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納德

陳納德

克萊爾·李·陳納德,通常直接稱呼為陳納德(1893年9月6日-1958年7月27日),1893年9月6日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童年時代在路易斯安那州度過。美國空軍中將,飛行員。是二次大戰時在中國作戰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的指揮官,有“飛虎將軍”之稱。妻子是中國人陳香梅。1918年秋,陳納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軍中服役,到長島米契爾機場擔任第46戰鬥機隊的副官。1920年正式成為飛行員。1923年陳納德調到夏威夷珍珠港擔任第19驅逐機中隊中隊長。1930年陳納德被保送到維吉尼亞州蘭黎空軍戰術學校學習,畢業後,在阿拉巴馬州馬克斯韋爾基地的航空兵戰術學校任戰鬥機的戰術教官。1930年代的美國空軍流行“轟炸至上”的空軍理論。1935年,他編著出版了《防禦性追擊的作用》其曾於該本論著中指出戰鬥機的重要性,但未獲重視。1937年初因失去部分聽覺,又與上司不和,而以傷殘軍人身份(上尉銜)退役。同年春天,蔣介石派人到路易西安那州沃特普魯夫請陳復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陳納德陳納德
克萊爾·李·陳納德(ClaireLeeChennault),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抗日戰爭時期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隊長。1893年9月6日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康麥斯的一個小農場主家庭。中學畢業後入克里佛航空學校攻讀,並取得優異成績。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陳納德進入印第安納州.班傑明.哈里遜堡的軍官學校受訓。3個月後,成為預備役中尉轉入陸軍通信兵航空處。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師範學院畢業,擔任鄉間教師。1919年從飛行學校畢業,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負責指揮第19戰鬥機中隊。在那裡陳納德編寫了《戰鬥機飛行技巧手冊》。1936年1月,中國國民黨空軍毛邦初上校邀請他到杭州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擔任飛行教官,1936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他為中國國民黨空軍顧問,幫助建立中國國民黨空軍。在洛陽考察航空學校時,盧溝橋事變發生,抗日戰爭爆發,他當即表示:“如有需要,願意盡力為中國服務。”後赴南昌,被指派指導該地戰鬥機隊的最後作戰訓練。
陳納德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與中國和蘇聯空軍司令官共同指揮戰鬥。他還在湖南芷江組建了航空學校,後來又到昆明航校任飛行教官室主任,負責給高級班授課。
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1942年7月4日,美國航空志願隊轉變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陳納德擔任準將司令。1943年3月10日,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轉變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擔任少將司令。同年7月25日陳納德應聘中國國民黨空軍參謀長。1943年10月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組成並投入戰鬥,陳納德任指揮。
陳納德於1945年8月8日離開中國,他在中國生活了8年2個月零8天,與八年抗戰結下不解之緣。
1958年7月18日,艾森豪總統和美國會批准晉升陳納德為中將。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逝世。美國國防部以最隆重的軍禮將其安葬於華盛頓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銘,鐫刻著他所獲得的各種獎章;背面是用中文寫的“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

