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關鎮

小關鎮

鞏義市小關鎮位於鞏義市東部,地處鄭州洛陽之間,西距鞏義市區22公里,位於東經113°09′09″,北緯34°40′27″,因地理位置處於鞏洛之間的一個險要關口,相對東面(滎陽)的虎牢關又較小,故俗稱山小關,又稱小關。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小關鎮小關鎮
小關鎮古屬鞏縣,據鎮南溝六十年(1721年)重修觀音堂拜殿碑載:“縣治(指鞏縣老城)東南三十里許地,名曰小關鎮”。據此看來,小關稱鎮,歷史在270年以前。

鄭州解放前後,1948年6-11月屬臨時建立的滎汜廣縣。

1950年1月至1964年6月屬鄭州行區。其餘時間均屬鞏縣管轄。在行政建制上,建國前經歷了“保-里-區-鄉”沿革,建國後經歷了“區-中心鄉-人民公社-鄉”的變遷。

1990年10月河南省人民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以此稱為小關鎮。

資源分布

小關鎮小關鎮
小關地理優越,資源豐富。全鎮南部山峰重迭,北部丘陵起伏,地面荒山面積大。地下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約20餘種,主要有:鋁礬土、煤炭、粘土、石灰石、鐵礦石、大理石、氯化石、燧石、紅粘土、礦砂等,其中,鋁礬土儲量2800萬噸,石灰石3億噸,粘土156萬噸,煤炭910萬噸。地下礦藏多、分布廣、品位高、易開採。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鎮各類工業企業261家,已形成不鏽鋼、非織造布、鐵路配件、耐火材料、建築材料、冶煉、礬土粉加工、煤炭等八大支柱產業。

農業優良品種覆蓋率達100%,在鎮南部山區的南嶺村已建成無公害綠色食品加工生產基地和千畝優質核桃基地,主要產品石磨麵、玉米糝、柿子醋、柿餅等。小關鎮土特產有核桃、山萸肉、山楂、柿子、橡子、杏、山棗和金銀花等。

農業發展

小關鎮小關鎮
小關鎮農業人口3.6萬人,耕地2.3萬畝,水澆地少,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小關鎮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從實際出發,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上下大功夫,首先,在南部山區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2003年以來共完成退耕還林1.4萬畝,栽植優質“香鈴”核桃5萬株,在南嶺新村建成了千畝優質核桃基地,同時,完成了小雜果工程,栽植日本“斤柿”4萬株,完成道路配套綠化工程15公里。其次,在中部近鄰310國道交通便利的小關、口頭、樓子溝等村大力發展養殖業,並以此輻射周邊各村,現全鎮規模養殖戶已達近百戶,其中2004年新發展的就有50戶之多。第三,在北部產糧區及南部山區積極發展節水灌溉,修建水窖改善生產條件,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及新技術以發展特色種植。

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小關鎮以南嶺綠色食品加工廠、小關郎新卯養豬廠為農業龍頭企業,從而帶動小關鎮特色種、養殖業。小關鎮南嶺新村綠色無公害食品加工廠已投入70多萬元購置了4套加工設備,同時帶動600多農戶參與訂單農業,該公司以新、特、優為產品特點,以公司加農戶的模式,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形成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進行生產,該公司開發試生產的玉米糝、小麥石磨麵、柿子醋、優質乾雜果等產品暢銷周邊地區,產品供不應求,被河南省農業廳認定為四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之一。南嶺新村600多戶農戶投資30多萬元,從省農科院引進優質“香鈴”核桃5萬株,初步建成了千畝核桃基地。

小關鎮養豬場
在養殖方面,郎新卯養豬場存欄近千頭,是小關鎮的龍頭企業,在他的影響下,小關鎮新發展規模養豬戶16戶,規模養雞戶20戶,規模養羊戶15戶,基本形成了養殖高潮,對廣大農民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開闢增加收入渠道起到了促進作用。

小關鎮農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政策優惠,發展思路明晰。中央1號檔案和政府農業發展思路上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了農民增加農業投入的信心和決心。同時,發展農業風險小,收效快,政府支持的特點又使廣大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2、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業結構的調整改善了農業經營的環境,拓寬了農業發展的渠道。口頭村12組在糧食種植方面採取統一供種、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機械作業等方式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科學技術的含量,使農業總產出有所提高。丁煙村養殖廠在集中的土地上經營既減少了規模經營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又使公益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3、“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達到了公司、農戶雙贏的預期目標。

