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柱頭藨草

雙柱頭藨草

雙柱頭藨草屬於藨草屬,生長於池沼緣或沼澤地,適於作牧草,營養價值尚高。

基本信息

生物信息

草科名 莎草科
牧草科拉丁名 Cyper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Sedge Family
牧草屬名 藨草屬
牧草屬拉丁名 Scirpus L.
牧草屬英文名 bulrush
天然牧草 雙柱頭藨草
牧草學名 Scirpus distigmaticus (Kukenth.)Tang et Wang
牧草英文名 Double-stigma Bulrush

地理分布

雙柱頭藨草(別名川甘藨草)分布寧夏灌區,甘肅和青海等地。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無稈生葉,具基生葉。花單性,雌雄異株。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花果期7~8月。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生長於池沼緣或沼澤地,果期含粗蛋白7.2%,粗脂肪5.99%,粗纖維33.15%。播種繁殖。

飼用價值

該牧草,營養價值尚高。

莎草科·藨草屬植物

藨草屬(Scirpus L.),莎草科,約200種,廣布於全世界,喜生於濕地上或沼澤中,中國約有40種,全國幾產之,其中藨草、水蔥可編席、造紙、水毛花稈可編織蒲包。簇生或散生草本;莖三棱形或圓柱形,有葉或只具葉鞘;小穗多花,排成聚傘花序或側生的頭狀花序;鱗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於小穗軸的周圍,最下1-2枚空虛;下位剛毛具存或缺;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3;堅果三棱形或扁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