功績

飛虎隊合影飛虎隊合影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陳納德隨軍撤到漢口。這時中國國民黨空軍幾乎損失殆盡,只得靠蘇聯援華的飛機來保衛城市。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陳納德和中國、蘇聯的空軍指揮官斷定這一天日機會空襲,決定懲罰日本侵略者。為引誘日機來犯,陳要中國和蘇聯的飛機佯裝撤離漢口,飛往南昌。飛機起飛後先在武漢上空盤鏇,讓人們(包括日本間諜)看到他們撤離,當夜又溜回機場。29日清晨,日機從蕪湖機場起飛,轟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飛臨武漢上空。陳納德事先偵得日機只有從蕪湖到漢口一個來回的汽油,於是派了20架戰鬥機在城南拖住日軍戰鬥機,使他們消耗大量汽油,在城市安排40架蘇聯飛機埋伏在高空,等日機折回蕪湖時把轟炸機和戰鬥機分開,日軍戰鬥機因缺油不敢去保護轟炸機,中蘇飛機一隊攻擊轟炸機,一隊攻擊戰鬥機,將39架日機擊落36架,只有3架落荒而逃。這就是天皇生日的慘敗。
1938年8月,根據宋美齡的要求,陳納德去昆明籌辦航空學校,訓練中國飛行員。他在昆明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對學員進行嚴格的訓練,不少人中途被淘汰。
1940年後蘇聯空軍援華人員陸續撤走,中國國民黨空軍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飛機更為缺乏。這時中國國民黨空軍和日本空軍飛機之比是1:53,日本完全控制了中國的制空權。1940年5月20日,蔣介石召見陳納德,要他去美國,設法搞到儘可能多的作戰物資。陳納德返美後,雖然他在美國軍政界並沒什麼分量,但他四處宣揚中國人民的抗戰,爭取各方援助。羅斯福總統的兩名助手被陳納德的遊說打動,在羅斯福面前贊成陳納德關於建立空軍的計畫。羅斯福決定對華進行軍事援助,以把日本拖在中國。陳納德幾經周折,最終得到100架P-40型戰鬥機。1941年4月14日,羅斯福總統又簽署命令,準許預備役軍官和退出陸軍和海軍航空部隊的士兵參加赴華的美國志願隊。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中國時,已有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到達中國。
接受飛虎隊訓練的中國飛行員接受飛虎隊訓練的中國飛行員
1941年8月1日,蔣介石發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任命“陳納德上校為該大隊指揮員”。陳納德立即開始對志願隊成員進行專門訓練。當時條件十分艱苦,有幾人最終忍不住辭職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志願隊人員的技戰術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1941年11月,陳納德將美國志願大隊編為3箇中隊。第1隊為“亞當與夏娃隊”,該隊飛機均有亞當圍著蘋果追夏娃的圖案。第2隊為“熊貓隊”,該隊飛機未畫熊貓而畫有飛行員的漫畫像。第3隊為“地獄天使隊”,該隊飛機均畫有姿態各異的裸體天使圖案。
1941年12月7日,陳納德率第1中隊和第2中隊到昆明。20日,一批日機向雲南方向飛來,昆明機場所有的飛機都升空迎擊,並出師告捷。日入侵飛機10架,被擊落6架,3架負傷。志願隊無1架飛機損失。志願隊的初戰勝利,給飽經日機轟炸的昆明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當天晚上,昆明各界為美志願隊舉行慶功會。報紙頭版頭條報導戰鬥經過,稱美國志願隊的飛機是“飛行的猛虎” ,從此飛虎隊成為志願隊的代稱。1941年仰光,協同英軍作戰。在兩個多月的空戰中,美英戰機對日作戰31次,共擊落日機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齡致電陳納德,要他出任駐華空軍指揮官,軍銜升為準將。陳納德從一個鮮為人知的退役陸軍航空上尉,一躍成為世界各國的新聞人物。在美國,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各個戰場上的訊息都不佳,戰爭正處於黑暗的時刻。這時突然冒出陳納德帶領一小批“兵油子”取得輝煌勝利的訊息,立即引起美國人的轟動和興奮,陳納德頃刻之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獲得“飛虎將軍”的美稱。
1942年5月,日軍侵占緬甸,繼而進犯雲南。為阻止日軍跨越怒江,陳納德指揮志願隊連續出擊。襲擊保山、騰衝、龍陵一帶的日軍運輸隊,企圖強渡怒江的一隊日軍在志願隊的轟炸下幾乎全軍覆沒。6月,陳納德率司令部及2箇中隊前往桂林。12日,志願隊在桂林上空一舉擊落日機8架,自己僅受傷1架。桂林人民為之歡欣鼓舞,集資2萬元慰勞美飛行員。日軍遭受打擊後,飛行員上天心慌膽怯,因而要求增派飛機。
蔣介石與陳納德蔣介石與陳納德
