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本顯

陳本顯

陳本顯是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菲華體育總會名譽理事長、菲律賓化學品供應商公會創會會長兼常務顧問等等。

(圖)陳本顯陳本顯

陳本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菲華領袖,也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學者和企業家。他以出色的化工專業,推動了菲律賓經濟發展。他的事跡被選入美國、英國出版的16本世界名人傳記書籍中,被稱為“世界名人錄的常客”。他祖籍泉州晉江金井,心繫家鄉、心繫菲律賓,視教育為“永遠的牽掛”,在海內外認捐了大量的教學樓,並為慈善事業作出貢獻。

簡介

(圖)陳本顯陳本顯

陳本顯: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菲華體育總會名譽理事長、菲律賓化學品供應商公會創會會長兼常務顧問、華僑大學董事、菲律賓僑中學院董事會名譽董事長、菲律賓僑中學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MetropolitanBankandTrustCompany顧問、NorthernChemicalSalesCorp.董事長兼總經理、BayTankYard,Inc.董事長兼總經理。

早年畢業於菲律賓大學,後來又在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攻讀研究生課程的陳本顯高興地說,本次來參加第二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的有菲律賓各行各業人士,僅菲律賓菲華商聯總會就來了6人。大家熱情很高,對南寧和博覽會的印象很好,覺得在這個11國“搭台唱戲”的平台上的收穫很大。

生平

(圖)陳本顯陳本顯華僑家庭

1934年,陳本顯出生於晉江金井一個華僑家庭,是家中長子。2歲多時,父親帶他移居菲律賓。他小時候就立志要當化工工程師。1955年,他在菲律賓華僑中學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上菲律賓馬波亞技術學院化工系,並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畢業,獲化工銀質獎。

1960年,他受聘該國一家較大型的京華紙廠,2年後改赴美國耶魯大學化工研究院,攻讀化工專業,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受聘美國雷貝公司研究中心,從事化工研究。

成績

1973年,他創立北方化工公司,專門從事化工原料貿易。僅一年時間,北方化工公司就躋身全菲1000家大公司之列。
北方化工公司的業務範圍已經遍及美國、英國、德國、澳洲、日本、中國等,與世界上50多個廠家結為生意夥伴,成為菲國最大的化工原材料進出口商之一,拿下許多知名化工公司產品在菲律賓的獨家代理權。

他還一手創辦了菲國化工原料總商會。由於多年來為菲律賓的化工教學、研究和國際貿易作出巨大貢獻,他擔任了這個商會的創會會長及最初兩屆理事長。

榮譽

(圖)菲華體總慶祝成立廿周年紀念感恩晚宴菲華體總慶祝成立廿周年紀念感恩晚宴

1979年,他把在菲律賓馬波亞技工學院任教11年的薪金全部奉獻給母校,作為獎學金,每年還捐資助母校,建立以其恩師為名的“優秀教授獎學金”,獎勵有貢獻的化工教師。他的奉獻精神得到學校師生與社會人士的敬佩,學院特頒授他為“最傑出的校友獎”,校友還選他為化工系校友會理事長。

1993年以來,他共為菲律賓教育事業捐建了大約50座中國小農村校舍,並為菲國的公益、慈善、義診、救火救災工作作出頗多奉獻。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充分肯定他的無私奉獻精神,親自為他頒發了獎狀。他還先後出現在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錄》、《世界五千人物》、《世界社會領袖》及英國出版的《最有成就的人》、《國際商人名錄》、《國際傳奇字典》等16本傳記里,被列為世界名人。菲律賓的許多報刊把他稱為“世界名人錄的常客”。

教育事業

(圖)陳本顯陳本顯

1983年,他攜妻兒老小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其間,參觀集美大學時,他被陳嘉庚先生的至理名言“財自我辛苦得來,亦當我慷慨捐去”深深地震撼了,為其捐資教育的行為所折服。他立下追隨先賢的宏願,對陪同的父親說:“我們也應像嘉庚先生那樣,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貢獻。”他深知教育強則民族興的道理,分別在家鄉金井獨資捐建中國小教學樓各一座,還與其他10位華人華僑為家鄉的華僑大學捐建了一座綜合性多功能教學樓。

1991年,他積極聯絡菲華社會教育界的熱心人士,倡議組建“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現名“菲律賓華教中心”),發展當地漢語教學,研究菲律賓華人文化,溝通聯絡相關文化機構,使中華文化之火在菲國綿綿不息

重點事件

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他認為,專業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條。他擁有紮實的化工知識基礎,密切關注世界化工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與國際原材料廠家打交道時有共同語言。同時,菲國不少廠家遇到技術難題時,常請他這位化工專家幫助解決。所以,他的公司遠非一般原材料供貨商能比,不僅能提供企業需要的原材料,還能提供技術指導,幫助克服正確地利用原材料。

美國雷貝公司的經歷,又使他充分了解到西方企業的先進經營理念,幫助他拓展國際業務及合作夥伴時,能輕鬆進行交流與溝通。他還特彆強調,進口商最重要的是信譽與品牌。做國際貿易時,原材料價格極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但他有自己的商業原則,嚴格遵守規定,絕不隨行就市、隨便更改契約。

精彩言論

(圖)陳本顯陳本顯

關於家鄉

陳本顯:變化太大了!如果當時告訴我,25年後的中國或泉州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真是打死我也不會相信。

第一次回祖國時,我對家鄉的感覺是交通、通訊非常落後。從北京打個電話到菲律賓得等待一個多小時才能接通;我們從廣東坐車到晉江時,一路的顛簸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我在晉江準備打電話到菲律賓時,得到郵電局排隊等候。這些年來,泉州的變化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幾乎是一年一個新樣,年年都有大進步。

關於公益

從我曾祖父起,我們陳家始終急公好義、熱心公益事業。我父親為家鄉發展做過重要貢獻,如鋪路築橋,興建電廠,老人會、幼稚園、中學、國小教學樓等等。 我小時候就經常聽父親講起祖輩的故事,我這些年來所做的慈善事業,一方面是為了繼承先輩的宏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盡綿薄之力,回報社會。

相關評價

陳本顯身材高大、謙和儒雅,與人說話時經常躬身傾聽。

已屆74歲高齡的他依然矍鑠。他身上閃現著菲律賓華人不懈努力的奮鬥精神。更可貴的是,他功成名就後,並不孤守家產享受生活,而是積極奔走,熱情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人胼手胝足的身影和中華文化的足跡。東南亞是海外泉商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特別是菲律賓,很多泉商堪稱當地傑出人物。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當晚他得知訊息,次日即以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的身份召開理事緊急會議,發動捐款。這種熾熱如火的愛國戀鄉情懷,發自他內心深處,也是中華兒女的優良傳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