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浩

陳熙浩,高級工程師。1957年畢業於水利部南京水利學校,1966年華東水利學院函授畢業。曾任磐安縣水電局副局長,現任浙江寶立實業集團副總工程師。在省級以上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多篇,並多次獲得省專業的科技成果進步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陳熙浩,1939年7月生,上海人,高級工程師。1957年畢業於水利部南京水利學校,1966年華東水利學院函授畢業。曾任磐安縣水電局副局長,現任浙江寶立實業集團副總工程師。曾在省級以上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多篇,並多次獲得省專業的科技成果進步獎。興趣愛好廣泛博學多才,被授予磐安縣首屆和第二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科研經歷

自1957年參加水電工作後主要的工作業績為:1959年參加金華市雙龍溪水電建設、毛澤東主席曾於1960年3月14日視察了雙龍電站;1964年在蘭谿市的衢江、蘭江沿岸採用先進技術建設了一批高排架電灌站,取得了顯著的工程效益,為此出席了全國水利設計先進經驗交流會。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6年在對金華市蘇孟電站設計中,在國內率先採用了虹吸式進水口方案,為全國推廣這一先進型式創造了範例。1971年在對東陽市五丈岩水庫電站的設計中,創新的採用了水輪機、水泵、電機的組合新機型,這一獨創型式的論文在1979年的第一屆全國小水電學術討論會上發表,得到了好評。1985年設計的磐安縣下坑電站,是當時國內單機容量最大、工作水頭最高的虹吸式進水口水電站。1995年參加了金華市沙金蘭引水工程擔任技術負責人期間,選定了最佳的供水路線,並建議在近水源端選擇了建設自來水廠的灣塢廠址,這一自來水自壓供水的新方案,經專家會議論證為確切可行、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該方案已經批准,並於2000年實施建設。1997年組織領導了臨海市重點水電工程車口溪一級電站高水頭機組缺陷的技術改造工作,取得明顯的效果,使原陷於因境不能投產發電的水電站達到了設計的發電效益。

陳姓名人盤點(一)

盤點陳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陳宗彥
陳宗選
陳揚光
陳燕石
陳宗良
陳自勵
陳子群
陳延清
陳湘粦
陳卓欽
陳鑄亮
陳祝安
陳亞洲
陳重陽
陳重泰
陳仲全
陳仲昆
陳忠澤
陳忠元
陳亞新
陳先謀
陳中堯
陳中林
陳喜昌
陳志源
陳亞陵
陳訓培
陳志奇
陳熙浩
陳志洪
陳文立
陳政國
陳正宗
陳正宇
陳正信
陳正秋
陳正美
陳正坤
陳振賢
陳學源
陳偉鈞
陳學千
陳振豪
陳學留
陳榛妹
陳禎培
陳錫齡
陳真光
陳貞發
陳兆英
陳兆喜
陳學光
陳昭憲
陳昭明
陳占海
陳學潮
陳在欽
陳玄香
陳再紳
陳旭南
陳韻倩
陳運華
陳允生
陳雲傑
陳雲集
陳悅泰
陳岳聲
陳願柱
陳錫亮
陳遠全
陳祖驥
陳元坤
陳元桓
陳裕容
陳玉心
陳星若
陳文綱
陳玉茹
陳鑫昌
陳玉基
陳新武
陳新萬
陳玉凡
陳雨恩
陳宇先
陳余元
陳余英
陳犧光
陳幼韓
陳有剛
陳有芳
陳詠恩
陳永萱
陳永文
陳永壽
陳文放
陳永森
陳永榮
陳永密
陳文樣
陳孝華
陳宗兆
陳筱賢
陳英瓊
陳文鵬
陳煒宗
陳應祥
陳應樞
陳應書
陳應祺
陳應芳
陳銀寶
陳蔭祥
陳益填
陳益鄰
陳奕權
陳奕慶
陳亦清
陳祥賢
陳貽諒
陳貽安
陳一山
陳一達
陳業釗
陳祥全
陳耀庭
陳耀然
陳耀煌
陳湘興
陳揚榮
陳學智
陳在康
陳陽進
陳振文
陳延昌
陳文森
陳振斌
陳宗堯
陳雪娟
陳蘊博
陳遠蔭
陳祖貴
陳子才
陳玉祥
陳忠新
陳向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
陳文有
陳孝國
陳玉海
陳予群
陳永生[畫家]
陳耀文
陳振華
陳亞偉
陳兆能
陳興安
陳心昭
陳宗舜
陳永安
陳小君
陳英華
陳錫文
陳志新
陳志強[作家]
陳志華[鳳凰網副總裁]
陳之泉
陳文杰
陳學詩
陳祖范
陳旭暉
陳文彬
陳新明
陳維賢
陳永康[作家]
陳永光
陳宗
陳子廉
陳竹生
陳忠南
陳智慧
陳振聲
陳真然
陳增貴
陳遠材
陳玉書
陳玉梅
陳玉華
陳永昌
陳文龍
陳文貴
陳亞民
陳學俊
陳醒泰
陳纘修
陳錫銘
陳錫連
陳錫康
陳英傑
陳義龍
陳新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