1942年7月3日,陳納德根據美國陸軍部和蔣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國航空志願隊,而以志願隊部分隊員為主組建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的第23大隊。美國航空志願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美國航空志願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美國航空志願隊解散之後,該隊所留飛機和人員歸併美國陸軍航空隊第23大隊,與派駐中國的第16戰鬥機中隊組成美國空軍駐華特遣隊,隸屬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陳納德改任美國駐華航空特遣隊司令,軍銜仍為準將。日軍得知航空志願隊解散的訊息,遂將原在南洋的第3飛行師調往中國,企圖一舉殲滅新組建的美空軍。7月份,日空軍憑藉數量上的優勢,對華中的美空軍基地發起進攻,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陳納德仍採取志願隊的空中游擊戰術,以奇襲和機動的作戰方式打擊日軍。到7月底,共擊毀日軍戰鬥機2架,轟炸機12架。自己損失戰鬥機5架,轟炸機1架。特遣隊初試鋒芒,粉碎了日軍一舉殲滅在華美空軍的企圖,也表明該隊有能力與數倍於己的日本空軍周鏇。
1943年3月10日,美國陸軍航空隊將駐華特遣隊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少將司令。陳納德上任後,強烈要求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加強美國駐華空軍力量,奪回中國戰場的制空權,並伺機攻擊日本本土。他在作戰計畫和指揮權等問題上與中國戰區參謀長和駐華美軍司令史迪威將軍發生衝突。蔣介石對史迪威也多有不滿,因此陳納德得到蔣的支持。為使陳納德脫離史迪威的指揮,蔣介石於7月12日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將陳納德提升為中國戰區空軍參謀長。羅斯福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同意讓陳納德擔任中國國民黨空軍(而不是中國戰區)參謀長。
陳納德陳納德
指揮許可權的擴大使陳納德開始發動計畫中的攻勢作戰。從7月下旬起,美日雙方為爭奪制空權在華中展開了激烈的空戰。陳納德指揮美空軍,依靠“精密的情報通訊網”,僅在7月下旬的8天空戰中,美軍就擊落日機62架,自己僅損失3架。美空軍掌握了制空權後,即對長江和北部灣的日艦進行轟炸,並接連襲擊了漢口、香港和廣州的機場、碼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1943年11月25日,陳納德指揮美空軍機隊遠征日軍在台灣的機場,擊落日戰鬥機15架,並把機場上的42架日機全部摧毀。
1944年秋,蔣介石與史迪威的矛盾激化。10月18日,羅斯福決定調回史迪威將軍,改派魏德邁來華接替他任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離華後,馬歇爾等人就開始考慮改組在亞洲的航空隊,擬將所有駐緬甸和印度的空軍調往中國,由駐華的空軍司令部統一指揮第10和第14航空隊。陳納德堅決反對這一改組計畫,然而他沒有得到華盛頓的支持,也沒得到蔣介石的支持。1945年7月6日,陳納德提出辭呈,魏德邁等立即批准並任命了斯通將軍接替陳納德指揮第14航空隊。1945年8月1日,陳納德帶著失意離開中國回國。陳納德在中國8年,協助中國人民抗戰,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立下汗馬功勞。蔣介石和宋美齡設宴為他送行,並授予他中國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大藍綬帶。
1942年7月以來,陳納德率領美第14航空隊摧毀了2608架敵機,擊沉和擊傷敵大量商船和44艘軍艦,己方損失496架飛機。
陳納德回國幾天后,日本投降了。他對自己不能最後參與受降儀式十分難受。他說:“8年來我唯一的雄心就是打敗日本,我很希望親眼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稱他們的失敗。”
1945年12月,陳納德重返中國。1946年10月成立了民航空運隊,為行政院善後救急總署運送救急物資。1947年,陳納德與中國女記者陳香梅結婚。1948年後,蔣介石軍隊在內戰中節節失利,陳納德的民航空運隊又幫助蔣介石空運軍隊、給養。1949年,陳納德的回憶錄《一個戰士的道路》在紐約出版。1950年6月,空運隊改組為控股公司,陳納德任公司董事長。1958年7月15日,艾森豪總統要求國會晉升陳納德為中將。18日,美國國會通過晉升他為空軍中將的法案。7月27日,陳納德因病在華盛頓去世,終年67歲。
註:原設定在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的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銅像,後來移到新生公園。2006年8月,移至花蓮空軍基地四零一聯隊隊史館與相關文物、資料以紀念館的形式永久保存,並由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女士由美返台揭幕。

