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旎陀石窟

簡介

印度佛教石窟群。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7世紀。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於阿育王時代開鑿。主要由舉行佛教儀式的支提窟與供僧侶修行用的精舍組成。共有29座石窟,一號石窟的釋迦牟尼雕像正面表現沉思、左面表現微笑、右面表現凝視,其拱門及石柱上雕刻有飛天仙女,大廳牆壁繪有五百羅漢像

歷史起源

據考證,石窟於公元前2世紀開始修建,公元650年竣工,前後達數百年之久。佛教在印度衰亡之後,阿旎陀石窟在很長一段時間不為人知。1819年,英國狩獵者無意之中發現了這些石窟,它們才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人們發現洞窟內的石像同玄奘記載完全相符,於是便肯定這就是玄奘所描述的那些石窟。
歷史事件:
公元前200-200年第一次興盛時期。
5-6世紀第二次興盛時期。

洞窟景觀

石窟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精美雕刻和壁畫,以宣揚佛教為主要內容,有關於釋迦牟尼的誕生、出家、修行、成道、降魔、說法、涅槃的壁畫,也有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生活及帝王宮廷生活的畫面。畫中人物、花卉、宮廷、田舍、飛禽、走獸等,構圖大膽,筆調活潑,形象逼真,引人注目。
這些洞窟建成時間不一,其壁畫各具特色。當時藝術家以豐富的想像,運用瑰麗的色調,描繪了將近1000年間各種各樣的生活情況,它們被表現得生動活潑,具體細膩,有聲有色,令人讚嘆。

評價

阿旎陀石窟的繪畫與雕刻雖然是為宗教服務的,但內容都以當時生活為基礎,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是當時印度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出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真實面貌。在表現技巧上,構圖和諧緊湊,人體肌膚富於質感,線條舒展,筆法洗鍊,色澤鮮艷,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至今仍可為各國藝術家們所推崇,不愧為印度藝術的寶庫,人類文化的奇蹟。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