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

阿拉斯

阿拉斯(法語:Arras)是法國北部-加來海峽大區加來海峽省的市鎮,也是加來海峽省的省會。它是歷史上阿圖瓦地區的中心。當地的方言被稱為皮卡爾語,該方言與法語最顯著的區別是在法語裡一個詞結尾的s是不發音的,而在這個方言裡是發音的。

基本信息

城市概況

阿拉斯阿拉斯

阿拉斯城市共同體位於法國北部,在巴黎里爾之間,由包括阿拉斯市在內的24個市鎮共同組成,總面積171平方公里,總人口94,000人。其中33%的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共同體有26個工業園, 2,536家企業在此落戶。食品加工、物流、信息通訊技術及旅遊是阿拉斯地區的主要產業。
阿拉斯市是加來海峽省的省會,位於北加來海峽地區,歷史上是阿爾圖瓦大區的首府,城市坐落在斯卡爾普河河邊,里爾西南部。現該市人口有44,000人。該市是農業貿易、製造業及交通中心,主要產品包括金屬製品、機械產品及成衣。
阿拉斯市在1237年成為阿爾圖瓦大區的首府,隨後相繼被法國人、勃艮第人、奧地利人及西班牙人統治。結束法國人與勃艮第人敵對的阿拉斯條約1435年在此簽署。在中世紀,該市以出產漂亮的掛毯出名,17世紀到19世紀以出產飾帶聞名。

歷史

阿拉斯大教堂阿拉斯大教堂

阿拉斯凱爾特人當中的阿特雷巴特部落建造的,一開始它的名字是Nemetacum或者Nemetocenna,這個名字可能來自當地山裡的一座聖洞(nemeton在凱爾特語中是聖洞的意思)。古羅馬時期它是一個重要的羅馬兵營,羅馬人把它的名字改為Abrebatum。

四世紀末阿拉斯的居民扳依基督教。約130年後當地被設立主教,並設立了一座修道院。卡洛林王朝時期這個修道院發展位一個非常富有的本篤會修道院。阿拉斯是修道院周邊形成的糧食市場逐漸發展成的。九世紀維京人的攻擊對城市和修道院均有破壞。後來維京人在北諾曼第定居。11世紀修道院恢復了其勢力,在中世紀繪畫的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成功地結合了卡洛林時代、奧托時代和英國藝術的風格。
雖然早在四世紀阿拉斯就有羊毛工業了,但是在中世紀它才真正展開。1025年在阿拉斯召開了一次天主教會議來反對 不接受教會教義的摩尼教異教。1097年召開的兩次會議討論奉獻給上帝的修道院和個人問題。

阿拉斯俯瞰阿拉斯俯瞰

1180年法國國王授予阿拉斯市場權。14世紀裡它通過紡織和羊毛工業獲得了巨大的名聲和財富。尤其這裡生產的優質地毯非常出名,以至於在英語和義大利語中arras(義大利語arrazzi)被用來泛指地毯。當地的富有紡織品商人也促進藝術,使阿拉斯成為一個重要的藝術中心。游吟詩人亞當·德·拉·哈勒等在阿拉斯定居。
但是在中世紀裡阿拉斯和阿圖瓦地區一樣多次在佛蘭德伯國、勃艮第公國、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分支以及法蘭西王國之間易手。1435年召開的阿拉斯會議試圖終止百年戰爭沒有成功,反而導致勃艮第與英國的聯盟破裂。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膽的查理死後法王路易十一占領阿拉斯,但是當地居民依然向勃艮第效忠,把法軍趕出城市。路易十一因此親自圍攻阿拉斯,在攻克城市後下令把城牆拆除,把居民遣散,並從法國其它地區移居對法王效忠的人來居住。他甚至下令把城市的名稱改為Franchise。1482年路易十一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簽署阿拉斯和約結束兩人之間的戰爭。十年後阿拉斯被割讓給馬克西米利安,作為南尼德蘭的一部分規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圖。

阿拉斯阿拉斯

1579年1月效忠哈布斯堡王朝腓力二世國王的低地國家貴族成立阿拉斯聯盟,導致同月烏得勒支聯盟的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阿拉斯位於戰線附近,一長系列在這裡爆發的戰役被稱為阿拉斯戰役英國軍隊利用中世紀留下來的地道成功地抵禦了不知情的德國人的進攻。但是在戰爭中阿拉斯受到巨大破壞,必須在戰後重建。1940年3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戰役中英國人在阿拉斯組織了一次強烈反攻。德國占領阿拉斯後240名被懷疑是法國抵抗組織成員的人在阿拉斯堡壘被處死。