人物經歷

童年生活

崇尚大自然的陶冶是陳納德童年生活的最大特徵。他的別出心裁、好強、果敢、冒險的性格正是密西西比河畔的荒漠環境陶冶而成的。斯托威爾是一位稱職的父親,他順應孩子們的天性,放任他們到路易斯安那州高大陰森的樹叢中玩耍,讓他們從小養成不怕狼、熊、鹿等野獸和勇於戰勝險惡環境的堅強性格。陳納德的繼母更是常常和他一道出去騎馬、旅行或到郊外野餐,而且鼓勵他去過自己所酷愛的生活,“應當在同齡兒童之中做他們學問上的領袖”。陳納德自幼喜愛打獵和釣魚,常常消失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橡樹林和苔蘚叢生的沼澤地中,一去就是幾天。他靠吃野果子和自己打的獵物為生,睡在自己用苔蘚和樹枝做的床上,住在自己搭的小破屋裡。小的時候,曾用籠子捕捉紅顏色和黑顏色的鳥,設陷阱捕捉貂和黃鼠狼,稍大一些就使用來福槍整日在叢林中追殺野鹿、山雞及其他動物。垂釣也是他的嗜好。鄧薩斯河流經陳納德家不遠的地方,他常常在河邊垂釣,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種無拘無束的野外生活給予陳納德性格以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遊蕩的獵人生活鍛鍊了他強健的體魄,而且頭腦反應敏捷,身體協調性好。他從他祖父的黑人老僕那裡學會了用頭、用腳、用拳打架的技藝,使得他在周圍的小夥伴中昂首挺胸,出人頭地。晚年,陳納德回憶說:“我年輕的時候就思慮過人,精力充沛,對任何問題都能當機立斷而見諸行動”,“假如我全權主理一樁事情的話,其結果常是十分圓滿的。”
戶外獨居的生活也培植了他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他總是不願意承認:“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在他熱愛並感到逍遙自在的森林野外生活中,不容他承認有“不可能辦到的事”。在為生存而進行的拼搏中,你要么成功,要么就不能活著走出森林。少年陳納德從自己充滿刺激的生活中逐步懂得,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坐等人家用銀盤托著送上。如果他需要一樣東西,不是掙錢去買,就是用自己雙手製造。
大自然的薰陶還給他帶來了充滿自信、逞強好勝的性格。他不願聽從大孩子們指手畫腳的教導,寧可自行其是,自得其樂,或在小孩子中稱大王,就是在他所喜愛的體育活動中也是如此,進足球隊要當中鋒,在壘球隊就得是出色的投手。成年後,他說當時為了要處處顯得高人一籌,於是便要“跑得快,跳得高,游得遠,潛得深,釣魚要大的,射獵要比別人準確,看書要比別的孩子多,在田裡工作最賣力,在學校里每門功課名列前茅”,“無論做什麼事,我總要獨占鰲頭”。
陳納德在少年時代形成的這些性格特點,在他後來的軍人生涯中發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使陳納德力排眾議,獨樹一幟,建立了他的空戰理論體系,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戰實踐中得到了應驗,使得他在中國戰場上,叱吒風雲,威震長空,成為世界最優秀的空軍將領之一;另一方面,也使得陳納德無論處在什麼崗位,總是與他的上司經常頂牛,導致他在仕途上屢屢遭挫,歷盡波折。

