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望

陳賢望

陳賢望,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大學教師及自由設計師。於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任教期間深受學生喜愛,曾被譽為“最具哲人氣質”和愛憎分明的憤青教師;現供職於溫州大學。

基本信息

概述

陳賢望,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大學教師及自由設計師。於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任教期間深受學生喜愛,曾被譽為“最具哲人氣質”和愛憎分明的憤青教師;現供職於溫州大學。童年時期隨父母北上,在寒冷的大西北度過,大學求學於江南,在江南水鄉的不瘟不火中修習設計藝術,期間連年獲得綜合獎學金,並以“三優生”的榮譽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穿梭於多家設計公司及設計事務所從事 Graphic Design& Advertising planning平面設計和廣告策劃並於二零零七年南下受聘於泉州理工學院任專職教師,期間曾破格提拔為泉州理工學院藝術設計系廣告設計教研室主任,同年成功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從繪畫到設計藝術》,深獲好評。大學至今,專業設計作品屢獲嘉獎。後以優異成績考入金陵古都,繼續研究生學習,其主要專業研究方向為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視覺傳達設計和工業設計。

人物介紹

中文名:陳賢望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01日

外文名:Marco 學歷:研究生

國籍: 中國 職業:教師,設計師

民族:畢業院校:NANK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出生地:浙江溫州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陳賢望 陳賢望

代表作品:《從繪畫到設計藝術》 ,《十=一》 ,《坐北朝南》… 個人信息

籍貫:中國溫州

星座:射手座(人馬座)

身高:172cm

體重:59kg

血型:o型

語言:華語、英語、粵語、閩南語、溫州話

學歷:研究生

就讀學校:工大、台科大…

蘭亭竹林 陳賢望 蘭亭竹林 陳賢望

特長:寫作、攝影、美術、歌唱等

愛好:廣泛

職業:八零後新生代設計師、高校教師

最崇拜的人:父母

喜歡的報紙:《南方周末》《美術報》 等

喜歡的歌手:Michael Joseph Jackson、BEYOND、張國榮、張學友、許巍、李建等

喜歡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肖申克的救贖》

喜歡的寵物:變色龍(小蜥蜴)

喜歡的水果:葡萄

喜歡的畫家:保羅·塞尚、文森特·梵谷、彼埃·蒙德里安、康丁斯基、齊白石

喜歡的設計師:原研哉、隈研吾、烏韋·勒斯、施德明、貝聿銘

喜歡的導演:張藝謀、王家衛、小津安二郎

喜歡的旅行地:芬蘭(赫爾辛基)

喜歡的一句話:There can be a miracle when you believe.

……

高校教學

成就及榮譽

2008.06獲泉州理工學院“優秀黨員教師”榮譽稱號;

2008.12 專業學術論文《繪畫基礎與藝術設計專業之間的關聯以及套用策略》入選在泉州理工學院第四期論文集並榮獲“優秀論文”獎;

2009.03 破格當選為泉州理工學院藝術系廣告設計教研室主任 ;

2009.11 《繪畫基礎與藝術設計專業之間的關聯以及套用策略》受邀發表在泉州理工學院學報;

2009.11 專業學術論文《論標誌設計的實用潛規則》入選在泉州理工學院第五期論文集;

2009.12 舉辦個人學術講座。《從繪畫到藝術設計——兼談當代大學生前瞻性學習觀的塑造》受到了泉州市教育局領導,泉州理工學院院領導,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教授及同僚們的認可好評。(附講座現場光碟一張)。

2009.11 指導藝術系2008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參加福建泉州市青年創意文化節和“南文化”主題創意設計大賽,獲得創意市集競賽一等獎及四個佳作獎獎項;

2011.11 紹大美術學院 “大設計小思辨——消解設計的界限” 學術報告;

2011.12 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從繪畫的形式感看設計的秩序美” 學術報告;

獲獎情況(部分)

廈門鼓浪嶼 陳賢望 廈門鼓浪嶼 陳賢望

2005參加韓國祥明大學(Republic of Korea)新生代平面設計師生作品聯展;2006參加第十一屆國際攝影展覽大賽;

