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毅

華龍毅

華龍毅(1925-2009年7月25日),中國第一批飛行員。

(圖)華龍毅華龍毅
華龍毅,1925年生於山西定襄,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共第一批飛行員。在朝鮮戰場上曾單機與敵軍14架飛機浴血奮戰,共擊落擊傷敵機4架,是我軍空戰史上第一個特等功獲得者。1951年,當毛澤東在《空軍戰報》上看到華龍毅的事跡後,當即在報告上寫下“空4師奮勇作戰,甚好甚慰”,並稱讚華龍毅為“孤膽英雄”。

簡介

1959年起轉到民航工作。1979年任民航廣州管理局副局長。在民航任職24年間,組織指揮過幾十萬架次的飛行,無一責任事故。1983年離休。
其孫為我國第一位奧運馬術選手華天
我軍空戰史上首位特等功獲得者華龍毅憶往昔拊掌
在南航西山宿舍區一幢樓房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了華龍毅。老人滿頭白髮,精神矍鑠,雖已八十高齡,身材魁梧依舊,竟無半點彎曲。細眼微眯,間或一亮,仍是目光炯炯。操一口濃重的山西口音,交談中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憶起當年舊事,談到興致高處,常拊掌拍案,縱聲大笑,不減少年豪氣。
老人的客廳陳設非常簡單,西式的房間,卻在正中擺了一張八仙桌,兩張太師椅。客廳一角的櫥櫃裡放著老人各個時期的戎裝照片,以及和家人的合影。客廳正中一面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字畫,上書“孤膽雄鷹”四個大字。
字畫下面擺放著十幾枚大大小小的勳章,“孩子們玩的時候,還弄丟了幾個”,華老哈哈大笑著說。
“有本事你們都真刀真槍地上去殺鬼子去!”
抗日勇士一句話14歲少年上前線
“我是被日本人的炮彈崩出來,才參加革命的”,華老說。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南下,忻口、太原和整個華北相繼失守。當時,華龍毅在山西定襄高小讀書,還是一個名叫閻童生的12歲少年。
一天下午,校長將全校師生召集在一起,說日本人打進山西了,學校辦不成了,大家各回各家吧,但是,千萬不能當亡國奴!“說著說著,校長就哭了”。
不久,日軍鐵蹄踏進定襄。炮火連天中,華龍毅考入了該縣新成立的聯合高小。實際上,該校是中共定襄縣委舉辦的抗日幹部培訓班,校長就是縣委書記。“從此之後,我正式脫離家庭,參加了革命”,華老回憶說,當時一邊上學,一邊進行抗日宣傳。
但是,華龍毅真正走上抗日前線是經過一件小事的刺激。一次,山西青年決死隊一名傷員從火線上下來。很多人趕去慰問,華龍毅也在其中。在大家爭相誇讚其乃抗日勇士之際,沒想到,這名傷痕累累的戰士說了一句話:說這些有啥用,有本事你們都真刀真槍地上去殺鬼子去啊!
華龍毅說,那一幕對他刺激很大。1939年3月,華龍毅到晉綏軍事幹部學校學習,同年10月加入薄一波領導的山西青年抗日決死隊
小機靈鬼”,做事一點就透”
闊別家人赴延安一別就是十五載