學生時代

少年陳納德所處的時代,正值美國出現教育復興大潮,這使家處窮鄉僻壤的陳納德也大受其益。陳納德在適齡的時候便進入了離他家數里地之外的國小。他每天過河越溝,穿越叢林,前去讀書。學習成績優異,為此常常受到父親的獎勵。
陳納德最喜愛的課程是歷史,尤其喜愛讀歷史上偉人的傳記。他很快讀完了祖父書櫥中所有的歷史書籍。他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有兩類:一類是像成吉思汗拿破崙羅伯特·李那樣的軍事領袖,他深深地迷戀他們的軍事業績,並像許多愛想像的小孩一樣,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為一個軍事統帥,因而關於歷史上的許多著名戰役的敘述比小說更能吸引他。另一類是富有冒險精神的拓荒者。這些人中,他最佩服丹尼爾·布恩。布恩是西部拓荒的先驅者。他開闢的道路為以後絡繹不絕的西進大軍提供了方便。但當陳納德讀到布恩的故事時,已經是20世紀初了,美國西部疆域已延伸到太平洋岸邊,有待征服的荒地已不復存在,為此少年陳納德常常後悔自己晚生了一個世紀,但布恩的冒險精神仍被陳納德視為值得效法的榜樣。
聖經》也是陳納德百讀不厭的書籍。11歲他受洗禮成為浸禮會教徒。陳納德入教後,成為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中國參加對日作戰中,他總是為戰友出征祈禱,並祝福他們戰勝日本侵略者,平安歸來。除此以外,陳納德還喜歡數學和地理。13歲時,陳納德完成了中學的課程,但由於年齡的限制,他還無法進入大學。
1908年,陳納德和他的弟弟比爾一起來到巴圖魯克,進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學習。由於中國小所受教育的限制,陳納德與大多數從農村來的孩子一樣,只能主修農科,但他並不想以務農為終生職業,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威武的軍人,像他所崇拜的羅伯特·李那樣,去戰場上大顯身手。入學後不久,他就報名投考西點軍校和海軍學院。第二年暑假,他經過近2000公里的長途旅行,來到大西洋沿岸馬里蘭州的安納波利斯,參加海軍學院的入學考試。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是美國海軍將領的搖籃,正如陸軍將領大都從西點軍校畢業一樣,海軍將領大都從這裡登上戰艦。陳納德懷著在大海上巡航做海軍上將的熱情走進考場。但兩天后,當得知錄取的考生必須過兩年紀律嚴明的校園生活,然後才能上艦受訓時,他面對著軍校灰色的高牆不覺望而生畏了。這個在路易斯安那州叢林和沼澤地中野慣了的孩子無法忍受軍營的刻板生活。於是,在最後一場考試中交了白卷,放棄了考入軍校的機會。
這樣,陳納德只能繼續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學習。3年後,陳納德的父親和叔叔考慮他畢業後的就業選擇,要他選修師範課程。於是,在大學的最後一年,陳納德轉入了該大學的師範學院,完成了他的大學學業。
在大學學習期間,陳納德雖然學習成績優良,但平時的表現卻近乎放縱,為了尋找機會打獵和垂釣,甚至不惜破壞學校紀律,以至多次遭到開除的處分。多少年後,陳納德回憶他的逃學經歷說:“我急於到河上趕捕魚的季節,每年總是千方百計地在大考結束,得到學分之後,找點錯事乾,使學校記過,把我開除,以求早一星期離校。”但秋季開學時,校方往往念其成績優良,又礙於他叔叔——當時路易斯安那州著名教授納爾遜的情面,讓他重新入學。
陳納德自信、倔強、堅韌不拔的性格在大學期間也有突出的表現。入學後不久的一天,一批慣於惡作劇的高年級學生試圖耍弄陳納德。他們要他在宿舍大樓門口站崗,任務是禁止無通行證者通過,並不得擅離崗位。然後,他們又故意從樓上的視窗將冷水傾倒在陳納德頭上,以此取樂。被激怒的陳納德決心報復,當開飯鈴聲響起時,他攔住這些高年級學生,以沒有通行證為由禁止他們去飯廳。雙方僵持的結果使高年級學生只得另派人替換這個渾身濕透、但意志堅強的新生。自此之後,他們對於來自農村的陳納德再也不敢輕視了。他的老師回憶:一次,當密西西比戰艦的水兵們向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學生挑戰時,陳納德挺身而出,與全美中量級拳擊冠軍交手,儘管被打得鼻破臉腫,身上出血,但還是堅持打了10個回合,被同學們視為了不起的舉動。日後,當陳納德在中國出名後,他的母校一直在報導著飛虎隊的赫赫戰績,並為有這樣一位校友而感到自豪。

