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漢字釋義]

隨[漢字釋義]
隨[漢字釋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隨是一個漢字,讀作suí,本意是指跟從、順從,可以作為姓氏,也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名,該文字在《說文》和《易·雜卦》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繁體字:隨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1

繁體部首:阜

部外筆畫:9

繁體總筆畫:17

五筆86/98:BDEP

隨[漢字釋義] 隨[漢字釋義]

倉頡:NLYKB

UniCode:CJK統一漢字 U+968F

筆順讀寫:橫撇彎鉤、豎、橫、撇、豎、橫折鉤、橫、橫、點、橫折折撇、捺

基本釋義

(隨)

suíㄙㄨㄟˊ

◎跟著:~從。~員。~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就市。

◎順從,任憑:~意。~口。~宜。~性。~和。~俗。~筆。~遇而安。~心所欲。

◎順便,就著:~帶。~手關門。

◎像:他長得~他父親。

◎姓。

◎春秋時期諸侯國名。位於今湖北隨州,公元前680年左右納入楚國。

詳細解釋

隨〈動〉

(1)形聲。從辵(chuò)

(2)同本義 [follow]

隨,從也。——《說文》

隨無故也。——《易·雜卦》

隨山刊木循也。——《書·禹貢》

無縱詭隨。——《詩·大雅·民勞》

凡庭實隨入。——《儀禮·聘禮》。註:“不並行也。”

距隨長武。——《儀禮·鄉射禮記》

列星隨旋。——《荀子·天論》

主失其神,虎隨其後。——《韓非子·楊權》

子行而我隨之。——《韓非子·說林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直指使者按部必檄公(袁可立),相隨有所咨決。——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3)又如:隨任(晚輩跟隨做官的長輩在任所生活);隨直(隨班值日);隨班(跟班值勤);隨扈(隨從);隨身燈(點在死人腳頭的燈);隨坐(即連坐。受他人牽連而被判罪);隨宦(跟從父兄做官在外);隨隨步口(步步緊跟);隨起舉哀(隨同死者親眷一起號哭)。

(4)依順;依從 [comply with; adapt to]

隨,順也。——《廣雅》

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紅樓夢》

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北齊書·陸法和傳》

(5)又如:隨善善緣(佛教指見人行善心歡喜;自己行善結好緣);隨邪(隨斜。順從邪惡,無主見);隨願(如願;稱心);隨時制宜(作事善於變通,不拘常法);隨緣不變(佛家語。意指隨順世間環境取捨行止,但有所不為)。

(6)聽任某人自願去做 [let (sb .do as he likes)]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韓愈《進學解》

(7)又如:隨你的便;去不去隨你;隨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隨意念之所至,立刻到達某一地)。

(8)〈方〉∶相似,與某人、物、事相像 [look like]。如:他長得隨他母親。

(9)接著,隨即 [carry on]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晉·乾寶《搜神記》

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清·方苞《記》

(10)又如:隨次(隨即;馬上);隨宜(隨即)。

(11)按照;依據 [according to]。如:隨例(按照慣例);隨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詞性變化

隨〈名〉

(1)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兌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象曰:澤中有雷,隨。——《易·隨》

(2) 中國周代國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後期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隨州一帶。

(3)姓氏。周代隨國後人,子孫以國為姓。著名歷史人物有思想家隨巢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的屬下雲兵隨忠等。

漢英互譯

◎隨

adapt to along with follow let

English

◎follow,listen to,submit to

常用詞組

1至7

1. 隨筆 suí bǐ

(1)[informal essay; jottings]

(2)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

(3)指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

2. 隨便 suí biàn

(1)[be free and easy;random]∶不加限制;不受拘束。

隨便聊聊。

(2)[anyhow; any]∶任憑,無論。

順著彎曲的運輸便道走去,隨便你什麼時候仰面看只能看見巴掌大的一塊天。——《夜走靈官峽》

(3)[immediately]∶隨即,馬上。

家書隨便修下,誰人去走一遭?——《水滸傳》

(4) [do as one chooses (likes) pleases]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我說話很隨便,請不要見怪。