1940年,在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的南漢宸(曾任楊虎城秘書)的帶領下,華龍毅一行闊別家鄉,步行半月,從山西趕到延安。而對家人來說,這一別,就是15年杳無音信。在延安,華龍毅被分到交際處工作,先後做炊事員、通訊員等工作。時任交際處處長的金城曾這樣評價過他:“小機靈鬼”,做事一點就透,但就是有一點———“不安心工作”,“當然,哪個小青年願意一天到晚圍著鍋台轉呢?”
領導所說的“不安心工作”,在華龍毅看來最主要原因是自己常偷騎首長的馬。徐向前的馬、馬本齋的馬、賀龍的馬……都被他騎過。
那時,物質條件極度匱乏。“幾乎每天都吃不飽”,華老說,常常走著走著就餓倒了,在地上趴會兒再起來走。由於沒鞋子,在延安幾年,他基本是一年四季光著腳板。不過,倒時常能見到中央領導。一次,毛主席到了交際處,他趕緊丟開手中活兒跑去敬禮。毛主席握著他的手說:“你這個小鬼!”華老說,主席好高好瘦啊,臉和手都很黃。事後,別人告訴他,主席臉黃是因為吃不好,手黃是因為熬夜抽菸熏的。
“雖然暫時受到不公待遇,也要有活下去的勇氣和毅力”
滿腹委屈誰人知改名自勉盼立功
除了物質條件艱苦之外,政治運動也在考驗著年輕的華龍毅。1943年,在延安“搶救”運動中,華龍毅被誣衊為特務,並被關押。受盡委屈的他曾經逃出來跑到林伯渠處,撲在老人懷裡大哭。林老還專門為他寫了條子。但是,不知為何,特務這一歷史問題竟然一直留在他的檔案里,整整跟了他56年。在以後的歲月中,雖然功勳卓著,“特務”問題總會在關鍵時候影響著他。
(圖)華龍毅華龍毅
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響中央號召,華龍毅奔赴東北。初任東北局刑偵處處長,後因“特務”問題,改派任東北日報政治教員。
由於轉戰需要,原名閻童生的他為自己取了一個化名:華龍毅。“中華兒女,龍的傳人,雖然暫時受到不公待遇,也要有活下去的勇氣和毅力”,華老這樣解釋新名字的由來。
1946年,組織找他談話,問是否願意參加空軍。同年3月,他到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始駐通化,稱航空教導隊;同年6月轉至牡丹江,改稱航校)學習,成為中共最早的一批飛行員。
華龍毅回憶說,當時學習用的飛機全是日軍遺留下來的,主任教官也是一個名叫林敏一郎的投降日軍少佐。當時能用的飛機很少,而且每架飛機上都打著七八十個補丁。東北天冷,每天飛行前都要先用木炭將潤滑油烤開,再使勁搖著搖把將飛機發動,像發動拖拉機一樣。由於時間緊,條件差,他們跨越了國中級教練機,直接從高級教練機開始。
一年後,華龍毅留校開始擔任飛行教官和飛行隊長,參加了遼瀋和平津戰役,隨軍接受國民黨空軍。1949年,華龍毅赴上海擔任新組建的空軍混成旅第10團飛行大隊副大隊長,首飛噴氣式飛機。
“機會來了,弄不準對不起爺們!”
孤膽雄鷹血染戰場以一當十力克敵機
1950年6月25日,韓戰正式爆發。原空軍混成旅第10團擴編為空軍第4師,華龍毅被任命為該師第12團2大隊大隊長,飛赴鴨綠江邊的丹東浪頭機場參戰。當時駕駛的是蘇聯人提供的米格15戰鬥機。參戰初期,我軍屢有犧牲,一度撤回遼陽。“當時氣得要死,一定要想法報仇”,華老說。