投身從軍

陳納德的飛虎隊陳納德的飛虎隊
陳納德1893年9月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1917年8月考入印第安納州班傑明士官學校。在學校學習飛行時,他便以熱心好學、肯於鑽研而著稱。通過嚴格的訓練,他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各種飛行技術。不僅如此,他還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汲取別人失敗的教訓。這種痴迷不倦的學習勁頭使他的飛行技術日益精湛。他也因此受到教官們好評。然而陳納德面對種種讚譽並不感到滿足,因為效命疆場,成為一名將軍,才是他懷志投軍的真正夢想。
1917年,當陳納德剛剛步入軍校時,歐戰正酣。能夠早日為國效勞成為陳納德刻苦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學到飛行技術後,他迫切要求參戰。1918年秋,陳納德被派到紐約長島,作為第46戰鬥機聯隊的副官,準備從這裡乘船開赴法國,參加歐戰。
其實,歐洲這時的局勢已十分明朗,德奧同盟已趨瓦解。不久德國投降。陳納德所在隊伍的船剛剛行至一半,便奉命全部停駛,並立即沿原路返回。陳納德對此深感遺憾:當英雄的美夢化作了泡影。

被迫退役

雖然沒能親自參加戰鬥,但是陳納德在隨後的日子裡一直與飛機為伴,並潛心鑽研各種新的飛行技術,卓有建樹。儘管陳納德為其喜愛的航空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但在軍用飛機的戰術頗受冷落的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軍界,他並沒有贏得應有的尊敬和回報。經過20年漫長的軍旅生涯,他才是一名上尉
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在1934年的一次陸空聯合作戰大演習中,他對陸軍部參謀長吉爾本將軍沿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實行塹壕戰、無視空軍力量的做法提出了批評,結果引起了陸軍與空軍的一場激烈爭論。陳納德堅持己見,絕不放棄自己對戰略空軍理論的正確意見,這令吉爾本十分惱怒,覺得很沒面子:一個小小的上尉居然敢同自己叫板!於是數周以後,陳納德在軍官表冊上被除名,不久便退出現役。

晚年

1950年民航空運隊改組為控股公司,陳納德任公司董事長。
1958年7月15日,艾森豪總統要求國會晉升陳納德為中將。18日,美國國會通過晉升他為空軍中將的法案;7月27日,陳納德因病(肺癌)在華盛頓去世,終年67歲,埋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飛虎將軍

中國抗戰給了陳納德又一次“生命”。1937年年初,當時正在中國中央信託公司任諮詢顧問的羅伊·霍爾布魯斯轉來了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一封信。在信中宋美齡向陳納德發出邀請,希望他對中國國民黨空軍進行為期3個月的考察。此行使陳納德在中國天空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台。
正如陳納德將軍的夫人、著名華裔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所說:“一個美國的飛行教官,現在決定要在亞洲對日作戰,這可以說是上天的安排。”
1937年7月初,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幾天之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國民黨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國民黨空軍對日作戰,並且親自駕機投入戰鬥。迫於日本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逐漸轉為非公開。
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於形式上並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並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志願飛虎隊員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鬥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了14架,5名飛行員犧牲,1名被俘。“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名聞天下,其“飛虎隊”的綽號也家喻戶曉。
1942年7月以來,陳納德率領美第14航空隊摧毀了2600架敵機,擊沉和擊傷敵大量商船和44艘軍艦,己方損失500架飛機。

人物軼事

學習飛機

在華作戰的飛虎隊員在華作戰的飛虎隊員
1918年秋,陳納德到長島米契爾機場擔任第46戰鬥機隊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餘學習飛行,克服了許多困難和阻力,終於掌握了飛行技術,並且在1920年得到飛行員職位,從而轉入正式飛行,與藍天結下了不解之緣。1923年,陳納德調到夏威夷珍珠港擔任第19驅逐機中隊中隊長。1930年,陳納德被保送到維吉尼亞州蘭黎空軍戰術學校學習。畢業後在阿拉巴馬州馬克斯韋爾基地的航空兵戰術學校任戰鬥機的戰術教官。
30年代,世界空軍界流行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的“轟炸至上”的空戰理論,戰鬥機受到漠視。陳納德對這一套理論持懷疑態度。他堅信,現代空戰是不能沒有戰鬥機的,在未來的戰爭中,戰鬥機將像轟炸機一樣扮演著重要角色。1935年,他編著出版了《防禦性追擊的作用》一書,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此書出版後,其戰術理論在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有著一定的影響,但卻未引起軍界上層的注意。
陳納德技術精湛,但征途坎坷。他的戰友都榮膺校官,可他已46歲的肩上還扛著尉官的牌牌。這對於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來講,他的情緒可想而知。當時他的身體也不好。於是他的上司順水推舟,於1937年4月以上尉軍銜讓他退役。正在這時,他的好友霍勃魯克從中國來信,問他是否願意來華任職。他答應了。4月初,他從舊金山啟程來中國。