2004參加寧波國際海報雙年展並參與“設計論壇”討論;

2005.專業繪畫創作作品一幅入選並被錄用在全國《中國高等美術院校美術作品年鑑》2004繪畫/設計卷;

2005.5 文學創作《more than that》獲全國第十八屆文學青年徵文大賽“佳作獎”[中國作家雜誌社、香港創意聯有限公司];

2003.12 專業作品《本來》獲浙江省第四屆學生藝術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評比中,榮獲高校專業組“優秀獎”;

2009.11 專業設計作品《閩南茶道》 《刺桐花之舞》 《坐北朝南》分別獲得福建“南文化”創意招貼設計大賽佳作獎;

2010 《十=一萬物歸一》系列招貼設計獲靳埭強2010全球華人設計大賽入圍獎;

……

文藝生涯

文學創作

2008散文作品《江南》發表在大型文學期刊《刺桐》總第十期(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期刊);

2005作品《江南煙雨》發表在紹興文理學院報第11期(總第188期);

2005作品《離開》發表在紹興文理學院報第5期(總第182期);

……

陳賢望 《靈魂在達岸》:凡不可言說的必保持沉默。過多的自欺欺人反而越發會沉淪在虛幻當中,藉以虛幻的天堂來框架生活,然後開啟又一段隨遇而安的四捨五入,那便更是一種虛無了,仿佛精神上的一場閹割。幸運地是它最起碼在形而上催化了一種莫大地質疑。嚴格意義上說,虛無如同是所有真實的酵母一樣,需要的就是齊備的外在條件,相信破執在暗涌中自我升華足可以為其最原始的內在推動力。於是我從質疑轉向相信:質疑相信,相信質疑。但都總有些不完全地客觀因素驅使,並且略帶些須莫名其妙地義無返顧,並在內心思緒的波動與理智的起伏之間單擺著一種前所未有地平衡。遙遠而且哀傷。似乎惟有如此才能促使自己在精神重新演歷心靈的時空複合軌跡當中緩慢地被抽離或者枯萎,但這都無關緊要。大約在於我自己又多了一種心靈底淵深刻而非黑白的體悟,孤獨並且清晰,極端然后豐富。這是種不見形跡的內在力量,可是返挹著另一種可能,質疑答案的唯一,因為靈魂在達岸。

經典語錄:

海西南俊巷 承天寺 海西南俊巷 承天寺

1.要想贏,兩種方法最為簡潔和可靠。一為:出其不意,兵行險招;二為: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厚積薄發。除此之外,真是別無他法了。2.世上只有兩種歷史:傳頌與被傳頌。

3. 活在當下,活在自我,活在適度,其實也就等於活在未來了。

4. 我到是以為:檢驗一所大學是否成效的最關鍵途徑在於,該大學本身是中學教學體制的擴大呢還是社會有效機制的濃縮?除此之外,我真的很難再想出什麼更直接有效的辦法了。因為有太多的表象蒙蔽了真實,有的價值標準和衡量尺度只是社會完家們所慣用的一種形式主義或稱“形式手法”。大凡很多的人都會說凡事都有兩面性,需要酌情好好的判斷,只可惜現 在的人又有多少能夠保持冷靜、清晰的頭腦呢?

5. 氣候都有反常的時候,更何況人心呢?

6. “仍然”一詞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它似乎總是啟示著我還有轉圜的餘地或是承載的空間。它給我一種有時必抱持有另一種可能性的存在,不僅是存在,還是屬於,屬於一個再次邁向成功台階的奠基石。這就是仍然。

7.如果說現代人犯賤到只是比狗大一些的東西,那么我寧願做長空下的一粒米。

8. 電影《獨自等待》里有一句我個人特別鍾情的台詞:我最討厭的就是這樣,一進房間就忘了自己要乾什麼好,估計寵物就是這樣過一輩子的。電影《頭文字D》里也有一句台詞:其實神也是人,只是它做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它成了神……

