室、綜合活動室,為社工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實務訓練提供場所。
三.研發。在大量培訓和實務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社工專業書籍的編寫與相關技術文本的開發,目前已編輯出版的專業書籍包括:《社會工作案例精選》和《社會工作者》(三、四級培訓教材)、《社會工作者基礎知識》。

2)浦東市民中心政府和社會組織合作平台項目
2006年7月,協會接受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委託,承接“浦東市民中心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平台項目”,聯絡以公益組織為主的社會組織使用浦東市民中心免費的會展設施開展交流和服務活動,以此推廣公益理念,促進市民參與,增進社會組織之間、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項目有效提高了滬上公益組織的社會能見度,並推動了一些新興公益實踐的產生。
2009年,項目組開始把工作從過去單一的活動策劃拓展到社工服務項目的開發、公共決策的聽證會的組織,以及社情民意之調研。

3)社會工作機構扶持和培育
在2003年至2008年期間,協會以團隊組建、能力建設諮詢、注資、參與理事會治理等方式培育或扶持社會工作類民辦非企業單位6家,它們是:樂群社工服務社、四惟社會工作者培訓中心、中致社區服務社、公益社工師事務所、樂耆社工服務社、久牽青少年活動中心。這些工作領域多元化的機構的誕生大大增加了浦東社工行業的活力。

4)社會工作實務調研
作為一家專業社工機構,協會多年來承接浦東新區政府民政、社發部門和街鎮政府委託的調研課題項目,為社工職業化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已完成的項目包括:“浦東新區金楊街道社區為老服務政社合作課題”、“社區黨群工作者職業晉升與薪酬體系課題”、“浦東新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三年發展規劃課題”等。

5)專業交流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以追求行業專業化為使命,協會多年來獨立或與高校聯合策劃舉辦了十餘次專業交流活動,其中包括:第一屆浦東社工節、第二屆浦東社工節(主題:社會工作與家庭環境)、香港大學-復旦大學社會工作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暨“共融發展:和諧背景下的社會工作”研討會、中美社會工作研討會、2007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主題:社工專業與福利服務)、兩岸三地為老服務研討會。

6)社工服務項目的開發
協會近年來獨立開發或協助社工機構和政府部門聯合開發了一系列的社工服務項目,其服務領域包括:農民工子女發展、助老、助殘、家庭、少數民族的社區融合,在拓展了浦東社工機構介入的服務領域的同時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7)都江堰災後社工服務
在5.12汶川地震發生後,浦東社工協會快速反應參與救援,並立足社會工作專業積極介入都江堰市的災後重建。5月14日,協會聯合上海多家公益機構發起“新駝峰行動”向災區空運物資。7月24日,由浦東社工協會組織、協調的浦東社工服務隊加入上海社工服務團到達都江堰,在隨後的半年中以濱河新村安置點為主要服務點開展災後社工服務,在服務隊於1月11日撤出安置點後,開始提供以督導、培訓和資源中介為主要內容的間接服務,旨在促進都江堰本地社工項目、人員、機構發展,使災區民眾受惠於本地社會工作。

使命

1.團結社會工作者,為其專業提升提供服務;

2.團結社工機構和其他公益性機構,協助策劃社會服務項目;

3.培育社工機構,拓展服務領域;

4.開展理論與實務研究,舉辦學術交流;

5.開展專業培訓,宣傳職業理念

6.開發服務項目,向有需要的機構派駐社工;

7.協助政府開展社工國家職業資格的培訓和鑑定;

8.向政府反映社會工作發展情況,提供政策建議;

項目和服務

1.社會工作者培訓

根據《浦東新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三年發綱要》的要求,協會已經組織開展了大量社工普及性培訓,出版了《社會工作案例精選》和《社會工作者三四級培訓教材》兩本教材,由協會成立的四惟社會工作者培訓中心則開展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從2008年開始將為社工機構提供提升性的培訓。

培訓事宜與相關合作,請洽協會金橋辦公室。

2.樂耆老年社工項目

“樂耆”成立於2006年8月,截至2007年末,已進駐浦東新區的16家敬老院提供專業社工服務。自2007年末,樂耆項目組已經開始與浦東的社區基層政府開展合作,逐漸將老年社工服務從養老機構拓展到社區,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服務。有關樂耆項目及項目開發、合作,請洽協會樂耆項目組。