機會終於來了。1951年10月10日下午,三顆信號彈騰空而起。華龍毅和戰友知道這是參戰信號,立即駕機起飛。在飛至清川江上空8000米處時,看見8架敵機正貼著海面低低飛來。他立即急降,迎面衝上。在相距七八百米時,對方分開。華龍毅緊跟其中一架,在距五六百米時射出一炮,未中。他穩穩神,再次瞄準,“機會來了,弄不準對不起爺們!”華老說,這次一炮擊中,敵機燃起濃煙,一頭栽落。他隨即又盯上另一架敵機,緊追不放。對方緊張,開始一路躲閃“蛇行”。華龍毅加速貼近,“連對方的鼻子都看清了”。“兔崽子,你也有今天”,急射一炮,對方中彈,但是還拖著白煙在山溝里拐來拐去。待閃過一個村莊後,華龍毅再出幾炮,敵機終於在海邊著火墜毀。
“哎呀,當天愣是一夜沒合眼,興奮啊!”說到這裡,華老又忍不住哈哈大笑:“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10月16日,三顆信號彈再次升起。華龍毅和戰友們馬上騰空出發。又是在清川江上空遭遇敵機。
“敵機有多少架我不清楚,只見黑壓壓一大片,正前方一群,右邊一群,左上方又一群”。其中兩架敵機開始迫近我一架飛機。華龍毅立即命令:扔掉副油箱,準備戰鬥。此時,敵機已經包圍一架我機。華龍毅一下拉上,猛開幾炮,救出該機,而自己卻立即陷入包圍之中。“上下左右全是飛機,當時我也顧不上害怕了,立馬一通掃射,同時也感覺自己機身後面震得厲害,知道自己也被擊中了”。華龍毅說,敵機太多,他乾脆鑽到他們機肚底下。
敵機立即散開,並再次向他圍追。當時雙方都在高速飛行,他突然放開空中剎車,一架敵機立即從頭上飛過。哪裡能錯過這個機會!華龍毅立即三炮齊開,擊中該機。同時也發現自己手臂受傷,只能單手操作。再次側轉機頭,對準一架敵機射出幾炮,該機亦被擊中。而此時,更多的敵機還在向他包抄過來。
華龍毅機身多處中彈,他索性在機群中直接衝撞,敵機則紛紛躲避,同時還在向他炮擊,他的機尾已經斷掉。華龍毅這才打開艙門,跳了下去。此時,他已經從3000米打到10000米,又從10000米打到1000米,單機與14架敵機進行了近20分鐘的格鬥。
跳傘之後,華龍毅發現自己左臂已經血肉模糊,右腿也鮮血直流。把帽子摘下來想纏住傷口,發現根本沒用。他索性不再理會。“累得我一身大汗,當時在空中飄著,真是涼快,痛快!”不過,敵機還是死死不放,居然又有4架衝過來沖他開炮。“你打我也打,還怕你不成”,華龍毅掏出手槍就還擊。“不過,用手槍打飛機,這完全不可能嘛!”說到當時的血性倔強,華老又忍不住縱聲大笑。好在當時有我軍8架飛機飛來掩護,敵機逃走。
華龍毅降落在平壤以東的白雲山上,立即被志願軍和朝鮮軍民送到醫療所。由於和血肉粘連在一起,他的衣服不得不被剪下。1954年,這套上衣被軍事博物館收藏,褲子被航空兵一師收藏。經過搶救後,華龍毅被送回祖國。
華老說,受傷之後,才知道對祖國的眷戀。這次戰鬥在他身上添了多處傷疤。捋起袖子,至今清晰可見。老人說,左臂中的一塊彈片至今未取,50多年了,一到陰天還會隱隱作痛。
1951年11月,華龍毅被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授予特等功,成為中國空戰史上第一個特等功獲得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他特等功獎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先後授予他軍功章、國旗勳章和自由獨立勳章各一枚。當毛澤東在《空軍戰報》上看到華龍毅的事跡後,當即在報告上寫下“空4師奮勇作戰,甚好甚慰”,並稱讚華龍毅為“孤膽英雄”。