在中國

抗戰時蔣介石、宋美齡與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合影抗戰時蔣介石、宋美齡與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合影
1937年5月29日,陳納德踏上了中國的土地。6月3日,蔣介石、宋美齡接見了他。宋美齡曾在美國喬治亞州讀書。陳納德與她一見如故。此時,宋美齡任航空委員會的秘書長,實際上領導著中國國民黨空軍。宋要他擔任她的專業顧問,並給他兩架T-13式教練機,以便他視察中國國民黨空軍的現狀。通過考察,陳納德得知國民黨政府名義上有500架飛機,但實際上只有91架能起飛戰鬥。
當陳納德即將完成對中國國民黨空軍的考察時,抗日戰爭爆發了。戰爭正是檢驗自己空戰理論的機會,他決心在藍天上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馬上給蔣介石去電,表示願在任何能盡其所能的崗位上服務。蔣回電接受了陳納德志願服務的請求,讓他“即赴南昌主持該地戰鬥機隊的最後作戰訓練”。根據蔣介石的要求,陳納德又招募了部分美國飛行員組成了第14志願轟炸機中隊。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第二天,陳納德派飛機參戰。雖然轟炸機隊投彈偏離目標,但中國戰鬥機在當日的空戰中取得了勝利。1937年10月,中國的飛機只剩10多架,許多中國飛行員陣亡。陳納德設法雇用了4個法國人、3個美國人,1個荷蘭人和1個德國人,加上6個倖存的中國轟炸機飛行員,組成了一個“國際中隊”。他們成功的襲擊了幾個敵占區目標,造成日軍的恐慌。但是在一天下午,日軍飛機襲擊了機場,國際中隊的飛機全部被炸毀。
按照陳納德與中國航空委員會所訂的3個月契約,他的顧問任期到10月就滿了。之後,蔣介石、宋美齡邀請他留在中國參加抗戰,他毅然留下了。他們也沒談延長契約的事,只是每月發給他一定的薪金。當時,美國政府對日侵華戰爭持“中立”的態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國顧問在華幫助中國,曾要求美國下令讓所有在華的美國空軍人員離開中國。美國國務院將此情況轉告陳納德時,陳斬釘截鐵地回答:等到最後一個日本人離開中國時,我會高高興興地離開中國。