9. 孔氏說:己立而立人;釋氏說:慈悲為懷;耶氏說:博愛。神他媽的都是一樣的,只是人變了不一樣。

10. 我是我自己的白老鼠,但我更希望天下間所有正在實驗裡被研究的白老鼠是我的化身,這樣,我最起碼還知道自己還有被研究的存在價值。

11. 任何的發問皆是一種尋求,尋而且求或者求而不尋。

12.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應著重培養好自身的設計理念和綜合文化素養,尤其是外出實習前的最後一個學期的學習,不要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總感覺外出進公司實習才是“生才”之道,事實上,大學本就是人之一生由學校邁向社會的中轉站,在此期間,若然可以很好的培養起自身的思想理念和學習方法,那將是人之一生用之不完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因為我始終認為,老師所能傳授給學生的也正是“理念”和“方法”而不是單薄的“個人經驗”,因為理念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塑造出來的,然則經驗卻終究是個人化的東西,個人經驗只屬於個人,不一定人人適用。經驗是靠的是積累,理念靠的是培養,兩手都要硬兩手都要抓,不可偏廢其一,但究其大學而言,既在校求學,必先於理念而習之。優秀的理念將指導自身朝著更高更遠的方向孜孜不倦。

廈門大學 陳賢望 廈門大學 陳賢望

13.一個人知道的東西叫天機,兩個人知道的東西叫秘密,三個人知道的東西是真理,三個人以上知道的東西叫做通知。這如是一種“made in china”的鬧劇和解脫。14.所謂的地位其實是一個非常虛的概念。不難想像,當任何一種地位被神化時,它也就不是廣泛意義上的地位了,而輪為神位;當任何一種地位被冷漠時,千萬牢記:錯的不是人或神或鬼,原來那只是個座位罷了。就相當於你在公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位一樣,那才顯得多么地有地位啊。

15.高中時候想必很多人都學過《物理》,但到後來能用者甚少。因為從來就很少人會從《物理》中學到“悟理”,這其實就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又一種悲哀。

16.生命即是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造、不斷地完成所謂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有最高的理想,但不能只有唯一目的,你可以沒有最輝煌的結束,但不能沒有閃耀的過程。

17.愛,在盤古開天時即已開始,卻在世界末日時還未終了。

18.國人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一些特有意識形態有時候仔細推敲起來就很像是一種障眼法,我不知道這是否算得是一種智慧。不過,對於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來說,過去就是一切,而對於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說,未來才是一切。

19. 這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東西,但我還是樂意這樣去想想。

20. 命運之事,不是讓你相信,而是讓你接受。改變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1.有些事情我們永遠都不會懂;有些事情我們永遠都不屑懂;有些事情我們永遠都不想懂;有些事情我們都懂了永遠是什麼;有些事情我們永遠都在懂。

22.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其超群與獨到之處在於他能夠看透並感受到了情感視象,並且擁有抓住它們的能力和表達它們的技巧,然後恰到好處地創造出“有意味的形式”。不傾向於任何“運動”或“主義”,丟開所有常人的功利、兩可、好奇之心。不過即使如此,超群的創造力總會有些美中不足的缺憾。要真說任何時期的藝術都會有任何時代之精神的傾向與影響的話。那么,那些被遺漏出去的缺陷,正是一個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去尋覓的需求所在。藝術在心靈軌跡中潛在意義大抵如此,要真說有所傾向的話,那也只能是無限止地傾向與無限制的審美情感,喚醒和表達,以及本身的神聖,即使只有一種很少的未知名存在,亦絕不放棄。因為藝術從來就不是什麼梯子,抑或只是梯子中的梯條罷了。

23.不把貧乏當貧乏的時代,是一個時代絕對貧乏的象徵。

24.人的一生,感動自己的不多,感動別人的卻為之更少。我想:或者有時候任何人都經不起他人或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全面推敲和剖析。所以我到是覺得有時候看人看個局部沒什麼不好。最起碼我們自己可以參詳,進而取長補短。這樣一來美好的事物就會變得更豁達。這到不是說讓你對醜陋,負面的局部視而不見,而是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視而見之。惟有如此,我們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充分調動專屬的主觀能動意識。才不會在芸芸眾生里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方向,也更少的在流失的時候說遺憾,在匯聚的時候自我誇耀。 25.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形形色色,無所不包,無奇不有,無所不能,牛逼的設計當是在這樣一種人為事物的尺度下去訴諸為人存在的適度性,其功能與形式,並非都是一種無可挑剔的考量,而是本能的自然化罷了。放眼人類世界大的設計領域:建築、產品、平面、影像媒體……不都正是如此嗎?

