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得雷德玫瑰鸚鵡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鸚鵡科,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分布於澳洲南部。

基本信息

資料

點擊查看大圖
【物種名稱】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
【又 名】 阿德萊玫瑰鸚鵡
【拉丁學名】 Platycercus adelaidae
【英文名稱】 Adelaide Rosella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

整體概述

身長:35公分(13.5吋)
亞種:目前共有1種已知亞種為Paler Adelaide Rosella(Platycercus a. subadelaidae)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由淺到深的橘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頭頂為橘紅;頭部兩側和頸部為橘黃;臉頰為藍紫色;腹部和胸部為黃色或是偏淺\橘紅;頸部和背部黑色,每片羽毛均帶有橄欖黃和深橘紅的滾邊;背部下方橄欖黃,到尾巴上方覆羽漸漸變為橘黃色,並帶有橘紅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和外側中間覆羽為亮藍色,次要覆羽淺藍;次要飛行羽、外側主要飛行羽的小覆羽、翅膀內側覆羽為深藍;上方尾羽中間為深藍紫色,底色為深綠。尾羽外側為深藍,並帶有淺\藍滾邊和羽尖;鳥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母鳥體型比較小,顏色偏橘色,翅膀內側的淺色條紋偶爾會顯現出來,鳥喙較細窄。幼鳥的羽色以橄欖綠為主,除了前額、頭頂、臉頰上方、喉嚨、部分胸部上方、大腿、尾巴內側覆羽以外皆為橄欖綠;翅膀內側覆羽、次要飛行羽覆羽為深橄欖綠;翅膀內側覆羽為深藍色;尾羽內側淺\灰藍色,翅膀內側帶有些淺色條紋,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成鳥般羽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阿德雷德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樹木茂密的山谷、沿著河流的狹長森林、熱帶草原、農耕區和果園;有時候會在阿德雷德市郊區的公園和花園出沒。他們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4到5隻左右的小群體;在繁殖季節後,幼鳥們會組成一個群體過著四處遊牧的生活;他們生性相當活潑,並不怕人,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時常在高大的樹木上覓食,或是在地面的水坑飲水;在某些地點他們會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他們飛行時翅膀拍動的相當急速,成波浪狀,會伴隨尖銳刺耳的鳴叫,很類似深紅玫瑰鸚鵡(Crimson Rosella)。
食物:阿德雷德玫瑰鸚鵡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由於時常前往農耕區覓食,尤其是當地的櫻桃園和穀類作物是他們的最愛,因此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
【地理分布】 棲息地:澳洲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