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健

雄健

雄健 xióng jiàn powerful;robust]強健有力以其雄健。--明. 魏禧《大鐵椎傳》。 唐·白居易 《馮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誥制》:“為文甚正,立意甚明,筆力雄健,不浮不鄙。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旅途上的征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的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

基本信息

釋義

雄健雄健
【釋義】形容:事物具有的一種強健的雄風姿態。宗教學名詞原意為除難,求官。在東密眾多的修法中,系屬於秘法中之秘法。用 “羼提”在添“聞竹,贔屓,渡邊葵蟹”3個契印

1.勇武強壯。《宋書·氐胡傳》:“蒙遜高祖暉仲歸,曾祖遮 ,皆雄健有勇名。”《宋史·選舉志三》:“夫科以武名,不得雄健喜功之士,徒啟其僥倖名爵之心。”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申氏》:“其人雄健,倘善取不予,必至用武。”

2.剛健有力。 唐·白居易 《馮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誥制》:“為文甚正,立意甚明,筆力雄健,不浮不鄙。”《文獻通考·樂二》:“又令女伎為佾舞,雄健壯妙。” 清·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詹淇]書法雄健。”楊朔《前進,鋼鐵的大軍》:“遠處傳來一陣軍樂,步兵的行列踏著雄健而整齊的步伐,終於走過來了。”

3.猶豪爽;豪放。 唐·皮日休 《劉棗強碑》:“武俊性雄健,頗好詞藝。”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樹常綠》:“雄健,爽朗,富於幽默感的陳毅同志,用他的四川口音說。

出處

【出處】《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圖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崖,江河流於其間,迴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程,其經歷亦復如是。

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征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走於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一段道路上,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致,使我們經過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的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