26.理想是反抗現實,創造現實,超越現實的活動。然而,理想也必須立足於現實。或者是理想把現實升華變成新的現實,或者是現實把理想抑滅了。

27.人生的片段其實是一種完整的記憶,但記憶的片段卻是瑣碎的人生景象,既輕盈又沉重。當人突然滿足了所有的欲望,就真實得有些殘忍了。現代人糾結的根源。

28.惟有充分了解自己的過去才會有充分憧憬未來的勇氣。所以,選擇性的遺忘過去,目的性的憧憬未來。

……

作品展示

繪畫作品

素描、水粉、油畫、速寫。

講座現場 陳賢望 講座現場 陳賢望
Painting Exhibition Painting Exhibition

裝飾藝術

民間剪紙創作,中西融合的拼貼(Collages art

)設計。

民間美術創作 民間美術創作
Collages Design (局部)陳賢望作 Collages Design (局部)陳賢望作

平面設計

Package Design : 包裝設計

Marco 包裝設計 Marco 包裝設計
概念設計 CARD design 概念設計 CARD design

藝術攝影

地點:雲南,麗江古城;

石頭城記 玄武湖 陳賢望 石頭城記 玄武湖 陳賢望
印象麗江 印象麗江

廣告設計

logo design\標誌設計、poster design\招貼設計、 Design draft……

poster design for tea TGY poster design for tea TGY
Marco's Advertisement Design Marco's Advertisement Design

教學經歷

一:2009,受邀赴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參與關於新媒體藝術(動漫設計)新“人才培養方案”計畫的研討;

二:①2010年,參與荷蘭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阿爾特茲藝術大學)設計學院的Maarten Verweij教授的實驗性教學研究活動。期間,Maarten教授身體力行講授《type design》(字型設計)課程並進行相應的學術交流活動,《探索視覺藝術之複雜性》。按照國外的workshop(工作坊)模式我們組成了教學團隊。Maarten教授運用他們特有的一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進行概念式啟發、引導式教學和實踐性設計。是一種實驗性教學探究活動,有很強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Year 2010, The professors Maarten Verweij come from the Netherlands 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 the college of design,who as an academic exchanges of visits to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give the prefect lectures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major is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o talk with college teachers make some corresponding academic exchanges. meanwhile, we teached the the course named type design. ]

Maarten教授、Marco Maarten教授、Marco

理念釋義:1.一步一步的將範圍縮小,縮小縮小再縮小,直至最後出現一個我們想要的關鍵點,最後這個關鍵點就成了眾多素材的精髓,將這一點用最簡潔的圖形語言傳達出來,讓整個客群群體都能感受到你的情感語義和設計意圖,這就是平面設計。

2.簡約是“單純的形式,豐富的內涵”,對這種單純、簡約的渴望是一種超越質量的要求,是信息的濃縮,是普遍能夠接受的,是思想的淬取,而呈現的一種適度的簡約,它是高度複雜的思考和概括的豐富,更是有力度的簡約,即所謂“設計是複雜的思考,簡約的表達”,這也是設計師智力和技術水平高低的分水嶺。

陳賢望 陳賢望

3.如果說整個空間是一片交織著各種信息的混沌的話——這很像是電視在沒有接受信號時出現的白色噪音,那么“圖”就是漂浮在這一混沌當中的片段“清晰”。[professor Maarten Verweij will give us a new design knowledge, they care about is a design sense and way of thinking, design from our daily life, materials, ideas, points, emotion, all can be sources of our inseparable from daily life, seemingly ordinary, but as long as proper mining, impossible is nothing. thus If you want to be an outstanding designer, Observ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yway Design requires rigorous, Design requires emotional, and Design requires harmony,Design is a process, so this is desig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