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粦

陳湘粦

陳湘粦,男,1939年7月生,廣東省興寧市人,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研究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開放驗站學術委員,中國魚類學會理事,廣東省動物學會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陳湘粦1983—1985作為學者訪問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研究方向

長期主要從事魚類分類與系統發育,魚類的馴化與選育方面的研究。

主要貢獻

作為重要成員參加過中國鯉科魚類志,鯉亞目魚類系統發育的研究、《中國魚類系統檢索》、《廣東淡水魚類志》等項目的工作。他所主持的鯉科魚類的系統研究,以分支系統學理論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分類系統,為J.Nelson所編世界魚類(三版)引用。近年來,一些學者在鯉科魚類染色體、同工酶的工作得到相當一致的看法。這些工作對我國淡水魚類資源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理論上對動物地理學、形態學和魚類區繫結構等亦提供了新的依據。

近年工作集中於經濟魚類的馴化與選育,主持國家八五攻關的專題“海鯉馴化與選育”及省科委的多個專題。對我國特有的鹹淡水魚類——尖鰭鯉(海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突破了其人工繁殖。使這種易危物種得到馴化並可能成為鹹淡水域養殖的物種。1998年作為主持人之一對三角坊的馴化、繁殖與養殖進行系統的研究。先後發表過“我國鯰科魚類總述”“鯉科的科下類群及親系發生關係”“鯉科魚類前方椎體的形成及其在系統發育上的意義”“南海北部灣海鯉的年齡與生長”“尖鰭鯉食性的初步研究”等多篇論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主要著作:

1、我國鮎科魚的總述,陳湘粦,水生生物集刊 1977年6(2):197-216;

2、鯉亞科,陳湘粦,黃宏金,伍獻文主編“中國鯉科魚類志”(專著)中一部分 1977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3、鯉科的科下類群及其宗系發生關係,陳湘粦等,動物分類學報1984年9(4):424-440;

4、鯉亞目魚類分科系統和科間系統發育相互關係,伍獻文,陳宜瑜,陳湘粦,陳景星,中國科學1981年3期:369-376;

5、:雅羅魚亞科,䰾亞科,鯉科分亞科的檢索,陳湘粦等,成慶泰,鄭葆珊主編“中國魚類系統檢索”,1987科學出版社;

6、䰾亞科,野鯪亞科,陳湘粦等,潘炯華等主編“廣東淡水魚類志”,1990廣東科技出版社;

7、20種鯉科魚類同功酶的表型分析及有關進化問題探討,朱蘭菲、陳湘粦,王祖熊,水產學報1984 7(2);

8、Sea carp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an endermic species, has successfully been bred in a brackishwater pond. Chen Xianglin et al. 1991. Genetics in Aquaculture IV. 297-298.;

9、Age and Growth of sea carp, Cyprinus acutidosalis Wang, in the Beibuwan Estuary, south China sea. Chen Xianglin et al. 1993. The Marine Biolog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ll. 101-106.;

10、厚唇光唇魚(Acrossocheilus labiatus)和側條光唇魚(A. parallens)的比較研究,趙俊、陳湘粦,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1期:20-25;

11、鯉科魚類前方椎體的形成及其在系統發育上的意義。陳湘粦,水生生物學報1993 17(1):13-21;

12、:魴魚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試驗,趙俊、陳湘粦、潘炯華,淡水魚業1993 23(3):22-24;

13、尖鰭鯉食性的初步研究,王春、陳湘粦、趙俊等,淡水漁業1994 24(6):14-17;

14、魴魚(Megalobrama skolkovii)早期發育的研究,趙俊、王春、陳湘粦等,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2期:51-59;

15、魴魚的頭骨發育及其適應意義,趙俊、陳湘粦,動物學研究1995 16(4):307-314;

16、光唇魚屬魚類一新種,趙俊、陳湘粦、李文衛,動物學研究1997 18(3):243-246;

17、尖鰭鯉的繁殖習性,王春、陳湘粦、易祖勝、趙俊,魚類學論文集(第六輯)1997:130-138,科學出版社;

18、雌核發育鯽魚在育種上的套用,陳湘粦等,華南師範大學學報(南方十省水產學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1998(增刊):1-3;

19、異源精子激發彭澤鯽雌核發育產生的子一代及親本RAPD分析,張海發、陳湘粦等,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1999 5(5):507-511。  

獲獎記錄

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曾獲得的獎項計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陳姓名人盤點(一)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宗彥
陳宗選
陳揚光
陳燕石
陳宗良
陳自勵
陳子群
陳延清
陳湘粦
陳卓欽
陳鑄亮
陳祝安
陳亞洲
陳重陽
陳重泰
陳仲全
陳仲昆
陳忠澤
陳忠元
陳亞新
陳先謀
陳中堯
陳中林
陳喜昌
陳志源
陳亞陵
陳訓培
陳志奇
陳熙浩
陳志洪
陳文立
陳政國
陳正宗
陳正宇
陳正信
陳正秋
陳正美
陳正坤
陳振賢
陳學源
陳偉鈞
陳學千
陳振豪
陳學留
陳榛妹
陳禎培
陳錫齡
陳真光
陳貞發
陳兆英
陳兆喜
陳學光
陳昭憲
陳昭明
陳占海
陳學潮
陳在欽
陳玄香
陳再紳
陳旭南
陳韻倩
陳運華
陳允生
陳雲傑
陳雲集
陳悅泰
陳岳聲
陳願柱
陳錫亮
陳遠全
陳祖驥
陳元坤
陳元桓
陳裕容
陳玉心
陳星若
陳文綱
陳玉茹
陳鑫昌
陳玉基
陳新武
陳新萬
陳玉凡
陳雨恩
陳宇先
陳余元
陳余英
陳犧光
陳幼韓
陳有剛
陳有芳
陳詠恩
陳永萱
陳永文
陳永壽
陳文放
陳永森
陳永榮
陳永密
陳文樣
陳孝華
陳宗兆
陳筱賢
陳英瓊
陳文鵬
陳煒宗
陳應祥
陳應樞
陳應書
陳應祺
陳應芳
陳銀寶
陳蔭祥
陳益填
陳益鄰
陳奕權
陳奕慶
陳亦清
陳祥賢
陳貽諒
陳貽安
陳一山
陳一達
陳業釗
陳祥全
陳耀庭
陳耀然
陳耀煌
陳湘興
陳揚榮
陳學智
陳在康
陳陽進
陳振文
陳延昌
陳文森
陳振斌
陳宗堯
陳雪娟
陳蘊博
陳遠蔭
陳祖貴
陳子才
陳玉祥
陳忠新
陳向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
陳文有
陳孝國
陳玉海
陳予群
陳永生[畫家]
陳耀文
陳振華
陳亞偉
陳兆能
陳興安
陳心昭
陳宗舜
陳永安
陳小君
陳英華
陳錫文
陳志新
陳志強[作家]
陳志華[鳳凰網副總裁]
陳之泉
陳文杰
陳學詩
陳祖范
陳旭暉
陳文彬
陳新明
陳維賢
陳永康[作家]
陳永光
陳宗
陳子廉
陳竹生
陳忠南
陳智慧
陳振聲
陳真然
陳增貴
陳遠材
陳玉書
陳玉梅
陳玉華
陳永昌
陳文龍
陳文貴
陳亞民
陳學俊
陳醒泰
陳纘修
陳錫銘
陳錫連
陳錫康
陳英傑
陳義龍
陳新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