“飛行時要說‘對著劉少奇,進攻!’這樣能不出事嗎?”
造反派圍攻機場老英雄鬥智鬥勇
回國以後,華龍毅先後任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訓練處處長、空軍第四航校副校長等職。1959年3月,被調到蘭州市任西北民航管理局副局長。
文革期間,華龍毅竭力反對過分突出政治鬥爭。“飛機飛行時都要說‘對著劉少奇,進攻!’骨幹都被抽調走學習去了,你說這樣能不出事嗎?”
華龍毅盡一切力量保證西北民航的秩序。
文革開始時,民航曾經專門下發通知,要求民航部門不搞“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俗稱三八條)。華龍毅在機場傳達該通知時,機場的造反派正來勢洶洶,竟要登到飛機上搶奪命令。華龍毅大吼一聲:“退下!”氣勢洶洶的造反派竟然被鎮住了,個個都乖乖後退。“他們對我這個孤膽英雄還是有點害怕的”,華老笑著說。
文革十年中,華龍毅盡己所能,保護了很多老同志。
1967年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富春和當時外交部的負責人陪同阿爾巴尼亞黨政代表團(內有阿黨第一書記阿利雅)到延安參觀訪問。當地造反派得知,幾百人圍攻機場,要扣留李富春。當地軍分區的政委過去喊話,被打;司令過去協調,亦被打。形勢十分危急。
華龍毅安排李富春坐機組車輛秘密離開,直接送到賓館。在代表團前去楊家嶺參觀時,造反派一路跟蹤,做了很多不禮貌的事,並一直聲稱要扣留李富春。為避免發生意外,華龍毅和當時的接待負責人商定,先由同去的其他中央領導陪同客人按計畫前往棗園,以引開造反派的視線。造反派不知是計,果真跟著代表團吵嚷而去。而此時,華龍毅已經安排李富春坐著卡車秘密離開。造反派恍然大悟奔到機場時,李富春坐在飛機上已經馬上就要起飛了,從而避免了一次國際事件的發生。此事受到周總理和外交部的表揚。
後來,華龍毅被要求到北京參加學習班。被要求點名發言,對很多人進行批判。不說話不行,可自己又絕對不能說違心的話。每次輪到他發言時,華龍毅都大念毛主席語錄。“說我說錯了?你敢!”華老很為自己的這一創意感到得意。
1979年,華龍毅調任民航廣州管理局副局長。1983年,主動要求離休。
退下之後,華龍毅說他要靜心安享晚年。不過他還有兩個心愿:自己戎馬一生,走過全國很多地方。但當年都是只顧殺敵,匆匆而過。晚年想和老伴一起再重新走走這些地方。順道看看當年埋在全國各地甚至朝鮮的戰友。但是,沒想到,他離休不久,老伴就癱瘓了,20年來臥床不起。這個願望至今沒有實現。
八旬翁豪情乾雲
最後一課——— “千萬不能當亡國奴!說著說著,校長就哭了”。
因轉戰需要給自己改名——— “中華兒女,龍的傳人,雖然暫時受到不公待遇,也要有活下去的勇氣和毅力”。
14架敵機包圍了他——— “上下左右全是飛機,當時我也顧不上害怕了,立馬一通掃射,同時也感覺自己機身後面震得厲害,知道自己也被擊中了”。
受傷跳傘後——— “累得我一身大汗,當時在空中飄著,真是涼快,痛快!”
被送回祖國時——— “一過鴨綠江,我心說,天啊,死也要死在祖國了!”
毛主席贊他“孤膽英雄”