工業概況

小關鎮小關鎮
小關鎮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鋁礦石、礬土粉、煤碳等儲量較多。改革開放初期,小關鎮依託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工業經濟起步較早,發展迅猛,但多以資源型為主,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上世紀90以後,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產品附加值高的新型企業日益成長壯大起來,實現了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有機結合。經過二十多年來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不鏽鋼、非織造布、耐火材料、建築材料、鐵路器材、輕鋼結構、礬土粉加工、煤炭等為主的產業格局,全鎮各類工業企業94個,從業人員6000餘人,2005年實現產值14億元,工業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勢頭強勁。

小關鎮把實施科技創新戰略作為推動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豎持多層次投入,多渠道融資,多元化開發,使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全鎮累計已有了12家企業於科研院所或大專院校建立了聯繫,建立了2家市產學研基地,3家企業被批准為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企業成為省重點保護企業,5家企業獲得ISO9002國家質量體系認證,6家企業獲得國營進出口權。河南正程鐵路裝備有限公司和鐵路科研部門聯合研製開發的“機車智慧型防溜器”通過了國家鐵道部的部級鑑定。鄭州水刺無紡布開發生產的“楓林牌”高級美容潔面巾、靜電除塵紙、壓縮毛巾已獲得有關部門的生產許可證,遠銷美國、韓國、日本等地。中州集團一分廠與洛陽耐火材料研究所研製開發的低密度、低氣孔電爐頂高鋁磚被命名為國家高新技術產品。

城鎮建設

小關鎮小關鎮
小關鎮城鎮建設工作以規劃為前提,以項目建設為基礎,以管理為重點,層層動員社會力量,加大資金投入,城鎮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先後榮獲中國鄉鎮之星、河南省中州名鎮、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衛生鎮等榮譽稱號,2005年又被授予省級文明鎮的稱號

科學規劃為指導,規範小城鎮建設

小關鎮總面積66.2平方公里,15個行政村,人口3.8萬。鎮黨委、政府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特委託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小關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總體規劃把握310國道橫貫我鎮東西這個特點,我們首先確定了“一軸、一中、二副、二區”的總體思路,即以310國道兩側相對平坦的谷地為軸線,以鎮政府所在地小關村為中心,以孫寨、口頭村為副中心,逐步促進人口向其集中,加快商貿、住宅和服務業建設;把310國道南部山區建設成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加快林果業快速發展,把310國道北部丘陵地區建設成為工業示範園區,加快不鏽鋼、無紡布、耐火材料、機械製造等工業項目的發展。同時完成了12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2005年委託鞏義市規劃設計院,對我鎮鎮區編制了1平方公里的詳細規劃,對小關鎮商貿街建設和人居工程建設進行了詳細規劃。為該鎮今後的小城鎮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小關鎮小關鎮
加強鎮區建設,完善城鎮功能

鎮區面積1平方公里,人口8000人,在鎮區已投入建設資金數億元,小城鎮建設體系已基本形成,鎮區內道路系統發達,310國道貫穿鎮區東西,其它主幹道已全部硬化成水泥路面,自來水普及率達100%,電力、通訊四通八達,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4.6平方米,鎮政府、亞文化中心、濱河新村住宅樓、鞏義市五中、二職專、無紡布城鎮城、小關鎮商貿街、小關村五幢樓居民區、小關礦山居民區等建築樓群。2003年來,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鎮區建設。在創建百里文明長廊活動中,小關鎮投資700多萬元,對7.8公里國道沿線兩側進行了整治,做到了“綠、淨、亮、通、雅、信”,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在鞏義市百里文明長廊創建活動中,首屈一指。投資500萬元對小關、口頭、無紡城等河道進行了治理,投資200萬元在鎮區中心地段建設了四個小遊園和三個高標準公廁,並在遊園中設定了健身器材、草地音響、景觀燈、高桿燈等,投資60多萬元,在鎮區中心段,新安裝了路燈36根,修復路燈60多根,使鎮區1.8公里路段實現了路燈照明。投資10萬餘元修鋪了商貿街柏油路面,投資150萬元建成了小關商貿街門面房20多套,投資60萬元占地7.5畝,修建了健身、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康樂園,為商貿街的全面開展發建設奠定了基礎。投資數千萬元的小關無紡城建設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在鎮村道路建設中,共投資1000多萬元,新修村組道路30多公里。投資1600萬元,新修楊涉路20餘公里,這些重大的建設工程為完善小關鎮的城市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礎。