主要景點

阿拉斯的市中心有兩個大廣場:大廣場和英雄廣場(也被稱為小廣場),它們周圍的建築大多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修的。尤其矚目的有哥德式的市政大廈(戰後重建的比原來的哨位小一些)和19世紀建造的大教堂。

阿拉斯教堂阿拉斯教堂

原來的阿拉斯大教堂是1030年和1396年間建造的,是歐洲北部最優美的歌特式建築之一,毀於法國大革命中。
許多阿拉斯矚目的建築(包括博物館和數幢政府建築)是過去修道院的建築。修道院的教堂被拆除,於1833年按照當時時髦的古典風格重建。它結構簡樸,使用許多直角。教堂內有眾多精細的雕刻和一些聖物。
阿拉斯有兩座建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從2005年開始比利時和法國的鐘樓包括阿拉斯市政大廈的鐘樓。
從2008年開始佛邦要塞包括阿拉斯的要塞。
加拿大國家維米紀念碑位於阿拉斯以北,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維米嶺戰役。1917年復活節周末加拿大首次以軍的力量參戰,共四個師。羅列特聖母院的墓地是法國最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墓地。 、

每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阿拉斯舉辦聖誕市場。

在文學作品中

大鼻子情聖大鼻子情聖

阿拉斯在一些著名的法國文學作品中出現:
在艾德蒙德·羅斯坦的劇作《大鼻子情聖》中,第四幕的背景是三十年戰爭中1640年法國圍攻阿拉斯

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中尚萬強的替身在阿拉斯被審判

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寫過一個題為《戰鬥的飛行員》的小說,背景是阿拉斯

威廉·莎士比亞的劇作《哈姆雷特》中波隆尼爾在一塊“阿拉斯”(牆毯)後面偷聽的時候被殺。

友好城市-哈爾濱

2006年6月,法中友好協會會長郭品德先生陪同法國加來海峽省企業家代表團對哈爾濱市進行考察訪問,並與哈爾濱市開發區管委會舉行了工作會談。訪問期間郭會長希望哈爾濱市開展與阿拉斯市的合作與交流。
2006年8月,張桂華副市長率哈爾濱市政府代表團訪問了該市。

哈爾濱相關官員訪問阿拉斯哈爾濱相關官員訪問阿拉斯

2006年9月,阿拉斯城市共同體派經濟發展局局長史蒂芬· 索拉爾茲先生等4人訪問哈爾濱市,與哈爾濱市有關部門進行了工作會談,並希望哈爾濱市不僅與阿拉斯市,而且與“阿拉斯城市共同體”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2006年11月,以阿拉斯城市共同體主席、阿拉斯市市長讓· 瑪力·旺萊朗貝爾格先生為團長的法國阿拉斯城市共同體代表團一行11人對哈爾濱市進行了友好訪問。史文清副市長會見了代表團,雙方簽署了建立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市人大主任孟廣遂會見了代表團。此外,代表團還與哈爾濱師範大學、開發區管委會分別進行了會談,表示希望在教育、農業及物流等領域與哈爾濱市展開合作。
2008年6月,張效廉市長率領哈爾濱市政府代表團對阿拉斯城市共同體進行了訪問,並簽署了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定書。

名人

以下名人在阿拉斯出生:
亞當·德·拉·哈勒(約1237年至1288年),詩人,音樂家,可能出生於阿拉斯
阿拉斯提馬修(約1290年至1352年),建築師,建造了布拉格聖維特主教座堂
安托萬·德·費樊(約1470年至1511或1512年),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
查爾斯·庫希烏斯(1526年至1609年),醫生和植物學先驅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1765年至1795年),法國大革命領袖
佛朗科斯·尤根·維多克(1775年至1857年),私家偵探
加布里埃爾·阿諾(1889年至1968年),記者
讓·克里斯多福·諾維里(1961年出生),廚師
貝諾瓦·阿索-埃科托(1984年出生),足球運動員

交通

阿拉斯位於法國高速鐵路北線上,定期有法國高速列車與巴黎相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