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睢

關睢

《關雎》即《國風·周南·關雎》,創作於周代[朝代],是《詩經》著名詩篇,既承認男女之愛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對這種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於社會的美德,後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發揮。

基本信息

原文欣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注釋——這是詩人對河邊採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戀歌)

作品翻譯

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醒來做夢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麗的姑娘,敲鐘擊鼓取悅她。

字詞解說

關關:水鳥叫聲。
雎(jū但常有人把雎和睢(suī)弄錯)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生有定偶,常並游。
洲:河中沙洲。
窈窕:美心為窈,美狀為窕。
淑:善,好。
參差:長短不齊。
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開黃色花,嫩葉可食。
流:順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務):睡醒。
寐(音妹):睡眠
思:語助。服:思念。
悠:憂思貌。
輾:半轉。反側:反身,側身。
琴:五弦或七弦樂器
友:交好。
芼(音帽):有選擇之意。
鍾:金屬打擊樂器。
鼓:皮革打擊樂器。
河:黃河。『洲』,水中央的陸地。一,二兩句是詩人就所見以起興(起頭兒)。
輾轉反側:翻來覆去,臥不安席。
君子:當時貴族階級男子的通稱。『好』,男女相悅也。『逑』同『仇』,配偶也。『好』『逑』在這裡是動詞(和『尚書大傳』所載『微子歌』『不我好仇』句同例),就是愛慕而希望成為配偶的意思。
服:古讀如『愎』。『思服』,思念也,兩字同義。
樂:同“悅”,愉悅。『友』『樂』的對象就是那『采』『芼』之人。最後兩章是構想和彼女結婚。琴瑟鐘鼓的熱鬧是結婚時應有的事。這詩寫男戀女之情。大意是:河邊一個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個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便成為他寤寐求其實現的願望。
本文選自《詩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