雕刻家的意見,隨隨便便雕一個石像不如不雕。——《古代英雄的石像》

3.隨波逐流 suí bō zhú liú

[follow the winds and waves;go with the crowd] 比喻自己沒有一定的立場和主見,只是隨著別人走。

所謂鄉原,即推原人之情意,隨波逐流,倿偽馳聘,苟合求媚於世。——宋· 孫奕《履齋示兒編·鄉原》

4.隨處 suí chù

[everywhere;anywhere] 到處;處處。

只要有一粒種了,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松樹的風格》

5.隨從 suí cóng

(1)[nember of one's suite;party]∶隨行人員。

他和他的隨從昨天抵達五陵山。

(2)[accompany attend one's superior]∶跟隨。

怎么自家在山行真誠?又沒個侍兒隨從。——《西遊記》

6.隨大流 suí dà liú

[follow the general trend] 順著多數人說話或辦事,也作“隨大流”。

唉,算啦,算啦,羊隨大群不挨打,人隨大流不挨罰。——《取經》

7.隨帶 suí dài

(1)[have sth. taken along with;go along with]

(2)隨同捎去。

來人隨帶書籍一包。

(3)隨身攜帶

隨帶衣物

8至14

8.隨地 suí dì

[anywhere; everywhere] 不拘何地;到處。

不可隨地吐痰。

9.隨風倒 suí fēng dǎo

[bend with the wind;be easily swayed] 自己沒有主見,順著一時的形勢辦事,看哪邊的勢力大就跟著哪一邊走。

10.隨風倒舵 suí fēng dǎo duò

[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 take one’s cue from changing conditions] 順著風向轉換舵位。比喻見機行事,隨著情勢改變態度。多含貶義。亦作“隨風轉舵”

11.隨風轉舵 suí fēng zhuǎn duò

[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 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度。

眼見得城池也不濟事了,各人自思隨風轉舵。——《水滸》

12.隨感 suí gǎn

[impression] 隨時的感想。

《旅歐隨感》

13.隨行就市 suí háng jiù shì

[fluctuate in line with market conditions] 商品根據市面行情自由上市供應。

14.隨和 suí hé

(1)[easy-going;amicable]∶和順,不固執己見。

他隨和的性格使他屈從了家裡的做法。

(2)[echo what others say]∶隨聲附和。

15至21

15.隨後 suí hòu

[soon afterwards] 表示緊接某種情況或動作之後。

他從書架上拿了一本小說,隨後就出門去了。

16.隨機 suí jī

(1)[according to situation] 依照情勢。

必須具有一定的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完成任務。

(2)[random]∶自由組合。

隨機抽樣。

17.隨即 suí jí

[presently;immediately] 立刻;即刻。

牛元峰待援無望,趁黑夜率領殘部突圍向西逃跑,我七十五師的戰士,隨即跟蹤追擊。——《奠基禮》

18.隨駕 suí jià

[accompany the emperor] 隨從帝王的車駕;指跟隨帝王。

19.隨軍 suí jūn

(1)[with the army]∶ 跟隨軍隊[行動]

隨軍記者

(2)[families who followed the army]∶

軍人家屬將戶口等關係轉到軍隊,並跟隨部隊生活和行動。

20.隨口 suí kǒu

[speak thoughtlessly] 沒仔細考慮就說出

不該隨口承認他的見解

21.隨口胡謅 suí kǒu hú zhōu

[talk casually] 隨便搪塞

他不懂的地方,就隨口胡謅,遮掩過去

22至28

22.隨口亂說 suí kǒu luàn shuō

[loose-tongued] 隨便亂說的

你不該隨口亂說,把一件好事給弄糟了

23.隨人俯仰 suí rén fǔ yǎng

[stand at sb.’s beck and call; find oneself at the mercy of sb.] 任憑別人驅使,完全聽從別人的支配

