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新銀魚

陳氏新銀魚(學名:Neosalanx tangkahkeii)為銀魚科新銀魚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沿海及江蘇太湖等。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陳氏新銀魚

學名:Neosalanx tangkahkeii (Wu,1931)

英文名:Taihu lake icefish

俗名:太湖新銀魚、小銀魚、面丈魚、麵條魚

種類:淡水產品 - 魚類

分類:鮭形目 銀魚科 新銀魚屬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8.4~11.5倍,為頭長的5.5~6.3倍,為背鰭前距的1.6~1.9倍.體高為體寬的1.1~1.6倍.頭長為吻長的3.4~4.9倍,為眼徑的5.0~6.4倍.尾柄較短,眼稍大,眼間隔微隆凸.鼻孔每側2個,在眼前緣.口小,前位;上頜骨末端游離.腮孔較大.腮蓋骨薄而透明.腮蓋膜與峽部相連.有假腮.腮耙細長,呈梳狀.體光滑無鱗,僅雄魚臀鰭有1行稍大而薄的圓鱗.背鰭在體後部,起點距尾鰭基部遠小於距吻端.脂鰭細小.臀鰭頗大.胸鰭寬短,扇形.體白色半透明,死後呈乳白色.頭骨透明,可見腦部.腹緣兩側各有1行黑色小點.其餘各鰭無色.

相關信息

介紹:陳氏新銀魚體小,近圓筒形,細長,體色半透明。頭長、尖小,口前位。體柔軟,體表無鱗(雄性具臀鱗),無側線。背鰭後位,腹鰭起點距胸鰭基較距臀鰭起點為近。陳氏新銀魚是純淡水的種類,終生生活於淡水湖泊內,浮游在水的中、下層,以浮遊動物為主食,也食少量的小蝦和魚苗。分布於長江中、下游的附屬湖泊中,尤以太湖所產最為著名。

營養:陳氏新銀魚具有益脾、潤肺補腎、去虛、補益等功效,是上等滋養補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

烹飪:陳氏新銀魚無骨無刺,100%可食,味鮮美。鮮品多與雞蛋同炒或氽湯。凍品和淡乾品都暢銷國內外。

選購:凡潔白如銀且透明、均勻,置於手指上軟且下垂,無黏液,略顯挺拔的個體均屬新鮮優質銀魚。

保鮮/蓄養:冰櫃冷凍冷藏保鮮。

提示:陳氏新銀魚含有豐富的鈣,最適於體弱者或幼兒補充營養。

在1931年由Wu所命名發表,也稱為水晶魚、小銀魚,又因為太湖特產,因此中文名也常稱為太湖新銀魚。

生活習性

小型中上層魚類,棲息魚河口鹹淡水水域及淡水內陸江段.

魚類,鮭形目

鮭形目(Salmoniform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的1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