生育革命時期

人生百年,總有追憶似水流年時,總有一個時候,要捫心自問:我這一輩子,是否活得問心無愧,活得毫無遺憾?
長夜漫漫,總是問者的聲音此起彼伏,答者的聲音很久才能響起一個。
今天,我們聽到了華龍毅老人的回答,擲地有聲,他說今生無憾。
在我自作多情的想像中,他的幸福,不僅在於見識了時代的波瀾壯闊,親歷了歷史的驚心動魄,更在於他把最好的時光,獻給了信仰的東西,好好地活了一把:生於軍閥混戰時,在日軍的炮火中,哭著上完最後一課;14歲參加革命;然後是延安歲月,偷騎過中央領導的馬,握過毛主席的手,主席好高好瘦啊,臉和手都好黃啊;然後是通化平暴,中共第一批飛行員,東野三縱,遼瀋和平津戰役;然後是韓戰,與美國的王牌飛行員較量……
然後是功名如塵,往事如煙,他說沒有遺憾。
餘生也晚,那個“沒有遺憾”的時代,很是讓我浮想聯翩。
那是革命的時期。少年人沒有維特之煩惱,先有了亡國之恨,人生似乎只有一種選擇:不做亡國奴。
於是,大風揚波,壯士拔劍。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牽扯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中;生命的白紙上,從此寫上“革命”兩個字,蘸著灰,浴著血。
那時,理想主義的大旗高高飄揚,人們單純,有信仰,千百萬人活著,就像一個人,一樣的理想,一樣的價值觀。崇高的意義還沒有被解構,幸福的感覺鋪天蓋地。這是20世紀壯觀而又奇特的一幕。
雖然,後來有人說那幸福的感覺不過是幻覺,說理想主義者始終擺脫不了切。格瓦拉的悲劇,諸如此類。
這個問題,今天人們還在討論,就像有人還在追問:生於革命時期,是不幸,還是一種幸福?
在我寬泛的想像里,一個時代,既然能讓一些人活得無憾,就自有其存在價值與意義。

百年回眸

1999年3月7日南航濕租組孟加拉國航空公司2架B777-200型客機啟程飛往孟加拉首都達卡。這是中國民航首次對外濕租大型飛機。
9月國務院批覆同意《關於審核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遷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該項目總投資188億元,新機場實行股份制。
10月8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遷建工程指揮部組建大會”在白雲機場舉行,標誌著新機場建設工程進入實質性的階段。
2000年1月19日廣州白雲機場遷建工程中南管理局分指揮部成立,負責白雲機場遷建工程中南空管工程項目和民航中南管理局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
3月28日南航推出了國內首張電子客票。
9月4日廣州飛機維修工程公司機械員在對B2395號機作定檢時,將螺刀頭丟失在發動機內,導致發動機試車過程中嚴重損壞,構成1起特別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11月15日至17日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南航基地、航管及供油工程初步設計及總概算通過了由民航總局、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三方的聯合審查。
12月6日廣州-墨爾本-悉尼航線首航。

一線人語

(圖)華龍毅華龍毅
“那時,我們不懂得化妝”素麵朝天的空姐 
1966年,年輕的朱靠英國中畢業,招收空乘的廣州民航看中了小小的朱靠英(上圖左一),她懷著對空姐的好奇來到了廣州
寧靜的機場裡,為數不多的民航人———空中的、地面的、機務的全部認識。小小的候機樓里人情味十足,空姐們幫助搬運工遮蓋貨物,大家一起動手搬運梯車。
1978年,廣州至香港航線開通,大陸空姐一露面,就引起讚不絕口的驚艷之聲,香港某畫報還專門找朱靠英她們拍了照片,展示“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飛機上,一個美國華僑對兒子說:“我告訴你了,祖國大陸的空姐就是特別美。”年輕的兒子一個勁兒點:“在美國根本沒見過不化妝的人,沒想到純粹的美如此好看!”朱靠英卻說,實際上是因為當時根本不懂得化妝,才決定素麵朝天,沒想到竟有如此功效!
1980年,朱靠英和幾個姐妹去全日空學習,回來後她們開始大展拳腳,對當時的空乘隊伍進行了大大小小的規範。朱靠英是第一任管乘務業務的老大姐,她與同批的姐妹一起草擬了南航第一本乘務員手冊,第一本獎懲條例暨乘務員管理條例等。
白雲機場對於朱靠英有著特殊的意義,從一個黃毛丫頭到現在優雅自信的成熟女人,白雲機場見證著她的成長成熟。對於還未謀面的新機場,朱靠英說,現代國際化的先進機場也是民航業發展所必需的,只是希望,人與人情感到了新機場依然美好,依然親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