忘年情緣

陳香梅與陳納德陳香梅與陳納德
19歲的陳香梅嶺南大學畢業時,因才學出眾,被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聘用。在上了6個月的夜班後,陳香梅終於被派出去跑外勤。
陳香梅奉派去採訪駐昆明美國空軍,成了中央通訊社第一位戰地女記者。上司交給她的第一項任務是寫一篇第14航空隊司令官陳納德將軍的人物專訪。她——一個19歲的初出茅廬的女記者和他——一個54歲的威震長空的美國少將——就這樣見面了。陳香梅走進一間標有“會議室”的大房間,緊張的心還在急劇地跳動。畢竟這是第一次採訪一位著名人物,採訪的成敗與自己今後在通訊社的前途緊密相關。
會議室盡頭的一扇門輕輕打開了。記者席中有人輕輕地說了一聲:“老頭來了!”這是記者和第14航空隊的官兵送給陳納德的雅號。個頭不高的陳香梅透過前排記者的肩膀,看見一個滿頭黑髮的美國將軍闊步進來,他那刻滿皺紋的臉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件已經不新的皮夾克上嵌著兩顆銀光閃閃的將星。陳香梅帶著微微的震顫凝視著這位聞名遐邇的飛虎將軍,她的第一印象是:這個人具有偉大的意志、力量和勇氣,兼有高超的智慧。
招待會結束,她還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問題。她隨著男記者們準備離開時,看見陳納德正微笑地朝她走來。她緊張地站住了。
陳納德先和她打招呼,然後告訴她陳應榮從美國寫信給他,詢問陳靜宜的近況,並提到不久將會見到他的另一個女兒。一位威震長空的美國將軍以這種聊家常的方式和她開始了面對面的談話,陳香梅剛才還繃得緊緊的心一下子平靜下來了。
陳香梅姐妹的遭遇和中國戰場急劇惡化的局勢,使遠在大洋彼岸的陳應榮決定把她們接往美國。他致電陳納德,請他幫忙。陳納德的秘書很快就為陳香梅和她的4個妹妹辦好了去美國的簽證。大姐陳靜宜這時已經到了美國。當拿到蓋有簽證的護照和飛往印度的機票時,陳香梅的幾個妹妹都非常高興,她們明白,這意味著可以離開動盪的戰爭環境,去生活在當外交官的父親身邊。然而,陳香梅的心中卻是另一種難以言狀的滋味。
陳納德與陳香梅陳納德與陳香梅
她去向陳納德致謝並道別。這位飛虎將軍不但空戰是行家,觀察人也入木三分,他似乎看出了陳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國,我可以請秘書去取消你的簽證。不過,你要仔細考慮一下。”陳香梅自己明白,她其實願意留在中國。
她不願生活在父親身邊,19歲的她希望自主。她喜愛記者的工作。她更願意留在陳納德的身邊,將他的工作、生活和其他一切告訴中國人民。她對他除了崇敬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感情?是否像陳靜宜所說的那樣是愛上了他?此時,她自己也說不清。不過,多年以後,她在談起這段往事時承認陳納德是她留下來的一個主要原因。
陳納德對陳香梅這個選擇非常高興,他也願意她在他的身邊。當時在昆明有不少年輕的美國婦女,陳納德與她們其中的幾個相處得不錯,但他感到與這些人在一起和與陳香梅在一起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更樂意與這位中國女記者打交道,接受她的採訪。
陳香梅留在昆明後,巫家壩的第14航空隊司令部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當然,她去那裡是採訪新聞,但有時她自己也會感到,去那裡似乎不僅僅是為了採訪新聞。有時,陳納德離開昆明飛赴前線,陳香梅就會感到若有所失,在第14航空隊司令部里採訪起來也沒精打采。而當陳香梅暫離昆明前往滇緬前線採訪戰地新聞時,陳納德也會感到他的司令部少了這位女記者,顯得冷冷清清,缺少生氣。
在採訪和被採訪中,女記者和司令官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心靈上的距離越來越近。第14航空隊的官兵們漸漸發現,他們的司令官與這位中國女記者在一起的時候,臉上沒有了平時冷峻的神色,嘴角常常掛著一絲微笑。

一生評價

陳納德陳納德
由於陳納德先後協助國民黨政府與日本還有中國共產黨作戰,而且在戰後始終堅定擁護中華民國的原因,國民黨始終將他視為在美國最忠實的友人看待。
對於陳納德能夠以寡擊眾的在緬甸還有中國戰場上擊敗日本陸軍航空隊,曾經參加中美空軍混合團的前駐美代表夏功權大使表示:“美國空軍第十四航空隊在陳納德的指揮領導下非常堅強,他的戰鬥技術是舉世無雙的,因為他用英國人不要的老型P-40飛機打了勝仗。”
中國大陸在50年代將陳納德定為反動的飛賊。人民日報刊登了《陳納德空運隊屠殺中國人民的證據》和《美軍曾恣意凌辱劫掠我同胞昆明市民憤怒控訴並揭發空中強盜陳納德罪行》聲稱他參與內戰和販毒。並出版了小人書《飛賊陳納德》(繪畫者;江棟良。群聯出版社,1951年3月再版。)這些說法一直持續到80年代。
註:原設定在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的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銅像,後來移到新生公園。2006年8月,移至空軍花蓮基地四零一聯隊隊史館與相關文物、資料以紀念館的形式永久保存,並由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女士由美返台揭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