3.浦東市民中心政社合作平台

建築形態開放大氣的浦東新區市民中心開放於2006年10月。新區政府在此建立了“政府和社會組織合作平台”,利用其部分空間、設施和公眾關注度探索政府和非營利部門的關係的轉變,以及社會服務的提供方式的轉變。

2006年7月,浦東社工協會受到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邀請,參與平台的前期策劃和運作,擔當政府和民間機構和普通市民之間的媒介,一同開展公益性活動。自2006年7月進駐市民中心至2007年底,項目組共聯合了101家社會組織在市民中心開展了480次不同類型的活動,參與人數達4萬餘人次。歡迎社會組織參與此平台的活動,有意請聯繫協會浦東市民中心項目組。浦東市民中心將為公益性活動提供免費場地,包括會堂、可供布展的室內外長廊和適於座談的茶室。

4.社工機構發展諮詢

社工機構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服務力量,該如何追求自身的健康成長?我們願與社工機構分享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解答。我們能提供的建議涉及資金管理、人事管理、註冊申請、項目開發四方面。

協會大事記

1999年

12月,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成立。

2000年

濰坊社區社工站、滬東社區社工站、東方醫院社工站、育英學校社工站相繼成立。

2001年

6月,著名社會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老先生為協會題辭,並為“浦東新區社會工作者協會羅山會館社工站”揭牌。8月,參加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01年年會。

11月,原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現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會長徐瑞新同志考察協會工作。

4月-12月,濰坊社區培訓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社工知識培訓“套餐”系列、“上海歷奇先鋒訓練計畫”等培訓項目相繼開展。

2002年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專程來滬考察浦東社會工作發展,並委託浦東社工協會進行“兩個中心”(培訓中心和資格鑑定中心)的建設。

5月,為浦東新區40餘家養老機構負責人舉辦社工實務技巧培訓。

接受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基金會資助,開展浦東新區民工子弟學校社工服務項目。

2003年

2月,協會舉辦的上海市樂群社工服務社正式成立。

4月,組織、參與“社會工作與上海新一輪發展”研討會。

4月-6月,協會與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共同主辦“抗擊非典,與你同行”社工服務項目。

5月-7月,緩解居民心理恐慌的“彩虹熱線”開通服務。

10月,協會接受上海市勞動局及上海市職業指導中心委託,正式開始《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的開發項目。

10月,主辦“同一首歌――浦東新區第二屆簡易國小文藝匯演”活動。

10月,主辦浦東新區醫務社會工作交流現場會。

11月,協會舉辦的“浦東新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正式成立。

2004年

3月,組織編寫社會工作者培訓教材(初稿)。

4月,正式獲得美國輝瑞製藥公司資助,開展為期一年半的“輝瑞-浦東新區青少年健康教育”項目,資助金額為41萬元人民幣。

5月15日,在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全國論證會上,協會開發制訂的《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送審稿)通過專家組評審。

6月-10月,接受上海市職業指導中心委託,開發編寫《社會工作者》技術文本,總計8個文本,約50餘萬字。7月1日,協會開發制訂的《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通過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終審,正式頒布實施。

8月-10月,組織、參與“社會工作者實訓室”項目的前期研究設計。

8月,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七屆“人文服務與資訊科技套用服務”國際論壇(HUSITA7)。

10月,協會主辦的“輝瑞-浦東青少年健康教育”項目啟動儀式在浦東建平實驗學校舉行。

12月,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社會工作論壇暨第七屆內地與香港社會福利研討會,並在會上就《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做大會發言和主題發言。

2005年

4月-7月,為首次報考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鑑定(四、三級)的160名考生進行培訓。

4月,參與錄製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調頻990的“就業之友之社會工作者專題”欄目。

4月,接受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組採訪,協助製作“新職業、新探索――社會工作者”專題節目。

7月9日,首次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鑑定(四、三級)舉行,共有140餘名考生參加鑑定。

8月,社會工作者(四、三級)培訓教材開始編寫。

9月,“輝瑞-浦東青少年健康教育”項目閉幕式在浦東羅山會館舉行。

2006年

4月,受政府委託運作浦東市民中心政社合作平台項目。

6月,接受新區福利企事業管理所委託,開展“樂耆”社工服務項目。

8月,協會舉辦的“上海浦東四惟社會工作者培訓中心”正式成立。

9月,協會組織編寫的《社會工作培訓教材(三、四級)》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

11月,協會組織編寫的《社會工作案例精選》由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被列入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

NGO組織之義工志願者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