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家簡史

陰陽家簡史

陰陽家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立派基礎,並將天象、地物和人事統一起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學。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陰陽家簡史陰陽家簡史
陰陽家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立派基礎,並將天象、地物和人事統一起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學。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在春秋時期的九大學派中,陰陽家是一個最為神奇的學派。雖然在西漢後期,陰陽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陰陽五行思想卻並沒有隨之而消減,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興盛起來,這在世界科學史上無疑是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說明它所揭示的宇宙本質具有超越時代的意義。

作者簡介

龍建春,浙江台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史學者,從1991年至今,已在海內外發表論文等110餘篇,其曾國藩及其文學研究、古代散文研究成果被海內外學者採用,出版《隋唐簡史——華麗時代的血色畫卷》《縱橫家語錄》、《人類精神與藝術之源——世界上古散文淺論》等著作。

目錄

夏周時期:陰陽家的淵源
巫術方枝
五行從生
陰陽生髮
周漢時期:陰陽家的確立
鄒衍草創
稷下發展
《呂覽》完善
《淮南》確立 
漢清時期:陰陽家的衍經
道家道術化
儒家儒學化
兵家策略化
醫家原理化
方士方術化
後記

書摘

夏周時期:陰陽家的淵源
巫術方枝
巫術方技是巫祝術數和方土方技的合稱。雖然一般來說巫術方技是今天一切科學文化藝術的源頭,但是對於陰陽家而言,其淵源可能更為親密。首先,巫祝方土的技術不僅給陰陽家提供了比附、推演等實踐論證的具體方法,更為陰陽家的衍化和蛻變埋下了帶本質性的基因。其次,巫術方技所隱含的萬物有靈的觀念,天人相通的法則,為陰陽家以後吸取五行說和陰陽說提供了融合點和基礎。
巫祝術數
巫祝術數的“巫祝”本來是有區別的:在上古時期稱那些“以舞降神”的女神職人員為“巫”,巫是象形字,“象人兩衰舞形”(《說文解字·巫部》),如果是男的則通常稱“覡”;“祝”為會意字,“從示從人口” (《說文解字·示部》),所以稱那些祭祀時主讚詞的為“祝”。 巫祝合稱,可能始於《莊子》,其《人間世》篇:“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
巫祝產生於原始社會的拜物教,到殷商時盛行鬼神崇拜,巫祝更加活躍起來。《周易·觀卦彖辭》說:“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不差錯),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巫祝史最初的職能雖然主要是“以舞降神”,但同時還運用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替人治病。後來巫祝以至於能夠代君主溝通天、地、人、神,《尚書》中就有“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鹹義王家。
……
由於書以及詞條目錄等有失誤,作者龍建春先生已經改正,特轉錄於下:
向海內外《陰陽家簡史》的讀者致歉
龍建春

書出版快一年,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厚愛,特別是台灣的同仁,據台北上海書店2008年12月非文學書籍銷售排行榜排名,書列第4名,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非常感謝!
由於工作效率低,又要在不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裡再熬點簽約的文字,所以一直沒有去翻閱書本。今天因為寫有關的內容時才去檢閱書,發現有個嚴重的失誤:書中第124頁《儒家儒學化》的引言竟然是第98頁《道家道術化》的引言,現在把《儒家儒學化》的引言轉錄如下:
本來在司馬談《論六家要指》中,儒家與陰陽家相去很遠,可是到了班固,兩者的關係近了不少,他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順陰陽”一下便把兩者拉近了。當然還與“儒”本身的內涵相關:“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章太炎《國故論衡·原儒》)儒者本是“術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儒”的解釋也明白:“儒,柔也,術士之稱”正因為如此,墨家等其它學派用“儒”來對孔子這一學派的鄙稱。
由於“順陰陽”、“術士”以及儒家在戰國末出現一派八分的格局和變化,尤其闡述“辟儒之患”:“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漢書·藝文志》)儒家便開始了較多的對陰陽家思想的吸取和內化,主要是《禮記》禮制化、《春秋繁露》倫理化與讖緯化和易學數理化,這些內化沒有根本脫離儒家,所以我們將這些內化稱之為“儒學化”。

另外,網上 的書目也有個失誤,《漢清時期:陰陽家的衍》而不是“衍”。
失誤、錯漏可能還會有,希望發現的不吝指教,以免謬種流傳。我真誠的恭候批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