24.隨身 suí shēn

[take with one;carry one's person] 帶在身邊;跟在身旁

隨身攜帶

25.隨聲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é

[echo what others say; chime in with others] 謂自己沒有主見,別人說什麼,自己跟著說什麼

朝中百官俱怕戴的權勢,也隨聲附和。——《祖沖之》

尤可怪者,最有識見之客,亦作矮人觀場。人言此本最佳,而輒隨聲附和。——清·李漁《閒情偶寄·演習部》

26.隨時 suí shí

(1)[at all times;any time]∶不論何時

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他

(2)[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指順應時勢

隨時以行

27.隨時度勢 suí shí duó shì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 whenever] 根據當時的情況審度事勢的發展趨向

28.隨俗 suí sú

[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 [行事] 隨著習俗

入鄉隨俗

29至35

29.隨同 suí tóng

[be in company with;accompany] 跟隨陪同

30.隨喜 suí xǐ

(1) [follow suit]∶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送禮等

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吶喊·自序》

(2)[visit temples]∶舊指遊覽寺院

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唐·杜甫《望兜率寺》

(3)[tour]∶隨人遊玩

31.隨鄉入鄉 suí xiāng rù xiāng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到什麼地方就隨從那裡的風俗習慣。因以“隨鄉入鄉”比喻適應新的環境

天涯節物遮愁眼,且復隨鄉便入鄉。——宋· 范成大《秋雨快晴靜勝堂席上》

32.隨想 suí xiǎng

[capriccio] 隨事而生的感想;雜感

33.隨心 suí xīn

(1)[as one wishes]∶憑著自己的心意

隨心所欲

(2)[be satisfied]∶稱心;順心

你大叔答應啦,給他二閨女習一條隨心的被面兒。——《葛梅》

34.隨心所欲 suí xīn suǒ yù

[have one's own way;do as one likes]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

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做

35.隨行 suí xíng

(1)[follow]∶跟著別人走;跟隨

(2)[entourage]∶隨從人員

36至42

36.隨意 suí yì

[as one likes] 隨著自己的意願

唱完幾曲之後,船上有人跨過來,反拿著帽子收錢,多少隨意。——《威尼斯》

37.隨意一瞥 suí yì yī piē

[with half an eye] 匆匆地一瞥;不完全注意

只消隨意一瞥他就可以看出他們打的什麼主意

38.隨遇而安 suí yù ér ān

[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accept the circumstances with good will] 處在任何環境都能適應並感到滿足

保重弱軀,開擴心地,隨遇而安,足慰懸懸矣。——清·尹會一《健余尺牘·示嘉銓》

39.隨員 suí yuán

(1)[in ember of one's suite]∶跟隨陪同的下屬人員

(2)[attaché]∶駐外使館中的最低一級外交人員

40.隨葬 suí zàng

[bury together] 用財物、器具等隨同死者一起埋葬

41.隨著 suí zhe

[in the wake of;along with]——用在句首或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事件的發生所依賴的條件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大發展,必將帶來教育事業的大發展

42.隨踵而至 suí zhǒng ér zhì

[come one after another] 一個跟隨一個到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王曰:“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上,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隨踵而至也。”——《戰國策·齊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隨

〔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為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又易卦名。

又《易·鹹卦》鹹其股,執其隨往吝。《注》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為隨。

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注》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

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注》隨,晉地。

又國名。漢為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注》隨國,今義陽隨縣。《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注》故厲國也。《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為州。《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注。

又西隨,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又沙隨,地名。《春秋·成十六年》會於沙隨。《注》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又姓。《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注》墨翟弟子。

又《正韻》亦作遺。《詩·小雅》莫肯下遺。《箋》遺,讀曰隨。《疏》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下之義也。

又《集韻》古通追。《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注》追,與隨通。

又《唐韻正》古音旬禾反。《論語》季隨,季騧。《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又《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注》索隱曰:隨,他果反。

又與橢通。《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 《正字通》俗作隨。

拼音是s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