小關鎮小關鎮
建章立制,強化管理

為長期保持鎮區整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立由20人組成的小關鎮環衛隊,統一組織,統一服裝,統一發放工資,統一配備工具,並配備了灑水車、垃圾清運車和運輸車輛等,負責鎮區及310國道路面及兩側衛生保潔及垃圾清運工作。各村也成立有3—10人的環衛隊伍,建立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獎罰措施,還成立有小關鎮環境綜合治理執法大隊,使小關鎮的城鎮建設和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

社會進步

小關鎮小關鎮

衛生

:小關鎮共有各種醫療機構25個,其中鎮衛生院1所、門診部1個、村集體衛生所15所、集體醫務室3個、個體衛生所5家,共同承擔著全鎮近4萬人民民眾的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任務,全系統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37人,鎮衛生院60人,其中主治醫師9人,主管護師2人,住院床位25張,醫院規模和技術力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2003年9月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全鎮每年參合農民的比例都在90%以上,連續兩年被評為鞏義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鎮。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從而極大地緩解了廣大農民因病制貧、因病返貧現象,實現政府樹形象、民眾得實惠、促進衛生事業良性發展的社會效果。

小關鎮小關鎮
教育:小關鎮鏡內有高中二所(鞏義市第五高中、鞏義市第二職業中專)、國中3所,國小8所,現高中在校生2700餘人,國中在校生2330人,國小在校生2632人,在校教職工510人。2005年中招考試該鎮考入鞏義二中(重點高中)39人,高考中,進本一(重點)線4人,上本科線98人。

全鎮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高,第五高中已躋身於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鄭州市花園式單位,被評為鄭州市普通高中藝術教育先進先進單位。第二職專多次在鄭州市舉辦的各類競賽中名列前茅,2000年9月被河南省教育廳評定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1年10月獲鄭州市第八屆專業技能競賽計算機專業、財會專業二等獎,2002年5月和2003年9月獲鄭州市第九屆、第十屆專業技能競賽計算機專業團體一等獎、財會專業團二等獎。2004年12月在鄭州市中等專業學校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競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同年,被鄭州市教育局評為鄭州市中等職業中專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教師學歷水平也逐年提高,榮獲省、鄭州市、鞏義市級的優秀教師總計20餘人;教師隊伍結構趨於年輕化。

小關鎮圖書室
文化:小關鎮建立了文化站、圖書室,建有影劇院、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台用戶達1400多戶,全鎮農戶電視普及率達95%以上,全鎮15個村全部開通了黨員遠程教育體系。小關鎮重視開展多種形式的民眾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用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的情操,從而促進全鎮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進行。全鎮大部分行政村和鎮屬集體企業建立了“青年之家”、“文化室”、“黨員活動室”、“社教館”、“娛樂室”等,為廣大農民學習、娛樂、健身提供良好場所。

小關鎮的民間文藝活動豐富多彩,歷史悠久。每年春節期間,特別是在農曆正月十六這一天,全鎮各村、鎮辦企業、各單位均組織宏大的演出隊伍,有組織地在鎮區中心、熱鬧街道爭相演出,深受民眾歡迎。同時,每年農曆正月由鎮政府統一組織舉辦小關鎮大型燈展活動,吸引鎮內外成千上萬民眾前來觀看,影響頗大。丁煙村成立並訓練了一支高水平的管樂鼓樂隊,經常應邀到市、省、北京演出,95年4月參加北京國際管樂藝術節,與來自五大洲的樂隊同台演出,受到中外遊人的讚譽。小關村成立的“安塞腰鼓隊”和“陝西胸鼓隊”遠近聞名,曾多次被邀請參加省、市大型活動演出,在河南省少林武術節和河南睢州划船節獲得省政府頒發的榮譽獎兩項,受到各級領導與廣大民眾的好評。鎮政府又組織了周末文藝廣場活動,使農村民眾文化活動更力口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